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小学学习 > 正文

    [探析“教育性失业”中就业主体的缺失] 大学生主体就业在第几产业

    时间:2019-01-01 03:19:34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众多大学生在完成高等教育时处于不得其用的状态,“教育性失业”现象日益凸显,造成了严重的人才浪费。“教育性失业”的产生有着来自教育体制、用人单位、毕业生的职业预期等多方面的原因,本文着重从毕业生这一最重要的行为主体出发,分析其在能力素质、职业规划、就业准备等方面的缺失,并从教育的角度提出相应的改革思路与对策。
      关键词: 大学生“教育性失业”就业主体缺失
      
      高等院校是培养各级各类专门人才的教育场所,其毕业生是学校最终的“教育产品”。这一产品的推销情况即为大学生的就业情况,它体现着学校的办学质量,是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具体体现,关乎到每一个学校的声誉与发展。因此,我们不仅要关注“产”,还要高度重视“销”。随着高等教育逐渐由精英教育走向大众化,再加上近来金融危机的强烈冲击,大学生就业整体形势不容乐观。众多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无法找到与其专业、学历相匹配的工作,“毕业即失业”成为了毕业生们的普遍心态,很多人将这一就业现象称之为“教育性失业”。
      
      一、对“教育性失业”现象的认识
      
      “教育性失业”(educated unemployment)也称“知识失业”,它是“教育产品”处于买方市场下的典型产物。主要指大学生在完成高等教育时,成为具有一定人力资本的最终教育产品,但在劳动力市场中却找不到与其自身专业、学历水平相对应的工作的现象。[1]“教育性失业”主要表现为两种情况:一是受过教育乃至高学历的人大量失业,二是受过专业教育的人不能学以致用或大材小用、高能低就,不得不从事那些技术水平和收入都低于他们当初预期达到的水平的工作。[2]
      “教育性失业”在国际上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学校培养的似乎是徒有许多证书,却极少具备与工作明确相关的本领的人。事实上,将近半数的美国大学毕业生所从事的行业同他们所学的专业毫无关系”。[3]日本、荷兰等国的情况同样如此,甚至更为严重。在我国,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扩招和日益严峻的大学生就业形势,“教育性失业”问题逐渐凸显出来,且带有中国问题的特殊性。相对于西方国家普遍高学历的知识水平而言,我国整体国民素质仍然较低,高学历知识分子在整体上并不处于供大于求的状态。对于人才匮乏的发展中国家而言,“教育性失业”的出现被称之为“贫穷的奢侈”,对社会、个人和教育本身都产生了种种不良影响。中国社科院人力资源研究中心都洋认为:“‘知识失业’是个不祥信号,必然对人力资本投资产生负面影响。对个人来说,失去就业机会将会造成很大的福利损失;对社会来说,‘知识失业’较一般的失业形式造成的浪费更大;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实际上是劳动力市场发出了一个非常不好的信号,那就是人力资本积累无法在劳动力市场得到回报,这必然对人力资本投资产生负面的激励。”[4]因此,“教育性失业”的出现急需引起高度重视和反思。
      
      二、就业主体的缺失――“教育性失业”的重要成因
      
      由于“教育性失业”伴随着近年高等教育的扩招愈演愈烈,不少人理所当然地将其归因于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认为是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走向大众化的必然产物。然而,这一推断过于简单。固然,高校的扩招使得教育供给过激增长,大学毕业生在短时间内大批量地涌进劳动力市场,这在一定程度上促使“教育性失业”现象的产生和加剧,造成市场饱和、劳动力过剩甚至教育过度的表象。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这一就业现象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其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譬如经济发展水平对人才接纳的制约、用人制度的不完善、教育的相对滞后性等都是形成“教育性失业”的原因。但大学生作为就业最重要的行为主体,其就业理念、能力素质方面的缺失则是导致“教育性失业”的重要因素。
      
      (一)就业心理不成熟,就业期望过高。
      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自古至今,中国百姓都对教育抱有较高的期望,期盼能通过读书考取功名,扬名立万。人们特别是穷苦百姓都期望通过教育改变命运,大学生们也历来被奉为天之骄子。但是教育本身并不是万能的,它只是给受教育者授以知识、培养思维、学习的能力。如今,高等教育走向大众化,使得高学历人才剧增,大学生们不得不走出昔日的象牙塔,迈入茫茫求职大军。但他们仍然持有精英就业的心理,认定非公有制单位不进,非发达城市不去,对社会上许多民营企业、私立学校的空闲职位不屑一顾。于是,大学生们便通通挤在这些资源饱和、人才拥挤的地区,终日叫喊着就业艰难。基于这样不成熟的就业心理,毕业生们眼高手低,一次次错过了自己的就业黄金期。
      
      (二)职业生涯规划的欠缺,盲目就业。
      大学生们走出校园,迈入社会,大都是第一次开始自己的求职经历,对职位的选择往往局限于往届师兄师姐择业的范围,普遍缺乏职业规划,对何种岗位适合自己、符合自身发展需求缺乏清晰的认识,求职目标模糊。众多毕业生在走上工作岗位后,发现对所从事的工作缺乏兴趣或者根本不适合这一工作,毁约率高,跳槽频繁,对用人单位和就业主体自身都造成了不好的影响,这固然有其道德诚信的问题,但毕业生缺乏职业规划、就业盲目也是一个主要因素。
      
      (三)人文素质的欠缺,知识结构偏于单薄。
      “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要求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充分展现自己的综合素质、知识能力,以获取用人单位的青睐,保证就业成功率。然而,毕业生的专业技能、发展潜力在面试中往往不能被轻易看出并衡量,用人单位往往更多的是关注求职者的言谈举止、仪表风范等人文素质,这对所要从事的工作虽然没有直接相关性,但实践证明,随着工作的开展,一个人人文素质往往决定着工作的成效,对其整体素质的提升具有方向性和引领性的作用。许多大学生特别是理工科类的学生在学校努力钻研专业知识,培养专业技能,获取了众多技能证书,但却缺乏人文知识的积累,在交际沟通、语言表达等方面缺乏锻炼,知识结构偏于单薄片面。这些学生在就业市场中往往掌握不了主动权,不善于推销自己,处于有才无人识的尴尬处境。
      
      (四)就业自主能力的欠缺,就业准备不足。
      在“自主择业,双向选择”的就业环境中,大学生的求职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就业成功的几率。但大学生一直生活在人际关系较为单纯的校园里,普遍对社会了解不多,缺乏求职技能。许多毕业生一听说就业形势如何严峻、用人单位如何苛刻严格,便对求职产生了恐惧心理,对自己的能力缺乏信心,故而在求职过程中表现得诚惶诚恐、甚至有逃避现实的心理。这样的就业心态,其结果可想而之。其实,这正是大学生未能从客观现实出发设计自己的职业方向,对就业市场缺乏真正了解,未能做好就业准备的一种表现。
      
      三、就业主体缺失引发的教育反思
      
      “教不严,师之惰”,高等院校作为大学教育的施教主体,对“教育性失业”的成因之一――大学生就业主体在择业观念、能力素质等方面的缺失,有着一定的教育责任。高等教育及毕业生自身对此必须予以反思与改善。
      
      (一)加强就业指导,转变择业观念。
      我国传统的就业指导工作将对象集中于毕业生这一特殊群体,对其进行短暂的突击式训练,教育的内容也仅限于讲授一些基本的求职礼仪、技巧等。这种就业指导方式在今天强大的就业压力下,已然不能适应新环境的要求。“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新型的就业指导工作要求将职业生涯辅导贯穿于学生学习生活的全过程,从学生“入学教育”开始,便要把就业指导渗透到学生活动和校园文化建设中去,充分利用学生社团的影响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择业观。针对大学生非城市、非国有单位不去的就业观念,就业指导工作者应尽力提升学生的就业理念,调整他们的就业期望,教育学生深入基层,让大学生在更广阔的市场中实现就业。
      
      (二)改革人才培养模式,适应市场需求。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需求日新月异,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不能再局限于培养单一型、知识型人才,而应作出相应的改革与调整。首先,在招生环节上,高校要加强市场调研,使学校的招生规模与教育资源的增长速度相适应;其次,在专业设置上,高校必须以科学的调查研究为基础,及时调整一些过时的、市场价值不大的专业,同时开办一些具有发展前景的前瞻性专业;再次,在课程设置上,高校应根据每一个专业的具体需要,在开办专业核心课程的基础上,加大选修课的力度,扩展学生的知识面,丰富他们的知识结构,以适应今后岗位的流动性与灵活性;最后,在学生培养过程中,高校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特别是技能水平要求较高的专业。同时还应引导学生关注本行业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和社会对人才需求的新动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三)提高就业能力,保障就业成功率。
      对影响求职成功的自身因素的调查结果显示,71.911%的毕业生认为自身素质和能力是求职成功的决定性因素,认为求职应试技巧、个人形象包装决定求职成功的比例分别为42.76%、8.96%。在求职过程中,毕业生最迫切需要了解用人单位的信息是:用人标准和聘用条件、主要业务和发展前景、单位性质和规模介绍,其比例分别为56.07%、53.69%、45.94%。[5]这说明大学生普遍都能认识到自身能力素质、就业准备等对求职成功的重要性。当今就业市场瞬息万变,求职者们只有具备较强的综合素质、学习能力,做好求职准备,才能获取求职成功,实现充分就业。高校作为实施就业指导的核心力量,不仅要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专业技能,还要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教导学生搜集就业信息、学习面试技巧,以充足的信心和饱满的激情应对用人单位的各种考核,保障就业成功率。
      
      参考文献:
      [1]张桂春,曹迪.关注“教育性失业”问题的新视角[J].辽宁教育研究,2001,(11).
      [2]谢登斌,陈振中.审视教育性失业的两个视角[J].大学教育科学,2006,(04).
      [3][美]伊恩・罗伯逊.社会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505.
      [4]张静敏.“知识性失业”解析[J].工会理论与实践,2003(02).
      [5]2009届本科毕业生调查:大学毕业生在想什么.http://www.yn.省略/newscenter/2009-04/27/content_16369306_1.htm,2009.8.12浏览.

    推荐访问:教育性 探析 缺失 失业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