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领导讲话
  • 发言稿
  • 演讲稿
  • 述职报告
  • 入党申请
  • 党建材料
  • 党课下载
  • 脱贫攻坚
  • 对照材料
  • 主题教育
  • 事迹材料
  • 谈话记录
  • 扫黑除恶
  • 实施方案
  • 自查整改
  • 调查报告
  • 公文范文
  • 思想汇报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文档大全 > 扫黑除恶 > 正文

    1999年全国统一高考化学试卷

    时间:2021-02-21 13:40:56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1999 年全国统一高考化学试卷

     共 一、解答题(共 5 小题,满分 15 分)

     1.(3 分)(2015 春•濮阳期末)近年来,我国许多城市禁止汽车使用含铅汽油,其主要原因是(

     )

     A.提高汽油燃烧效率 B.降低汽油成本 C.避免铅污染大气 D.铅资源短缺

      2.(3 分)(2013 秋•榆阳区校级期末)Murad 等三位教授最早提出 NO 分子在人体内有独特功能,近年来此领域研究有很大进展,因此这三位教授荣获了 1998 年诺贝尔医学及生理学奖,关于 NO 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NO 可以是某些含低价 N 物质氧化的产物 B.NO 不是亚硝酸酐 C.NO 可以是某些含高价 N 物质还原的产物 D.NO 是红棕色气体

      3.(3 分)(2014•大连学业考试)原计划实现全球卫星通讯需发射 77 颗卫星,这与铱(Ir)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恰好相等,因此称为“铱星计划”.已知铱的一种同位素是 Ir,则其核内的中子数是(

     )

     A.77 B.114 C.191 D.268

      4.(3 分)(2006 秋•浦东新区校级期中)已知自然界中铱(Ir)有两种质量数分别为 191 和193 的核素,而铱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192.22.这两种同位素的原子个数比应为(

     )

     A.39:61 B.61:39 C.1:1 D.39:11

      5.(3 分)(2007•宣威市校级模拟)如图装置可用于(

     )

     A.加热 NaHCO 3 制 CO 2

     B.用铜与稀 HNO 3 反应制 NO C.用 NH 4 Cl 与浓 NaOH 溶液制 NH 3

     D.用铜与浓 HNO 3 反应制 NO 2

     括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 12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36 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顶符合题为 意.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题为 0 分:着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给 一个且正确的给 1 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给 3 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为 就为 0 分.)

     6.(3 分)(2012 春•宝鸡期末)关于晶体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晶体中只要有阴离子就一定有阳离子

      B.在晶体中只要有阳离子就一定有阴离子 C.原子晶体的熔点一定比金属晶体的高 D.分子晶体的熔点一定比金属晶体的低

      7.(3 分)(2013 春•濠江区校级期末)下列各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为 8 电子结构的是(

     )

     A.BeCl 2

     B.PCl 3

     C.PCl 5

     D.N 2

     8.(3 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N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

     A.28g 氮气所含有的原子数目为 N B.4g 金属钙变成钙离子时失去的电子数目为 O.1N C.lmol 甲烷的质量与 N 个甲烷分子的质量之和相等 D.标准状况下,22.4L 甲烷和乙炔混合物所含的分子数为 N

      9.(3 分)(2014 秋•长沙校级月考)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碳酸氢钙溶液跟稀硝酸反应 HCO 3﹣ +H + =H 2 O+CO 2 ↑ B.饱和石灰水跟稀硝酸反应 Ca(OH)

     2 +2H + =Ca 2+ +2H 2 O C.向稀氨水中加入稀盐酸 NH 3 .H 2 O+H + =NH 4 + +H 2 O D.碳酸钙溶于醋酸中 CaCO 3 +2H + =Ca 2+ +H 2 O+CO 2

     10.(3 分)(2012•湖南一模)反应 4NH 3 (g)+5O 2 (g)⇌4NO(g)+6H 2 O(g)在体积 10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半分钟后,水蒸气的物质的量增加了 0.45mol,则此反应的平均速率 v(x)(反应物的消耗速率或产物的生成速率)可表示为(

     )

     A.v(NH 3 )=0.010mol•L﹣ 1 •s ﹣ 1

     B.v(O 2 )=0.0010mol•L﹣ 1 •s ﹣ 1

     C.v(NO)=0.0010mol•L﹣ 1 •s ﹣ 1

     D.v(H 2 O)=0.045mol•L﹣ 1 •s ﹣ 1

     11.(3 分)关于 IA 族和 IIA 族元素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同一周期中,IA 族单质的熔点比 IIA 族的高 B.浓度都是 0.01mol.L﹣ 1时,氢氧化钾溶液的 pH 比氢氧化钡的小 C.氧化钠的熔点比氧化镁的高 D.加热时,碳酸钠比碳酸镁易分解

      12.(3 分)(2013 春•唐山校级月考)化合物的 中的 OH 被卤原子取代所得的化合物称为酰卤,下列化合物中可以看作酰卤的是(

     )

     A.HCOF B.CCl 4

     C.COCl 2

     D.CH 2 ClCOOH

      13.(3 分)(2015 春•舟山校级期中)X、Y、Z 为短周期元素,这些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分别是 1、4、6.则由这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不可能是(

     )

     A.XYZ B.X 2 YZ C.X 2 YZ 2

     D.X 2 YZ 3

      14.(3 分)(2011 春•沈阳校级月考)氢镍电池是近年开发出来的可充电电池,它可以取代会产生污染的铜镍电池.氢镍电池的总反应式是( )H 2 +NiO(OH)

     Ni(OH)

     2根据此反应式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电池放电时,电池负极周围溶液的 OH 不断增大 B.电池放电时,镍元素被氧化 C.电池充电时.氢元素被还原 D.电池放电时,H 2 是负极

      15.(3 分)(2013 秋•成都校级期末)下列各组离于在溶液中既可以大量共存,且加入氨水后也不产生沉淀的是(

     )

     A.Na + Ba 2+ Cl﹣ SO 4 2 ﹣

     B.K + AlO 2 ﹣ NO 3 ﹣ OH ﹣

     C.H + NH 4 + Al 3+ SO 4 2﹣

     D.H + Cl ﹣ CH 3 COO ﹣ NO 3 ﹣

     16.(3 分)下列各组稀溶液,不用其它试剂或试纸,仅利用溶液间的相互反应.就可以将它们区别开的是(

     )

     A.硝酸钾、硫酸钠、氯化钙、氯化钡 B.硫酸、硫酸铝、氯化钠、氢氧化钠 C.盐酸、硫酸钠、碳酸钠、氢氧化钠 D.硫酸氢钠、硫酸镁、碳酸钠、氢氧化钠

      17.(3 分)(2015•天津校级模拟)下列有机分子中,所有的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的是(

     )

     A.CH 2 =CH﹣CN B.CH 2 =CH﹣CH=CH 2

     C.

     D.

     括 三、选择题(本题包括 8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32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8.(4 分)(2009•浙江模拟)用 0.1mol.L﹣ 1 NaOH 溶液滴定 0.1mol.L ﹣ 1盐酸,如达到滴定的终点时不慎多加了 1 滴 NaOH 溶液(1 滴溶液的体积约为 0.05mL〕.继续加水至 50mL,所得溶液的 pH 是(

     )

     A.4 B.7.2 C.10 D.11.3

      19.(4 分)(2011 秋•平顶山期末)X、Y、Z 为三种气体.把 a molX 和 b molY 充入一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X+2Y⇌2Z 达到平衡时,若它们的物质的量满足:n(X)+n(Y)=n(Z),则 Y 的转化率为(

     )

     A.[ ]×100% B.[ ]×100% C.[ ]×100% D.[ ]×100%

      20.(4 分)(2014 春•工农区校级期末)已知 25%氨水的密度为 0.91g•cm﹣ 3 ,5%氨水的密度为 0.98g•cm﹣ 3 ,若将上述两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氨水溶液的质量分数是(

     )

     A.等于 15% B.大于 15% C.小于 15% D.无法估算

      21.(4 分)(2011•湖南一模)图中横坐标表示完全燃烧时耗用可燃气体 X(X=A、B、C)的物质的量 n(X).纵坐标表示消耗 O 2 的物质的量 n(O 2 ),A、B 是两种可燃气体,C 是A 和 B 的混合气化则 C 中 n(A):n(B)为(

     )

     A.2:1 B.1:2 C.1:1 D.任意比

      22.(4 分)(2013•承德模拟)制印刷电路时常用氯化铁溶液作为“腐蚀液”,发生的反应2FeCl 3 +Cu=2FeCl 2 +CuCl 2 向盛有氯化铁溶液的烧杯中同时加入铁粉和铜粉,反应结束后,下列结果不可能出现的是(

     )

     A.烧杯中有铜无铁 B.烧杯中铁、铜都无 C.烧杯中铁、铜都有 D.烧杯中有铁无铜

      23.(4 分)(2013•南昌校级一模)一定条件下硝酸铵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5NH 4 NO 3 ═ 2HNO 3 +4N 2 ↑+9H 2 O,在反应中被氧化与被还原的氮原子数之比为(

     )

     A.5:3 B.5:4 C.1:1 D.3:5

      24.(4 分)(2011 秋•汤阴县校级期末)用惰性电极电解 M(NO 3 )x 的水溶液,当阴极上增重 ag 时,在阳极上同时产生 bL 氧气(标准状况〕:从而可知 M 的原子量为(

     )

     A.22.4ax/b B.11.2ax/b C.5.6ax/b D.2.5ax/b

      25.(4 分)(2013•上海校级学业考试)A、B、C、D 都是含碳、氢、氧的单官能团化合物,A 水解得 B 和 C,B 氧化可以得到 C 或 D,D 氧化也得到 C.若 M(X)表示 X 的摩尔质量,则下式中正确的显(

     )

     A.M(A)=M(B)+M(C)

     B.2M(D)=M(B)+M(C)

     C.M(B)<M(D)<M(C)

     D.M(D)<M(B)<M(C)

      共 四、解答题(共 2 小题,满分 18 分)

     26.(4 分)(2014 秋•宁波校级期中)填空 (1)图 1 表示 10mL 量筒中液面的位置,A 与 B,B 与 C 刻度间相差 1mL,如果刻度 A 为4,量简中液体的体积是

     mL.

      (2)图 II 表示 50mL 滴定管中液画的位置,如果液面处的读数是 a,则滴定管中液体的体积(填代号)

     . A. 是 amL

      B.是(50﹣a)mL C. 一定大于 amL

      D.一定大于(50﹣a)mL.

     27.(14 分)为了测定人体新陈代谢呼出气体中 CO 2 的体积分数,某学生课外小组设计了如下图的实验装置.实验中用过量 NaOH 溶液吸收气体中的 CO 2 ,准确测量瓶 I 中溶液吸收CO 2 后的增重及剩余气体的体积(实验时只用嘴吸气和呼气),请填空.

     (1)图中瓶 II 的作用是

     . (2)对实验装置尚有如下 A、B、C、D 四种建议,你认为合理的是

     .(填代号〕 A. 在 E 处增加 CaCl 2 干燥管 B.在下处增加 CaCl 2 燥管 C.在 E 和 F 两处增加 CaCl 2 干燥管 D.不必增加干燥管 (3〕将插入溶液的管子丁端改成具有多孔的球泡(图中的皿),有利于提高实验的准确度,其理由是

     . (4〕实验时先缓缓吸气,再缓缓呼气,反复若干次,得如下数据:瓶 I 溶液增重 ag,收集到的气体体积(标准状况)为 bL,该呼出气体中 CO 2 的体积分数是(列出算式)

     . (5〕实验中若猛吸猛呼,会造成不安全后果,猛吸时会

     .猛呼时会

     .

      括 五、(本题包括 2 小题,共 17 分)

     28.(8 分)(2009 秋•南岗区校级月考)提示:某些金属氧化物跟熔融烧碱反应可生成盐.根据以下化学反应框图填空:

     (1)单质 F 是

     . (2)写出由 E 生成 G 的离子反应方程式(或化学方程式)

     . (3)溶液 I 中所含金属离于是

     . (4)由 C 生成 E、F,若改用浓酸,则不能选用的浓酸是(写分子式)

     .

      29.(9 分)(2012 秋•沈北新区校级期中)某二元弱酸(简写为 H 2 A)溶液,按下式发生一级和二级电离:H 2 A⇌H + +HA﹣ ;HA ﹣ ⇌H + +A 2 ﹣ .已知相同浓度时的电离度 a(H 2 A)>a(HA﹣ ),设有下列四种溶液:

     A.0.01mol•L﹣ 1的 H 2 A 溶液 B.0.01mol•L﹣ 1的 NaHA 溶液 C.0.01mol•L﹣ 1的 HCl 与 0.04mol•L﹣ 1的 NAHA 溶液等体积混合液 D.0.02mol•L﹣ 1的 NaOH 与 0.02mol•L﹣ 1的 NaHA 溶液等体积混合液 据此,填写下列空白(填代号)

     (1)[H + ]最大的是

     ,最小的是

     . (2)[H 2 A]最大的是

     ,最小的是

     . (3)[A 2﹣ ]最大的是

     ,最小的是

     .

      括 六、(本题包括 2 小题,共 17 分)

     30.(7 分)紫杉醇是一种新型抗癌药,其分子式为 C 47 H 51 NO 14 ,它是由如下的 A 酸和 B 醇生成的一种酯.

     (1〕A 可在无机酸催化下水解,其反应方程式是

     . (2)A 水解所得的氨基酸不是天然蛋白质水解产物,因为氨基不在(填希腊字母)

     位.

      (3)写出 ROH 的分子式:

     .

      31.(10 分)提示:通常,溴代烃既可以水解生成醇,也可以消去溴化氢生成不饱和烃.如:

     请观察下列化合物 AH 的转换反应的关系图(图中副产物均未写出),并填写空白:

     (1〕写出图中化合物 C、G、H 的结构简式:C

     G

     H

     . (2)属于取代反应的有

     .(填数字代号,错答要倒扣分)

      括 七、(本题包括 2 小题,共 15 分)

     32.(6 分)取一根镁条置于坩蜗内点燃,得到氧化镁和氮化镁混合物的总质量为 0.47Og 冷却后加入足量水,将反应产物加热蒸于并的烧,得到的氧化镁质量为 0.486g. (1)写出氮化镁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氨的化学方程式. (2)计算燃烧所得混合物中氮化镁的质量分数.

      33.(9 分)(1)中学教材上图示了 NaCl 晶体结构,它向三维空间延伸得到完美晶体. NiO(氧化镍〕晶体的结构与 NaQ 相同,Ni 2+ 与最邻近 O 2﹣ 的核间距离为 a10 ﹣ 8 cm,计算 NiO晶体的密度(已知 NiO 的摩尔质量为 74.7g.mol﹣ 1 ). (2)天然的和绝大部分人工制备的晶体都存在各种缺陷,例如在某种 NiO 晶体中就存在如图所示的缺陷:一个 Ni 2+ 空缺,另有两个 Ni 2+ 被两个 Ni 3+ 所取代.其结果晶体仍呈电中性,但化合物中 Ni 和 O 的比值却发生了变化.某氧化镍样品组成为 Nio970,试计算该晶体中Ni 3+ 与 Ni 2+ 的离子数之比.

     1999 年全国统一高考化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共 一、解答题(共 5 小题,满分 15 分)

     1.(3 分)(2015 春•濮阳期末)近年来,我国许多城市禁止汽车使用含铅汽油,其主要原因是(

     )

     A.提高汽油燃烧效率 B.降低汽油成本 C.避免铅污染大气 D.铅资源短缺 考点:

     使用化石燃料的利弊及新能源的开发. 专题:

     热点问题. 分析:

     汽油中加入含铅的化合物可以防爆,但是在燃烧的过程中生成的铅的化合物会污染环境. 解答:

     解:铅是一种极毒的物质,是﹣种慢性中毒的元素,因为它能置换骨中的钙,储存在骨中而不显任何坏影响,人不会注意到它,一旦它开始溶在血液中,中毒已经很深了.铅中毒会导致死胎、流产、不育和弱智儿.现在的食品和日常生活用品对含铅量有明确的规定,尤其是儿童用品,如儿童玩具的表面油漆绝对不能用含铅量大的普通油漆,必须用特殊的无铅油漆.人们在生活中尽量少接触铅及含铅物品.汽油中的铅来自于汽油添加剂﹣﹣四乙基铅,它可以提高汽油的抗暴震性,提高汽油标号,但也污染了环境.所以,为了避免铅污染大气,我国许多城市禁止汽车使用含铅汽油.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铅的危害,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铅燃烧时生成物的性质方面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2.(3 分)(2013 秋•榆阳区校级期末)Murad 等三位教授最早提出 NO 分子在人体内有独特功能,近年来此领域研究有很大进展,因此这三位教授荣获了 1998 年诺贝尔医学及生理学奖,关于 NO 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NO 可以是某些含低价 N 物质氧化的产物 B.NO 不是亚硝酸酐 C.NO 可以是某些含高价 N 物质还原的产物 D.NO 是红棕色气体 考点:

     氮的氧化物的性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专题:

     氮族元素. 分析:

     NO 中 N 元素的化合价为+2 价,为无色气体,具有还原性,某些含高价 N 物质还原可生成 NO,以此解答该题. 解答:

     解:A.NO 中 N 元素的化合价为+2 价,为低价氧化物,故 A 正确; B.亚硝酸中 N 元素的化合价为+3 价,NO 不是亚硝酸酐,故 B 正确; C.NO 为低价氧化物,某些含高价 N 物质还原可生成 NO,故 C 正确; D.NO 为无色气体,故 D 错误. 故选 D. 点评:

     本题考查 NO 的性质,题目难度不大,注意先关基础知识的积累.

      3.(3 分)(2014•大连学业考试)原计划实现全球卫星通讯需发射 77 颗卫星,这与铱(Ir)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恰好相等,因此称为“铱星计划”.已知铱的一种同位素是 Ir,则其核内的中子数是(

     )

     A.77 B.114 C.191 D.268 考点:

     质量数与质子数、中子数之间的相互关系. 专题:

     原子组成与结构专题. 分析:

     根据原子的表示方法及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的关系计算. 解答:

     解:对191 77 Ir 来说,质子数是 77,质量数是 191,则中子数为 191﹣77=114, 故选 B. 点评:

     本题很简单,考查同位素原子的构成,明确同位素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及原子中的“量”的关系即可解答.

      4.(3 分)(2006 秋•浦东新区校级期中)已知自然界中铱(Ir)有两种质量数分别为 191 和193 的核素,而铱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192.22.这两种同位素的原子个数比应为(

     )

     A.39:61 B.61:39 C.1:1 D.39:11 考点:

     同位素及其应用;相对原子质量及其计算. 专题:

     压轴题;原子组成与结构专题. 分析: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该元素各种核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的平均值,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在数值上等于其质量数. 解答:

     解:铱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192.22 是质量数分别为 191 和 193 的核素的平均值,可以采用十字交叉法:

     ,则两种同位素原子的个数比为 0.78:1.22=39:61. 故选 A.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和核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之间的关系,可以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回答,难度不大.

      5.(3 分)(2007•宣威市校级模拟)如图装置可用于(

     )

     A.加热 NaHCO 3 制 CO 2

     B.用铜与稀 HNO 3 反应制 NO C.用 NH 4 Cl 与浓 NaOH 溶液制 NH 3

     D.用铜与浓 HNO 3 反应制 NO 2

     考点:

     气体发生装置. 专题:

     压轴题;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

     该装置适用于固、液混合不加热的反应,生成的气体不易溶于水. 解答:

     解:A、加热 NaHCO 3 制 CO 2 、需加热,所以不符合条件,故 A 错误. B、用铜与稀 HNO 3 反应制 NO,且一氧化氮不溶于水,所以符合条件,故 B 正确. C、用 NH 4 Cl 与浓 NaOH 溶液制 NH 3 ,氨气易溶于水,所以不符合条件,故 C 错误.

      D、用铜与浓 HNO 3 反应制 NO 2 ,NO 2 易溶于水,所以不符合条件,故 D 错误. 故选 B. 点评:

     本题考查了制取气体的反应装置,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该装置的使用条件是:块状固体和液体反应且不需加热,生成的气体不溶于水,气体的反应装置是高考的热点,多在实验题中出现.

      括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 12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36 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顶符合题意为 .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题为 0 分:着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给 一个且正确的给 1 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给 3 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为 0 分.)

     6.(3 分)(2012 春•宝鸡期末)关于晶体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晶体中只要有阴离子就一定有阳离子 B.在晶体中只要有阳离子就一定有阴离子 C.原子晶体的熔点一定比金属晶体的高 D.分子晶体的熔点一定比金属晶体的低 考点:

     晶体的类型与物质熔点、硬度、导电性等的关系. 专题:

     化学键与晶体结构. 分析:

     A、B 根据晶体中的构成微粒判断; C、D 根据晶体的熔点判断; 解答:

     解:A、在晶体中有阴离子,根据物质呈电中性,有阴离子,那么一定有阳离子中和阴离子的电性,故 A 正确. B、金属晶体的构成微粒是金属阳离子和电子,所以晶体中有阳离子不一定有阴离子,故 B 错误. C、原子晶体的熔点不一定比金属晶体的高,故 C 错误. D、分子晶体的熔点不一定比金属晶体的低,故 D 错误. 故选 A. 点评:

     本题考查了晶体的构成微粒、晶体类型与物质熔点的关系,可根据物质的构成微粒判断晶体类型,但不能根据物质的熔点判断晶体类型,要注意的是:含阳离子的物质中不一定含阴离子,如金属晶体;但含阴离子的晶体一定含阳离子.

      7.(3 分)(2013 春•濠江区校级期末)下列各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为 8 电子结构的是(

     )

     A.BeCl 2

     B.PCl 3

     C.PCl 5

     D.N 2

     考点: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专题:

     原子组成与结构专题. 分析:

     根据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和化合价判断,在化合物中,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等于原子的价层电子数+|化合价|,以此进行分析. 解答:

     解:A.BeCl 2 中,Be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为:2+2=4,Cl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为:7+|﹣1|=8,不都满足 8 电子稳定结构,故 A 不选; B.PCl 3 中,P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为:5+3=8,Cl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为:7+|﹣1|=8,都满足 8 电子稳定结构,故 B 选; C.PCl 5 中,P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为:5+5=10,Cl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为:7+|﹣1|=8,不都满足 8 电子稳定结构,故 C 不选;

      D.N 2 中,N 与 N 原子之间有 3 个共用电子对,则 N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为 5+3=8,满足 8 电子稳定结构,故 D 选. 故选 BD. 点评:

     题考查原子核外电子是否满足 8 电子稳定结构,题目难度不大,注意判断问题的角度.

      8.(3 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N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

     A.28g 氮气所含有的原子数目为 N B.4g 金属钙变成钙离子时失去的电子数目为 O.1N C.lmol 甲烷的质量与 N 个甲烷分子的质量之和相等 D.标准状况下,22.4L 甲烷和乙炔混合物所含的分子数为 N 考点:

     阿伏加德罗常数. 专题:

     阿伏加德罗常数和阿伏加德罗定律. 分析:

     物质的摩尔质量是已知的,由质量可以求得物质的量,标况下,22.4L 任何气体均为1mol,知道物质的量,有 N=n×N A 可以知道微粒数 解答:

     A,28g 氮气是 1mol,含 2mol 原子,故 A 错误; B,4g 钙是 0.1mol,变为钙离子失去 0.2mol 电子,故 B 错误; C,N A 个甲烷分子是 1mol,故 C 正确; D,甲烷和乙炔都是气体,标况下 22.4L 甲烷和乙炔的混合气体是 1mol,故 D 正确. 故选 CD. 点评:

     明确微粒间的关系式解题的关键.

      9.(3 分)(2014 秋•长沙校级月考)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碳酸氢钙溶液跟稀硝酸反应 HCO 3﹣ +H + =H 2 O+CO 2 ↑ B.饱和石灰水跟稀硝酸反应 Ca(OH)

     2 +2H + =Ca 2+ +2H 2 O C.向稀氨水中加入稀盐酸 NH 3 .H 2 O+H + =NH 4 + +H 2 O D.碳酸钙溶于醋酸中 CaCO 3 +2H + =Ca 2+ +H 2 O+CO 2

     考点: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专题:

     离子反应专题. 分析:

     A.碳酸氢钙易溶于水并完全电离,与硝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水; B.饱和石灰水中 Ca(OH)

     2 溶于水并完全电离,应写成离子形式; C.氨水为弱电解质,应写成化学式; D.醋酸为弱酸,应写成化学式. 解答:

     解:A.碳酸氢钙易溶于水并完全电离,与硝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HCO 3﹣ +H + =H 2 O+CO 2 ↑,故 A 正确; B.饱和石灰水中 Ca(OH)

     2 溶于水并完全电离,应写成离子形式,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 OH﹣ +H + =H 2 O,故 B 错误; C.氨水为弱电解质,应写成化学式,向稀氨水中加入稀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H 3 .H 2 O+H + =NH 4 + +H 2 O,故 C 正确; D.醋酸为弱酸,应写成化学式,故 D 错误. 故选 AC. 点评:

     本题考查离子方程式的书写,题目难度不大,注意粒子符号的书写以及物质的性质.

      10.(3 分)(2012•湖南一模)反应 4NH 3 (g)+5O 2 (g)⇌4NO(g)+6H 2 O(g)在体积 10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半分钟后,水蒸气的物质的量增加了 0.45mol,则此反应的平均速率 v(x)(反应物的消耗速率或产物的生成速率)可表示为(

     )

     A.v(NH 3 )=0.010mol•L﹣ 1 •s ﹣ 1

     B.v(O 2 )=0.0010mol•L﹣ 1 •s ﹣ 1

     C.v(NO)=0.0010mol•L﹣ 1 •s ﹣ 1

     D.v(H 2 O)=0.045mol•L﹣ 1 •s ﹣ 1

     考点:

     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 专题:

     化学反应速率专题. 分析:

     根据 v= 计算 v(H 2 O),再利用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计算各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进行判断. 解答:

     解:在体积 10L 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半分钟后,水蒸气的物质的量增加了 0.45mol. 则 v(H 2 O)= =0.0015mol•L﹣ 1 •s ﹣ 1 , A、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所以 v(NH 3 )= ×0.0015mol•L﹣ 1 •s ﹣ 1 =0.0010mol•L﹣ 1 •s ﹣ 1 ,故 A 错误; B、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所以 v(O 2 )= ×0.0015mol•L﹣ 1 •s ﹣ 1 =0.00125mol•L﹣ 1 •s ﹣ 1 ,故 B 错误; C、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所以 v(NO)= ×0.0015mol•L﹣ 1 •s ﹣ 1 =0.0010mol•L﹣ 1 •s ﹣ 1 ,故 C 正确; D、v(H 2 O)= =0.0015mol•L﹣ 1 •s ﹣ 1 ,故 D 错误. 故选:C. 点评:

     考查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难度不大,注意公式的运用,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通常有定义法、化学计量数法,根据题目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

      11.(3 分)关于 IA 族和 IIA 族元素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同一周期中,IA 族单质的熔点比 IIA 族的高 B.浓度都是 0.01mol.L﹣ 1时,氢氧化钾溶液的 pH 比氢氧化钡的小 C.氧化钠的熔点比氧化镁的高 D.加热时,碳酸钠比碳酸镁易分解 考点:

     同一主族内元素性质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专题:

     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专题. 分析:

     A、金属晶体的熔沸点高低取决于金属原子的半径大小和金属离子所带电荷的多少; B、氢氧化钾为一元碱,氢氧化钡为二元碱; C、离子晶体的熔点高低取决于离子半径的大小和离子所带电荷的多少; D、碳酸钠较碳酸镁稳定. 解答:

     解:A、金属晶体的熔沸点高低取决于金属原子的半径大小和金属离子所带电荷的多少,在同一周期中,IA 族单质的原子半径较大,金属离子带电荷较少,熔点比 IIA 族

      的低,故 A 错误; B、氢氧化钾为一元碱,氢氧化钡为二元碱,浓度都是 0.01mol.L﹣ 1时,氢氧化钾溶液的 pH 比氢氧化钡的小,故 B 正确; C、离子晶体的熔点高低取决于离子半径的大小和离子所带电荷的多少,钠的半径比镁大,金属离子带电荷较少,氧化钠的熔点比氧化镁的低,故 C 错误; D、因为钠的金属性比镁强,它和碳酸根结合的离子键的键能自然要大一些,所以碳酸钠较难分解,故 D 错误. 故选 B. 点评:

     本题考查金属晶体、离子晶体以及物质稳定性的比较,注意比较的角度和元素周期律的递变规律.

      12.(3 分)(2013 春•唐山校级月考)化合物的 中的 OH 被卤原子取代所得的化合物称为酰卤,下列化合物中可以看作酰卤的是(

     )

     A.HCOF B.CCl 4

     C.COCl 2

     D.CH 2 ClCOOH 考点:

     有机物分子中的官能团及其结构. 专题:

     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 分析:

     根据信息可知羧基中的羟基被卤原子取代所得的化合物称为酰卤,结构中存在(X 代表卤素原子),据此判断. 解答:

     解:A、HCOF 结构为 ,属于酰卤,故 A 正确; B、CCl 4 是甲烷的四氯代物,不存在 ,属于卤代烃,故 B 错误; C、COCl 2 的结构为 ,属于酰卤,故 C 正确;

     D、CH 2 ClCOOH 的结构为 ,不存在 ,故 D 错误. 故选:AC 点评:

     以信息形式,考查学生的自学能力以及对结构简式的理解,难度不大,关键是根据结构简式清楚原子间的连接.

      13.(3 分)(2015 春•舟山校级期中)X、Y、Z 为短周期元素,这些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分别是 1、4、6.则由这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不可能是(

     )

     A.XYZ B.X 2 YZ C.X 2 YZ 2

     D.X 2 YZ 3

     考点: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的关系. 专题:

     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专题.

      分析:

     X、Y、Z 为短周期元素,这些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分别是 1、4、6,则 X、Y、Z 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分别为为+1 价、+4 价(或+2 等)、﹣2 价,Y 可能为碳元素,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 0,以此来解答. 解答:

     解:X、Y、Z 为短周期元素,这些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分别是 1、4、6,则 X、Y、Z 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分别为为+1 价、+4 价(或+2 等)、﹣2 价, A.若为 XYZ,不存在 HCO 物质,且(+1)+(+4)+(﹣2)≠0,故 A 错误; B.若为 X 2 YZ,则可能为 HCHO,故 B 正确; C.若为 X 2 YZ 2 ,则可能为 HCOOH,故 C 正确; D.若为 X 2 YZ 3 ,则可能为 H 2 CO 3 ,故 D 正确; 故选 A. 点评:

     本题考查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的化合价的变化,明确最外层电子数为 4 的可能为 C 是解答本题的关键,也是解答的难点,注意在有机物中碳元素存在多种化合价,为易错点.

      14.(3 分)(2011 春•沈阳校级月考)氢镍电池是近年开发出来的可充电电池,它可以取代会产生污染的铜镍电池.氢镍电池的总反应式是( )H 2 +NiO(OH)

     Ni(OH)

     2根据此反应式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电池放电时,电池负极周围溶液的 OH 不断增大 B.电池放电时,镍元素被氧化 C.电池充电时.氢元素被还原 D.电池放电时,H 2 是负极 考点:

     化学电源新型电池. 专题:

     电化学专题. 分析:

     氢镍电池的总反应式是( )H 2 +NiO(OH)

     Ni(OH)

     2 ,放电时,负极反应为:H 2 ﹣2e﹣ +2OH ﹣ =2H 2 O,正极反应为:NiO(OH)+H 2 O+e ﹣ =OH ﹣ +Ni(OH)

     2 ,充电时的电极反应为放电时的逆反应. 解答:

     解:A.放电时电池负极反应为 H 2 ﹣2e﹣ +2OH ﹣ =2H 2 O,电池负极周围溶液的 OH 不断减小,故 A 错误; B.电池放电时,正极反应为:NiO(OH)+H 2 O+e﹣ =OH ﹣ +Ni(OH)

     2 ,镍元素被还原,故 B 错误; C.充电时,阴极反应为,2H 2 O+2e﹣ =H 2 +2OH ﹣ ,氢元素被还原,故 C 正确; D.电池放电时,负极反应为 H 2 ﹣2e﹣ +2OH ﹣ =2H 2 O,H 2是负极,故 D 正确. 故选 CD.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电源新型电池,题目难度不大,注意电极反应式的书写,根据电极反应判断溶液离子浓度的变化.

      15.(3 分)(2013 秋•成都校级期末)下列各组离于在溶液中既可以大量共存,且加入氨水后也不产生沉淀的是(

     )

     A.Na + Ba 2+ Cl﹣ SO 4 2 ﹣

     B.K + AlO 2 ﹣ NO 3 ﹣ OH ﹣

      C.H + NH 4 + Al 3+ SO 4 2﹣

     D.H + Cl ﹣ CH 3 COO ﹣ NO 3 ﹣

     考点:

     离子共存问题. 专题:

     离子反应专题. 分析:

     离子存在于溶液中能大量共存,说明离子之间不发生任何反应,没有沉淀、气体以及弱电解质生成,也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相互促进的水解反应等,加入氨水后也不产牛沉淀,则说明溶液中不存在 Al 3+ 、Mg 2+ 等离子. 解答:

     解:A、Ba 2+ 与 SO 4 2﹣ 反应生成沉淀而不能大量共存,故 A 错误; B、离子存在于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加入氨水后也不产生沉淀,故 B 正确; C、加入氨水后生成 Al(OH)

     3 沉淀,故 C 错误; D、H + 与 CH 3 COO﹣ 反应生成弱电解质 CH 3 COOH 而不能大量共存,故 D 错误. 故选 B. 点评:

     本题考查离子共存问题,题目难度不大,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

      16.(3 分)下列各组稀溶液,不用其它试剂或试纸,仅利用溶液间的相互反应.就可以将它们区别开的是(

     )

     A.硝酸钾、硫酸钠、氯化钙、氯化钡 B.硫酸、硫酸铝、氯化钠、氢氧化钠 C.盐酸、硫酸钠、碳酸钠、氢氧化钠 D.硫酸氢钠、硫酸镁、碳酸钠、氢氧化钠 考点:

     物质的检验和鉴别的基本方法选择及应用. 专题:

     压轴题;物质检验鉴别题. 分析:

     B 中因硫酸铝和氢氧化钠混合的顺序不同,反应现象不同,可首先鉴别出这两种物质,向硫酸铝中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钠可产生白色沉淀,再向沉淀中加入另两种物质,能使沉淀溶解的为硫酸.D 中任一物质与其他三种物质混合,现象各不相同,从而一一鉴别开. 解答:

     解:A.溶液两两混合时,Ca 2+ 、Ba 2+ 与 SO 4 2﹣ 都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其余无沉淀,不能鉴别,故 A 错误; B.硫酸铝和氢氧化钠混合的顺序不同,反应现象不同,可首先鉴别出这两种物质,向硫酸铝中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钠可产生白色沉淀,再向沉淀中加入另两种物质,能使沉淀溶解的为硫酸,可鉴别,故 B 正确; C.溶液两两混合时,只有 HCl 与 Na 2 CO 3 能反应产生气泡,其余的无现象,不能鉴别,故 C 错误; D.溶液两两混合时,产生气泡的物质为 NaHSO 4 和 Na 2 CO 3 ,用此两种溶液分别和另外两种溶液混合,能产生沉淀的是 Na 2 CO 3 和 MgSO 4 ,余下的为 NaOH,可鉴别,故D 正确. 故选 BD. 点评:

     本题考查物质的鉴别,题目难度中等,本题注意物质的性质,把握常见物质的检验方法,易错点为 B.

      17.(3 分)(2015•天津校级模拟)下列有机分子中,所有的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的是(

     )

     A.CH 2 =CH﹣CN B.CH 2 =CH﹣CH=CH 2

      C.

     D.

     考点:

     常见有机化合物的结构. 专题:

     压轴题;有机物分子组成通式的应用规律. 分析:

     根据苯环为平面结构、乙烯为平面结构以及乙炔为直线结构来分析各物质的共面原子. 解答:

     解:A、CH 2 =CHCN 相当于乙烯分子中的一个氢原子被﹣CN 取代,不改变原来的平面结构,﹣C≡N 中两个原子在同一直线上,这两个平面可以是一个平面,所以该分子中所有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上,故 A 错误; B、CH 2 =CH﹣CH=CH 2 相当于乙烯分子中的一个氢原子被乙烯基取代,不改变原来的平面结构,乙烯基的所有原子在同一个面上,这两个平面可以是一个平面,所以所有原子可能都处在同一平面上,故 B 错误; C、苯为平面结构,苯乙烯相当于苯环上的一个氢被乙烯基取代,不改变原来的平面结构,乙烯基的所有原子在同一个面上,这两个平面可以是一个平面,所以所有原子可能都处在同一平面上,故 C 错误; D、该分子相当于甲烷中的一个氢原子被 1,3﹣二丁烯 2﹣丁基取代,甲烷是正四面体结构,所以甲烷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平面上,故 D 正确; 故选 D. 点评: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有机物的共面知识的认识,难度较大,分析时可根据已学过的甲烷、乙烯、苯的结构来类比判断.

      括 三、选择题(本题包括 8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32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8.(4 分)(2009•浙江模拟)用 0.1mol.L﹣ 1 NaOH 溶液滴定 0.1mol.L ﹣ 1盐酸,如达到滴定的终点时不慎多加了 1 滴 NaOH 溶液(1 滴溶液的体积约为 0.05mL〕.继续加水至 50mL,所得溶液的 pH 是(

     )

     A.4 B.7.2 C.10 D.11.3 考点:

     酸碱混合时的定性判断及有关 ph 的计算;中和滴定. 专题:

     电离平衡与溶液的 pH 专题. 分析:

     终点时不慎多加了 1 滴 NaOH 溶液,即 0.05mL,继续加水至 50mL,反应后溶液中 c(OH﹣ )=×0.1mol.L﹣ 1 =10 ﹣ 4 mol.L ﹣ 1 ,根据 c(H + )c(OH ﹣ )=10 ﹣ 14计算 c(H + ),进而计算所得溶液的 pH. 解答:

     解:终点时不慎多加了 1 滴 NaOH 溶液,即 0.05mL,继续加水至 50mL, 反应后溶液中 c(OH﹣ )=×0.1mol.L﹣ 1 =10 ﹣ 4 mol.L ﹣ 1 , 根据 c(H + )c(OH﹣ )=10 ﹣ 14 , 则 c(H + )=10﹣ 10 mol/L, pH=10, 故选 C. 点评:

     本题考查酸碱的混合计算,题目难度不大,本题注意相关计算公式的运用.

      19.(4 分)(2011 秋•平顶山期末)X、Y、Z 为三种气体.把 a molX 和 b molY 充入一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X+2Y⇌2Z 达到平衡时,若它们的物质的量满足:n(X)+n(Y)=n(Z),则 Y 的转化率为(

     )

     A.[ ]×100% B.[ ]×100% C.[ ]×100% D.[ ]×100% 考点:

     化学平衡的计算. 专题:

     化学平衡专题. 分析:

     某反应物的转化率(α)= ×100%,根据反应 X+2Y

     2Z,利用三段式法计算. 解答:

     解:方法一:某反应物的转化率(α)= ×100%,Y 的起始物质的量为 bmol,所以计算结果的分母中一定含有 b,故选 B; 方法二:利用三段式法计算:

     X(g)+2Y(g)

     2Z(g), 起始:amol

     bmol

      0 转化:xmol

     2xmol

     2xmol 平衡:(a﹣x)mol

      (b﹣2x)mol

      2xmol 所以(a﹣x)mol+(b﹣2x)=2xmol, 解得 x= mol, Y 的转化率为 ×100%=[2(a+b)/5b]×100%, 故选 B.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化学平衡的计算,题目难度不大,注意三段式计算方法的运用.在选择题中排除法是一种常用方法,可以简化过程,这种计算题排除需清楚原理与过程,体现学生综合能力.

      20.(4 分)(2014 春•工农区校级期末)已知 25%氨水的密度为 0.91g•cm﹣ 3 ,5%氨水的密度为 0.98g•cm﹣ 3 ,若将上述两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氨水溶液的质量分数是(

     )

     A.等于 15% B.大于 15% C.小于 15% D.无法估算 考点: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专题:

     物质的量浓度和溶解度专题. 分析:

     本题可以看出,氨水浓度越大密度越小.等体积相混合时,浓度较稀的氨水质量较大,而较浓的氨水的质量较小,这样混合后,所得溶液浓度当然要比 15%偏小些,或根据公式溶质质量分数= ×100%计算. 解答:

     解:若两种氨水等质量混合,则混合后氨水的质量分数为 15%,等体积的两种氨水,浓的密度较小,所以质量较小,两种氨水混合后,质量分数更接近稀氨水的浓度,所得氨水溶液的质量分数小于 15%. 或直接计算:设 25%的氨水和 5%的氨水各取 VL,则混合后的氨水的质量分数:

      设这两种溶液的体积是 V.则 =14.6%<15%; 故选 C. 点评:

     本题考查了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①密度比水大的两种不同浓度溶液混合,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等质量混合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即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之和的一半).如氢氧化钠、氯化钠溶液等.同理有:②密度比水小的两种不同浓度溶液混合,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于等质量混合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即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之和的一半).如氨水、酒精溶液等.

      21.(4 分)(2011•湖南一模)图中横坐标表示完全燃烧时耗用可燃气体 X(X=A、B、C)的物质的量 n(X).纵坐标表示消耗 O 2 的物质的量 n(O 2 ),A、B 是两种可燃气体,C 是A 和 B 的混合气化则 C 中 n(A):n(B)为(

     )

     A.2:1 B.1:2 C.1:1 D.任意比 考点:

     燃料的充分燃烧;化学方程式的有关计算. 专题:

     图示题. 分析:

     由图象可以看出:A 和氧气反应的分子数之比为 2:1,B 和氧气反应的分子数之比为1:2,而 C 和氧气反应的分子数之比为 1:1,分子数之比即为物质的量之比. 解答:

     解:由图象可以看出:A 和氧气反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2:1,B 和氧气反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2,而 C 和氧气反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1. 设:混合物中含 A 的物质的量为 x,则消耗氧气物质的量为 mol,含 B 的物质的量为 ymol,则消耗氧气物质的量为 2ymol,则混合后耗氧气的物质的量为( +y)mol,即得:x+y= +2y,故有 x:y=2:1. 故选 A.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图象的分析和理解能力,要求学生明确化学反应中分子数之比即为物质的量之比.

      22.(4 分)(2013•承德模拟)制印刷电路时常用氯化铁溶液作为“腐蚀液”,发生的反应2FeCl 3 +Cu=2FeCl 2 +CuCl 2 向盛有氯化铁溶液的烧杯中同时加入铁粉和铜粉,反应结束后,下列结果不可能出现的是(

     )

     A.烧杯中有铜无铁 B.烧杯中铁、铜都无 C.烧杯中铁、铜都有 D.烧杯中有铁无铜

      考点:

     铁的化学性质. 专题:

     几种重要的金属及其化合物. 分析: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置在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向盛有 FeCl 3 溶液的烧杯内加入铁粉和铜粉,铁能与氯化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铜能与氯化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氯化铜,铁能与生成的氯化铜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铜. 解答:

     解:向盛有 FeCl 3 溶液的烧杯内加入铁粉和铜粉,铁能与氯化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铜能与氯化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氯化铜,铁能与生成的氯化铜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铜; A、加入铁和铜的混合物,铁首先与氯化铁反应,可能铁全部反应而铜有剩余,故 A正确; B、若氯化铁的量多,加入的铁粉和铜粉全部参加反应,不会有剩余,故 B 正确. C、若氯化铁的量少,加入的铁粉和铜粉可能剩余,故 C 正确; D、加入铁和铜的混合物,铁首先与氯化铁反应,铜后参加反应,不会出现有铁无铜的情形,故 D 错误;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了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意义进行,要注意根据铁和铜的活动性强弱确定反应的先后顺序.

      23.(4 分)(2013•南昌校级一模)一定条件下硝酸铵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5NH 4 NO 3 ═ 2HNO 3 +4N 2 ↑+9H 2 O,在反应中被氧化与被还原的氮原子数之比为(

     )

     A.5:3 B.5:4 C.1:1 D.3:5 考点:

     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 专题:

     氧化还原反应专题. 分析:

     在 5NH 4 NO 3 ═ 2HNO 3 +4N 2 ↑+9H 2 O 的反应中,氮元素由铵根中﹣3 价升高为 0 价,被氧化;氮元素由硝酸根中+5 价降低为 0 价,被还原,氮气既是还原产物也是氧化产物,根据电子转移守恒,判断被氧化的氮原子与被还原的氮原子物质的量之比. 解答:

     解:在 5NH 4 NO 3 ═ 2HNO 3 +4N 2 ↑+9H 2 O 的反应中,氮元素由铵根中﹣3 价升高为 0价,被氧化, 氮元素由硝酸根中+5 价降低为 0 价,被还原,氮气既是还原产物也是氧化产物, 根据电子转移守恒,可知被氧化的氮原子与被还原的氮原子物质的量之比为(5﹣0):[0﹣(﹣3)]=5:3. 故选 A. 点评:

     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与计算,难度中等,关键根据化合价变化判断氧化剂与还原剂,再根据电子转移守恒判断被氧化的氮原子与被还原的氮原子物质的量之比.

      24.(4 分)(2011 秋•汤阴县校级期末)用惰性电极电解 M(NO 3 )x 的水溶液,当阴极上增重 ag 时,在阳极上同时产生 bL 氧气(标准状况〕:从而可知 M 的原子量为(

     )

     A.22.4ax/b B.11.2ax/b C.5.6ax/b D.2.5ax/b 考点:

     电解原理. 专题:

     压轴题;电化学专题. 分析:

     根据电解时,得失电子数相等推断金属与氧气的关系,从而确定金属的原子量. 解答:

     解:设 M 的原子量为 R

      电解时,电池反应方程式为:4M(NO 3 )x+2xH 2 O 4M+xO 2 ↑+4xHNO 3

     4Rg 22.4xL

      ag

     bL 所以 R=

     故选 C. 点评:

     本题以电解原理为载体考查了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计算,能正确写出该电池的电池反应式并找出金属与氧气的关系式是解本题的关键,要注意根据得失电子相等配平方程式,才能正确解答问题.

      25.(4 分)(2013•上海校级学业考试)A、B、C、D 都是含碳、氢、氧的单官能团化合物,A 水解得 B 和 C,B 氧化可以得到 C 或 D,D 氧化也得到 C.若 M(X)表示 X 的摩尔质量,则下式中正确的显(

     )

     A.M(A)=M(B)+M(C)

     B.2M(D)=M(B)+M(C)

     C.M(B)<M(D)<M(C)

     D.M(D)<M(B)<M(C)

     考点:

     有机物的推断;烃的衍生物官能团. 专题:

     压轴题;有机物的化学性质及推断. 分析:

     由于 A、B、C、D 都是含 C、H、O 的单官能团化合物,有如下的转化关系:A+H 2 O→B+C,B→ C 或 D,D

     C,由此可见 A 为酯、B 为醇、D 为醛、C 为羧酸,且 B、C、D 均为含相同的碳原子,A 分子所含碳原子数为 B 或 C 或 D 的 2 倍,由醇到醛失去 2个氢原子,摩尔质量醛小于醇的,由醛到羧酸,增加 1 个氧原子,摩尔质量羧酸大于醛的.又因氧原子的摩尔质量比氢原子的大得多,故羧酸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醇的,所以有 M(D)<M(B)<M(C),据此结合选项解答. 解答:

     解:由于 A、B、C、D 都是含 C、H、O 的单官能团化合物,有如下的转化关系:A+H 2 O→B+C,B→ C 或 D,D

     C,由此可见 A 为酯、B 为醇、D 为醛、C为羧酸,且 B、C、D 均为含相同的碳原子,A 分子所含碳原子数为 B 或 C 或 D 的 2倍,由醇到醛失去 2 个氢原子,摩尔质量醛小于醇的,由醛到羧酸,增加 1 个氧原子,摩尔质量羧酸大于醛的.又因氧原子的摩尔质量比氢原子的大得多,故羧酸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醇的,所以有 M(D)<M(B)<M(C), A、A 为酯、B 为醇、C 为羧酸,都是单官能团化合物,由 A+H 2 O→B+C,故 M(A)+18=M(B)+M(C),故 A 错误; B、B 为醇、D 为醛、C 为羧酸,且 B、C、D 均为含相同的碳原子,由醇到醛失去 2个氢原子,由醛到羧酸,增加 1 个氧原子,故有 2M(D)=M(B)﹣2+M(C)﹣16,即 2M(D)=M(B)+M(C)﹣18,故 B 错误; C、B 为醇、D 为醛、C 为羧酸,且 B、C、D 均为含相同的碳原子,由醇到醛失去 2个氢原子,摩尔质量醛小于醇的,由醛到羧酸,增加 1 个氧原子,摩尔质量羧酸大于醛的.又因氧原子的摩尔质量比氢原子的大得多,故羧酸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醇的,所以有 M(D)<M(B)<M(C),故 C 错误; D、由 C 中分析可知,B 为醇、D 为醛、C 为羧酸,且 B、C、D 均为含相同的碳原子,由醇到醛失去 2 个氢原子,摩尔质量醛小于醇的,由醛到羧酸,增加 1 个氧原子,摩

      尔质量羧酸大于醛的.又因氧原子的摩尔质量比氢原子的大得多,故羧酸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醇的,所以有 M(D)<M(B)<M(C),故 D 正确; 故选 D. 点评:

     本题考查醇、醛、酸、酯的相互转化关系等知识,难度中等,培养学生将化学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通过计算和推理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注意 A 能够水解说明这种化合物是酯类化合物,又因为 B 可转化成 C,说明 B 和 C 的含碳数是相同的.

      共 四、解答题(共 2 小题,满分 18 分)

     26.(4 分)(2014 秋•宁波校级期中)填空 (1)图 1 表示 10mL 量筒中液面的位置,A 与 B,B 与 C 刻度间相差 1mL,如果刻度 A 为4,量简中液体的体积是 3.2 mL. (2)图 II 表示 50mL 滴定管中液画的位置,如果液面处的读数是 a,则滴定管中液体的体积(填代号)

     D . A. 是 amL

      B.是(50﹣a)mL C. 一定大于 amL

      D.一定大于(50﹣a)mL.

      考点:

     计量仪器及使用方法. 专题:

     压轴题;化学实验常用仪器. 分析:

     (1)量筒从小到上刻度值逐渐增大,A 与 B,B 与 C 刻度间相差 1ml,则每刻度为0.2ml; (2)滴定管刻度值从上到下刻度逐渐增大,注意滴定管活塞下方或橡皮管无刻度. 解答:

     解:(1)量筒从小到上刻度值逐渐增大,A 与 B,B 与 C 刻度间相差 1ml,则每刻度为 0.2ml,则如果刻度 A 为 4,则 B 为 3,量简中液体的体积是 3.2ml,故答案为:3.2; (2)滴定管刻度值从上到下刻度逐渐增大,由于滴定管活塞下方或橡皮管无刻度,50mL 滴定管中实际盛放液体的体积大于 50ml,如果液面处的读数是 a,则滴定管中液体的体积大于(50﹣a)ml,故答案为:D. 点评:

     本题考查常见计量仪器的使用,题目难度不大,注意量筒和滴定管的差异性.

      27.(14 分)为了测定人体新陈代谢呼出气体中 CO 2 的体积分数,某学生课外小组设计了如下图的实验装置.实验中用过量 NaOH 溶液吸收气体中的 CO 2 ,准确测量瓶 I 中溶液吸收

      CO 2 后的增重及剩余气体的体积(实验时只用嘴吸气和呼气),请填空.

     (1)图中瓶 II 的作用是 除去吸人空气中的 CO 2

     . (2)对实验装置尚有如下 A、B、C、D 四种建议,你认为合理的是 D .(填代号〕 A. 在 E 处增加 CaCl 2 干燥管 B.在下处增加 CaCl 2 燥管 C.在 E 和 F 两处增加 CaCl 2 干燥管 D.不必增加干燥管 (3〕将插入溶液的管子丁端改成具有多孔的球泡(图中的皿),有利于提高实验的准确度,其理由是 可增大气体与溶液的接触面积,使气体中的 CO 2 被充分吸收 . (4〕实验时先缓缓吸气,再缓缓呼气,反复若干次,得如下数据:瓶 I 溶液增重 ag,收集到的气体体积(标准状况)为 bL,该呼出气体中 CO 2 的体积分数是(列出算式)

     . (5〕实验中若猛吸猛呼,会造成不安全后果,猛吸时会 把瓶 1 中的 NaOH 溶液吸人口中 .猛呼时会 把瓶 II 中的 NaOH 溶液吹出瓶外 .

     考点:

     探究物质的组成或测量物质的含量. 专题:

     压轴题;实验探究和数据处理题. 分析:

     (1)吸气时,空气进入锥形瓶Ⅱ,在加入呼吸口,此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被锥形瓶Ⅱ中的氢氧化钠吸收,防止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测定; (2)不需要测定吸入气体的体积,从 F 中进气,又马上进入瓶Ⅱ,又与水接触,从E 管排出的气体通常用排水法测量气体的体积,含有水蒸气又溶于水中,不影响测量结果; (3)可增大气体与溶液的接触面积,使气体中的(CO 2 被充分吸收; (4)瓶 I 溶液增重 ag 为二氧化碳的质量,据此计算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的体积,二氧化碳的体积与收集到的气体体积之和为呼出气体的体积,进而计算呼出气体中二氧

      化碳的体积分数; (5)猛吸时会把瓶 1 中的 NaOH 溶液吸人口中,猛呼时会把瓶 II 中的 NaOH 溶液吹出瓶外. 解答:

     解:(1)吸气时,空气进入锥形瓶Ⅱ,在加入呼吸口,此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被锥形瓶Ⅱ中的氢氧化钠吸收,防止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测定; 故答案为:除去吸人空气中的 CO 2 ; (2)不需要测定吸入气体的体积,从 F 中进气,又马上进入瓶Ⅱ,又与水接触,从E 管排出的气体通常用排水法测量气体的体积,含有水蒸气又溶于水中,不影响测量结果,不需要增加干燥管,故选 D; (3)可增大气体与溶液的接触面积,使气体中的 CO 2 被充分吸收; 故答案为:可增大气体与溶液的接触面积,使气...

    推荐访问:高考 全国统一 试卷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