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小学学习 > 正文

    英语被动语态的习得研究

    时间:2019-01-04 03:23:13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 本文从英语被动语态的定义着手,分析了英汉被动语态的差异,从而总结出英语被动语态习得偏误类型和产生的原因。   关键词: 英语被动语态 习得 偏误   
      一、被动语态
      在汉语中,对人或事(物)的行为中有主动和被动之分。譬如,在汉语中“我爱祖国”,“我”是动作的实施者,而“国家”是被施加影响的对象;又如“我被狠狠地骂了一顿”,“我”在这里却是被动作所作用的对象。英语和汉语属于完全不同的语言体系,英语倾向被动表达,而汉语常用主动表达方式。据统计,在奥斯汀的《傲慢与偏见》前30页便有135个被动句,但老舍的代表作《骆驼详子》共211页,但仅近200句被动句,平均2至3页才1句。
      (一)英语被动语态定义
      从所能见到的英语语法著作来看,被动的定义都是根据主语和谓语之间的关系来确定的。根据动作和主体的关系,有主动态和被动态。如果主语是动作的执行者,或者是说动作是由主语完成的,要用主动语态;如果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或者是说动作不是由主语而是由其他人或物完成的,则用被动语态。
      主动语态是指将动作的执行者,即主语,放在主句或者从句的句首。例如:The children will sing an English song.
      例句中“The children”是动作的执行者,即主语,“song”是宾语。但是,如果要强调受动作影响的人或事,则需宾语放在句首,也就是使用被动形式。句子改变为“An English song will be sung by the children.”。
      由此可见,可用两种不同的方式谈论同一件事,关键是强调是动作的执行还是被执行。从语法层面上,分别称为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
      笔者所讨论的就是英语句子表达的被动语态。当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或者受影响者时,一般会使用被动语态。在英语中,被动语态主要是由“be+及物动词的过去分词”构成,这是英语被动语态最基本的形式。在口语中,被动语态还可用“get+过去分词”的结构。被动语态还可含有情态动词,其结构是“情态动词+过去分词”。
      (二)英汉被动语态的不同
      英汉被动句从产生到结构形式、使用范围和使用习惯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
      1.产生和发展不同
      首先,在传统的哲学观点中,中国人强调“万物皆备于我”,认为只有人才能有意识地发出行为和动作,注重人的主观能动性;而在西方,他们追求人与自然地对立,辩证地看待事物,对事物的叙述比较客观,物质决定了意识。
      其次,在思维方式方面,中国人注重“事在人为”,认为人的动作和行为必然是由人做的,事或物不可能自己去完成这些动作和行为;而在西方,他们的思维方式比较理性,从事物与人的统一出发,分析问题比较客观,注重人与物的相互作用。
      在文化上,中国以“以人为本”为中心,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而在西方文化中,强调以客观规律和事实根据为基础,注重科技。
      2.结构形式不同
      英语重外在表现形式,结构规范;而汉语比较涣散,语句往往比较复杂,注重语句的内涵。英语的被动语态是由助动词加及物动词的过去分词构成,主要是通过谓语动词的词形变化来体现,而汉语是通过在动词前加“被”、“由”、“让”、“叫”、“受”等介词构成。
      在英语中,动词本身就有主动态和被动态的区别,助动词be加及物动词的过去分词就是英语被动语态最基本的结构形式。而汉语则没有词形的变化,主要是通过其语意来判断是主动句还是被动局,如果主语是谓语动词动作或行为的实施者,句子就是主动句,否则就是被动句。
      3.使用范围和习惯上不同
      在英语中,当人们不知道动作的发出者是谁,或是不必说明动作的发出者,或是由上下文衬托,行为的发出者已不言而喻,或者人们对动作的对象比对动作的发出者更感兴趣时,都要用被动语态。而汉语在这些情况下,并不一定都要在动词前带有表示被动意义的介词。有的可能用主动句,有的可能是无主句。例如:Tom was given a small cheque.(人家给了汤姆一张小额支票。)
      同时,英语中的绝大多数动词都能变成被动态,而汉语的许多及物动词都不能变成被动结构。所以,在汉英互译时,经常将汉语中具有泛指意义的主语,如“人们”、“大家”、“有人”等,以及用具有地点概念的名词或词组作主语的句子译成英语的被动语态,反之亦然。例如:“大家知道,银是最好的导体。(Silver is known to be the best conductor.)”
      二、中国学习者习得英语被动语态的偏误
      中国学习者在学习英语的时候,习惯上用本身的思维方式去理解和表达,因而在英语理解与使用上,尤其是在被动语态方面存在一些偏误。偏误的类型一般分为以下几种。
      (一)结构偏误
      在包含被动语态的基本句式结构中,学习者会因为没有对英语基本句式结构掌握透彻而会出现偏误。因而结构偏误指单从文字表面即可判断其错误的表象偏误。一般来说,结构偏误可以分为句法偏误和时态偏误两种类型。句法偏误一般是因为对过去分词的拼写等原因造成;而时态偏误是对被动语态的不同时态表现形式与常用的时态表现形式区分不清而产生的。譬如,现在完成时态下的被动用has/have+been+V-ed。
      (二)功能偏误
      在英语理解的时候,往往要将句子放入到语篇当中去理解。英语在很多情况下,会采用主动的形式来表达被动的意义;而中国人在学习英语的时候,为了追求一致性,往往刻意将一些可以用英语主动语态表达的句子也用被动语态来表示,这就不符合英语的语言表达习惯了,比较牵强附会。譬如:The book is printing.=The book is being printed.
      Halliday从信息分布的角度出发,将句子划分为主位和述位两个部分。主位是话语的出发点,是置于句首的成分;述位是话语的核心内容,是置于主位后的成分。从信息传递角度看,主位传递的是已知信息,述位传递的是新信息。二者的关系是:The theme is the peg on which the message is hung,the theme being the body of the message.(Halliday)那么,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学习者为了追求语法的使用,往往通过使用被动语态把本来不在主位上的成分置于主位的位置,造成主位与述位搭配得不协调,语序不当,使得语篇缺乏协调与连贯,从而产生语用偏误。
      而究其原因,不外乎如下几点:
      在目前我国的英语教学中,尤其是中学阶段,一般采用“填鸭式”教学,一味地对学生进行语法、句型等的灌输,在使用上采用的是套用模式或是仿造,生搬硬造,学习效果不明显。偏误的产生既有内部的原因,也有外部的因素影响;既受到了母语的限制,又受到了目的语言的限制。
      Thorndike的共同迁移元素理论指出,语言迁移一般有两种:正迁移和负迁移。正迁移多对第二语言的学习能产生积极的效果。对第二语言起干扰作用和阻碍第二语言习惯形成的母语的习惯、模式、规则即为导致英语被动语态学习问题的负迁移。负迁移对目的语言的掌握存在较多的负面的影响。负迁移的产生主要是因为英汉两种语言的结构和他们所承载的思维方式与文化有着较大的差别。前面已经提到,英语重外在表现形式,结构规范,动词在时态和语态上有形态上的变化;而汉语比较涣散,语句往往比较复杂,动词的形式是没有变化的,即使是表示被动语意,也只是加上“被”、“由”等被动意义的词。同时在英汉互译上,往往英语与汉语不能产生完全的对等。学者为了能较好地理解英语,给英语被动句强加上了汉语的句式,而这样往往曲解了英语的原意原味。
      除此以为,目的语也会对语言的学习产生影响。学者往往会将目的语特殊的规律规则类推成一般的规律规则,以一概全,对规律规则进行套用,这类现象为我们称为“泛化”。我们习惯地把汉语的被动句对等成英语的被动句,而不关注所表达事物在语境语篇中的角色和作用。其实在英语中,很多的被动句用主动句来表示的话,可以使语句更加通顺,更能体现事物在语篇中的重要功能。
      同时,学习英语不但要学习语法等基本知识,而且要比较多地了解英语文化知识,了解英语国家的人的思维和生活方式,多进行比较纯粹的英语交流,而这些也恰恰影响到了被动语态的习得。
      
      参考文献:
      [1]董莉.英语被动语态写作的偏误分析.教学与管理,2010,(3).
      [2]李君,邱萍.解决英语被动句教学难点策略.考试周刊,2007,(27).
      [3]朱小舟.试论英语被动态与汉语被动句之差异[J].郴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O02,6.
      [4]Halliday,M.A.K.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

    推荐访问:语态 英语 被动 习得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