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小学学习 > 正文

    国是家善作魂勤为本【勤教善思促成长】

    时间:2018-12-29 03:37:13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新课程向所有奋战在一线的教师提出了一个最基本的且最具震撼力的口号:“教育理念的更新。”这个响亮的口号尤其为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语文学科,搭建了一个更科学更合理的教学平台,为语文教学行为提供了一个适合学生发展,适应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大舞台。
      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我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尝试。
      
      一、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平等的
      
      在日常教育中,老师和学生的关系是平等的,教师在学生面前不是不可冒犯的权威,学生也不是唯命是从的卑微者。师生只有建立民主平等的关系,学生才有了安全感,才能充满信心,思维才有可能被激活,敢于质疑。这样,就为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创设了一个轻松愉悦、民主和谐的气氛,促使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愿望,即亲其师,信其道。
      
      二、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诱人的情境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也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见,爱好和兴趣在学习活动中是非常重要的,往往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实践中,善于创设诱人的情境,可以有效地激发学习兴趣,激活课堂气氛。如学习诗歌的艺术创作手法时,《诗经》里“赋”与“兴”手法的运用往往成为学生理解的难点。怎样才能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形象,化枯燥为生动?我在讲“赋”和“兴”时引入了同学们喜欢和熟悉的流行歌曲。讲“赋”时,在解释了“赋”的含义实际上就是直接进行叙述或描写后,我引用了《小芳》的歌词:“村里有个姑娘叫小芳,长得美丽又善良,一双美丽的大眼睛,辫子粗又长……”指明这种从多方面进行描写的方法实际上就是古代所说的赋。讲“兴”时,我引了《纤夫的爱》的歌词:“天不刮风天不下雨天上有太阳,妹不开口妹不说话妹心怎么想”,讲清了“先言它物以引起所咏之辞”的含义。这种以俗解雅的方法,在教学中显得轻松风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卢梭说:“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教的东西。”我想,语文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真的能化“压力”为“魅力”,让“学生喜欢你教的东西”,学生学习语文的消极心理就可逐渐消除,而走向积极。
      
      三、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逐渐建立了新型的师生关系,逐渐改变了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逐步建立和形成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首先是强调自主学习阶段,授之以渔,解决“怎么做”、“做什么”的问题,此阶段总的原则是鼓励学生大胆地想,大胆地说,还给学生心灵的自由。其次是合作探究阶段,设置任务,学会交流合作。学生在小组学习中,不仅具备与人交流的能力,还学会了发言、倾听、评价、质疑,在交流中形成了与人合作的能力。
      
      四、正确处理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的关系
      
      以往的语文教学,把学生禁锢在小小教室里,与世隔绝,“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教科书”。这样做肯定不对,要破“唯课堂为中心”。自然、社会、沸腾的现实生活,也是学习语文的课堂。我们至少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努力:一方面要大力改进课堂教学,要建设开放而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其中重要一点,就是树立大语文教育观,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课堂教学不应仅限于读书、写字、答问,而应充盈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让“小课堂连着大世界”。另一方面要拓宽语文教学的途径、形式。教学内容、形式、途径要向自然、社会、现实生活开放,也就是说,必要时语文教学要走出去。如在学习了《汉字》专题后,可发动学生走上街头查找错别字,把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结合起来,学以致用,不断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不断扩展学生的认知领域,即“生活-课堂-生活”,不断提高学生的基本技能,不断鼓励学生在亲身参与中独立发现。
      
      五、合理利用语文资源,广泛阅读,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学者余秋雨曾说过:“只有书籍能把辽阔的空间和漫长的时间,浇灌给你,能把一切高贵的生命早已飘散的信号传递给你,能把一切智慧和美好对比着愚昧与丑陋一起给你,使你驰骋古今,经天纬地。”
      因此,教师要合理利用语文资源,想方设法组织学生广泛阅读。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每周开展一次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在阅读中,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和欣赏能力,提高其语文素养,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在读书过程中学会质疑。如教学《幽径悲剧》,在阅读中我们可让学生从标题入手质疑:“文章写的是‘幽径’的悲剧,还是发生在‘幽径’上的悲剧?”根据这一疑问仔细读过全文,许多同学一定会明白文章写的其实是幽径上一棵古藤萝的悲剧。然后再引导学生继续质疑:“造成藤萝悲剧的原因是什么?”这个问题弄清楚之后,学生基本上就能够明白文章的主旨了。阅读中经常质疑,提高了学生的阅读欣赏能力,真正做到“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也就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另外,我们还可以通过举办读书知识竞赛活动,促进学生多读书、读好书。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合适的教育教学策略,并注重运用教科书上的种种开发设计,积极开发课内外的学习资源,沟通课堂内外,沟通平行学科,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活动,增强学生在一切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在活动中,学生可以运用发散思维,大胆质疑,大胆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性思维,又达到了丰富语文课程资源的目的。
      在这纷繁的课改大潮中,作为一线教师,面对先进的教育理念,瞻前顾后不好,裹足不前不好,邯郸学步也不好。拥有可贵的灵魂思想,善于去伪存真,学会吸取精髓,才能在学习借鉴的同时,减少在左右摇摆中的机械追随与模仿,潜心提炼,才能使师生双方勤教、善思,促成长。

    推荐访问:成长 勤教善思促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