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领导讲话
  • 发言稿
  • 演讲稿
  • 述职报告
  • 入党申请
  • 党建材料
  • 党课下载
  • 脱贫攻坚
  • 对照材料
  • 主题教育
  • 事迹材料
  • 谈话记录
  • 扫黑除恶
  • 实施方案
  • 自查整改
  • 调查报告
  • 公文范文
  • 思想汇报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文档大全 > 入党申请 > 正文

    怒江州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修改

    时间:2021-02-26 13:26:34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目

     录

     第一篇 发展基础和面临形势 ·············································· 1 第一章 发展基础 ··························································· 1 一、综合实力得到新提升 ··············································· 2 二、整州扶贫得到新推进 ··············································· 3 三、基础设施得到新突破 ··············································· 3 四、产业培育取得新成效 ··············································· 4 五、民生建设得到新加强 ··············································· 5 六、生态环境得到新改善 ··············································· 6 七、各项改革取得新进展 ··············································· 6 八、民族团结得到新巩固 ··············································· 7 第二章 主要问题 ························································· 10 一、贫困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 10 二、基础设施滞后依然没有得到根本突破 ························ 10 三、优势资源开发依然没有取得实质进展 ························ 11 四、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依然较低 ································· 11 五、沿边不活的问题依然没有根本改变 ··························· 12 第三章 面临的形势 ······················································ 13 一、发展机遇 ···························································· 13 二、面临挑战 ···························································· 15 第二篇

     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 18 第四章 指导思想 ························································· 18 一、指导思想 ···························································· 18 二、发展原则 ···························································· 18 第五章 发展理念 ························································· 20 第六章 发展思路 ························································· 22 第七章 发展目标 ························································· 25 第三篇

     主要任务 ·························································· 29

     第八章 整合力量,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 29 一、大力推进精准脱贫 ················································ 29 二、加强贫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 32 三、加快推进片区脱贫攻坚 ·········································· 32 四、提升脱贫内生动力 ················································ 33 五、完善脱贫开发机制 ················································ 34 第九章

     强化基础,突破发展制约瓶颈 ····························· 35 一、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 35 二、构建水利保障体系 ················································ 38 三、构建能源保障体系 ················································ 39 四、构建现代通信保障体系 ·········································· 40 第十章

     发挥优势,切实加强优势资源向支柱产业转化 ········ 42 一、做大旅游业 ························································· 42 二、做精特色农业 ······················································ 45 三、做强基础工业 ······················································ 49 四、做活现代服务业 ··················································· 51 第十一章

     巩固和谐,加快推动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建设 ····· 52 一、推动经济繁荣发展 ················································ 52 二、健全维护民族团结的长效机制 ································· 53 三、弘扬优秀民族文化 ················································ 54 四、扎实推进固边维稳工作 ·········································· 55 第十二章

     突出重点,扎实推进生态文明排头兵先行区建设 ·· 58 一、深入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 ······································· 58 二、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 59 三、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 61 四、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和低碳发展 ································· 62 第十三章

     扩大开放,全力打造通缅达印重要辐射基地 ········ 63 一、加快互联互通通道建设 ·········································· 63 二、深化沿边经济贸易合作 ·········································· 64 三、加强开放载体建设 ················································ 65

     四、深化跨境事务合作 ················································ 65 第十四章

     聚焦民生,全面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 67 一、优先发展教育 ······················································ 67 二、改善医疗卫生条件 ················································ 70 三、推进城乡创业就业工作 ·········································· 71 四、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 72 第十五章

     注重协调,努力构建新型城镇化格局 ················· 74 一、提升现代城镇体系建设 ·········································· 75 二、提升城镇吸聚能力 ················································ 75 三、提升城镇可持续发展能力 ······································· 76 四、提升城乡人居环境 ················································ 77 第十六章

     深化改革,不断增强跨越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 79 一、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 ································· 79 二、提升政府宏观调控能力和水平 ································· 80 三、深化行政审批体制改革 ·········································· 80 四、优化企业发展环境 ················································ 81 五、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 ············································· 82 第四篇

     保障措施 ·························································· 83 第十七章

     加强领导,为实现“十三五”规划提供坚强保证 ····· 83 一、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 ···································· 83 二、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 84 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发展 ··························· 85 四、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 85 第十八章

     落实责任,强化规划实施保障 ·························· 86 一、坚持规划统领 ······················································ 86 二、明确实施责任 ······················································ 88 三、强化政策统筹 ······················································ 90 四、加强监测评估 ······················································ 90

      — 1 —

     “十三五”时期(2016—2020 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是怒江州改善民生的攻坚期、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升期、深化改革的关键期、跨越发展的加速期。《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共云南省委关于制定云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和《中共怒江州委关于制定怒江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主要阐明在国内外发展环境错综复杂、不确定因素增多,影响经济健康发展的周期性因素和结构性矛盾相互交织,短期风险和长期积累的深层次问题相互叠加,经济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的背景下,全州经济社会发展在未来五年如何赶超实现跨越发展,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是全州各族人民齐心合力,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生态文明排头兵建设的先行区、通缅达印重要辐射基地与全国全省同步建成小康社会的行动纲领。

     第一篇 发展基础和面临形势

     第一章 发展基础

     “十二五”时期是怒江州发展中极不寻常的五年。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边疆民族地区的发展,怒江发展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等中央领导的持续、高度关注,作出了一系列

      — 2 — 的重要批示,国家发展改革委和云南省人民政府在 2011 年、2013年先后两次召开了“怒江发展问题”座谈会,省委省政府启动实施了独龙江乡整乡推进独龙族整族帮扶、怒江州整州扶贫攻坚等专项行动。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面对经济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的严峻形势,面对干旱、滑坡、泥石流等重大自然灾害频发的困难局面,在州委、州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州各级各部门、各族干部群众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以及省第九次党代会、九届省委历次全会、州第七次党代会、七届州委历次全会精神,立足发展基础相对薄弱、发展相对滞后的实际,不断深化州情认识,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抢抓机遇、沉着应对、攻坚克难、奋力拼搏、开拓创新,实现了发展速度加快、基础设施加强、产业培育和民生建设加速的良好态势,基本完成了“十二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为“十三五”加快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综合实力得到新提升 “十二五”期间,面对自身发展能力弱和经济下行的压力,怒江州坚持立足当前与着眼长远并举、抓重点与破难点并重,坚定不移打基础,坚持不懈育产业,凝心聚力抓项目,全州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生产总值迈上百亿元台阶。2010 年至 2015 年,生产总值从 54.76 亿元增加到 113.45 亿元,年均增长 9.12%(现价年均增长15.7%);人均生产总值从 10232 元增加到 21000 元;三次产业结构为 17:30:53,非公经济增加值占 GDP 比重从 36.2%提高到 40.9%;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从 34.8 亿元增加到 97.69 亿元,年均增长22.93%;地方公共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从 5.84 亿元增加到 9 亿元,年

      — 3 — 均增长9.0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14.87亿元增加到29.27亿元,年均增长 14.5%;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 10479 元增加到19010 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 2005 元增加到 4791 元;人口自然增长率年均控制在 9‰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均控制在4.5%的规划目标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基本控制在规划目标以内,节能降耗工作按省政府下达目标顺利推进。

     二、 整州扶贫得到新推进

     怒江州扶贫攻坚获得高位推进,2010 年省委省政府启动实施了独龙江整乡推进独龙族整族帮扶三年行动计划,实现了独龙族千年跨越,在全国、全省率先创建了整族帮扶的模式。在此基础上,省委省政府把经验巩固推广到全州,启动怒江州整州扶贫工作,制定出台了《怒江州扶贫攻坚总体方案(2013—2017 年)》。全州认真贯彻省政府怒江州扶贫攻坚动员会精神,落实既定目标,以整乡整村推进为平台,以贫困农户为主要对象,按照“精准扶贫”的总要求着力推进整州扶贫,每年整合各类扶贫资金 10 亿元以上,实施民生改善、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社会事业、生态建设等 5 大类 20 件实事。国家进一步加大怒江扶贫的支持力度,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民委出台了《关于支持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加快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若干意见》,有效整合资源,形成决战扶贫攻坚的强大合力。贫困人口从 2011 年的 31.29 万人减少到 2015 年的 14.93 万人,贫困发生率从 71.1%降低到 33.1%。

     三、基础设施得到新突破 积极推进一批事关怒江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重大基础设施项

      — 4 — 目,增强了发展后劲。金六、剑兰、六曼三条二级公路建成通车,结束了怒江无高等级公路的历史。完成了包括澜沧江电站进场路、跃片公路改造、独龙江公路改造、六库怒江通达桥在内的一批重点项目,启动建设了保泸高速公路、六丙二级路一期、德贡公路、福维公路等重点工程。农村公路通达通畅快速提升,在怒江、澜沧江、独龙江完成溜索改桥 35 座,建成以贡山客运站为主的 10个等级客运场站和 76 个农村客运招呼站,沿江两岸群众出行难问题得到明显改善。全州公路总里程达 5647 公里,其中二级公路162.08 公里、农村公路 4684 公里。澜沧江黄登、大华桥电站开工建设,中小水电在网装机规模由 89.6 万千瓦增加到 129 万千瓦。建成了 220 千伏贡山输变电工程等一批电网项目,行政村通电率、自然村通电率、户通电率均达到 100%。丰坪水库建成运行,黄木、瓦姑、布拉底等水库建设有序推进,农业水利化程度从 29%提高到 32%。城镇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六库新城区建设和旧城区改造加快推进,兰坪、福贡、贡山县城及独龙江、拉井等特色乡镇建设扎实推进,建成一批城镇供排水、两污处理、城镇道路和绿化亮化等市政工程,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由 22.35%提高到 32%。

     四、产业培育 取 得新 成效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着力做稳做优一产、做大做强二产、做快做活三产,大力推进产业支撑体系建设。在巩固和发展矿冶传统优势产业的同时,积极推进电力、建材、生物、文化旅游等产业建设。以兰坪、泸水两个工业园区为平台,着力推进金鼎锌业生产接替、昆钢水泥日产 2500 吨新型干法水泥、宏盛锦盟工业硅三期、江钨浩源日处理 1000 吨原矿二选厂、兰坪环邦卤水 3 万

      — 5 — 吨小苏打等产业项目;澜沧江干流“两站一路”建设和中小水电开发加快推进。矿冶产业得到加强,电力产业初具规模,生物产业、建材产业加快形成,旅游产业发展加快,多元支撑的产业格局正逐步形成。“十二五”期间,全州工业总产值由 38.42 亿元增加到52.95 亿元,年均增长 6.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由 9.79 亿元增加到 12.46 亿元,年均增长 4.9%;全州上网发电量由 23.14 亿千瓦时增加到 32.22 亿千瓦时,年均增长 6.8%;旅游业总收入由 8亿元增加到 26.1 亿元,年均增长 26.7%。以核桃、漆树、花椒为主的木本油料种植面积达 230 万亩,草果、云黄连、秦艽、云木香等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 75 万亩,绿色生态产业成为广大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来源。

     五、民生建设得到新加强 坚持以人为本,着力改善民生,公共服务水平得到显著提高。教育资源整合成效初显,校点布局结构调整稳妥推进。学前一年入园率达 77.62%,学前三年入园率达 36.28%,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 99.49%,初中阶段毛入学率达 98.17%,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为46.2%,全州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 65.82%。医改五项重点工作有效推进,卫生服务能力得到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建设进一步加强,食品药品安全得到保障。每千人拥有 3.94 张病床,孕产妇死亡率 45.53/10 万人。城乡就业总量持续增长,累计新增就业人数 1.81 万人。社保覆盖面稳步扩大,城乡三项医疗保险参保率达 97.5%,城镇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达 2.34 万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 28.6 万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覆盖率达到 47%。保障性安居房建设稳步推进,完成城镇保障性

      — 6 — 住房 3216 套,农村保障性安居工程改造 4.27 万户。

     六、生态环境得到新改善 全面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重点流域江河治理、城镇两污治理、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工程。以“两污”处理设施建设为重点,逐步削减城镇污染物排放总量,建成四县城“两污”处理设施,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 35%,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65%。抓好沘江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的落实,启动通甸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沘江河水质有了明显改善,长期稳定达到地表水Ⅳ类标准。开展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环境状况评估,完成 13个农村环境整治项目,创建了 2 个“省级生态乡镇”、4 个“省级生态文明村”和 74 个“州级生态村”。落实国家产业政策,拆除高污染企业生产线 4 条。扎实推进畜禽养殖减排项目建设,完成规模化畜禽养殖减排项目 23 个。实施了一批大型泥石流灾害治理和中小型地质灾害防治项目。切实有效推进生态建设,完成营造林157.67 万亩,天保二期工程建设顺利启动,落实森林管护 1342.36万亩,第一轮退耕还林 17.9 万亩通过国家验收,新一轮退耕还林21.9 万亩建设有序推进。怒江州生态环境状况指数以 93.39 分(生态环境状况等级为优)位列全省第一位,森林覆盖率由 72.96%提高到 75.31%,森林蓄积量由 1.66 亿立方米增加到 1.76 亿立方米,均位居全省前列,实现森林覆盖率和森林蓄积“双增长”,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达 1123.58 亿元,约占全省的十分之一。

     七、各项改革 取 得新进展 全州改革发展不断深入,有计划、有重点、有特色地推进怒江全面深化改革,协调推进法制怒江建设及其他领域各项改革。

      — 7 —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成效明显,取消行政审批事项 157 项、调整 294项,组建了政务服务中心,减少了审批环节,提高了审批效率。州、县、乡(镇)政府机构改革全面完成。法治、责任、阳光和效能政府建设深入推进,全州党政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土地权属、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投融资体制改革、财税体制改革、价格体制改革、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文化管理体制改革、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电力体制改革、金融改革等不断深化。

      八、民族团结得到新 巩固 紧紧围绕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这一主题,深入持久地开展党的民族政策宣传,唱响民族团结主旋律,坚决落实中央、省委支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大对人口较少民族、少数民族聚居区和边境地区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民生等方面的投入。高位推进民族团结示范区建设,成功举办建州 60 周年系列庆祝活动和傈僳“阔时”旅游文化节,在全州实施了 10 个民族团结进步示范乡镇、50 个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和 30 个民族特色村寨、1 个民族团结示范社区、74 个人口较少民族整村推进,打造了一批类型多样、各具特色、具有标杆性的示范典型,涌现出“时代楷模”高德荣、全国最美乡村医生邓前堆、全国道德模范霜福伟、全国最美检察官江得华、全国模范法官邓兴、优秀乡村教师桑磊等一批先进模范人物和贡山独龙江乡等一批民族团结进步典型。民族团结、宗教和顺、边境安宁、社会和谐的局面进一步巩固。

      — 8 — 怒江州“十二五”规划主要指标完成情况表 指标 名称

     2010 年

     2015 年

     五年年均增长(% % )

     规划目标

     指标

     属性

     完成情况

     2015 年

      年均

     增长(% % )

     一、经济建设

     1.地区生产总值(亿元)

     54.76 113.45 15.7 120 18 预期性 基本完成 2.三次产业增加值比重 12:36:52 17:30:53

     5:55:40 - 预期性 完成困难 3.人均生产总值(元) 10232 21000 15.5 20000 16.2 预期性 超额完成 4.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亿元)

     5.8388 9 9 10 11.51 预期性 基本完成 5.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亿元)

     34.8 97.69 22.9 [460] 30 预期性 完成困难 6.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亿元)

     14.87 29.27 14.5 24 10 预期性 超额完成 7.非公经济增加值占 GDP 比重(%)

     36.2 40.9 [4.7] 40 [6] 导向性 超额完成 8.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万美元)

     677 1918 23.2 - 12 导向性 口径改变 9.粮食总产量(万吨)

     17.74 20.34 2.8 17.7 持平 预期性 超额完成 10.城镇化率(%)

     22.35 32 [9.65] 35 [12.3] 预期性 基本完成 二、教育科技

     11.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年)

     7.2 7.6 [0.4] 8.5 [1.3年] 预期性 完成困难 12.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

     77.98 65.82 [-12.16] 85.6 - 约束性 完成困难 13.科教经费支出占地方财政支出比重(%)

     15.35 13.82 [-1.53] 20 [2.24] 约束性 完成困难 三、人民生活

     14.全州总人口(万人)

     53.43 54.2 0.29 56 0.88 约束性 完成 15.人口自然增长率(%)

     7.51 7.3

     9 - 约束性 完成 1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10479 19010 12.7 19000 12 预期性 完成 17.农民人均纯收入(元)

     2005 4791 19 3530 12 预期性 超额完成 18.五年累计转移农村劳动力(万人次)

     2.75 1.72 [14.12] [12.5] - 预期性 超额完成 19.五年累计新增就业人数(万人)

     0.28 0.36 [1.81] [2] [7] 约束性 完成 20.城镇登记失业率(%)

     4.02 4 - 5 - 约束性 完成 21.五年净脱贫人数(万人)

     5.04 2.43 [16.36] [10] - 约束性 超额完成 22、城乡三项医疗保险参保率(%)

     94.9 97.5 [2.6] 95 [0.8] 约束性 超额完成 23.城镇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万人)

     1.64 2.34 7.4 2 4 约束性 超额完成 24.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万人)

     7.32 23.87 26.7 24 27 约束性 基本完成 25.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覆盖率(%)

     38.2 47 [8.8] 44 [5.8] 约束性 超额完成 26.解决农村饮水困难和安全饮水人数(万人)

     7.04 5.7 [30.73] [29.5] - 约束性 超额完成 27.城镇保障性住房建设套数(万套)

     0.144 0.028 [0.321] [0.6] - 约束性 完成困难 28.农村保障性安居工程改造(万户)

     1.15 1.1376 [4.27] [2.1] - 约束性 超额完成 29.孕产妇死亡率(人/10 万人)

     78.93 45.53 [-133.4] 65 [-3.83] 约束性 完成 30.广播和电视覆盖率(%)

     91/96 [3/3] 约束性 完成 广播人口综合覆盖率(%)

     88.44 92.12 [3.68] 92.12

     约束性 完成

      — 9 — 指标 名称

     2010 年

     2015 年

     五年年均增长(% % )

     规划目标

     指标

     属性

     完成情况

     2015 年

      年均

     增长(% % )

     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

     93.45 95.12 [1.67] 96

     约束性 完成 四、资源环境

     31.耕地保有量(万亩)

     103.97 103.7 - 75 - 约束性 超额完成 32.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

     - [8] △ △ △ 约束性 完成 33.万元生产总值能耗(吨标准煤/万元)

     1.2573 1.1724 —1.7 △ [—8] 约束性 完成 34.主要污染排放总量减少(%)

     △ △ 约束性 完成 二氧化硫排放量(万吨)

     0.1388 0.6538 △ △ △ 约束性 完成 化学耗氧量(万吨)

     0.5025 0.484 △ △ △ 约束性 完成 氨氮排放量(万吨)

     0.0453 0.0499 △ △ △ 约束性 完成 氮氧化合物排放量(万吨)

     0.1612 0.4347 △ △ △ 约束性 完成 35.森林覆盖率(%)

     72.96 75.31 [2.35] 75 [2.1] 约束性 超额完成 36.城镇建设绿化率(%)

     28 40 [12] 35

     约束性 完成 37.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

     0 35 [35] 50 [50] 约束性 完成困难 38.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0 65 [65] 60 [60] 约束性 完成 39.工业三废处理利用率(%)

     21.5 40 [18.5] 85 [15] 约束性 完成困难 五、基础设施

     40.公路总里程(公里)

     4056.626 5647 6.8 6388 9.88 预期性 基本完成高等级公路(公里)

     106.788 162.08 8.7 766 40.8 预期性 完成困难 农村公路总里程(公里)

     3161.666 4684.53 8.2 5445 12.33 预期性 基本完成 41.电力装机容量(万千瓦)

     89.6 129 7.6 130 26.35 预期性 完成

     备注:带[ ]的为五年累计数;带△的为省下达的约束性指标。地区生产总值在编制“十二五”规划时采用的年均增长为现价年均增长,表中反映的为现价增速,现统计口径变更为以不变价计算的可比增长,“十二五”期间全州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可比增长 9.12%。三项医疗保险指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超额完成表示超过了规划目标值,完成表示与规划目标值一致,基本完成表示达到规划目标值的 90%以上,完成困难表示与规划目标值还有一定差距。

      — 10 — 第二章

     主要问题 在充分肯定“十二五”规划实施成效的同时,也要清醒看到、直面全州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一、贫困 问题 依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十二五”以来,全州经济社会保持了较好的发展势头,但是与全省和其他州市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在全省的比重没有一项超过 1%,绝对量处于全省的末位。人均生产总值为全省的 68%,人均地方公共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为全省的 48%,人均固定资产投资为全省的 79%,人均社会品零售总额为全省的50%,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全省的 71%,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全省的 58%。全州 29 个乡镇中有 21 个列入贫困乡(镇),占乡镇总数的 93%;255 个行政村中有 181 个被列为贫困村,占行政村总数的 70%。全州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为云南省的一半,全国的三分之一,贫困人口 14.93 万人,贫困发生率为 33.1%,居云南省之首。白族支系那马人、勒墨人及景颇族支系茶山人整体处于深度贫困状态。住房差、饮水难、就学难、就医难的情况普遍存在,因灾、因病、因学返贫现象突出。目前还有 524 个深度贫困自然村,5.89 万深度贫困人口,有4 万农户 18 万人需要实施易地搬迁,扶贫成本高、脱贫难度大。

      二、基础设施滞后依然没有得到根本突破 怒江仍是全省唯一无高速公路、无机场、无铁路、无航运、无管道运输的“五无”地州,对内对外互联互通的道路等级低,80%为四级和等外路,270 个建制村通畅率为 88%,2236 个自然村公路通达率仅为 35%、通畅率仅为 8%,农村交通建设任务依然非常

      — 11 — 重。商贸物流基础设施不配套,物流成本居高不下。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全州没有一项重大水利设施,水利化程度低于全省20 个百分点。能源网络不畅,输送能力有限且效益较低。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城镇发展水平低,城镇化率低于全省 10 个百分点。园区、口岸等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明显不足,不能适应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要求。交通、水利、能源、城镇、通信等基础设施依然是制约全州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瓶颈。

      三、优势资源开发依然没有取得实质进展 因环境影响和多种因素制约,现有的核桃、中草药、草果等特色农业市场化程度低、交易流通不畅,农产品加工能力极低,企业参与度不高,应有效益没有充分发挥。工业以资源为依托的传统行业比重较大,兰坪金鼎锌业、泸水硅工业等主要行业产业链短,附加值低,企业市场竞争能力弱,没有形成产业集群,除产品较为低端的矿产业和小水电外,缺乏工业支柱产业。旅游等服务业起步晚、层次低,离做大做强还有一定差距。优势资源开发受政策和环境制约长期得不到有效开发利用,特别是最具优势的怒江中下游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推进迟缓。创新驱动发展能力低,科技创新投入不足、人才总量不足,科技成果转化率低。融资难、融资贵,企业发展资金匮乏,招商引资项目落地难度大。

      四、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依然较低

      社会事业发展和相应的基本公共服务提供面临着总量供给不足、资源不优、配置不均,整体服务水平不高等突出问题。教育基础薄弱,教育结构不合理,优质教育资源不足,教育信息化水平、学校标准化程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水平不高,尤其是职业教育和学前教育发展滞后,普通高中教育质量总体水平偏低,

      — 12 — 服务人人成才、促进广泛就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能力弱,教育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离全国平均水平还有较大差距,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分别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27 个和 32个百分点。农村卫生室标准化程度低,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差,医技人员匮乏,农村缺医少药现象突出。农村食品安全隐患依然较大,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系建设滞后。文化馆、博物馆、体育馆、电影院、老龄活动场所等公共服务设施不完善。

      五、沿边不活的问题依然没有根本改变

      沿边交流合作的层次低,片马口岸未能实现对等开放,与边境贸易点连接的缅甸一方基础设施、开放条件、管理和金融环境等都出现不对等的落差。边境贸易规模小,贸易产品主要是木材、矿产等原料产品,境内的电子产品、机械产品等交易量较少,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重要节点的沿边区位优势没有得到发挥。片马、俄嘎、亚坪、丹珠、马库等对外通道建设滞后,依然不通、不畅,兴边富民工程落实有差距,片马边合区建设推进迟缓,对外开放的层次和水平较低,还处于有区位但无优势、有资源但还未开发的状况,有边不活、有边不富问题突出,位于沿边前沿却处于全省对外开放的末梢,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开放格局尚未形成。

     总之,全州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不容忽视,加快脱贫进程,缩小收入差距,消除贫困,实现全面小康刻不容缓;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破解瓶颈制约刻不容缓;建立特色优势产业,提升综合实力和经济发展的质量、效益刻不容缓;健全公共服务体系,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刻不容缓;改善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刻不容缓;加强互联互通建设,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刻不容缓。

      — 13 — 第三章

     面临的形势

     未来五年,国际环境复杂多变,博弈竞争更加激烈,世界经济在再平衡中艰难复苏。国内发展条件深刻变化,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既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五年,也是实现第一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时期,是全面建设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总布局的承前启后的历史性阶段。随着国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重大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和推进,云南省在国家战略交汇点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凸显,从“末梢”成为开放前沿和辐射中心,为怒江拓展发展空间提供了重大战略机遇。同时,也面临许多挑战。

     一、发展机遇 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指导工作时强调:要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引领各项工作,加快贫困地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为到 2020 年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目标加紧奋斗。习总书记对怒江的发展给予了极大的关心,在昆明接见怒江州各族干部群众代表时指出“全面实现小康,一个民族都不能少”。习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为怒江发展确立了新坐标、明确了新定位、赋予了新使命,将进一步提升怒江在全省乃至全国区域发展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为怒江经济社会跨越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怒江发展问题引起中央高层和省委、省政府前所未有的关注和支持,上升到国家顶层设计层面,怒江跨越式发展的内部和外部有利因素正在聚集。

     从外部看,怒江得到的关注、支持、机遇前所未有。

      — 14 — —— 怒江得到的关注前所 未有。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怒江的发展问题,习近平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就怒江的发展问题作出一系列重要批示和指示;中央各部委积极深入怒江调研,掌握第一手资料并向中央呼吁;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带队,专题向国家有关部门汇报怒江发展问题;独龙江整乡独龙族整族跨越发展的宣传,时代楷模高德荣的推出,怒江正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

     —— 怒江得到的支持前所未有。国家和省级层面直接针对怒江发展顶层设计了《关于支持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加快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若干意见》和《怒江州扶贫攻坚总体方案(2013—2017 年)》等多项“对症下药”的扶持政策,省委省政府进一步研究出台了《怒江州脱贫攻坚全面小康行动计划(2016—2020 年)》,为怒江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有力推动各族群众加快脱贫进程。特别是在省委主要领导的关怀和推动下,怒江开发、保泸高速公路建设、退耕还林和整州扶贫全面推进,怒江发展正得到前所未有的支持。

     —— 怒江发展的机遇前所未有。中央高度重视和支持农村、边疆、民族贫困地区加快发展,启动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和“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主体功能区规划,实施滇西边境山区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扶贫开发工程,鼓励西部地区承接东中部产业,加快资源开发,加大对西部地区农田水利、铁路、公路、能源、通信、保障性安居工程、生态建设等领域的投资倾斜,加大生态转移支付力度,各项重大政策有利于怒江争取更大支持。云南加大推进扶贫攻坚工作力度,推进“五大基

      — 15 — 础网络”建设,大力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战略,为怒江加快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和广阔空间,怒江发展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

     从内部看,实现怒江跨越发展有基础、有动能、有潜力。

     —— 怒江跨越发展有基础。建州 60 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历届州委团结带领全州各族人民艰苦奋斗,开拓创新,苦干实干,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保持了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繁荣、民生改善、生态良好的局面,巩固了民族团结、宗教和顺、边境安宁、社会和谐的氛围,怒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怒江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怒江跨越发展有动能。怒江经济上不富裕,但精神上不落伍。怒江有成千上万像高德荣同志一样的好党员好干部,各族群众长期在艰苦的工作生活条件下坚守边疆,与恶劣的自然环境顽强搏斗,砺炼出勤劳勇敢、吃苦耐劳、纯朴善良、敬业奉献的优秀品质。全州干部群众不甘落后,积极作为,勇于争先,努力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与全国人民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愿望非常强烈,为怒江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 怒江跨越发展有潜力。怒江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水能资源、生物资源,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有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资源,有邻边靠藏的区位优势。随着交通瓶颈有效突破,怒江将从末梢走向前沿、从封闭迈向开放,融入和服务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和“孟中印缅经济走廊”,融入大香格里拉旅游经济圈和滇西边境经济合作圈的潜力巨大。

     二、面临挑战

      — 16 — 新常态下全州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

     —— 同步建成小康脱贫压力大的挑战。受特殊地理环境的限制,怒江的发展选择路径不多,决定了全州经济实现提质增效难以在短期内得到根本性转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经济的较快增长。到 2020 年怒江要与全国全省同步建成小康的宏伟目标决定了“十三五”时期经济必须保持一个比较高的增速,稳增长的任务异常艰巨繁重。山高坡陡的自然环境导致有效的发展空间不足,人地矛盾突出,地质环境及生态脆弱,滑坡、泥石流灾害频繁,“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是怒江贫困群众的真实写照,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农民自我发展能力极低,增收渠道狭窄,实现同步建成小康社会达到脱贫、摘帽、增收的目标压力非常大。

     ——。

     产业转型升级压力大的挑战。怒江州的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发展方式粗放,矿冶产业处于产业价值链的低端,以高新技术支撑的产业极度缺乏,农产品深加工和产业链延伸严重不足,第三产业发展质量和水平还很低,三次产业融合度低,企业生产经营形势严峻,产品结构与市场需求不对等、资金需求与供给不足的矛盾进一步加剧。在经济步入新常态、经济增速回落、投资增速放缓的宏观背景下,以高耗能、资源型、初加工为特征的全州支柱产业抗风险能力进一步减弱。以创新驱动为主要动力,促进矿冶产业转型升级,有效改善经济发展对矿冶工业的依赖局面,实现产业结构、产业层次由中低端向高中端迈进,同时培育和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新主体、新产品,培育更多新的经济增长点,以增强区域发展活力、发展动力、发展后劲,实现加快发展与转型发展共举,怒江面临着较大的压力和挑战。

      — 17 — —— 区域竞争日趋激烈的挑战。怒江州与周边的迪庆、大理、保山等地区的区位、资源、产业基础有着类似的同质性,共享大香格里拉、三江并流、高黎贡山等区域性品牌,以水电、矿冶为主的工业行业结构趋同,互补性较差,资源配置效率不高,周边地区的发展能力和质量高于怒江,而怒江沿边开放的能力和水平远低于临近的猴桥、瑞丽等口岸,怒江州的电矿、旅游等产业和沿边开放开发面临着来自周边地区的激烈竞争。怒江发展的基础仍然很薄弱,特别是人才、土地等要素制约,发展的内生动力不足,如何在日趋激烈的区域竞争中,改善发展环境、增强自身发展动力、抢占区域发展的先机和制高点,是怒江发展面临的一大挑战。

     未来五年,在经济新常态下,怒江州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国际国内和省内、州内形势仍然错综复杂,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交织,机遇和挑战并存,总体判断是有利因素大于不利因素,机遇大于挑战。“十三五”时期,是怒江州全面脱贫、同步建成小康社会的决战决胜期,是全州全面深化改革取得决定性成果和全面推进依法治州迈出坚实步伐的关键期,是全州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升级的攻坚期,是全州“四化”同步的加速推进期,是全州抢抓机遇进行开放型经济建设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

      — 18 — 第二篇

     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第四章

     指导思想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及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和省委扶贫工作会议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用“四个全面”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脱贫攻坚、跨越发展来凝聚人心,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以及云南“三大战略定位”,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推动怒江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努力把怒江建设成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生态文明排头兵建设的先行区、通缅达印的重要辐射基地,确保如期实现整州脱贫,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力闯出一条怒江跨越式发展的路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怒江篇章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二、 发展原则 “十三五”时期,推动怒江经济社会更好更快更优发展,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 坚持科学发展。突出人民主体地位,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

      — 19 — 活水平;依法保障各族群众的权利,激发各族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各族群众的根...

    推荐访问:五年 草案 规划纲要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