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小学学习 > 正文

    [就业压力背景下本科会计专业教育再思考] 大学生就业压力有哪些

    时间:2019-01-05 03:37:48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 随着大学毕业生的逐年增加和国家经济形势的变化,本科会计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压力空前巨大。本文在此背景下探讨本科会计专业教育的重新定位和实现问题,认为只有从构建会计职业能力框架、优化会计教学内容体系、转变会计教学方法、建立会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等四个方面去努力,实现应用复合型的人才培养目标,才有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关键词: 本科会计专业教育 重新定位 应用复合型人才
      
      一、当前的本科大学生就业形势
      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下半期,大学生就业难就已经成为一大社会问题。随着高校毕业生人数的逐年大幅递增,到2009年已达611万人,2010年更是达到了历史性的631万人。与此同时增加的还有全国大学生待业人数,据教育部统计,到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为87%,未就业的应届高校毕业人数达到了79.43万人,“蚁族”队伍日趋庞大。此外,每年还有数百万的中专毕业生和高中毕业的就业者,再加上农村转移劳动力,预计2010年全国劳动力供求缺口在千万人以上。由此可见应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空前巨大。
      大学生求职难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如高校扩招的影响、人才供需错位、大学毕业生就业的自我期望值过高、缺乏求职技巧、就业渠道不畅通、用人单位的用工制度不合理……然而,高校教学内容与实践脱节导致大学生动手能力差,却是众多原因中尤为突出的一个。由于很多高校沿袭了传统的应试教育的教学模式,学生高分低能的现象十分突出。相反,用人单位对应聘者的实际操作能力、适应工作环境变化能力等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他们需要的是来之能战、战之能胜、能够迅速为企业创造价值的实用型人才。因此,促进高校教学改革,帮助大学毕业生顺利就业,高校教育工作者责无旁贷。
      二、本科会计专业教育目标的重新定位
      当前多数高校仍然将会计教育目标定位为“培养高层次的高级会计人才”,这不仅显得含义模糊,而且容易对学生的自我认识和评价产生误导,以至于心态浮躁、眼高手低,不能较好地适应社会。实际上,在我国,会计只是一种在社会经济中起重要作用的职业而已,高校会计教育尤其是本科会计教育,应该走职业化教育的道路,培养学生从事会计职业所必需的知识和能力,并教育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
      事实表明,在会计专业毕业生所面临的是一种多元化、开放性的工作环境,其知识结构及复合程度、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精神的培养,直接关系到其今后的职业胜任问题。会计本科生中,除了少数人会选择继续深造外,大多数人会选择就业。因此,作为会计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环节,本科会计教育担负着为社会培养应用复合型会计人才的重任。
      具体说来,复合型人才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理解:其一,从专业学科角度看,复合型人才应该是知识面广、知识融合度高的人才,包括多学科知识的复合、多专业技能的复合及多种基本素质的复合;其二,从个人发展角度看,复合型人才应该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不仅注重智商的发展,而且强调情商的重要性。
      三、培养应用复合型会计人才的思考
      要实现应用复合型的本科会计人才培养目标,本文认为应从构建会计职业能力框架、优化会计教学内容体系、转变会计教学方法、建立会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等四个方面去努力。
      (一)会计职业能力框架的构建
      会计作为一门独立的应用型管理学科,有着极强的实践应用性,这就决定了在应用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下,本科会计教育中会计职业能力必定是一个综合素质的概念。按照用人单位的要求,以及“复合型人才”的定义,本文认为,会计职业能力的框架应该包括以下三大部分:
      1.基本专业技能。即从事会计实践工作所应具备的基本技能,具体包括:
      (1)职业判断能力。核算是会计的基本职能,其基本任务就是对会计要素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职业判断能力的培养,就是要使学生对可能出现的各种错综复杂的经济情况具有较高的认知和分析水平,对会计要素作出准确的判断和确认。
      (2)信息处理能力。在信息技术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已逐渐成为一个智能化的管理系统。能够运用网络技术,及时报告会计信息,并使会计信息系统成为一个开放系统,实现会计信息资源的实时共享,也成为会计从业人员应具备的基本能力。
      (3)综合分析能力。随着信息化社会的继续发展,社会对会计服务行业的服务要求也将大大提升,会计的职能范围应从传统的成本核算、业务处理和会计报告等工作转向战略支持等高级管理活动,这就要求会计人员除了按会计制度要求正确处理各种基本业务外,还应具备对会计信息进行再加工的能力,利用基本会计信息进行分析和预测,向管理层提出成本控制、风险防范等改善经营管理的意见。
      2.管理技能。即会计作为一种经济管理活动所要求的基本能力,具体包括:
      (1)组织能力。作为一项经济管理活动,会计工作涉及日常经济活动的账务处理、资金筹集、资金运用和安排及收益分配等各项财务活动。高效地完成这些工作,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服务,就必然要求会计工作人员具备较高的组织能力。
      (2)协调沟通能力。对于会计工作而言,会计人员既要与企业内部管理者和其他相关人员打交道,又要与企业外部的客户、银行、证券监管、税务等部门打交道,这就需要具备良好的交际联络和协调沟通能力。
      (3)团队协作能力。会计信息的生成是一个团队协作的结果,其最终信息的输出是由凭证录入、账簿登记、对账、报表编制等环节共同完成的,每个环节对应的工作岗位都是由专人负责,并设置有相应的权限。因此,作为一名会计工作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和能力,从而保证整个工作的顺利完成。
      3.个人发展能力。即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会计人员所应具备的基本品质和能力,主要包括:
      (1)学习能力。学习是终身的任务,在高速发展的信息社会,只有本科生逐渐养成自我学习和不断更新知识的习惯,培养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才能适应经济、科技、社会、文化发展的高速化、多样化和信息化的需要,才能真正做到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2)创新能力。创新是当代管理工作的灵魂,面对越来越多复杂的经济业务内容和日益变化的会计环境,会计人员要勇于接受新鲜事物,不能因循守旧、固步自封。只有敢于突破自我,勇于创新,才能更好地发展自我。
      (3)诚信能力。市场经济是诚信经济,会计职业更是诚信职业,诚信意识是会计人员不可或缺的能力,是会计信息质量可靠性的保障。因此,会计人员除了要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技能外,还要具有诚实守信、客观公正的职业素养。
      (二)会计专业教学内容体系的优化
      北京吉利大学是一所民办普通高校,近年来由于采用订单式的校企联合培养方式,几乎所有的专业都根据市场需求,并采用“量身定制”的课程结构,实施学历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双证教育”模式,全力培养“创新型、创造型、创业型”的实用型人才,其毕业生就业率年年达到了99%以上,名列北京高校前列。这个案例给我们的启示是:只有培养出真正能满足社会需要的人才,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才有可能得到根本解决。而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做的就是调整高校的教学内容。
      本科会计专业教学内容体系优化的指导思想是:高校教育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专业知识与人文社科知识并重,本学科和相关学科融会贯通。大量培养会计专业人才的高校,应该围绕本科会计专业的教育目标和会计职业能力框架,从以会计职业技能培养为核心的课程体系,转变为各种能力培养并重的课程体系,改变传统教学中以财会类课程为核心的现状,教师在专业课上多教一些实际应用内容,少讲抽象理论,并通过加强实训课程及职业资格证书课程的教学,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同时,还应加重信息技术类、决策分析类、商业情景模拟类课程的比重,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增加人文社科类的课程,更好地激发学生追求和探索科学知识的欲望,使其具有适应重大变化的灵活性和自信心,树立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增设研究类课程,进行系统的研究型工作训练,培养学生的学习和探究能力。此外,还要把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真正纳入本科会计课程体系,提升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的信任度,也是会计教育的当务之急。
      (三)会计课程教学方法的转变
      应用复合型会计人才的培养,要求高校会计教育必须改变传统型的“填鸭式”教学模式,转变为合作型的教学模式,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所谓合作型教学模式,就是师生角色互换,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角”,发挥学生的最大潜能,而教师只是作为一个引导者,对要传授的知识和学习方法加以辅导,最终实现教学目标。在具体操作上,我认为可以采用以下做法:
      1.互动式教学。不论是基础理论课程教学,还是案例教学,均可以互动式教学为基本模式,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而不再是被动接受的角色。例如,在课前由教师安排学习任务,将学生分组(3―4人/组,试教学任务而定),各组按要求搜集相关学习资料并进行学习讨论,最后以口头表达、书面报告、相互提问等方式展示其学习成果,教师可根据各组的学习过程表现情况及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和总结。这种互动式教学模式就是一种合作型的教学模式,既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其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习能力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又能使课堂气氛更为宽松活跃,使学生更好地融入学习氛围,提高学习质量。
      2.实践教学。一是实验室建设。通过创设情境,仿真模拟,学生在校内就能置身于真实的企业环境中,对模拟企业的经济业务进行实际操作。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会计专业学生实习难的问题。二是实训基地建设。通过建立校企联合机制,为学生提供顶岗实习的实操环境,在学中做,在做中学。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能更好地了解用人单位对会计人才的要求,进一步促进其学习的主动性和方向性,为提高就业率和缩短就业适应期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会计专业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建立
      科学完善的教育评价制度将会对会计教育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从而提升会计教育质量。目前,我国高校会计专业教育质量的评价仍然是基于“政府主导型”的评价体系,往往流于形式。因此,我们应该调查市场对会计人才的需求状况及用人单位对会计人才的要求,通过社会的广泛介入,充分发挥会计职业团体和中介机构的作用,逐步建立专业的、权威的评价机构,逐步形成一套科学合理的会计专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使会计专业质量评价制度化。此外,大学内部应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的作用,对本科会计教学进行过程监督和事后考查,建立科学的教学评价和奖惩制度,最终形成内部监督和外部评价相结合的会计专业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参考文献:
      [1]刘永泽,翟胜宝.新形势下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对策研究[J].会计之友,2009,(7中).
      [2]田志刚.澳大利亚会计本科教育分析与思考[J].财会通讯・综合(上),2009,(2).
      [3]黄明,郭大伟.本科会计专业职业实践能力的框架构成与考评模式[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08,(14).
      [4]应淑仪,张海霞.我国会计本科教育发展的调查与分析[J].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2006,(6).

    推荐访问:会计专业 就业压力 本科 思考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