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小学学习 > 正文

    微观文本下《一小时的故事》的反讽解读|一小时的故事反讽分析

    时间:2019-01-09 03:18:30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 申丹教授名为《肖邦〈一小时的故事〉中的多重反讽与深层意义》的文章另辟蹊径,以肖邦的日记和其他作品为参照,详细剖析了《一小时的故事》隐含的多重反讽和深层意义。申丹教授的剖析以潜文本为出发点,本文试图从潜文本和微观角度进行分析。
      关键词: 《一小时的故事》 反讽 微观角度
      
      申丹教授名为《肖邦〈一小时的故事〉中的多重反讽与深层意义》的文章另辟蹊径,以肖邦的日记和其他作品为参照剖析了《一小时的故事》隐含的多重反讽和深层意义。文章通过细读文本,从微观角度进行分析。
      凯特・肖邦是美国南方重要女作家,擅长描写地方色彩,也十分关注女性经验。仔细考察肖邦的不同作品,会发现其中隐含大相径庭的意识形态立场,有以《觉醒》为代表的提倡妇女的自我发展,反对男权压迫,也有以《懊悔》为代表的提倡传统妇道,倡导回归家庭;有以《一小时的故事》为代表的从表面上具有较强的女性主义意识,实际上对追求自由的女主人公不乏反讽,立场相当保守,也有以《黛西蕾的婴孩》为代表,表面上是反男权压迫和种族压迫的作品,实质上褒白贬黑,在潜藏文本中为白人奴隶辩护,等等。当代西方评论界普遍视肖邦为进步作家,女性主义作家把《黛西蕾的婴孩》阐释为具有反男权反种族歧视的双重进步意义的作品。申丹教授曾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以“创新与颠覆――重释英美经典小说”为题进行演讲,认为:“西方学者往往喜欢从一个角度,用一个理论来阐释文本,如女性主义、叙事性、后殖民理论等等,但这些理论本身有很大的排他性,有自身特定的角度,很难涵盖其他方面,因而由此出发的文学评论带有极大的片面性和局限性。”
      1.指出“她能看到房前场地上洋溢着初春活力的轻轻摇曳着的树梢。空气里充满了阵雨的芳香。下面街上有个小贩在吆喝着他的货色。远处传来了什么人的微弱歌声;屋檐下,数不清的麻雀在嘁嘁喳喳地叫。对着她的窗的正西方,相逢又相重的朵朵行云之间露出了这儿一片、那儿一片的蓝天。”自然段中景物描写采用的技巧,并简析景物描写的作用。
      该段与前段之间有一个观察角度上的转换。在前几段中,观察角度是全知叙述者的,但该段却以“她能看到”开头,强调的是马夫人的视觉。观察对象为窗外的新春美景。这显然是在平和欢快的心境中才“能看到”的事物。此处的反讽主要源于转折之突然。然们在哀伤中情感会变得迟钝,不会留心也难以看到景色之美。刚刚得知丈夫去世之噩耗的马夫人在大哭之后,却立即将注意力转向了“洋溢着新春活力”的树梢、空气中阵雨的“芳香”,并敏锐地听到了“远处”传来的微弱歌声。叙述者显然在通过这种反常,来反讽地暗示了马夫人缺乏妻子在丧夫时应有的伤悲。春天象征着希望和活力,象征着新生活的开始,通常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然而此处,肖邦却在马夫人的视觉与窗外春色之间建立起了一种有悖常理的关系,微妙地营造出一种反讽的效果。
      2.自然段中“要是别的妇女遇到这种情况,一定是手足无措,无法接受现实,她可不是这样。她立刻一下子倒在姐姐的怀里,放声大哭起来。当暴风雨般的悲伤逐渐减弱时,她就独自走向自己的房里,不要人跟着她。”划线句中用“暴风雨”来修饰“哀伤”的好处。
      作者用“哀伤的风暴”这一夸张的词语不乏反讽意味,暴风雨表面上是形容她的哭势非常强烈、迅猛,深层是暗示她的悲伤会如暴风雨似地来得猛去得快,而“had spend itself”强调的是风暴的势穷而静止,但真正的哀伤是不会瞬间即逝的,暗示了下文人物心理的转变。
      3.布兰特雷・马拉德的形象着墨不多,但给人印象深刻,请简要分析这一形象。
      第6段通过马夫人自己的眼光描写了马先生:他的双手“亲切体贴”,他“一向含情脉脉地望着她”。这是文中对马先生性格特征的唯一描述,让读者感到亲切。可以说,没有任何女性主义作品不描写男权压迫,而仅仅描写男性的“亲切体贴”。在这一语境中,将马先生描述成“亲切体贴”只是加强了对马夫人的反讽。
      4.整个故事发生在一个小时内,“门”和“窗”在小说中多次被提及,请结合文意指出这两个意象的含义及作用。
      这里的门与窗具有象征意义。“门”折射出女主人翁所经受的婚姻枷锁和残酷的社会现实,门内门外两重天;而“窗”反映了女主人翁渴望美好与自由的一种美好心境。“门”和“窗”,在结构上推动着故事情节的发展。故事一开始,就开门见山地说了这样一个残酷的事实:马夫人患有心脏病,所以,如何把她丈夫因铁路事故而死去的消息,以最小的冲击方式告诉她,大家都显得小心翼翼、遮遮掩掩,怕她心脏承受不了这致命的打击。确实,当她听到这则消息后,“她近似绝望地扑倒在姐姐的怀里嚎啕大哭,泪如泉涌”,但紧跟着“当这暴风雨般的悲伤过去后,她独自一人回到了自己的房间,不让任何人跟着她”。到了自己的房间后,她对着打开的窗看到了充满活力的春色,她之所以可以感受到春天的美丽和在心情愉悦的,是因为“锁着门”和“打开的窗”。这一对意象分别向我们昭示了两个不同的世界:门外的空间是楼下客厅,是亲朋好友聚集的社会活动场所。在那儿,她获得丈夫死去的消息;在那儿,她的行为必须迎合传统伦理道德的期许。门外代表着男权社会势力,门内是她内心独白的地方,象征着她的内心世界。门成了她外部生活和内心生活的分界线。“打开的窗户”象征着她对相对家庭生活空间的外部空间的向往,表明了要摆脱家庭生活的枷锁的希望。
      5.《一小时的故事》一经发表,引起了极大的反响,成为议论的焦点。有人指责,有人赞赏,众说纷纭。请就自己的观点作简要分析。
      凯特・肖邦的《一小时的故事》被学界视为女性主义文学的名篇之一。女性主义叙事学的领军人物苏珊・兰瑟在《叙事行为》一书中对这一作品进行了详细探讨,意在说明文本的形式结构如何表达出“单一的”、“特别清晰”的反抗男权压迫的女性意识。从这个单一的立场出发,兰瑟仅仅看到了文字的表面意义,看不到深层的反讽性、复杂性和矛盾性。例如,兰瑟认为叙述者将马夫人比喻为梦中抽噎的孩子,是为了将其描述为“令人同情的受害者”,未察觉这一描述的反讽意义,马夫人的抽噎只不过是身体器官反应的余波。申丹的评析,以肖邦的日记和其他作品为参照,将肖邦与《一小时的故事》创作时间相当接近的《塞勒斯坦夫人离婚》、《懊悔》及《贝游圣约翰的女士》相比较(这些均不是反男权压迫的女性主义作品,与约五年后出版的真正女性主义的《觉醒》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本文结合申丹教授的评析,从潜文本视角剖析了《一小时的故事》隐含的多重反讽和深层意义,分析了兰瑟只看表面意义的浅读和牵强附会的硬读,认为肖邦的《一小时的故事)并非“单一的”女性主义的作品,文中的意识形态涉及的并非性别政治而是婚姻枷锁与单身自由之间的关系,作者对女主人公既有所同情,又不无反讽,对独立自由也态度矛盾。
      当代批评界对肖邦的内在矛盾性和其作品之间立场的差异缺乏认识,普遍视肖邦为进步作家。我们不能用一成不变的眼光去看一个作者的不同作品,而应当关注每部作品的“隐含作者”。
      
      参考文献:
      [1]申丹.叙事、文体与潜文本――重读英美经典短篇小说[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2]安宁.独特的理论建树创新的文本阐释――评申丹新作《叙事、文体与潜文本》[J].外国语文,2010,1.
      [3]毛延生.隐现的反讽映现的象似――《一小时的故事》中多重反讽之象似性阐释[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8.

    推荐访问:反讽 微观 解读 文本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