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小学学习 > 正文

    [公共科技产品及服务分享机制研究]分享机制

    时间:2019-05-05 03:29:50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本文针对当前公共科技产品及服务分享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一方面对现有公共产品及服务的内涵进行了重新界定,另一方面提出了公共科技产品及服务分享机制的构成,即为了实现公共科技产品及服务的公平分享,可以从决策供给、管理运行和考核激励等方面入手,推动并实现公共科技产品及服务的公平分享。
      关键词:公共科技产品及服务 公平 分享机制
      1.公共科技产品及服务
      1.1公共科技产品及服务的内涵
      “公共科技产品及服务”一词最早见于2006年10月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但该文件并没有对科技公共服务作出明确的界定,到目前为止,学术界对于公共科技产品及服务的界定也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共识[1] [2] [3] [4]。
      实质上,公共科技产品及服务就是指在一定的时期内,在技术条件既定的情况下,政府或非政府公共组织依照法律规定,综合运用科技政策、财政供给等手段以直接或间接方式提供给社会共同需要的科技类物质形态产品和非物质形态的服务。
      1.2公共科技产品及服务的构成
      本文根据政府在公共产品及服务生产过程中角色的不同,将公共科技产品及服务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公共科技成果,对应于传统的公共科技技术,政府仅为公共科技产品及服务的管理者,具体生产则是委托给相关机构和组织,然后,整个公共科技产品及服务的成果为特定的区域、行业所共享,其本身具有较强的市场化行为,也就是企业行为,讲究效率原则,表现在政府资助方式方面,主要依赖于竞争性项目。其包括了绝大部分带有典型公益性质的科技成果及其推广服务。
      另一类是公共科技平台,也就是一般意义上的公共科技服务,包括科技普及、科技基础设施、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科技发展重点实验室等。其中,政府不仅是简单的公共科技产品及服务的生产者或管理者,也是公共科技产品及服务的消费者,而机构基本上可以根据其按照自己认为合适的任何方式、不附带任何条件地自由支配政府相关经费。这也是当前基础研究领域普遍存在的现象。同时,不可否认,这两种公共科技产品及服务在现实中往往难以独存,更多的是相互依存、相互发展的。
      2.公共科技产品及服务分享现状及所存在的问题
      2.1公共科技产品及服务分享现状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公共科技产品及服务分享范围更是扩大,越来越多的公共科技产品及服务为社会大众所共享,如:继气象科学数据共享工程之后,科技部又启动了五个科学数据中心和三个共享服务网。由此,包括气象科学数据共享在内九大行业的科学数据共享工程开始有条不紊地推进。到目前为止,全国已经建成了几千个科学数据库。2004年8月,气象科学数据共享服务的基础平台“中国气象科学数据共享服务网”开通;2004年8月“国家对地观测系统MODIS共享平台网站”开通,打破了区域科技发展的界限,扩大了现有公共科技产品及服务分享的范围。
      此外,公共科技产品及服务的分享程度也不断提高。一是依托特定公共科技服务平台的对外合作项目,尤其是企业合作项目越来越多。二是人才培养交流程度逐步加大,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走出国门,积极参加和举办国际国内学术会议次数;三是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如京津地区协议相互开放国家级和市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及软件评测等大型公共仪器设备等科技基础设施,面向广大社会大众提供相应的服务、保证了公共科技产品及服务的成果能够真正惠及广大民众、惠及民生。
      2.2公共科技产品及服务分享的主要问题
      * 经费供给相对不足
      很多时候,政府财政供给相对不足的情况严重制约了其公平分享目标的实现。这是因为,任何公共科技产品及服务的开放共享都产生相应的成本费用,而这方面还是主要依赖于政府财政和单位自筹,几乎没有社会资金、金融资金、风险资金、个人资金等的参与。
      * 仪器设备重复购置现象严重,实际利用率低
      一些单位开放共享意识不强,追求自有设备的购置,导致单位间同类设备的重复购置现象严重,设备实际使用率低,发挥不出设备应有的功能。相关研究表明,我国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的平均利用率不足50%,而国外发达国家尤其是欧美国家的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的利用率高达170%-200%完全的超负荷运行。
      * 实际供给和需求脱节,区域发展水平差异明显
      当前,由于缺乏统一合理的规划和安排,导致公共科技产品及服务的实际供给和需求严重脱节,某些领域或者区域的公共科技产品及服务发展水平可能相对较好,反之,某些领域或者区域的公共科技产品及服务发展水平可能相对较差,造成区域发展水平差异明显。
      * 缺乏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公共科技产品及服务相对其他产品及服务来说其科技含量较高、专业性较强,尤其是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等,其科技含量要高、专业性要强。我国虽是世界上第一人口大国,但是科技人才尤其是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缺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公共科技产品及服务公平分享目标的实现。
      * 宣传力度不够
      现实生活中,不管是政府科技管理部门还是公共科技产品及服务各提供单位很少利用或者没有利用现代网络手段来向公众宣传自己,甚至于有的连传统的宣传手段也没使用,使得公众对其知之甚少,影响了公众分享的效果。
      3.公共科技产品及服务分享机制
      3.1公共科技产品及服务供给机制
      就公共科技产品的供给来说,公共科技产品供给要求实现社会总福利和人均总福利的最大化,合理供给模式的选择对于公共品公平分享来说至关重要,根据供给主体和各自所承担责任的不同,可以大致划分为三种模式:行政命令制、市场经济制,义务责任制,具体表现方式包括了政府服务、政府出售、政府间协议、合同外包、特许经营、补助、凭单、自由市场、自我服务和志愿服务等[5]。
      * 行政命令制
      即公共科技产品的供给通常直接依赖于相关政府,具体方式包括了政府服务、政府出售、政府间协议。如其所述,公共科技产品及服务的决策供给完全依赖于行政命令指导,这也是我们当前公共科技及服务供给的主要模式。   * 市场经济制
      即公共科技产品的供给并不依赖于政府单位等纯粹的行政机关,而是直接取决于市场机制的有效运作,具体模式包括了合同外包、特许经营、补助、凭单、自由市场等。由于政府干预较少,因而相对于行政命令式的供给方式,无论是在供给内容,还是在供给效率方面,都拥有较大的优势,多见于市场经济盛行的国度和地区。
      * 义务责任制
      即公共科技产品既不属于政府管制结果,也不属于市场机制产物的中间模式,而是属于消费者本身自发行动的产物,也是社会意识进步的典型产物,具体包括了自我服务和志愿服务,随着时代的进步,后者可能成为公共科技产品及服务供给的主要模式。
      3.2公共科技产品及服务管理运行机制
      任何公共品一旦生产出来之后,就面临着如何消费、消费多少以及如何收费的问题,也就是管理和运行机制的问题。因此,针对当前公共产品及服务的供给和消费脱节的情况,扭转“重占有、清使用”以及“万事不求人”的传统观念,需要根据公共产品及服务生产和消费过程中消费主体和供给主体地位的不同,选择和推行不同的管理和运行模式。
      * 直接责任制
      这也是我们最常见的一种管理和运行机制,通常情况下,相关公共产品及服务的生产者根据有关法律的规定同时直接服从上级管理者的行政命令,进行相应的公共产品及服务生产,以满足广大社会公众的需求。值得注意的是,在整个过程中,相关工作成果的所有权虽然原则上归属于生产者,但是,实际上,生产者很难获得与之相应的经济利益,其大部分经济收益还是取决于政府资助的多少。这种模式最突出的特点在于很多时候,国家供给以及相关政策导向直接决定了相应公共品的配置状况,并且轻易不发生变化,
      * 委托代理制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政府单位作为生产者的角色逐步淡化起来,更多的时候,作为普通公共产品及服务的生产者都是根据普通消费者的相关委托和需求,利用本领域的专业知识和领先地位为其提供专业化、定制化的产品及服务。在这个过程中,作为管理者的政府机构只是作为单纯的“监督者”,把握大致的方向,而生产者只是作为任务和工作的具体承担者,由于主体归属于不同的政府单位/企业系统,因此,实质上发生着委托代理关系。如Barend Van der Meulen(1998)[6]将科学政策视为委托代理游戏的制度化和政府与科学问关系的路径依赖,并且认为政府和科学的关系是处在不同的稳定可能性下的“进行中的委托代理游戏”。
      作为纯粹市场经济产物,其生产者往往也是经营者,可以凭借着相关工作成果的所有权获得相应的经济利益,政府资助往往只构成了其收入很少的一部分。因此,其功利性色彩浓厚,很容易与公共产品的公益性构成冲突,加之都是生产者自发行动,很多时候其生产和供给缺乏整体上的考虑,因而,其不可避免会造成生产和消费的非均衡状态,从而不利于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和谐。在实际生活工作过程中,大多数的实验、测试、评测以及相关咨询服务都属于该类模式运作下的产物。
      * 联盟制
      联盟化的管理和运行模式,作为一种独特的管理和运作模式,管理者、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界限往往并不清晰,反之,普通生产者既可以是管理者,也可以是消费者,这是因为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很多公共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单位考虑到单方资源供给的有限性,因此通过达成相关正式协议,明确彼此的权利和义务,共同生产相应产品并获得相应收益,在整个过程中,大部分主体之间都是处于一种相对平等关系,任何生产者的经济收益都取决于各自所供给资源的多少或贡献的大小。
      在具体操作模式上,产学研合作、会员加盟制、共建共享等都比较常见,也多见于当前公共科技产品和服务的供给和消费,如我国已认定的56家试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通过集聚1100多家行业龙头企业、重点大学和科研机构,开展联合攻关,突破了流化床甲醇制丙烯工业技术、虎符TePA技术标准(我国第一个基础性信息安全国际标准)等一批重大产业技术,带动了重点产业结构调整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
      3.3公共科技产品及服务考核激励机制
      任何制度的建立都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建立配套的考核和激励机制。按照考核以及激励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结果型”、“过程型”和“状态型”激励和考核机制。
      *“结果型”考核和激励机制
      主要以目标管理或成果管理为中心.俗称“目标责任制”,即在组织个体成员的积极参与下,通过自上而下地确定工作目标,强调通过工作过程中的“自我控制”,从而自下而上地保证的工作目标实现、虽然其考核方式相对简单,但是其关键考核指标的设定和判断并不容易。因此,如何科学判断和正确合适和考核指标非常重要。
      *“过程型”考核和激励机制
      相比于前者,后者更加强调过程改进的持续性,其着重研究人的动机形成和行为目标的选择,在实际工作考核过程中紧密地将个人需要、期望与工作目标结合起来,从而确保员工判断和选择合适的工作行为和行为方向等。总体上来说,其推行和实践过程也是非常复杂,只适合于一些本身各方面管理比较规范的组织。
      *“状态型”考核和激励机制
      它并不是以简单的工作目标和工作量,而是以组织成员个体需要的满足与否或工作状态作为实际考核的依据,也就是说其考核和激励更加侧重于对被激励者心理问题的疏导,从而提升普遍的工作积极性。但是,这种方式并不独存,往往是和其他考核方式结合起来一起进行考核和激励的。
      4.结论及下一步研究的方向
      综上,本文主要针对公共科技产品及服务分享机制进行了深入分析,得出以下结论:①基于前人研究的基础,对现有公共产品及服务的内涵进行了重新界定;②根据政府在公共产品及服务生产过程中角色的不同,提出将公共科技产品及服务划分为两大类,即公共科技成果和公共科技平台;③明确了公共科技产品及服务分享机制的构成,即为了实现公共科技产品及服务的公平分享,可以从决策供给、管理运行和考核激励等方面入手,选择合适的机制,从而最终实现公共科技产品及服务的公平分享。
      但是,受文章的篇幅限制等原因,本文只是对当前公共科技产品及服务分享现状和分享机制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下一步如何更好地评价当前公共科技产品及服务分享现状,从而提出更加具有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议显然更加重要,也属于我们研究的重点方向。
      
      项目名称:国家软科学重大项目“公共科技产品及服务的公平分享机制研究”,编号:2009GXS1D018。
      参考文献:
      [1]重庆市科委农村处.重庆构建城乡统筹的基本科技公共服务体系的调研报告[J].中国农村经济,2007,(11):12-15
      [2]上海公共科技服务课题组.上海科技公共服务网的现实与理想[J].华东科技,2008,(2):34-37
      [3]谢莉娇.新公共服务理论视域下的政府公共科技服务——以香港“科学为民”服务为个案[J].湖北社会科学,2009,(5):35-37
      [4]柳宁.科技公共服务供给方式[S].硕士学位论文,东南大学,行政管理,2009,3
      [5]Stephen,P.E.The economics of science[J].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1996,34(3):l199-1235
      [6]Barend Vander Meulen. Science policies as principal-agent games Institutionalization and path dependency in the relation between government and science[J].Research Policy,1998,(27),397-414
      作者简介:
      肖雪葵(1964-),男,汉族,湖南衡阳人,湖南省科技信息研究所所长,研究员,研究方向:科技情报、科技政策与发展战略。

    推荐访问:科技产品 机制 研究 分享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