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领导讲话
  • 发言稿
  • 演讲稿
  • 述职报告
  • 入党申请
  • 党建材料
  • 党课下载
  • 脱贫攻坚
  • 对照材料
  • 主题教育
  • 事迹材料
  • 谈话记录
  • 扫黑除恶
  • 实施方案
  • 自查整改
  • 调查报告
  • 公文范文
  • 思想汇报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文档大全 > 调查报告 > 正文

    红色旅游地实践调查报告

    时间:2021-01-26 13:45:34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1 1

     红色旅游地实践调查报告 3 篇

      红色旅游地实践调查报告第 1 篇

      地区是著名的红色地域,各种红色经典在此留下了深深的足印。根据年所实施的《地区红色文化遗产遗存状况及爱国主义公益推广项目》显示,当地保存的八路军三八五旅旅部旧址、中学旧址、县革命历史纪念馆、驿马关大沟、钟楼巷赵故居、曾为中国革命做出突出贡献的革命家庭等遗留物质红色文化遗产和红色香包、红色刺绣、红色歌谣、红色手工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都表露着深刻的历史痕迹,流溢出沉淀在他们逝往痕迹里愈发浓香的红色精神,而这其中最核心的精神便是爱国主义精神。

     随着时代变迁和遗迹的不断损毁,年轻一代对历史遗迹及其所蕴含的爱国主义情怀了解甚少,寻找、应用和推广红色精神刻不容缓。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在中国***建党 90 周年之际,我们试图以小学为实践目标,透过少年儿童红色文化夏令营这一主题,以红色童谣连唱、红色故事营、红色故土体验等形式,在学习与传递的过程中向小学生们讲述家乡的烽火英勇和无尚光荣,也为党的九十华诞献礼。

     一、实践内容

     我们小队七月八号从出发,九号下午到达小学。正式活动从七月十号开始至七月二十三号结束。在这十五天中,我

      2 们主要进行了以下几项活动:

     七月十号至十三号联系当地政府。联系政府相关单位,包括:教育局,文化局,体育局,民政局,妇联、少工委,党史办,博物馆以及当地媒体。主要为后面活动的展开做好相关预备,同时熟悉并适应当地情况。

     七月十四日挂牌仪式即开营仪式。七月十四日上午十点半举行了大学与小学建立合作基地的挂牌仪式,计划在小学举行。仪式邀请教育局,文化局,民政局,小学的领导和大学文化行者代表出席。借此机会,大学文化行者希看与政府和小学建立合作长期合作关系,在以后的实践中我们会尽可能的为的文物保护和红色文化繁荣做出自己最大的努力;也是年暑假夏令营开营的标志。

     二、实践成果

     为期 15 天的社会实践,在团队成员的努力以及委、县政府各级领导,实践目的地小学的老师和学生们的支持和配合下,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基本完成了预期目标。

     首先,大学文化行者共建庆城暑假社会实践基地暨红色文化传承示范基地的接牌仪式成功举行。小学是以曾任国务院副总理一职的耿彪同道的夫人赵女士名字命名的,而赵女士本身就是一位令人敬仰的老革命荚冬因此大学与小学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具有特殊意义,有利于我们逐渐摸索出一条以地区为代表的革命老区青少年红色文化教育模式。

      3

     其次,我们在小学组织四十名小学天生功举办了一期红色夏令营。通过教唱红色革命歌曲、听老红军讲革命故事、开展红色运动会、观看红色电影、参观县城博物馆等活动,让小学生们了解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们为建立新中国所付出的巨大牺牲,体会到现在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从而实现本次实践的另一主要目的:向当地小学生们宣传红色文化,使他们熟悉到红色文化遗产既是一笔宝贵的物质财富,也是一笔珍贵的精神财富,保护和传承红色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地域偏重明显的红歌和革命故事的选取也激发了孩子们对家乡的自豪感,增强了视传承红色文化为己任的信心和决心。

     第三,我们在实践结束以后的一段时间内,将收集和整理的有关庆城的红色资料编辑成一部适合小学生阅读和学习的红色乡土教材,同时与党史办合作,结合已有的宣传资料弥补青少年红色文化宣讲资料的漏洞和空缺,为继续和弘扬红色革命精神继续奉献我们的微薄气力。

     第四,在我们的主动联系和积极配合下,我们争取到了两次电视台的采访报道,若干县政府网站的图片新闻报道。其中,大学文化行者共建庆城暑假社会实践基地暨红色文化传承示范基地揭牌仪式的新闻还被排在当天地方新闻的第二条播出,在社会上引起了一定的反响,为本次后续实践活动的展开和今后红色文化的宣传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4

     三、存在题目

     此次实践,我们收获累累硕果,可我们不能沉迷于享受收获,我们应在不足中,探究新的成功之路。现将题目列举如下:

     首先,随着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极大的改善,在享受这种丰裕的物质生活的同时,本应是当地文化传播者的学生的心灵深处出现了荒漠,对红色文化的概念模糊,对其产生的悠远影响的熟悉淡薄。这种现象的普遍存在,导致我们需要适当调整计划,付出更多时间,让孩子们与红色文化更好接触。由于先前对这一情况估计不足,对孩子们的认知水平存在一定的盲目乐观情绪,所以在开展一些抢答等互动环节时没有达到我们预期的效果和影响,不失为一大遗憾;而且为了完成红色文化知识的扫盲,为接下来的实践做好理论展垫,先前制定的进度表***微调,时间表开始依照学生们的学习进度来行走,我们的处境变得相当被动。

     其次,由于孩子们生活在方言充斥的农村,所以,在课堂上,我们与孩子们进行互动或交换意见时,难免会出现一些意外影响到孩子们对知识的吸收与我们对知识的传授。先前设计的吸引孩子们爱好的桥段由于地域文化的差异而不被理解的时候,我们这些半路出家的教者们也着实体验了一把当老师的辛劳与心酸。

     第三,为确保整个实践活动的顺利进行,我们需要多方

      5 领导的协助,如教育局,文化局,体育局等,由于缺少社交技巧和接洽经验,在与有关部分的接触过程中表现得不够成熟,开始并没有把预备工作做得非常精细,联系负责人和议定具体事项的时候往往落不到实处,也经常吃闭门羹。固然后来逐一攻克,但依然超出预计时间安排,也未能达到预期中政府可以提供的帮助的全部目标。

     四、经验建议

     首先,应在出发前对实践地做充分了解,在此基础上提前思考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并想好应对措施。在制定实践计划和进度的同时,将各种可控和不可控的因素计算在内,留出一定量的机动时间以应对突发状况,可避免因突发状况导致计划进度与实际情况有较大差距。

     其次,在队伍中安排当地同学充当向导和方言交流媒介固然重要,但假如一个队伍仅仅想要依靠一个人就想解决交流题目是不行的。可以在出发前向当地同学学习适应当地方言,避免出现大的纰漏。

     第三,与当地政府部分的接触应提前开始预备,可以通过发邮件、打电话等多种形式尽量让对方对我们的项目产生爱好,甚至提供帮助,不要等到到达之时再从头逐一说起,不仅浪费时间而且效果不佳

     第四,在实践过程中碰到时间过于富余或是内容贫乏时,应主动召集开会,共同商讨接下往的活动计划,决不能拖延

      6 时间做无谓的时间浪费。在出发前也可以在计划外增加备选择的项目,以应对这种情况。

     五、实践收获

     短短的十四天中,我们举行了红色运动会、红色故事营、观看红色电影、唱红歌、参观红色文化遗迹等活动,经历了各种各样的困难,也品尝了别样的欢乐。在同小朋友、学校老师和的各级领导的相处过程中,我们获得了很多不一样的收获。

     首先,我们学会了如何和小朋友们相处,并尽可能在轻松的氛围下将知识传授给他们,加强了对青少年的道德教育,有利于弘扬中华文化,培育时代精神;学会了在碰到突发状况时如何与校方和家长有效沟通,达成三方满足的终极解决办法。

     其次,我们将红色文化和红色精神传递给了当地的少年儿童,为爱国主义教育尽了自己的绵薄之力,响应了国家关于构建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号召,在对他们的教授过程和各种活动中了解了庆城地区的红色文化遗产,自己也接受了一次爱国主义教育。

     第三,在实践活动中为下一步的红色文化教育积累了一些经验,不管是教育的内容还是教育的方式,在实际的实践过程中被验证是有效的我们都牢记在心,为之后的工作提供

      7 了鉴戒、奠定了基础。

     六、理性思考

     由于实践题材选择上的特殊性,在总结了实践方面的经验之后,我们还就实践中发现的其他现象作了深进思考:

     首先,对于红色文化的传承。红色精神是一种信仰,是坚定的***主义信念和理想。红色文化是一种历史,是中华儿女血脉里的沉淀。现今社会由于信仰的匮乏,凝聚力的缺失。名族文化的认同就显得尤为重要,而革命先烈对祖国的伟大献身,为人民的无私奉献,为***主义的不懈奋斗的历史,就是需要我们往学习,效仿和传承的。地区是著名的红色老区,种种红色经典在此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值此纪念建党 90 周年之际,队员们受大地上的红色精神感召以及对革命先烈们投身建设伟大祖国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的理解和身为大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赴庆城开展暑假社会实践活动。文化的传承要靠孩子,籍此,在这片红色土地上,我们建立了暑假红色文化夏令营,将当地的红色文化传递给孩子,尽自己的努力点燃些许的星星之火,为红色祖国添柴加薪。

     其次,对于当地的孩子。在我们的意识里,甘肃是个偏僻闭塞的地方,贫穷曾一度是当地的代名词,随着的祖国繁荣富强和当地的不断努力,对与孩子们的教育虽有改善,却始终显得力有未逮。但是贫穷阻挡不了孩子们求知的心,在

      8 他们的眼中,我们看到了未来和希看。

     通过这次实践活动,我们深刻地熟悉到只要社会重视红色文化的教育和传承,就没有会被遗忘的历史;只有社会大众真正接受了文化经济两条腿缺一不可的观念,红色文化事业才能越来越蓬勃发展。衷心希看祖国的红色文化教育事业能不断完善,为青少年在长大成才的过程中提供正确的方向指引和不竭的精神动力。

     红色旅游地实践调查报告第 2 篇

      延安以丰厚的红色文化资源促进了红色旅游的飞速发展。延安,这个当之无愧的中国革命圣地,作为红色旅游的首选地,受到了全国人民的厚爱和高度关注。但是,如果我们冷静思考一下,就会发现,延安红色旅游产业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业内人士都知道,延安旅游的核心竞争力是以红色资源为主体,黄帝文化、黄土风情为外延的独有资源形成的旅游产业。因此,针对影响延安旅游业发展的主导因素红色旅游,我们民盟 XX 市委精心安排,及时组织盟员中的部分专家、学者,以及政策水平高、业务素质好、参政议政能力强的盟员组成调研小组,深入 XX 市县(区)各景点开展了对红色旅游产业发展的调研活动,调研中主要采取 走、访、看、问、谈、查等形式,针对延安红色旅游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展开了调查,并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和对策。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9

     一、延安红色旅游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XX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红色旅游事业,将红色旅游产业发展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以民族圣地红色延安作为标志性品牌,坚持高起点引领、大手笔规划、整景区打造、市场化运作,倾力做大做强全球炎黄子孙朝圣地、全国红色旅游首选地、黄河自然遗产观光地、黄土风情文化传播地四大红色旅游板块,精心打造出了延安过大年、公祭民祭黄帝陵、中国洛川国际苹果节、延川红枣文化节、壶口旅游节、安塞文化艺术节、万花山牡丹节等七大经典品牌节会,直接促使红色旅游业的发展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为延安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经我们了解,截止目前,延安对外开放的重点旅游景区已达 35 处,其中国家 5a 级景区 1 处、4a 级景区 4 处、3a 级景区 7 处,旅行社 46 家、导游 800 名,饭店 38 家。县域旅游和乡村旅游迅猛发展,全市有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7 个,省级旅游强县 2 个,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 6 个,旅游专业村 60 个,乡村旅游专业户 2000 户。

     根据旅游部门提供的统计资料显示,十五期间全市接待海内外游客 1720.5 万人次,十一五达到 4158.33 万人次,比十五增长 2.42 倍。旅游综合收入十五期间累积达到64.97 亿元,十一五期间累计 220.44 亿元,比十五增长 3.39倍。十五末的 2005 年,我市旅游接待人次是 509.42 万人次,

      10 旅游综合收入 20.32 亿元。十一五末的 2010 年,旅游接待人次达到 1450.83 万人次,创旅游综合收入 76.51 亿元,同比分别增长了 41%、42%,与十五末比,分别比 2005 年增长2.85 倍、3.77 倍。2005 年旅游综合收入占 gdp 的 4.81%,2010 年达到 8.6%,占 gdp 的比重增长了近 4 个百分点。2009年旅游接待人数首次突破千万人次,获得了省政府的贺电嘉奖和鼓励。

     2011 年有望提前一年实现省政府提出的 2000 万人次的旅游接待人数目标。

     与此同时,旅游部门也成功编制完成了《XX 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XX 市红色旅游十年发展纲要》。2010年,结合国家二期红色旅游规划的编制,我市有 13 个项目纳入国家规划盘子。目前,《XX 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已通过评审,《XX 县旅游总体规划及景区修建性规划》已进入评审准备阶段,《洛川相思川森林公园规划》、《西沟湿地城市休闲区规划》等 6 个旅游项目建设规划正在编制。洛川、延川、黄龙、XX 县、志丹等县完成旅游总体规划编制。XX县秦直道文物考古被评为 2010 中国考古十个重大发现,项目的控制性规划已通过评审。这些规划的出台,作为纲领性文件,为延安旅游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我们通过调研了解到,市旅游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旅游宣传和营销等方面还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

      11

     一是围绕国内重大节会开展了集中促销。旅游部门借助奥运会、世博会、亚运会等国内重要节会,有针对性地先后在北京、上海、广州进行了集中推介促销,与当地旅游局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与景区缔结友好,与旅行社结为联盟,形成了高层互访、信息共享、优势互补、客源互送、互动联络的长效机制。

     二是扩大了在主流媒体和重点部位的宣传。历年来共投资 2000 多万元,在中央一套、新闻频道等主流媒体,以及首都机场一、二、三号航站楼和西安咸阳国际机场进行旅游主题形象宣传。同时,市旅游局还开通了网站,利用网络对延安的红色旅游进行了宣传和营销。可喜的是,许多民间媒体也介入了延安红色旅游资源的宣传,比如延安山丹丹文化网站、延安信息网等网站对于延安红色旅游的挖掘和宣传也发挥了一定作用。

     三是旅游部门积极主动地参与了省政府编纂的大型陕西旅游文化系列丛书,由他们负责编写《红色延安》板块,该书现已出版发行。许多县上的文化旅游部门和延安的文化人也责无旁贷地进入到了延安红色旅游的宣传行列中来,成为延安红色旅游宣传的又一支生力军。张国全的《陕北文化通览》、《烈原》,冯芝桂的《难忘的延安岁月》、马雨平的《印象壶口》等书籍的出版,尤其是部分县份出版了大型文库,这些出版物对于延安红色旅游资源的挖掘和宣传起到

      12 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四是每年有目标地锁定几个重点城市,由政府出资,旅游局组团,旅行社、景区景点、宾馆饭店唱主角,直通主要客源地,点对点地扩大了联盟。

     五是制定了切实有效的旅游营销奖励办法。发挥奖励的杠杆作用,进一步调动了广大旅行社、景区、宾馆饭店的工作热情。积极与广中旅、中青旅等大型旅行社集团或旅行社联盟建立互动互联机制,高层次、大视野、全方位地促销延安旅游。

     六是打造红色旅游品牌。2010 年 XX 市邀请了全国申遗专家罗哲文一行来延安进行实地考察,召开了申遗策划座谈会,启动了黄帝陵、黄河壶口瀑布、延川乾坤湾、洛川黄土国家地质公园的申遗工作,不断吸引境外游客。

     七是打造 a 级景区。市上投资 5.7 亿元,完成了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一号工程延安革命纪念馆新馆建设和十三处革命旧址维修保护工程,其中延安革命纪念馆荣获建国六十周年全国百项经典工程称号,使延安革命纪念馆成为延安红色旅游的龙头。

     八是针对游客日益增长的旅游服务需求,政府加大了对于旅游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住的完善工作,加快了宾馆的建设,更好地服务于高端游客。面对飞速发展的旅游态势,延安的许多民间资本也注入到延安的宾馆、酒店等旅游服务

      13 市场中来,涌现出了一些设施好、服务优、品牌佳的民营旅游服务企业。

     九是针对急剧发展的延安旅游市场,延安的旅游公司的接待能力明显的不够,因此,旅游主管部门对现有的 46家旅行社进行了大力地扶持和提升,不断扩大了游客地接量。

     十是借助专家力量研发推出了一批具有收藏馈赠价值和延安特色的旅游商品、纪念品,举办了延安旅游商品纪念品设计大赛和新闻发布、展销会。目前,旅游购物一条街正在抓紧建设。

     十一是开工建设陕北好江南南泥湾景区,项目概算投资 100 亿元,打造集红色旅游、生态观光、休闲度假和小城镇建设为一体的综合性大景区。

     十二是恢复了一批红色遗址,诸如统一战线工作部旧址、军委三局旧址、社会部旧址、西北局旧址、抗小旧址等。目前正在筹建的抗小遗址公园,该项目投资 17 亿元,整条沟开发,合同已经签约,正在设计项目规划。这些红色遗址的恢复,增加了延安红色旅游资源的体量,为延安红色旅游的壮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十三是黄河主题公园,浓缩黄河流经的 38 个城市的景观风貌,现在正与菲律宾华侨施耐康进行洽谈。

     十四是充分利用万花山拥有野生牡丹、四姐下凡、

      14 花木兰故里等资源,打造全国人民的后花园,广州商会已就该项目进行了实地考察。

     十五是陕文投已在延安建设东方红广场和东方红大剧院,编排《延安颂》,在安塞策划《舞动延安》大型实景演出。

     十六是创新旅游形式,增加游客的体验式旅游,推出了一些实景演出。由陈维亚执导的《梦回延安保卫战》大型实景演出已经与观众见面,二期工程延安旧城恢复、窑洞式四产权酒店项目进入规划选址阶段。延安自驾车营地项目已完成前期规划和立项。陕西旅游集团公司决定投资 3 亿元恢复保育院旧址,并策划实景演出,剧场版演出计划于近期推出。

     另外,宝塔山、万花山、凤凰山、清凉山、黄帝陵、壶口瀑布、乾坤湾等重点景区也在抓紧打造提升。

     二、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延安红色旅游产业的发展正呈现出生机勃勃、方兴未艾的势头。但是,冷静地来看,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实际只是我们本身拥有的丰厚的旅游资源、特别是红色旅游资源的独特性和性吸引了游客,我们的管理在某些方面只是被动地顺应了人们群众日益发展的文化生活需求。通过分析延安旅游产业中目前存在的一些不容乐观的现象,我们也许能够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

      15

     现象一:据 2010 年 4 月 7 日中国广播网报道,中国旅游研究院公布了《2010 年第一季度全国游客满意度调查报告》,在被调查的 50 个国家优秀旅游城市当中,XX 市游客满意度排名倒数第一。其后,连续 4 次被排在倒数第一。这个报告把我们延安的旅游现状再次推到了风口浪尖上。

     现象二:XX 县后九天山寨,具有光荣的革命历史,涌现出一大批英雄人物,曾经有三部长篇小说(张国全的《烈原》、高建群的《最后一个匈奴》和樊永刚的《兰花花》)和一部 30 集电视连续剧(《盘龙卧虎高山顶》)对准这一座山进行宣传,但附近村民对该山体不但没有进行有效保护,也没有任何宣传标志,更谈不上开发为红色旅游景点。XX 县在做旅游规划时,也没有把后九天考虑进去。

     现象三:XX 县城西的延一井是中国陆上第一口油井,自建矿以来,从来没有搞过陈列或展览。后来有识之士建议建立一个中国石油博物馆,县上的意见是建在 XX 县,市上的意见是建在延安城,结果,到现在连一块简单的展板都没有。

     现象四:XX 县旦八寨曾在《毛选》中被称为难以攻破的土围子,名气很大。目前 XX 县旦八镇自筹资金,并高薪聘请北京的专家进行设计,结果,寨子用钢筋水泥材料建成,失去了特色,搞得不伦不类。

     现象五:黄河壶口瀑布国家地质公园是 4a 级旅游景

      16 点,然而遗憾的是,这个景点自开发至今近 20 年了,依然仅仅只是横着一根杆儿收门票。其他的服务设施近乎于零。地质公园内没有一座专业的地质博物馆,壶口区域丰富的文化没有丝毫表现。圪针滩是一个千年古渡,旱地行船成为中国古代航运的奇观,是研究中国漕运文化和河船文化的活化石,可惜很早以前就推平了古窑,开起了沙场,甚至修起了宾馆。

     现象六:延安各旅游景点购物场所销售的所谓红色书籍和红色影像资料,可谓的盗版,大量*时期的非正常出版物充斥着红色旅游阵地,虽然满足了游客的猎奇心理,但是将延安的红色圣地的品位一下子降低;所销售的地方土特产品粗制滥造,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现象时有发生,游客投诉多、意见大,网络媒体时有反映,严重影响了圣地延安的形象。

     现象七:虽然延安旅游景点的公厕有了很大的改善,但城区公厕布局和数量远远赶不上日益发展的红色旅游市场的需要,造成延安城区的好多地方有人随地大小便,极不雅观。

     现象八:XX 市的交通可谓乱象横生,公交线路规划不科学,服务水平低,乘务员素质低,不讲普通话,普遍说延安地方土话,有的乘务员甚至连站点也不报;出租车横冲乱撞,拼座、拒载现象普遍存在;残疾用车等非营运车辆肆

      17 意载客。

     现象九:延安的宾馆接待能力不足,设施陈旧老化,实际接待能力远远不够,一到旺季,连周边的县城也住满了客人,游客只能委曲求全在小旅馆苟且。

     现象十:在延安停车难是游客普遍的感受。延安的街道随处可见停放的小轿车,旅游景点也是见缝插针,如宝塔山景点可见一斑。

     现象十一:延安作为国务院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最典型的景观就是延水襟带,宝塔高耸,大桥飞跨,那是一种印在亿万国人心目中沧桑、秀美、古迈、质朴的感觉。现在却被高楼大厦遮住了,不仅看不见宝塔山延河大桥相印相衬的经典造型,视觉上大大制约了对延安城市的审美。延安是山城,典型的景观滚滚延河水,巍巍宝塔山,只能是一种并不遥远的记忆。至于山城的城墙、窑洞早已不见了踪影。

     现象十二:延安有些红色景区建设过于直观,站在山下就将山上的景观一览无余,没有曲径通幽,没有庭院深深的设计。许多设计没有文化含量也没有技术可言,外地游客有一项旅游项目就是远眺三山,我们下大力气建设的城市景观,只换来别人的远距离的一瞥,得不偿失。

     现象十三:延安的饮食产业并不落后,但符合旅游规模、卫生标准、饮食安排的饭店非常少,要么是规模不够,要么就是开设地方不合适、没有停车场地,要么卫生条件不

      18 达标。来延安的游客吃不好、不敢吃,更吃不到特色的陕北小吃。

     在延安发展红色旅游业的过程中,出现以上种种不合理现象,有些是由于客观原因造成的,有些是我们在管理过程中还存在着这样和那样的问题,这些现象在各级媒体上时有反映,直接影响了我们延安的优秀旅游城市形象。透过这些现象,我们不难看出,在延安红色旅游产业发展中目前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有:

     一是对红色旅游产业的认识不到位,目前的延安城市规划主题不突出,还没有完全统一到红色旅游兴业战略的高度上来。缺乏危机意识和大局观念,城市规划没有前瞻性,也就实现不了规划旅游城市的目的,致使发展大旅游、大产业的整体合力无法形成。

     二是红色旅游整体策划和景区规划滞后。规划起点低,围绕红字做大做强的观念没有树立起来,停留在文物保护和文化挖掘阶段,红色旅游产品的设计与研究开发比较薄弱,没有几件像样的旅游产品,更不要说形成规模市场。红色旅游景区建设投资引导不足,综合经济效益不高,加上区位优势不明显,旅游与文化结合度差,对游客的吸引力大打折扣。项目策划成为短腿,没有把资源变成项目,离形成一个产业的要求相差甚远。

     三是旅游基础设施还不能满足红色旅游业发展需

      19 要。旅游资源整合力度不够,特色不明显,红色旅游活动形式较单一、死板。红色旅游景区的旅游开发以橱窗、实物展示等静态呈现方式居多。由于形式单一、死板,难以引起游客浓厚的兴趣、强烈的共鸣及互动,游客的参与程度极为有限。

     加之景区标志标识缺失,大门蜷缩,景区多呈葫芦状,不具备大旅游的条件。

     四是管理体制不能适应红色旅游业发展的需要。城管、文化、文物、旅游、公安、消防、药监等部门各自为政,互不协调。县区旅游机构不健全,一些县旅游文物合署办公,有的隶属于文体局,有的甚至没有机构,没有牵头部门。XX市区的清凉山、宝塔山、凤凰山等景区也存在多头管理、人员重叠、业务交叉等问题。

     五是红色旅游管理依然薄弱,部门职责不明。仅靠旅游部门一家管理,不能适应红色旅游业快速发展的需要。旅行社、景区景点、宾馆酒店和导游市场的管理工作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六是游客类型相对单一,消费水平不高。目前红色旅游景区游客群单一,大多是以红色旅游景区为爱国主义教育阵地,所以青少年是游客中的主要组成部分。而且多数是团队旅游,滞留时间短,消费不高,因而收入也不高。此外,红色旅游区周边的集群景观或配套的系列性旅游项目缺乏,

      20 也影响了游客在景区滞留的时间,大多只停留短短一天,影响了旅游业的收益。

     七是与旅游景点相匹配的文化研究相对滞后。众所周知,每一个能够吸引人的景点、每一个欢迎的景点肯定具有深厚的文化含量。简单地说,就是好的景点背后必定有悠久的民间传说。比如,人们之所以对清凉山充满好奇,就是因为这座山上的神奇的佛祖舍身施鹰的传说和陈毅元帅万众瞩目清凉山所形成的新中国新闻山的典故。我们延安的好多红色景点的传说故事并没有随着景点展示和介绍,这些地方的人物事迹,游客无从知道,与此相关的纪念品几乎没有。难怪有外地朋友说我们延安的旅游纪念品市场上没有一件有价值的产品。

     三、对策和建议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红色旅游业的发展,只有注入红色文化的元素,依靠文化的支撑,才能长足发展,做大做强。红色旅游业是以提供红色文化旅游产品和服务,并满足人们对红色旅游文化的消费需求为基本特征的新兴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延安作为旅游资源大市,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红色文化资源优势,开发黄土风情独具特色的红色旅游产业,对于全面推进延安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只有确立文化旅游产业在全市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真正

      21 摆到突出位置来抓,充分发挥市场配置和政府主导两个作用,形成优势互补、多元共振的发展格局,才能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不断提升社会文明程度,更好更快地推进和谐延安建设。为此,我们提出如下对策和建议:

     一是要重新定位延安城市规划,注重旅游要素。建议把延安定位为优秀旅游城市,在修编城市规划中,要充分体现旅游要素,突出红色,彰显特色,提升延安的城市品位。

     二是要把延安旅游放在陕北旅游,放在陕西旅游,放在全国旅游的大系统中来考虑设计。红色旅游用长征连接起来,把江西、青海、甘肃、陕西连接起来,做大红色旅游,做长红色旅游线路。用毛泽东转战的足迹,把陕北河北连接起来。大旅游一定要打破地域概念,以文化为主线,开发更长更远更有规模的文化旅游产业。

     三是要更新观念。大旅游观念,就是城市建设、道路分布、产业发展、市民教化、文化研究、推广宣传等等,都要为旅游产业发展服务。城市建设要适应未来旅游产业的发展,需要有设施齐备的公共服务体系,顺畅便利的公共交通,简单明晰的道路指示,礼貌周到的接待服务,文明和善的市民风尚,等等。未来必将是一个自主游体验休闲旅游大发展的趋势。延安的停车场、充电站、供水站、露营地都应该超前发展。

     四是整合市县红色旅游资源,塑造整体形象。首先,

      22 应根据 XX 市红色旅游景点分布广泛、各具特色的特点,运用政府引导和市场机制两种手段进行有效整合,使红色旅游景点规模化、品牌化。其次,把红色旅游资源与其他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具有鲜明时代感,融传统教育和现代休闲为一体的大旅游。第三,有效利用旅游与红色资源的结合点,合理开发,加强规划,避免雷同,逐步发展。我们建议:以 XX 市 XX 区为中心红色文化区,辐射到志丹、子长、吴起、延长等地。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住,住之能乐,乐意奉献。用红色旅游吸引客人,用历史文化、陕北风情留住客人,让客人消费在延安,满意在延安。

     五是出台发展红色旅游政策,解决瓶颈问题。建议从规划引领、促销撬动、品牌打造、项目支撑、环境保障等方面,制定出台更加灵活有效的引导、扶持政策,准确把握十二五旅游业发展的方向,在两黄两圣上求突破,着力解决制约我市红色旅游业发展的主要问题,推动红色旅游产业实现跨越发展。一是创新制度。要从实行红色旅游产业集群战略高度出发,做好体制机制等制度创新工作,要对国有企事业单位发展红色旅游产业的主要力量加以扶持,同时要积极鼓励扶持非公有制经济进军红色旅游产业,开辟民间和社会力量建设的一块绿地。政府要加强管理理念、政策措施和服务方式等方面的创新,切实优化红色旅游产业发展的硬软环境,真正为产业创造一个良好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23

     二是创新投资机制。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多元投资、共同开发、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运作机制,按照国家项目扶持切一块、发行贷款借一块、民间参股集一块、招商引资拉一块、地方财政挤一块的办法,多渠道筹资,全面解决红色旅游产业发展项目投入不足问题,立足实际、脚踏实地,谋求跨越发展科学发展之路,走出一条做大做强延安红色旅游产业投融资体系建设的新路子。

     六是挖掘红色历史文化内涵,解决增长问题。鉴于我市旅游产业开发重硬轻软的现状,陕北文化研究、红色文化研究相对滞后的现状,我市应该大力扶持文化的研究,搞好旅游产业的支撑。红色文化值得研究,领袖的传记,领袖的著述,先辈的事迹,革命的传统精神,就是我们文化开发的内容,就是红色旅游的资源。延安现在销售的毛主席雕像是韶山设计的,我们有那样多的领袖音像资料,我们可以设计无数种领袖的塑像,但是我们没有做,连毛泽东在保安最的形象我们都没有很好的利用。

     红色文化这块任何一处拿出来都可以开发出很好的旅游纪念品,文化类:延安故事、领袖传记、领袖著作、领袖画册、延安教材、延安文具笔墨纸砚、延安校徽、延安军徽等等。红色歌曲、戏曲、音乐光盘等等。游客可体验的红色文化项目有:吃延安饭:延安时期的职工大灶、领袖小灶、交际处接待伙食、农家年节饮食等都可以进行体验。上延安

      24 班:在边区法院、边区政府、中央机关做几个小时延安时期公家人。听延安课:听延安时期的主题讲座。如为人民服务纪念台、文艺座谈会处、黄炎培谈话窑洞、斯特朗谈话处等地举办专题讲座。看延安戏:延安时期的戏剧、舞蹈、歌曲、曲艺都可以搬上舞台,游客可以演唱陕北民歌,客串戏剧角色,营造一种回到延安时代的感觉。

     学延安艺:学习农活、学习艺术,剪纸,麻绣、布堆画、面画;学习家务,做小吃、织布、纺线、缝纫。过延安节,需要确定一些延安自己的节日,红军进驻延安日、抗战胜利日,举行延安特有的活动,篝火晚会、联欢。建议充分提炼红色旅游景区的红色文化内涵,把在红色旅游景区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涌现的革命历史人物,以及他们的英雄事迹充分挖掘和展示。并开发体验型、参与型旅游产品,把抽象的文化经过挖掘整理,使其具体化,看得见、摸得着、体验得到。

     七是提升旅游管理机构规格,破解管理问题。XX 市把旅游兴业作为三大战略之一,足见对旅游的重视。因此,旅游的管理机构规格应相对提升,各县区要建立或完善旅游管理机构,统一职能、名称、规格,赋予必要的行政执法职能。适时成立节庆办,统筹延安红色旅游的管理。

     八是建立长效联合执法机制,确保环境问题。建议市政府将红色旅游环境整治作为一项政治任务、全民工程和

      25 永恒主题。建立政府统一领导下的联合执法机制,按照 一项内容、一名市级领导、一个牵头部门、一套工作班子的要求,深层次地解决城市整体环境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比如增加公厕,改善住宿条件等。真正把延安建设成世界知名、国内一流的旅游目的地城市。

     九是加强红色旅游宣传促销,提升品牌效应。旅游形象的提升需要大力进行宣传促销。延安的红色旅游也同样需要广泛利用报纸、杂志、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进行宣传,更需要积极参加国内外各种旅游交易会、推介会、展销会进行促销,也可以通过举办红色旅游文化节、红食节等活动进行宣传促销,同时大力开发推荐特色红色旅游商品、纪念品和线路。

     十是加强文化活动,打造文化精品。我们一定要有反映红色文化的艺术精品。我们建议延安投拍《韩起祥》大型电视剧,其中可以表现陕北文化、黄土风情、红色文化,该剧可以跨越民国抗战新中国和改革开放时代,成为延安历史的缩影。

     十一是 XX 市内交通现状客观要求构建综合交通管理体系,理应成立相关机构,将交通管理纳入红色旅游综合管理之中。可以继续加大市区内的开山凿洞力度,打通延安交通微循环的工程。更要尽快让公共交通担当主力军,发挥起延安交通的核心作用。延安目前没有自行车交通、没有人力

      26 交通、没有地铁交通,出租汽车交通明显不足。政府应加大对公共交通的投入,完善交通设施,为市民免费提供自行车和换车场点,壮大自行车这一绿色交通。要严格管理公车使用,对于公车和私家车,也可参照其他城市实行错时出行的单、双号上街制度。要合理规划公交线路,改变目前的许多线路相互搭界、交叉和重叠的现状。要完善十字路口的红绿灯。要将早点、垃圾回收和报刊亭退出主要道路。要严厉清除某些部门、商户违法圈占马路停车、修车、经商的行为。尝试在延河上建高架立体交通,沟通南、北、东方向快速交通干线。

     十二是组建延安文化旅游产业投资控股(集团)公司,整合各县区红色资源,并统一包装上市,把旅游集团公司打造成项目平台、融资平台、营销平台。

     十三是组建专家评审团,对重大旅游项目进行评审,尤其是要对旅游做出贡献的个人进行重奖。

     总之,一定要坚持把提升延安历史文化名城气息与发展文化旅游综合服务产业结合起来,以实施中国旅游圣地为突破点,将延安打造成西北乃至全国的红色旅游集散地。

     红色旅游地实践调查报告第 3 篇

      枣庄市具有许多得天独厚的红色旅游资源,这里是铁道游击队的故

     乡,是台儿庄大战的主战场和八路军 115 师的驻地。在红色旅游开展得如火如荼之际,枣庄市和各区市都已进行了

      27 红色旅游规划,已经或正在建设一批新景点,但如何利用枣庄红色旅游资源搞好营销策划,尚无成熟的研究成果,这也是本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意义所在。

     [关键词] 红色旅游 资源开发 营销策划枣庄地区有着悠久的革命传统:煤矿工运高潮迭起;台儿庄大战举世闻名;铁道游击队名震中外;八路军 115 师威震抱犊;鲁南战役决胜千里。枣庄地区的红色旅游资源丰富,根据不完全统计红色旅游景点(区)有 70 余处。在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2014 年~2014 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中,全国范围内重点建设 12 大红色旅游区、30 条精品线路和 100 个经典景区,枣庄被规划在鲁苏皖红色旅游区之中。30 条精品线路中,枣庄被规划在济南济宁枣庄临沂连云港线上。100 个红色经典景区,枣庄铁道游击队纪念地和台儿庄大战遗址 名列其中。最近,国家旅游局又把枣庄市列为全国 20 个红色旅游景区重点调度观察报告城市,是山东省惟个红色旅游报告城市,与延安、井冈山、西柏坡等著名红色旅游景区并列其中。在《山东省红色旅游规划》的一个核心,三个区域,一条主线,六条精品线中,以枣庄和微山湖为中心的铁道游击队活动区为一个区;6条精品线路中枣庄有2条,即北京济南枣庄临沂青岛上海线和济南济宁曲阜滕州微山湖枣庄徐州线。国家和省如此重视枣庄红色旅游资源,这给枣庄红色旅游事业带来了发展良机。

      28

     一、红色旅游资源调查与开发利用现状 (免费论文

     网)

     枣庄最著名的红色旅游景区唯台儿庄大战纪念馆莫属,随之连线的景点有:李宗仁史料馆、清真寺、中正门、台儿庄战史馆即将开发建设的运河风光等。台儿庄大战纪念馆已经累计完成投资 4000 余万元,建筑面积达 6000 平方米,年接待游客及接受爱国教育的学生 30 万人次。台儿庄重视红色旅游开发利用,近期即将动工扩建纪念馆,整合资源。台儿庄大战遗址作为我省的红色旅游项目,今年被列为全国首批扶持的 12 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争取到红色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国家预算内补助投资 1400 万元。建成后,可接待游客 60 万人次,实现旅游年综合收入 2.4 亿元。

     在全国有较大影响和知名度的另一红色旅游资源是铁道游击队,然而由于开发较晚,甚至有的资源还没有开发利用,其资源开发利用收益较小。随着 2014 年电视剧《铁道游击队》的拍摄和上映及铁道游击队影视城的开发建设,以铁道游击队为主体的红色旅游开始升温。薛城区抓住契机,打造铁道游击队品牌,将原临山公园更名为铁道游击队纪念园,招商引资 5500 万元兴建红色旅游风景区。纪念园包括影视城、纪念广场、纪念碑三大部分。

     枣庄地区红色旅游的第三个资源是八路军 115 师在抱犊崮山区建立抗日根据地的历史故事和旧址。

      29

     运河支队和鲁南战役也是枣庄有待开发的红色旅游资源之一。

     与红色旅游相呼应的的文化、山水、生态、民俗等已经相对成熟的景点有抱犊崮国家森林公园、熊耳山抱犊崮国家地质公园、万亩石榴园、微山湖红荷湿地、省级地质公园龟山等。

     二、红色旅游资源整合开发建议及整体思路

     为了进一步开发利用枣庄的红色旅游资源,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我们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提出建议如下:

     1.利用 3 年~5 年的时间,完善以台儿庄大战和铁道游击队为主题的红色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强力打造以台儿庄大战和铁道游击队为主体的红色旅游品牌,逐步探讨开发利用以八路军 115 师、运河支队、中兴风云及鲁南战役为主线的红色旅游资源。

     2.台儿庄区力争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资源整合工作,成立以台儿庄大战为主打品牌的合作制红色旅游协作委员会,将台儿庄战史馆、李宗仁史料馆及清真寺等红色旅游景点纳入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的范畴。

     3.市中区与薛城区联合成立以铁道游击队为主打品牌的红色旅游协作委员会,将薛城铁道游击队纪念园和即将建设的枣庄铁道游击队纪念馆纳入统一规划、统一管理。

     4.市中区应联合枣庄矿业集团及所属新中兴公司开发利

      30 用以中兴风云为主体的,围绕枣庄煤矿发展为主线的历史文化红色旅游资源。借助于原枣庄矿务局展览馆的历史文物和藏品及新中兴公司收藏的矿史资料和文物,在新中兴公司所在地规划建设《鲁南矿史馆》。

     5.山亭区、市旅游局及抱犊崮风景区加强以八路军 115师在抱犊崮山区组建抗日根据地为主线的红色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前期调研和论证工作。借助抱犊崮国家森林公园的知名度和成熟客源加紧开发建设革命纪念馆或罗荣桓纪念馆。

     6.台儿庄及峄城区做好开发利用的前期调研和挖掘整理工作,着重保护遗址、收集史料。争取立项开发鲁南战役、运河支队红色旅游资源,规划建设《鲁南战役纪念馆》。

     7.滕州搞好善堌抗日训练班遗址、王铭章纪念碑的保护开发利用工作,挖掘台儿庄大战外围战场滕县阻击战史料及其他红色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红色旅游资源可以采取招商引资的形式经营,谁投资,谁受益。也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如:tot、tob 或以土地,旅游资源入股方式联合经营或组建股份制红色旅游开发公司。

     三、枣庄地区红色旅游营销策划建议

     枣庄地区的红色旅游资源在重视规划、开发建设的同时,要搞好营削策划研究工作,注重形象和管理行为。

     1.宣传定位:枣庄地区的红色旅游的宣传理念口号为:抗

      31 战热土红色枣庄。

     2.客源定位:枣庄地区的客源定位应为江、浙、沪及北京。

     3.在上述地区的主要城市举办以抗战热土红色枣庄的红色旅游展览。

     4.在枣庄市主要外环入口设立大型 pop 红色旅游宣传牌。

     5.在全国主要媒体(电视、报纸和杂志)广泛宣传枣庄的红色旅游资源。

     6.组织以台儿庄大战、铁道游击队、抱犊崮革命根据地、中兴风云、运河支队及鲁南战役为主题的全国红色旅游学术研讨会。

     7.组织全国旅游社枣庄红色旅游大联展活动,组织专人到全国各地巡展或参加全国各地旅游博览会,举办枣庄红色旅游专场展览,同时创办《枣庄红色旅游网站》。

     8.印制枣庄红色旅游一票通门票,作为市委、市政府及机关事业单位招待客人和赠送客人的礼物。一票通可以底价或廉价委托全国旅游社代销。一票通可以设定有效期两年。

     枣庄地区的红色旅游事业方兴未艾,我们只要认真研究开发利用,科学规划,规范管理,灵活促销,相信不久的将来,枣庄的红色旅游事业一定会在全国打出一个响亮的品牌。

     四、枣庄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工作建议

      32

     枣庄市旅游业发展时间不长,还存在旅游基础设施和旅游接待设施不足,旅游产品类型不够丰富,客源市场不够稳定等问题,下一步,应在以下方面加强努力。

     一是进一步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和旅游接待设施的建设。将旅游业的发展与现代服务业发展结合起来,制定地方性引导政策,鼓励社会资金和民间资金投入旅游开发,加大旅游基础设施和旅游接待设施的建设力度。

     二是加快发展高端旅游产品。打造参与型旅游项目,增强游客参与度,丰富旅游购物和娱乐项目,延长游客停留时间,提高游客综合消费。真正将枣庄打造成集自然山川,生态园林、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城市。

     三是合理处理旅游发展和煤化工基地建设的协调问题。尽快实现煤化工等高污染企业的区域布局调整和园区集聚式发展。迁建位于市区的污染企业,将企业布局在远离城市建成区和旅游区的工业园区。

     五、枣庄市旅游业发展对老工业基地城市和资源型城市的借鉴意义 老工业基地和资源型城市普遍存在着第三产业欠发达、就业压力较大和城市功能不完善等问题。因地制宜的发展旅游业,并将旅游业发展作为城市经济转型的切入点,将对城市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在推动旅游业发展中,枣庄市的以下做法值得其他城市借鉴。

     一是政府高度重视。在城市旅游业发展的初期,建立旅

      33 游业发展的统筹协调机制,多部门共同参与,可以为旅游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二是有清晰的战略谋划。充分考虑地方特色,明确发展旅游业的定位和发展目标,把旅游业纳入资源型城市接续替代产业范围和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重点发展的产业之中。

     三是加强宣传促销。重视旅游目的地形象宣传,加大宣传促销力度,在主要客源地组织专题促销活动,提高城市旅游知名度。

     四是加大旅游开发和管理体制改革力度。设立旅游资源保护、开发专职管理机构,理顺各类旅游资源的管理体制。推进旅游资源转让、拍卖、租赁等多种旅游经营方式试点,吸引社会资本开发旅游资源。

     五是加大旅游基础设施和旅游特色商品的开发和建设。加强旅游咨询服务、旅游标识牌、观景台、停车场、旅游厕所、重点景区游步道等基础设施建设。开发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旅游纪念品、工艺品。

     六是将资源型城市地质灾害修复工程和旅游开发结合起来。将过去发展工业造成的矿坑、沉陷区和排土场等,改造成水库、湖泊、森林、草原和花园等景点,在改造城市环境的同时,发展城市旅游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下岗职工创造就业机会。

     七是注重服务质量。加大对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和监督,

     ...

    推荐访问:旅游地 调查报告 红色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