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领导讲话
  • 发言稿
  • 演讲稿
  • 述职报告
  • 入党申请
  • 党建材料
  • 党课下载
  • 脱贫攻坚
  • 对照材料
  • 主题教育
  • 事迹材料
  • 谈话记录
  • 扫黑除恶
  • 实施方案
  • 自查整改
  • 调查报告
  • 公文范文
  • 思想汇报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文档大全 > 入党申请 > 正文

    2区间建筑物和管线调查报告

    时间:2020-09-30 13:35:06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目

     录

      一、 工程 概况

     ................................ .....................

     1 1

     二、施工区工程地质及水文情况

     ................................ .....

     1 1

     2.1 地质情况 .................................................. 1 2.2 水文条件 ................................................. 3 三、 建(构)筑物 调查方案

     ................................ .........

     4 4

     3.1 调查目的及依据 ........................................... 4 3.2 调查范围及重点 ........................................... 4 3.3 调查内容 ................................................. 4 3.4 调查方法 ................................................. 4 四 、 建(构)筑物调查成果说明

     ................................ .....

     5 5

     4.1 周边建筑物情况汇总 ....................................... 5 4.2 京珠高速高架桥调查清况说明 ............... 错误! ! 未定义书签。

     4.3 广隆涌河流调查情况说明 ................... 错误! ! 未定义书签。

     4.4 建筑物保护措施 ........................................... 6 五 、管线调查方式及探测方法

     ................................ .......

     9 9

     5.1 调查方式 ................................................. 9 5.2 实地地面调查 ............................................ 10 5.3 物理探测调查 ............................................ 10 5.4 人工探槽调查 ............................................ 12 六 、管线 测量 控制 以及资料处理

     ................................ ....

     12

     七 、管线调查质量控制

     ................................ ............

     13

     八 、管线 调查情况汇总

     ................................ ............

     13

     九 、总结

     ................................ ........................

     14

     一、 工程 概况

     曲线段。

     二、施工区工程地质及水文情况

     1 2.1 地质情况

      <3-1>冲积—洪积粉细砂层 呈浅黄色、灰白色、主要成份为石英,粒径较均匀,含较多粘粒,饱和,多呈松散状,局部呈稍密或中密状。本层垂直方向上夹于冲洪积粘性土层中或底部,零星分布,本次勘察7个钻孔中有揭露。层顶标高为-17.97~-5.83m,层底标高为-21.57~-8.73m,厚度为2.20~4.70m,平均厚度3.26m。

     <4N-2>冲积—洪积可塑状粘性土层 呈灰白色、灰色、灰黄色、深灰色等,主要由粉质粘土、粘土组成,含少量砂粒和粉粒;主要呈可塑状,局部软塑状;摇振无反应,光泽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及韧性中等。该层垂直方向上分布于残积土层之上,水平方向上广泛分布,层顶标高为-15.98~2.46m,层底标高为-24.23~-0.54m,厚度为0.90~19.50m,平均厚度7.63m。

     <4N-3>冲积—洪积硬塑状粘性土层 呈灰白色、灰色、褐黄色、深灰色等,主要由粉质粘土、粘土组成,含少量砂粒及粉粒;主要呈硬塑状,局部坚硬状,摇振无反应,光泽反应稍有,干强度及韧性较高。该层垂直方向上分布于残积土层之上,本层在场地内零星分布,本次勘察仅在6个钻孔中有揭露,层顶标高为-16.16~-7.08m,层底标高为-22.87~-12.08m,厚度为3.70~8.50m,平均厚度6.37m。

     <5H-2>硬塑状砂质粘性土层 呈黄褐色、青灰色、棕红色等,硬塑~坚硬状,含风化残留石英颗粒,岩芯呈土柱状或散砂状,具有遇水崩解特点。摇振无反应,无光泽反应,干强度及韧性高。本层在场地内分布广泛,本次勘察钻孔均有揭露,层顶标高为-27.66~2.60m,层底标高为-33.16~-1.8m,厚度为1.20~10.80m,平均厚度5.3m。

     <6H>混合花岗岩全风化带 呈浅黄褐色、灰绿色、灰白色等,原岩组织结构已风化破坏,但尚可辨认,

      局部夹强风化岩碎块,岩芯呈坚硬土柱状,遇水易崩解。残积土层之下,内分布较广泛,钻孔基本均有揭露,层顶标高为-29.89~-0.76m,层底标高为-40.37~-3.36m,厚度为1.80~20.00m,平均厚度7.17m。

     (7H)混合花岗岩强风化带 呈暗黄褐色、浅灰白色等,原岩组织结构已大部分风化破坏,岩芯上部多呈土状,向下渐次呈半岩半土状、碎块状,风化裂隙发育,遇水易软化、崩解。本层多在全风化带之下连续分布,局部断续分布,层顶标高为-35.39~-3.36m,层底标高为-44.76~-8.06m,厚度为1.60~12.70m,平均厚度5.13m。

     (8H)混合花岗岩中风化带 呈浅灰红色、青灰色、黄褐色等。细粒结构,块状构造,岩质较坚硬,裂隙发育,岩芯破碎,岩芯呈碎块状、块状为主,少量短柱状。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Ⅴ类,本次勘察钻孔深度范围内,本层在场地内局部揭露,本次勘察在17个钻孔中有揭露,层顶标高为-34.09~-4.80 m,层底标高为-39.39~-8.16m。

     <9H>混合花岗岩微风化带

     主要为华力西、燕山三期侵入细粒混合花岗岩,呈青灰色、浅灰红色、浅灰色等,中粒结构,块状构造,矿物成分为长石、石英、少量黑云母等。岩芯以短柱状为主,部分长柱状或块状,岩质坚硬。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Ⅲ类,本次勘察钻孔深度范围内,本层在场地内局部揭露,本次勘察在16个钻孔中有揭露,层顶标高为-38.10~-8.16m。

     本标段各地层岩土力学如下表。

     表2 2- - 1

     岩土力学特征表

     层号 岩土层名称 岩土性状 土的类型 标贯击数 <3-1> 粉细砂 松散~稍密 中软土 10.6 <4N-2> 粉质粘土 可塑 中软土 11.2 <4N-3> 粉质粘土 硬塑 中软土 16.7 <5H-2> 砂质粘性土 硬塑 中硬土 22.6 <6H> 全风化混合花岗岩 全风化 中硬土 39.3 <7H> 强风化混合花岗岩 强风化 坚硬土 54 <8H> 中风化混合花岗岩 中等风化 软质岩

      <9H> 微风化混合花岗岩 微风化 岩石

     2.2 水文条件

     (1)地表水 区间线路所处区域局部水系发育,线路经过广隆涌,河涌属珠江水系,径流水量年内分布不均匀,汛期为4~9月,最大月径流量一般出现在5月份或6月份。据广东省水文局资料,珠江广州河道为感潮河流,潮汐类型为不规则半日潮,每天基本上有二涨二落,往复十分明显,当天潮差一般为1.2~2.5m,历史最高潮位7.62m,百年一遇潮位7.79m,最低潮位3.64m,多年平均潮位7.02m(1950~1990)。

     (2)地下水 ①地下水类型 地下水按赋存方式分为第四系松散层孔隙水,基岩风化及构造裂隙承压水。

     A.第四系松散层孔隙水 本区间分布有大量第四系海陆交互相沉积砂层<2-2>、<2-3>及冲洪积砂层<3-1>、<3-2>,<2-2>、<2-3>为主要含水层,部分其上为填土层直接覆盖,具有统一地下水位,为潜水;部分砂层顶部为淤泥质土、粉质粘土等低渗透性的粘性土层覆盖,具承压性。

     整个场地地表广泛分布素填土层,部分为填砂,部分为填砂质粘性土,填砂地段富含潜水、透水性强,填粘性土地段富水量较小、透水性一般。残积土层和岩石全风化带,含水较贫乏,透水性较差。淤泥层等软土层也含大量自由水,处饱水状态,但该层渗透性低,地下水流动性差,为相对隔水层。

     B.强、中风化基岩风化裂隙承压水 基岩风化裂隙水主要赋存在花岗岩强风化、中风化裂隙中,属承压水,透水性、富水性不均,一般透水性弱,富水性弱,在裂隙发育强烈地段容易形成集水带,水量稍丰富。

     (3)水、土的腐蚀性评价 据地勘资料显示,本区间为地下区间,混凝土结构一侧邻水,另一侧暴露于大气中,评价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的腐蚀性时,按Ⅰ类环境类型评价;浸水条件:本工程地下区间大多处于地下水位以下,因此本区间隧道处于长期浸水环境;地

      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微腐蚀,长期浸水时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微腐蚀,干湿交替时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中等腐蚀。

     三、 建(构)筑物 调查方案

     3.1 调查目的及依据

     调查的目的就是准确的掌握建筑物的实际情况及与本工程的相互影响程度,以便我们采取合理的措施对其进行保护。

     周边建筑物的资料调查主要包括:建筑物的设计图、原始施工情况和地质资料,建筑物现在的使用情况。

     根据调查的数据与本工程的结构资料进行对照,主要包括:施工平面布置图、施工区的地质资料、结构的纵横断面形式与尺寸等与建筑物的位置关系图,以此来判断其对本工程施工的影响程度,并提出对应的处理措施。

     3.2 调查范围及重点

      3.3 调查内容

     在工程施工前,组织土建工程师和有经验的测量人员对工程附近建筑物及构筑物现有状况进行调查,对调查范围内的建筑物名称、位置、所属业主、建筑物的用途、建造时间、结构类型、基础类型及其与结构边线的相对应位置关系,制定可行的施工方案,确保建(构)筑物的安全。

     为保存一定的声象资料,在调查的同时,配备高级摄像机和照相机进专门的摄影记录。对工程施工附近正在建造或将拟建的建筑物情况也详细了解,形成真实可信的调查成果,为日后的仲裁和理赔提供原始材料。

     3.4 调查方法

     (1)对招标文件给出的建筑物资料进行分析并加以确认。

     (2)对每幢建筑物进行入户调查,并填写入户调查记录表。制定并填写每栋建筑物的调查表,列出一般情况以及相关材料、状况和已有损坏和或在目检中发现的损伤等特殊情况。

     (3)对附近施工影响范围内的既有建筑物及附属建筑物的状况、内外构件、包括表面修整和维修情况进行目检。摄影资料中包括各种缺陷如裂缝、湿迹、抹面脱落和其它损坏。已有裂缝需要量测出裂缝长、宽度并作好记录。

     (4)记录并拍摄主要结构裂缝、开裂和磨损的砼、外露或锈蚀的钢筋。重

      要照片要加示意草图及说明以显示相应拍摄物的位置。

     (5)制订并填写每栋建筑物的调查表(编号、一般状况、特殊状况)。

     (6)调查建筑物垂直度。

     (7)在正式施工前,将向工程师提交一份详细的周围建筑物状况的调查报告。

     四 、 建(构)筑物调查成果说明

     4.1 周边建筑物情况汇总

      经过现场调查,共调查建(构)筑物有 110 栋建筑,建筑物按不同标准划分如下:

      1、功能用途:村民住宅 106 幢,幼儿园 4 幢。

     2、基础形式:地梁基础 82 幢,条形基础 2 幢,天然地基 26 幢。

      3、结构形式:A 类房屋 0 间,B 类房屋 107 间,C 类房屋 3 间(A 为框架结构,B 为砖混结构,C 为简易结构。)

      4.1.1 敬善街区民房群

     该建筑群属于广隆村,处于环市大道西侧,位于广隆涌北侧,自西向东分布,金广盾构区间隧道横下过该片建筑群。该出民房群房屋密集度较高,建筑时间多为 90 年代,结构形式以砖混结构、钢砼结构为主,房屋状况较差,多处房屋存在明显的破损(墙体裂缝、抹灰脱落等)现象。该处民房群地质以砂质型粘土为主,且距离隧道较近,需要进行重点保护,对其进行重点检测及巡查。

      4.1.2

     广益街区民房群

      该建筑群属于广隆村,处于环市大道西侧,位于广隆涌南侧,自西向东分布,金广盾构区间隧道下穿过该片建筑群。该出民房群房屋密集度较高,多为 2 层建筑,建筑时间多为 90 年代,结构形式以砖混结构、钢砼结构为主,房屋状况一般,多处房屋存在明显的破损(墙体裂缝、抹灰脱落等)现象。该处民房群地质以砂质型粘土为主,且距离隧道较近,需要进行重点保护,对其进行重点检测及巡查。

     4.1.3 广隆润英幼儿园民房群

      该建筑群属于广隆村 ,处于环市大道西侧,金隆路南侧,周边有菜地、蛙田及焦地,金广盾构区间隧道下穿过该片建筑群,房屋较分散,房屋密集度较低,

      多为 2 层建筑,建筑年代不一,多数房屋建筑时间为 90 年代,结构形式以砖混结构、钢砼结构为主,房屋状况一般,多处房屋存在明显的破损(墙体裂缝、抹灰脱落等)现象。该处民房群地质以砂质型粘土为主,且距离隧道较近,需要进行重点保护,对其进行重点检测及巡查。

      4.4 4

     建筑物保护措施 根据周边建(构)筑物调查情况,结合设计要求,对房屋分三类进行保护处理。一类建筑物为施工前要进行房屋保护的,并进行安全鉴定及监测;二类建筑物为需要进行安全鉴定及监测,根据监测情况再确定是否要采取房屋保护措施;三类建筑物为只需进行监测,根据监测情况判断是否要采取其它措施。

     通过现场调查,金广盾构区间周边建(构)筑物保护情况统计如下:

     一类建筑物:0 幢; 二类建筑物:

     8幢; 三类建筑物:102 幢; 各类详细统计表如下:

     表4-1 金广盾构区间房屋鉴定统计表

      五 、管线调查方式及探测方法

     5.1 调查方式

     本标段沿线管线较少,且埋置较浅,为确保在管线调查过程不出现遗漏,保证后续施工安全,我部采用三种调查方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调查:实地地面调查、物理探测调查及人工探槽调查。其调查程序如下:

     1、制定详细的调查计划和调查方案。

     2、收集招标文件中相关资料,与管线产权单位进行沟通,走访沿线所有地下管线的主管单位,以确保没有管线资料被遗漏。

     3、先对地面各类管线井口位置进行实地调查,向有关部门确认各种管线的允许变形量,熟悉现场管线情况。

     4、在管线产权单位在场的情况下,监理旁站的情况下,将井盖打开进行深入调查,调查管线走向、埋深、数量、类型。在调查过程中,特别注意实际管线在管线图没有或不一致的,这是调查的主要目的。

     5、对管线进行物理探测调查。

     6、在施工围挡后,围护结构施工前,沿围护结构外边线进行探槽作业,以确保围护结构范围内的全部管线已处理完毕,确保施工安全。

      5.2 实地地面调查

     物探调查前应先沿线对地面各类明显管线点及其附属设施(包括人孔、手孔、接线箱、控制柜、检修井、变压器、阀门井、消火栓、水表、水池、水源井、调压箱、凝水缸、线杆、信号灯、监控器、雨污篦、窨井等)进行实地调查,初步确认管线的类型以及大致走向,并向有关部门确认各类管线的允许变形量。对明显管线点及其附属设施做详细的调查、量测和记录,并实地绘制管线连接草图。实地查清某一种管线的类型、管径、材质、埋深和电缆数量、电压等,在此基础上确定采用探测仪探测的管线段。

     5.3 物理探测调查

     测区内探测的各种管线主要有三种类型: ●自带电线性体:主要是电力(高压)电缆和通信电缆。

     ●金属线性体:主要是给水管和燃气管。

     ●非金属线性体:主要是排水(雨水、污水)管,排洪渠,也有给水管、燃气管及电力、通信未穿线缆的空管。

     不同材质的管线,其地球物理场的物征明显不同。

     1、自带电管线地球物理场特征:电力线和通信线因其自身带电,在其周围空间就存在有交变电磁场,而且电力线和通信线均为良导体,也可以对其施加电信号从而激发产生二次交变电磁场。因此,电力管线和通信管线与周围介质存在明显的电性差异。

     2、金属管线地球物理场特征:金属管线是良导体,尽管自身不带电,但比较容易施加电信号并激发产生交变电磁场, 从而与周围介质存在明显的电性差异。部分高阻金属管线与周围介质在电性上比较接近,向外辐射电磁波的能力较差,对这种管线探测时探测仪要采用较高的工作频率效果明显。

     3、非金属管道地球物理场特征:非金属材质的管道多为电性高阻体,自身不带电,正因为是高阻体,所以与周围介质也存在明显的电性差异,但却无法对其施加电信号使其在空间产生二次交变电磁场。由于这些材质的管线与其周围环境介质存在明显的电性差异,且地下管线的几何尺寸与其埋设深度之比远大于1/10,地下管线所激发的异常场比较容易从环境干扰背景场中分辨出来,所以地下管线通过地球物理探测技术来识别是最合适、最有效的。

      根据测区的地球物理特征和管线分布情况,采用实地调查与仪器探测相结合的方法,对拟查管线进行走向、埋深探查。

     1、明显管线点采用实地调查 对明显管线点及其附属设施(包括人孔、手孔、接线箱、控制柜、检修井、变压器、阀门井、消火栓、水表、水池、水源井、调压箱、凝水缸、线杆、信号灯、监控器、雨污篦、窨井等)做详细的调查、量测和记录,并实地绘制管线连接草图。实地查清某一种管线的类型、管径、材质、埋深和电缆数量、电压等,在此基础上确定采用探测仪探测的管线段。

     2、隐蔽管线点采用探测仪探测 地下管线的探测遵循以下原则:从已知到未知;从简单到复杂;选择方法经济、有效,快速、轻便;复杂条件下采用多种方法综合探测。

     由于地下管线种类不同,本身所具有的地球物理特征也有差异,因此探测时采用不同的方法和选用不同的频率。

     (1)管线探测仪探测 ①金属管道采用电磁感应法,当有出露点时选用直接法探测。

     ②接头为高阻体的金属管道,采用频率较高的电磁感应法和夹钳法。

     ③电力、通信与电缆(束),由于其本身细小并带有某种频率的电磁波,采用电磁感应法和夹钳法进行综合探测。

     ④非金属管道的探测,根据场地条件,采用现场调查、雷达探测、触探及开挖的方法进行定位定深。

     ⑤平面位置的定位:当周围环境对目标管线的干扰较小时,或者目标管线的磁场异常特别明显时,用极大值法即可准确定位。为了消除系统误差,可把接收机旋转180 度两次探测求取中数。当存在干扰时,查明原因后,对平面位置加以校正。

     ⑥埋深探测:在精确定位平面位置时,用直读法或⊿Hx70%法测定其埋深。

     ⑦对隐蔽点的转折点、三通、四通点的定位宜采用连续追踪探测并在地面做好标记,根据标记交会定位,埋深在距点3 米左右探测,多方向测量,然后取其中数。

     ⑧管线点的标记:当管线点位确定后在实地作好标志,标志一般为油漆“⊕”

      或水泥钉、木桩,并在硬质地面或附近构筑物上注明点号;管线探查时,现场绘制管线走向及连接草图,并将各类探查数据记录在探查草图上。各类管线点进行预编号,其编号方式为:管线点类别代码+预编号。

     (2)探地雷达仪(GPR)探测 主要是用来探测大管径、大埋深及非金属等管线仪不易探测的地下管线。在探测时根据不同地质情况和管线深度选用中心频率为8~500MHz 的天线,选择合适的采样间隔和时间窗口,逐点采集,在数据采集过程中根据干扰情况及图像效果及时调整工作参数,并利用专用软件处理数据、解释图像。

     但对于探测地下管线而言,利用探地雷达仪(GPR)费用高、效率低、不轻便。因此,在地下管线探测工作中探地雷达仪不被普遍使用。

     5.4 人工探槽调查

      当实地调查以及物理探测调查都不能清晰的确定管线的走向及深度时,可采用人工探槽调查,人工探槽调查应在施工围挡后,调查时应采用小型挖机,控制开挖速度,保证不损坏管线,并确保施工作业安全。

     六 、管线 测量 控制 以及资料处理

     6.1 控制测量和管线点测量

     6.1.1 图根控制测量 根据已知控制点的分布情况,图根导线的布设按相关的技术要求,布设不多于四条边的图根支导线或引点。平面和高程均起闭于等级导线点,平面和高程均采用电磁波测距导线测量的方法同步施测,外业测量原始数据采用电子全站仪全野外采集,再传输到计算机进行处理。

     6.1.2 管线点测量 管线点的平面和高程采用极坐标法测定,测站至测点的距离最大为150 米,水平角和垂直角各测半测回。所有原始观测数据均用电子手簿按规定格式全野外采集。

     6.2 资料处理方法

     6.2.1、地下综合管线成图 本次成图软件采用地下综合管线数据处理专用软件,根据外业原始记录形成数据文件,通过成图系统生成管线点成果表,在AutoCAD 下自动展绘管线图,

      再编辑成正式的地下综合管线成果图。

      6.2.2、地下综合管线成果说明 (1)成果图上各种管线用以下方法表示 ①雨水管线点号为 Y*(*表示点的编号),图上用40 号颜色表示; ②污水管线点号为 W*(*表示点的编号),图上用青色表示; ③给水管线点号为

     J*(*表示点的编号),图上用蓝色表示; ④燃气管线点号为 M*(*表示点的编号),图上用紫色表示; ⑤电力管线点号为 L*表示(*表示点的编号),路灯为LD*,图上用红色表示; ⑥通信管线点号为 D*(*表示点的编号),交通信号为DA*,图上用绿色表示。

     (2)成果表中埋深说明 ①给水、燃气、通信管线埋深是指管线的管顶埋深; ②雨水、污水管道(渠)的埋深是指管道的管(沟)底埋深; ③电力管线的埋深则根据埋设方式不同分为:如果埋设方式为管埋或管块则指管顶埋深,如果是电力沟则是沟底埋深。

     七 、管线调查质量控制

     为确保管线调查成果的准确可靠性和保证图纸精度,能够对以后的盾构掘进工作有指导意义。

     1、不完全依赖收集来的图纸资料,对图纸资料组织人员现场踏勘,通过测量手段进行抽查,发现实际现场情况与图纸资料有出入的,以现场情况为准对成果进行修改或增删; 2、采用全站仪测量出实际管线位置; 3、图幅录入完成以后,在计算机屏幕上放大窗口检查、校对; 4、数据表格及图纸成果打印后,由管线小组负责人、测量小组负责人、技术负责人逐级进行审核。图纸成果与数据成果进行互检。严格按照质量控制流程控制管线调查成果,保证成果的可靠性,精度能满足施工时的要求。

     八 、管线 调查情况汇总

      本区间为盾构法施工,区间管线较少,主要电信光纤、路灯管线和污水管线

      等,分布在金隆路两侧,管线埋深一般较浅。区间无需改迁管线,盾构时候时需对沿线管线做好监测保护。管线平面布置见附图 1。

     九 、总结

     本次沿建(构)筑物基础调查过程中,调查小组全体成员积极配合,克服种种困难,及时提供了所需的基础资料。

    推荐访问:管线 区间 调查报告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