•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小学学习 > 正文

    亚洲大学校长论坛 [亚洲大学校长眼里的中国高等教育]

    时间:2019-01-12 03:29:47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2004年10月29日至31日在上海举行了第二届亚洲大学校长论坛。新华网上海频道记者采访了部分外国校长,他们的视角和观点给人深刻的启迪和警示。      一流的高等教育
      离不开一流的基础教育
      
      日本茨城大学校长菊池龙太郎指出,“如果说高等教育是金字塔的塔尖,那么基础教育就是塔基。如果基础教育根基不实,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水准就会大受影响。”
      据介绍,日本在130多年前就几乎100%地普及了基础教育,所有的农村都建立了小学。为了培养高素质的小学教师,日本建立了大量的师范院校。1945年后,日本开始普及高等教育,在所有的县设立国立大学,在东京、大阪等大城市还建立了许多私立大学。目前,日本的高等教育普及率超过60%。预计到2007年,日本所有18岁的青年都有机会进大学深造。
      曾在一所师范大学担任教育系主任的菊池龙太郎非常强调基础教育的基础作用,他说,“高素质的大学生,来源于高素质的小学生、中学生;高素质的小学生、中学生,来源于高素质的中小学教师。”
      菊池龙太郎坦言,目前,在中国,像上海、北京这样的大城市拥有一流的基础教育,但在边远地区和贫困地区,基础教育尚未普及,孩子们难以享受平等的教育机会,这不仅有失公平,而且会最终影响中国高等教育的整体素质和水准。“日本是个自然资源十分匮乏的国家,但在明治维新之后,日本开始了工业化进程。在二战的废墟上,日本经济又迅速实现了腾飞。这其中,日本发达的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发挥了关键作用。”菊池龙太郎说。
      
      经济全球化
      呼唤高等教育国际化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高等教育国际化已成大势所趋。美国耶鲁大学校长理查德・莱文认为,一个“全球性大学”必须具备四个要素:更多地吸纳来自不同国家的学生;在教学和科研中注入更多的国际化内容;与外国大学建立联系,加强校际交流与合作;开展国际网络教学,通过先进的通讯科技将世界更多的听众带入课堂。
      眼下,国际知名大学纷纷将“国际化”作为首要的发展目标。譬如,在耶鲁大学,23%的研究生和9%的本科生来自国外。德国慕尼黑大学理工专业的外国学生占到25%。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1.7万名本科生中,外国学生占了20%。相比之下,中国大学的国际化程度还较低,外国留学生的比例不到5%。
      马来西亚国立大学副校长莫翰默德・沙里说,中国大学要走向国际,现在面临最佳机遇。中国经济迅猛发展,中国市场充满商机,越来越多的外国企业和商人来中国做生意,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中国求学。
      高等教育国际化,归根到底是为了培养国际化人才。在亚洲大学校长们看来,国际化人才,首先要有国际视野和世界意识,理解国家间的文化差异;二要掌握一门以上外语,能用某种工具或途径进行跨国交流与服务;三、在某一专业领域,具有一定专门知识和能力,并通晓国际行业规则。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副校长林文钦指出,大学应尽量为学生提供多元的文化资源,让学生有“跨文化经验”,这样的人才最受社会、企业欢迎。韩国汉阳大学校长金钟亮也表示,“现在已没有纯粹的韩国经济或中国经济了,大家都是世界经济的一部分。在此背景下,人才交流十分重要。”
      据悉,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启动了“全球教育计划”,准备将10%-20%本科生送到美国、中国等国家学习一学期,了解当地的文化、历史、经济、法律,包括到中关村、张江这样的高科技园区见习。
      韩国培材大学校长郑顺勋认为,一个没有国际化眼光、不具有亲和力的人,肯定不能成为国家和社会的领导者和栋梁之才。中国加入WTO,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对国际化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这对中国大学来讲是机遇也是挑战。中国大学应着力打造新型的国际化办学模式,培育具有国际眼光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培育具有中国特色的适应国际化需求的世界公民。
      
      创造知识比传授知识更重要
      
      大学不仅是传授知识的课堂,更应是知识创新的摇篮。大学作为知识传播(教学)、知识生产 (科研)和知识利用(科技产业)的综合载体,在知识经济时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马来西亚国立大学副校长莫翰默德・沙里说,和欧洲与美国大学相比,亚洲包括中国在内,大学教育在很大程度上还是延续传统方式,就是传授知识,老师灌输,学生接受。在西方,大学教育采用的是“解决问题”的思路,学生更善于利用各种信息,如网络、图书馆等先进方式来进行独立思考和创造性学习。在知识经济时代,大学应注重培育具有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人才,为当地经济提供智力支持。
      亚洲大学校长们普遍认为,一所大学,评价它的办学水平,固然要看论文数量质量、看得奖多少,但更要看这所大学对国家、对社会的贡献以及其创新能力,包括:毕业生对社会的贡献,科研成果对区域经济的贡献,大学提供的新知识对人类文明的贡献。
      韩国培材大学校长郑淳勋指出,中国大学的设施和教育能力远远不能满足本国需求。中国政府给大学很多财政拨款和资助,以扶持和加强一流大学的综合实力。这种做法在短期内有效,但长期来看,容易使大学产生依赖性,削弱其竞争力。世界一流大学,如哈佛、耶鲁,没有一个是靠政府拨款支撑起来的。
      郑淳勋分析,对大学特别是以理工科为主的大学来讲,要实现教学、科研和产业的有机结合。除了培养优质人才,还应催生更多的发明专利、知识产权,并通过与企业合作实现产业化,从而赋予大学一种“造血机制”。在培材大学,每个教授都有自己的科研中心或实验室,正教授还有研究助手。而在中国,教授们配备的科研设备、辅助科研的手段很有限。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副校长林文钦说,名师出高徒,大学需要大师,包括教学大师和科研大师。没有一流的教学和科研设施,没有较高的薪资和待遇,大学就难以吸引国际一流的教授。在教学和科研环境、教授薪资水平等方面,中国大学与国际相比存在明显差距。
      据介绍,在南洋理工大学,教授的年薪超过15万美元,助理教授和副教授的年薪超过10万美元。新加坡的大学教授半数以上是从世界各地聘请的,除了高薪水,对外籍教师还有住房津贴、孩子教育津贴(每年在8000美元左右)。
      
      大学并非越大越好
      
      近年来,中国高校出现了合并风,组建大规模甚至超大规模的综合性大学成了一种潮流。对此,许多外国校长表示了异议。
      日本活水女子大学校长野野村说,大学并非越大越好,关键是要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在日本,也有高校合并,合并的效果有好有坏。比如说活水女子大学所在的长崎,共有6所大学,其中最小的一所只有一个学部。但不管多么小的大学,只要它有自己的定位和目标并不懈努力,为当地经济和社会输送高素质的人才,那它就是一所好学校。
      野野村补充说,活水女子大学共有文学、音乐、健康生活三个专业,每个专业又分别设几个系。学校旨在培养女性在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独立性,让她们毕业后可以不依赖男性。虽然学校只有2000多名学生,但对当地作出了很大贡献,也受到了社会的尊重。
      许多亚洲大学校长表示,不加选择地合并学校,片面地追求大学的规模,搞“大而全”,而忽视专业、文化、管理、历史的融合和传承,必然会影响教学和科研质量的提升,这恰恰偏离了大学培养优质人才、从事尖端科研、培育先进文化的使命。

    推荐访问:亚洲 大学校长 中国高等教育 眼里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