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小学学习 > 正文

    【《龙虎山悬棺葬》探究性教学设计】 龙虎山的悬棺葬

    时间:2019-01-08 03:20:38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一、教学背景及教学任务   本节内容是《中国旅游名胜》第四章《悬棺葬景观》的第二节,是学生合作学习探究问题的典型课例。课程设计力求将材料分析与直观图片观察相结合,使学生阅读理解龙虎山悬棺葬的原因和悬棺葬棺木的安置方式,丰富导游基础知识、提高思维能力和培养创新意识。
      二、教学目标
      1.了解龙虎山悬棺葬的分布、年代和族属。
      2.掌握龙虎山悬棺葬的原因和棺木的安置方式。
      3.丰富导游基础知识、提高思维能力和培养创新意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龙虎山悬棺葬的原因。
      2.悬棺葬棺木的安置方式。
      四、教学过程设计
      1.课前准备
      教材、资料、课件和讨论卡。
      2.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节课学了三峡悬棺葬,这堂课我们学习龙虎山悬棺葬。
      3.学习新课
      【阅读材料】
      在中国历史上,有很多奇特的丧葬习俗,悬棺葬就是古代一种比较奇特葬式。在我国11个省市都有。在云南的昭通地区沿金沙江、白水江、关河流域一带,四川珙县麻塘坝、福建武夷山、湖北等地区,至今还保留着很多悬棺。尽管这些悬棺放置的形式不太一样,比如有的是靠打桩,或者是凿洞悬放,有的是利用天然洞穴存放,但相同的是它们都高高地悬在距离地面几十米,甚至上百米的悬崖峭壁之上,一直以来,人们将悬棺称之为千古之谜。它们的主人是谁,生活在哪个朝代,在这么高的位置上放置棺木,又是怎么样做到的呢?
      江西龙虎山,沿着泸溪河顺流而下,两岸的千尺绝壁上布满了大大小小的天然洞穴,抬头仔细看去,有些洞中暗藏着神秘,这些悬棺板密封的洞里,究竟隐藏着什么?当地老百姓说法不一,有的说里面藏着金银财宝,又有人说藏着什么张天师的无字天书,在龙虎山一带流传了很久。但是,由于这些洞穴,都是距水面20多米到100米的悬崖峭壁上,因此人们无法上去看个究竟。20世纪70年代,一些风化后的木板掉落,洞里的秘密才露出端倪,原来这是一种崖墓葬,随着更多的封门掉落,越来越多棺木重见天日,有的是群葬,一个洞穴放置了十几具棺木,也有夫妻葬,最多的是独葬,都被放置在峭壁的天然洞穴里,而且都选择了朝阳的一面。1978年江西省成立了专家龙虎山悬棺考古工作队,第一次对仙水岩的崖墓悬棺进行考古发掘。怎么样能进入绝壁上的崖洞?有的说用汽油桶,把汽油桶连起来,但几百个汽油桶难以连接,这个方法被否定了。最后确定用毛竹搭架试试。选择了悬棺较多的13号洞,但是谁敢徒手上去呢?当地几位药农自告奋勇。上去后说,上面没有什么好东西,坛坛罐罐,破破烂烂。其中墓葬人骨架16副,陶器、原始青瓷器、骨器、玉器、竹木器、纺织品、纺织工具、古乐器等220余件。拿到国家文物局去鉴定,用碳14测定,距今2600多年,也就是说13号的悬棺的人生活在春秋战国时期。江西的龙虎山发现,引起了国内外关注,根据诸多陪葬品的发现,考古队判断这就是我国古代南方的百越民族,他们生活在今天的武夷山和龙虎山一带,人们遇水而安,择水而居,死后也选择了临水而葬。考古工作队对仙水岩、仙人峰和米仓峰等崖墓考察,一共查看了18具悬棺,发现悬棺棺具有船形、房形、扁圆形、圆筒形、长方形、顶盖式等几种,多用巨木挖空而成,木料多为楠木。大的有1000多斤,小的也有300多斤。两千多年前,古人是怎样将这些悬棺放置在悬崖峭壁之上的呢?一直以来,这被看成是千古之谜。
      【观看图片】
      丹霞地貌所特有的自然条件为悬棺葬的分布提供了基础,神秘的悬棺葬也为丹霞地貌增添了迷人的文化色彩。
      【提出问题】
      (1)为何采用这种绝壁洞穴法墓葬来安葬亡灵?
      (2)先人采用怎样的方式把巨大棺木运送至悬崖峭壁上的洞穴之中?
      【划分小组】
      (1)学习小组的划分
      根据高职学生差异的特点,学习小组的划分是按照一二一原则进行(即每组中优等生一人,中等生二人,后进生一人),分组的时候还注意到学生性别、性格等差异,如每组中既有性格外向者、能说会道者,又有性格内向者、讷于言语者;既有讨论的发起者,又有讨论调和者,这样每组中都有一位“领军人物”,他们被看作是学习的“发动机”,在小组中起示范和带头作用,而中等生和后进生则在他们的启发带动下,可以较为顺利地完成学习任务,这种分组法合理地淡化了竞争,更好地强调了团队的合作,学生的心理负担减轻了。有位同学说:“过去站起来回答问题总怕出错,现在即使我回答错了,也有其他小组的同学鼓励我、理解我。”这样划分使小组学习落到实处,让每一位同学都能发表见解,达到互相激励、互相启发、大胆创新、共同提高的目的。
      (2)小组座位的编排
      为了区别单纯的2×2排列方式,在传统的方式上进行适当的改良和处理,尝试者可根据不同的班级实情,因地制宜,选择不同的组合方式。例如“2+1+2式”,每小组5人,2排2人,1排1人。这种方式的优点是:适合教室座位不能移动的情况,编排方便,比较美观,教室内的位置安排对称,很多分离出来的一人一排,很可能是一些调皮的学生,或者是一些喜欢独立性学习的学生,这种方式迎合了他们的心理特征,满足了他们的位置欲望,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各组之间人数均匀平等,有利于小组竞争,便于组织合作学习。
      【共同探索】
      1.几项规定
      为了使学生都充分表达和发挥自己的设想,还必须作如下几项规定:①绝不允许批评别人提出的设想;②提倡任意自由思考;③任何人不能作判断性结论;④提出的设想越多越好;⑤不允许用集体提出的意见来阻碍个人的创造性思维;⑥各种设想不分好坏,一律记录下来。
      2.具体操作
      第一步,个人自学阶段:让每位同学准备一张讨论卡,讨论卡分左右两部分,学习时小组成员把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和设想写在卡片的左边。
      第二步,小组学习阶段:把卡片传给下一位同学,下一位同学看完后,如有不同的看法,就写在右边……这样一轮过后,可以在组内进行交流、质疑。
      在学生开展合作学习的时候,教师不应“袖手旁观”,更不能做下一环节的准备工作,而应当从讲台上走到学生中间去,在组间巡视,对各个小组的合作进行观察和介入,为他们提供及时有效的指导。(1)小组活动开展得顺利时,教师应给予及时的表扬。(2)对小组的任务还不清楚时,教师要有耐心,向学生反复说明任务的内容及操作程序。(3)小组讨论的声音过大,教师可以抽取小组中的一人做噪音监督员,或让这组学生的位置互相移近一点。如果小组讨论接下来声音小多了,教师应及时返回去表扬。(4)小组活动出现问题时,教师应及时进行干预和指导。虽然小组出现问题的原因和方式都不会相同,但教师如果事先在准备阶段作出问题预测,并采取一些措施,就能避免临时的手忙脚乱。(5)小组提前完成任务时,教师应检验他们是否正确完成了任务。如果是真正完成了任务,教师就可以开展一些备用活动,帮助其他组完成任务或可以自由活动,前提是不是影响他人。(6)小组讨论偏离主题或讨论一时受阻时,教师应及时发现,及时制止,或为小组讨论提供及时的点拨,使小组讨论顺利开展。(7)各小组汇报时,要求每个学生认真倾听,做好本组内没有想到内容的记录。
      第三步,班集体学习阶段:每组选择一位代表发言、交流,组与组之间进行提问、答疑。
      第一组讨论结果:
      为何如此安葬?与宗教信仰有关,信奉道教,得道成仙,放高离天更近;与风俗习惯有关;地壳运动活跃,地面抬升;防止棺木被盗;不易被水冲蚀,有防腐作用。
      如何运送棺木送置洞中?洞里挖出几条秘密通道到外面;水涨船高,容易方便;类似今日滑轮,用树藤与植物缠绕成绳,然后固定,先将人放下再把棺木拉到洞中;修建阶梯,利用天然的或人为挖洞,然后放木棍,将棺材搬运。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第二小组讨论结果:
      怎么放进去?根据滑轮定律;先空身上洞,再把木棺吊上去;运用孔明灯、热气球;搭云梯;地壳变化。
      为何放置这么高?道教“得道升天”说;等级观念影响,人葬得越高越显示其地位;战争频繁,防止人们破坏;当时流行的一种安葬方式;为了防盗防腐。
      第三小组讨论结果:
      安置方式是怎样的?涨大水时,用船运进去;搭设梯子(云梯),运进去;站在悬崖的最高处,先吊一些人进洞,然后将棺材吊下,洞里人接应;修栈道,用人工运进去;利用杠杆原理,省力杠杆。
      为什么安置那么高?放得越高,象征着地位权势越高;越不容易被水淹没,使棺木保存的时间越久;放得越高,受尘世的干扰越少,让死者安祥;某种习俗;认为越高,越接近天,死后能更容易成仙。
      第四步,教师小结:教师的小结一定要有鼓励性、针对性、指导性和全面性。一是重视个人评价与小组集体评价相结合。通过评价促进小组成员之间互学、互帮、互补、互促;二是重视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教师除对小组学习结果进行恰如其分的评价外,更要注重对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合作态度、合作方法、参与程度的评价,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倾听、交流、协作情况,对表现突出的小组和个人及时给予充分肯定和生动有趣的奖励。
      小组合作学习评价表
      个人评价标准:
      A:课堂活动中积极参与,与小组成员团结协作,效果好。
      B:能较好参与课堂活动,团结合作,效果还好。
      C:遵守课堂纪律,与小组同学相互配合。
      D:不能做到以上三点。
      小组评价标准:
      A:课堂活动中发言次数多,设想和看法具有创新性。
      B:发言次数较多,能够提出设想和看法。
      C:发言次数一次,能够倾听。
      D:不能做到以上三点。
      五、课后反思
      1.成功之举
      教学方法的改革,实现了让每一位学生发展,他们都能发表见解,达到互相激励,互相启发,大胆创新,共同提高的目的。
      教师过去的那种传统垄断地位明显得到了扭转,教师不再是课堂教学的中心,而变成了一个学习信息的汇集、交流、处理和整合的中心。这样,就便于教师发挥其“导演”作用,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2.“败笔”之处
      即使是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如小组评价和评价标准的某些内容与时间的矛盾等,对其进行回顾、梳理,并对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使其成为以后再教时应汲取的教训。
      3.学生见解
      有位学生说:“过去站起来回答问题总怕出错,现在即使我回答错了,也有其他小组的同学鼓励我、理解我。”另一位学生说:“多给我们探讨的时间。”优点:开拓思维,活跃气氛;师生之间、同学之间良好互动;涉及范围更广,知识点更全面;有利于培养意识;调动同学积极性,踊跃发言;易于交流,扩展知识面。缺点:时间花费比较多。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推荐访问:悬棺 教学设计 龙虎山 探究性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