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领导讲话
  • 发言稿
  • 演讲稿
  • 述职报告
  • 入党申请
  • 党建材料
  • 党课下载
  • 脱贫攻坚
  • 对照材料
  • 主题教育
  • 事迹材料
  • 谈话记录
  • 扫黑除恶
  • 实施方案
  • 自查整改
  • 调查报告
  • 公文范文
  • 思想汇报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文档大全 > 演讲稿 > 正文

    《现观庄严论释》第七课笔录

    时间:2020-12-08 14:20:29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现观庄严论释》第 七 课笔录

      诸法等性本基法界中,自现圆满三身游舞力, 离障本来怙主龙钦巴,祈请无垢光尊常护我。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

     发了菩提心之后,我们继续学习弥勒菩萨所造的《现观庄严论》。

     《现观庄严论》是如何证悟空性或者成佛的殊胜窍诀论典。因为佛陀宣讲般若般罗蜜多就是为了让众生能够如实的证悟一切万法的本性,所以证悟空性和成佛二者之间没有什么差别。有时说证悟空性不等于成佛,证悟空性有阶段性的证悟、部分的证悟和圆满的证悟。佛陀的对于万法的本性、般若般罗蜜多的证悟已经圆满究竟了,如果是一地以上菩萨对空性是部分证悟。部分证悟是从他的有境来讲的,如果从对境的侧面来讲,在初地以上的证悟当中,也是见到了万法的

     本性,空性来讲没有什么增上的。从能证的境界来讲,他们相续当中的有境来讲,还是有圆不圆满、深不深广等等的差别,所以究竟来讲,证悟空性和成佛一回事,但是如果所证悟的空性,还没有那么圆满,可能就安立为部分的实相了知。从一至十地之间,都有不断的增上。

     一地之前加行道的时候主要是总相的认知,就是说他对空性实相来讲,既不是现量的证悟,也不纯粹是通过了知法本当中的闻思状态,加行道主是要通过修行对于空性有了感觉。加行道之前的资粮道对于空性是通过闻思的认知,其中有很多的差距。比喻来讲,资粮道的对空性的认知类似于看到画上的月亮。虽然画上的月亮大概是一个月亮的样子,但是必定是图画里面的月亮。加行道对空性的认知,相当于水月,如果天上有真月,地上有水器,在水器里面就会出现月亮的影子,水月要比画上的月亮逼真得多,因为必定是真月的投影,所以加行道对空性的认知既不是画上的,也不是真正天上的月亮,它是介于二者之间的状态;一地以上的菩萨的证悟,就是亲自看到了真月的状态。

     我们学习佛法就是认知实相。对于认知的实相,也分了二个阶段。如果把空性作为道的本体,从接触空性的教义开始,比如学习《现观庄严论》或者《般若摄颂》《中观》等等,从这开始就接触到了道的本体。接触之后听闻、思维,不断的去串习,然后逐渐有了感觉之后,再进一步的修行,积资净障,就可以真正的现证空性。这就是对道的本体的闻思修行。

     在此之前,就是对道的分支的一些修行,比如为了让我们值遇道的本体。道的本体就是实相。为了让我们能够接受空性实相的殊胜教义,所以在此之前不管是修共同加行,还是修不共加行。修行出离心、无常、不净观、寂止、菩提心等等,都是可以作为趋入空性的准备工作。我们修道不是处在修道的本体,就是处在修道的分支,也就是预备位。不管是处在哪一种,都和究竟的实相相关联。佛陀所宣讲的任何教法都和实相相关联,因为受众的根基不同,有些受众的根基已经成熟了,所以直接给他宣讲空性;有些根基还没有成熟,直接给他讲空性,不但没办法进步,反而有可能退失或者遭受不必要的挫折和违缘。针对这部分的修行者,可能先给他宣讲人天乘、共同乘的一些教言,让他做好准备。一旦他做好准备之后,到达了可能接受的程度,这时就给他宣讲真实的所修道的核心。

     就像世间的人,如果生了病要动手术,在动大手术之前,有些人直接就可以上手术台,他的身体指标达到了可以直接上手术台的标准,直接就做手术了。有些人方方面面的条件可能还不具足,不具足怎么办?就先住院,用各种辅助药,把身体调到可以做手术的条件,然后再让你去做手术,类似于这样的过程。我们到底是哪一种呢?我们有可能以前学习过,直接可以修空性的,也许我们以前没有学习过,就要经过前面的准备工作,自己准备好。或者说虽然学过,但是不圆满,为了让自己更加的圆满,准备更充分的缘故。我们一边在听空性,一边也要学习前面的教法,这样的情况有很多。

     般若般罗蜜多空性的所有教义都是为了让我们认证实相。实相不是在别的地方,就在我们的所见所闻、接触的,或者起心动念的心识本身。从某个角度来讲,就像大恩上师在讲《法华经》的时候,说穷人他带着珠宝到处跑,一方面来讲他有价值连城的珠宝,一方面来讲他并不知道,众生也是这样的。我们是处在实相当中,从来没有离开过实相。虽然本性就是实相,但是我们不知道,没有怀疑过,也没有为了去开发实相去做很多的准备,所以基本上我们是带着实相一直在到处流转。受了很多冤枉的痛苦。本来带着很多财富,还要这么贫穷。我们本来是具有实相的,每天生活在实相当中,所看到、听闻的,起心动念的,所有的东西没有一个和实相无关,这些本性就是实相。我们看到的杯子、听到的声音、自己的起心动念,每个都没有离开过实相,关键就是能不能够发现,发现之后能不能够去训练。

     我们首先通过闻思知道了,我自己的本性,我的五蕴皆空,空性就是实相,杯子是空性的,这就是实相,我们见闻忆触的所有法从来没有离开过实相。如果了知了之后,我们首先承认了,从知见上理解了。理解完之后,它不会自动现前,怎么办?要训练。当我们看到的时候,就要有意识去训练,这个东西在显现的当下,它的本性是空性的。当我们起心动念时候,不管是好的念头、坏的念头,念头的本性就是空性的。任何事情都是通过这样的训练,训练纯熟之后,这种缘真实义的见解或者执著,就会逐渐明显;缘颠倒错误的执著,就会越来越少。如果我们缘真实义的执著或者心念占了上风,就越来越告近了实相。因为很多和实相直接矛盾或者颠倒的东西,在这个过程当中

     就通过我们前期的修行,已经清除了,剩下的都是和实相相关的。

     比如菩提心、空证见,虽然对空性的执著也是执著,但这种执著已经和实相有关联了。有关联之后,剩下的事情都是和实相打交道。我们说也是执著,这不要紧。虽然单空也是对空性的执著,但是已经处在实相的范围当中了,只要把剩下的问题进一步处理好就行了。我们知道单空本身也是空性的,如果有了前期正确的认知和训练的过程,最后你要对治空执非常容易。如果你没有前期的训练,你的空执就像佛经当中讲的一样,有可能变成一个不可救药的见解。

     为什么有时说单空是一个梯阶,有时说单空是一个毒药?如果我们前面在缘空性的所有修行过程当中,都是通过一步步的抉择修行上来之后,已经有了对治有实法的训练,那最后为什么突然就卡在单空上面过不去了,变成毒药了?这是不可能的事情。因为前面大量训练显现的当下是空性,把单空本身当成一个所破,相当于来讲很容易的。

     为什么有时候说又会变成毒药一样的不可救药的状态?如果前面对单空的整个过程没有闻思过,也没有真正去训练过,直接缘觉得一切都是空的,是不存在的,就会变成佛经当中讲的,不可救药的状态。这是一个很好的过渡。过渡完之后,已经处在实相范围当中的时候,对于单空的部分进一步修行,就很容易趋入真实的实相。在很多中观的论典当中,在破有边、实有执著的时候,用了很多篇幅进行观察破斥,但是破无边的时候,基本上一句话或者一个颂词就过去了。为什么呢?就是因为相对容易了。对一般的凡夫人来讲,最大的困扰

     就是对所见到这些法的执著,就是最容易让众生产生粗大分别念的。如果通过大量的闻思修行,已经能够把粗大的执著破掉,剩余的相对容易的多。在讲抉择或者修行的时候,这部分的教言相对少一点。为什么?因为它相对容易。如果前期的准备,闻思修非常到位,后面的相对来讲,就简单了。

     《现观庄严论》也是帮助我们趋入于实相、空性的非常殊胜的窍诀。对于这个怎么修空性、现证空性的窍诀,我们要认真的学习。就像上师们讲的一样,如果从字面上的理解,不是特别难;如果要深入,非常不好理解。因为它是讲菩萨的证悟境界,而我们现在是凡夫人属于实执心很重的状态,所以要在实执状态,真实要去了解佛菩萨的证悟相当困难。不管怎么样,跟随修行者们智力的差距,如果智慧强盛的人,可能会在这个过程当中得到最大的收获;如果智慧差一点的人,也可以得到一些收获。我们随着自己的精进和智力都可以在《现观庄严论》的窍诀宝藏当中,随着自己的能力大小得多得少。我们一定要勤奋,如果勤奋,或多或少都会有所收获;如果不勤奋,可能没办法得到了。

     《现观庄严论》现在我们学的是抉择遍智,对于遍智如何去抉择?怎么表示遍智的分支?前面讲完了发菩提心,然后就是讲教授,前面一些教授的顺缘等等,我们也已经学了,今天要学第二个问题。

     辛二(别说难以通达之僧宝)分二:一、真说;二、摄 义。

     前面三宝自性已经学了,其中分别对于僧宝,就是说对菩萨来讲,比较难以通达的,就是他们相续当中处于怎么样的证悟的状态,所以此处弥勒菩萨把僧宝方面进行了别说,对于难以通达的各式各样不同的菩萨果位的僧宝进行观察而抉择。

     壬一(真说)分二:一、声闻;二、缘觉。

     此处讲僧宝的时候,各大注释讲得很清楚。《现观庄严论》中的颂词所使用的名称,都是使用的声闻或者小乘的僧宝的名称,这个叫做能表的比喻,通过小乘声闻的名称作为能表示的比喻,然后要表示什么?表示的就是具有僧宝名称的菩萨,讲的是就菩萨各式各样不同的证悟。大恩上师在注释当中,也讲了大资粮道开始一直到十地末尾所有僧宝的自性。真实的僧宝一定是僧圣了,初地以上是真实的僧宝,前面还有一些也可以划在范围当中,虽然不一定是真实的僧宝,但是接近于僧宝的状态。这就是通过声闻的名称来表示菩萨的证悟。

     对于菩萨有怎么样不同的阶段,有时候我们说一到十地的菩萨,或者说加行道、资粮道的菩萨等等,我们也可以了解的。还有一些菩萨可以通过和声闻对应。因为声闻当中也有很多安立僧宝的名称,就和这个对应我们就知道了小乘和大乘僧宝之间不同的差别,开始区别,都是可以有这些名称的,但是在名称之下的意义就不一样了。比如小乘有五道,大乘也有五道,都是一样的名称,那是一样的吗?我们说不一样,虽然名称一样,但是意义不一样。小乘有四谛,大乘也有四谛,都是一样的吗?我们说也不一样。小乘有涅槃,大乘也有涅

     槃,这是一样吗?我们说也不一样。虽然名称是一样的,但是它的意义是不相同的。某些大德的注释当中说,大乘的菩萨用小乘僧宝的名称是为了引导小乘修行者趋入大乘,也有这样必要性。对我们来讲也是可以辨别。虽然都是相同的名称,但是在大小乘当中,所表达的意义是不一样。

     全知麦彭仁波切在《中观庄严论释》后面也讲了,当我们看到这些教义的时候,分清楚场合是很重要的。如果不分场合,认为名称一样,它的意义也都一样,那就不确定了,这类的名称是放在小乘的教义当中,就必须要按照小乘的教义来解读。这类名称是出现在《般若经》当中讲菩萨的,就按照菩萨的证悟来解读,这也告诉修行者怎么样辨别的原则。龙树菩萨在《宝鬘论》当中,也讲了一些在我们学习佛法的时候,容易困惑的地方,这就要分一般和特殊情况,这是一般的说法,那是特殊的情况,把一般和特殊分清楚,也是一种窍诀。麦彭仁波切告诉我们分场合也是一种窍诀。如果把这些工具掌握好之后,可以在去看佛经的时候,相对来讲比较容易辨别。至少我们多了一种解读佛经论典的方法。为什么说至少多了一种呢?即便掌握了以后,再去看不一定能分得清楚,但是至少多了一种能够辨别的方式,对我们来讲也是好的。

     这里面有很多的必要性,虽然大乘小乘都是僧宝,但是二者之间的差别还是比较大的。为了让小乘的修行者进一步地趋入于大乘,对他们进行引导或者让他们生起信心,有这样的必要性。对于大乘的修

     行者来讲,如果大乘修行者没有如果去比较系统地闻思大小乘的差别,很容易出现什么情况?学大乘的人根本分不清楚小乘和大乘的差别,可能会觉得大乘的行者也可以去证得阿罗汉,大乘的行者也可以获得一来果达到,觉得没什么差别一样,其实里面差别非常大。为了避免大乘的行者去发小乘的心,进入一个歧途、迟缓之道,所以也让我们辨别。大恩上师讲的《大乘经庄严论》当中,也是让我们辨别大乘的殊胜发心、行为、功德等等全方位地超胜小乘的。我们学的时候就没有必要去羡慕一些就是说小乘的果位、修行。因为有些大乘行者的种性苏醒的可能还不究竟,所以看到这些的时候容易动心去学习声闻或者小乘的修学之道,对大乘行者来讲算是一种歧途。有这种的必要的缘故,就使用了小乘的名称来宣讲大乘菩萨证悟的境界,这方面我们要了解。

     这里面讲了二十种僧众的差别,也是大乘菩萨不同的差别,虽然名称方面是一模一样的,但是这里就是通过小乘圣者的名称来表示大乘。大恩上师在讲记当中说,从大乘的大资粮道到十地菩萨之间的一些境界可以做表示,所以下面的二十种僧众我们可以理解成大部分是讲圣僧的,有些也没到达那么高的状态,属于大乘的资粮道、加行道的状态。因为从二十僧众本身来讲,有些大德专门把二十僧众作为一个专题,造了一部论来讲,所以可想而知里面有各式各样不同的讲法。到底是哪一种呢?有些可能说全部是见道以上的,有些可能不一定。

     癸一(声闻)分二:一向;二果。

     声闻的果位真正从预流向开始到阿罗汉果之间,声闻的果只有四种,一果、二果、三果、四果。还有向,向是不是包括果的范围当中?从严格的意义上来讲,因为果只有四种,所以向不能叫果,它是趋向于果,叫向。有些也把向也当成果,叫做声闻八果,四向四果,四个向,就是趋向于果,马上要得果了,叫向,然后已经获得果了,叫果。不是很严格,如果把向也算成果,声闻就有八个果。从预流向开始,预流向已经是见道了。初果是不是见道?初果不是见道,一果已经不是见道了,真正见道是在前面预流向的时候,预流向已经到了见道,所以说预流向已经是圣者了。过了见道之后安立为初果,一果已经是修道位了。这方面有时候我们会混淆,觉得一果等于见道,一果不等于见道,初果已经是修道了。讲的时候可能没有分得很清楚,按照小乘安立的时候,到了预流果的时候,已经属于修道位了,有这样的安立。

     这里就有向和果,向是即将得果,已经趋向于得果了。我们算不算向?不算向,我们离果还远,不能叫向。很快得果的叫向,已经趋向于果才能叫向,凡夫人资粮道加行道为什么不能叫向?初果的向一定是见道,离初果已经特别近了,向的意思就是说它的能力没办法阻止了,必定会很快证悟果的。

     子一、向:

     哦巴活佛和麦彭仁波切的科判对应的意义不一样,二者之间有不同的差别。因为大恩上师是按照哦巴活佛的科判注释宣讲的,所以我

     们也是依此进行学习。

     诸钝根利根。

     所谓的“向”里面安立了两种圣者,在别的注释当中说钝根利根和后面的信见至安立成一个,就是说一类。这里是钝根利根,还有向的信解见至是单独来安立的。诸钝根利根就是讲在向的圣者当中,因为向在声闻当中属于预流向,预流向已经属于圣者了,所以这里的向包括圣者。在安立菩萨的时候,到底是不是圣者不太好讲。按照这里所描绘的境界来讲,有时似乎不能完全算是一地以上的菩萨,一地以上的菩萨控制不了自己的生死,还继续流转的情况可能是没有的。按照大恩上师在讲记当中的说法,这里面如果包含了一些大资粮道或者加行道,没有获得见道果位的钝根当中也有可能出现。

     二十僧众当中,第一叫钝根。第二叫利根。是不是直接安立名称的时候就叫钝根,不是。他有单独的名称。所谓的钝根是什么?这里讲钝根就是随信行者,利根就是随法行者。在《俱舍论》等小乘教义当中随信行和随法行的术语是一对。随信行是跟随信心而行持的,随法行是跟随法义而行持的,跟随法义而行持相当于智慧多一些,就是说通过智慧去对法辨别,然后再去行持。对法辨别之后产生智慧,通过智慧去行持,叫做随法行。随信行智慧的成分比较少,就是依靠信心,佛这样讲了,论典当中这样讲了,我就相信,这是二者的差别。

     随信行的根机相对来讲属于比较迟钝,他是钝根。为什么?因为

     他是随着信心而行的,所以根机就要钝一些,就像我们在学习佛法的过程当中也有这种情况。不管修密宗,还是修净土宗,有些修行者你要让他讲教义,比如你为什么要念佛、荟供、修生圆次第、对上师生起像佛一样的信心?他说不出什么,就是有信心。比如有些人就是一心一意地念阿弥陀佛,可以往生。让他讲道理,根本讲不出来,但他就是随着信心而行持的。

     密宗行者中也有一些比较愚笨的人,显现上不懂生圆次第、等净无二见,这些原理一概不懂,但是他就是相信上师、本尊的加持。他通过这样的信心行持,也会证悟。随信行虽然是钝根,但是如果真正有信心去行持,也可以证悟。虽然可以证悟,但是危险性比较大,为什么危险性比较大?它们很容易退失,而且退失的机率要比随法行大得多。因为他并不知道为什么我要念佛、修持生圆次第、要把上师当成佛等等,对于这些道理不清楚,根机不牢靠,别人给他讲一些似是而非的道理时,他就很容易被影响,然后从这个信心当中退失。因为他的危险性或者退失的机率比较大,所以从这个侧面来讲,安立成比较迟钝的根机。

     随法行就不一样,随法行虽然也有可能退失,但是退失的机率就要小得多了。如果随法而行,对于为什么要这样念佛,往生的原理,这些方方面面的道理,通过学习之后,了知得很清楚,他相续当中定解非常稳定,不容易被别人似是而非的观念所影响。别人说你念佛没有用或者修生圆次第、祈祷上师没有用。他学习过,自己有定解,从

     这方面讲,也不太容易受到影响。

     麦彭仁波切在《定解宝灯论》开始,也讲过两种信心。一种是对法产生定解,一种是听闻生信。二者犹如道与彼影像一样。一个是真实的道,一个是道的影像。二者之间是不一样的。二者之间的定解,一种是通过听闻生起的定解,一种是通过如理地思维生起的定解。虽然都叫定解,但是二者之间有很大差别的。真实的道和相似的道虽然都叫道,但是一个可以通过这个道到达目的,一个不行。为什么?因为不是真正的道,只是地图上的一个道,没办法走在地图上就会到目的地,,所以二者之间有很大的差别。对我们来讲,信心肯定是需要的,但是信心需要庄严。如果我们有机会,如果有能力,可以学修教义,应该尽量用这些法来庄严我们的信心。

     如果随法而行,定解很稳定,通过这个产生的信心,也不容易退失。以前别人问法王如意宝,如何对三宝、上师生起信心?他回答说,闻思修就是一个途径。为什么?听闻、思维和修行都是缘经论抉择之后产生了智慧,通过智慧生起的信心。这种信心很稳固,不容易退失。

     我们要经常性地通过学习法义,尤其是深入地思维,如果能够掌握大经大论的智慧,相续当中的信心就会深广稳固,很难退失。别人很难从负面去影响他,而且自己对法的行持,因为是真实通过闻思修的训练而得到的,所以他的智慧就会知道怎么做,而且遇到一些违缘,也不容易很快退失掉。真正来讲,随信行和随法行,在安立这两个名词的时候,严格来说,这两个名称安立在什么时候?这两种名称是安

     立在小乘的见道位时。小乘的见道位,就是预流向对于钝根的名称叫随信行,小乘见道位对利根叫做随法行。

     我们又把这个标准降了,如果放在现在还没有真实获得见道之前的修行者身上,大恩上师在讲记中也这样讲了,见道位的利根、钝根,再往前面延续,在加行道的时候,也有钝根、利根的差别。如果再往前,在入资粮道之前,比如说我们这些还没有进入小资粮道的修行者当中,也存在着这样的差别。这能不能转变?可以转变,随信行也不是一直这样随信行。如果遇到了因缘,还是可以转变的。比如说以前我们刚刚学佛法的时候,可能就是一个单纯的信心,不想深入学习,只要我相信佛语、上师讲的就可以了。后来听闻正法之后,慢慢智慧生起来了,定解也慢慢从比较盲目的信任就过渡到有智慧成分的信心了。严格来讲,随信行和随法行是见道位的两种不同称呼。

     对应二十种菩萨,第一,随信行者。上师在讲记当中讲了,比如某位菩萨是从人类结生到人类当中,从人而生于人,这位菩萨的根机比较钝,属于随信者。虽然得到了菩萨的果位,但是还是属于随信行者。这是不是圣僧,也不好讲。虽然用了小乘的见道的名称,但是从他的状态来讲,初地以上的菩萨有可能也会有一些差距,虽然都是见道,但是按照下面的状态来看,比如只能从人类结生到人类当中等等,真正来讲,有没有这么迟钝的初地菩萨,也不好讲。

     第二,随法行者。从清净的佛刹或者兜率天转生在极乐世界的随法行的菩萨,他们相续当中智慧比较敏锐的缘故,可以随意示现各式

     各样的身相来度化众生,度化众生的方便比较多。随信行没办法转生各式各样身份或者很多地方,只能转生在人类当中,他的善巧方便是有一定的限制。

     子二(果)分二:一、初果;二、胜果。

     向过了之后就是果,这就是预流向和预流果。“初果”是预流果,“胜果”就是后面的预流胜果或一来胜果、不还胜果等等。

     丑一、初果:

     如果在小乘当中,到了第十六刹那的时候,就已经处于初果了。初果在名词当中叫预流果。为什么叫预流呢?“预”可以说是已经进入、获得的意思。为什么叫“流”?整个无漏道的相续叫流。它像河流一样,从这儿开始,源源不断的意思,流就是一种相续,连续不断。流的意思就是圣者流,从这之后,就是真实到了圣者行列。前面的向也算,还没有真实地到果位。虽然前面的预流向,已经进入了圣者的向了,他已经是圣者,但是不是真正的获得果,预流果就是进入到圣者之流。

     信见至… 这是两种,第三“信”叫信解,第四叫“见至”。到了初果,已经是修道位了。信解和见至就是前面的随信行和随法行的延续。见道位的时候,钝根者叫随信行,到了修道位的时候,随信行的名称就变

     成了信解,即信解者或者信解的圣者。利根者等于随法行,在见道位的时候,它的名称叫随法行。到了修道位的时候,随法行的名称就换了。换成了什么?名称就叫见至。其实信解和见至就是随信行和随法行的延续。只不过到了修道位的时候,随信行的名称变成了信解,随法行的名称变成了见至。不能再叫随信行、随法行,名字叫信解和见至。

     第三,信解者。到了修道的时候,还是有钝根、利根。在《俱舍论》当中,也有有炼根的说法。就是通过各式各样的专门训练可以把钝根训练成利根,训练之后,从信解变成见至,这是可以的。专门有一项叫炼根。在大乘当中也有炼根,前面你是随信行者,后面通过训练可以变成随法行者。通过训练之后,也可以从钝根变成利根,这些都是可以的。从根本身来讲,虽然它也是受以前修行的一些影响,但是影响也不是绝对一成不变,仍然可以变化。通过给它足够的因缘,任何修行者都可以从钝根变成利根。

     现在对我们来讲,不断在学会当中不断地闻思修行,做很多习题、讨论、讲考、笔考,这方面的也是一个炼根的过程。刚开始可能是钝根者,最后通过不断地训练,也会变成一个利根者,或者说这一世没有变成利根者,虽然非常勤奋,但是根机很差,很快通达经论可能有点困难。有些道友发愿念一亿文殊心咒,后一世肯定是利根,通过这么多心咒的力量,到了下一世的时候,他的智慧会非常敏锐。通过这一世的训练,也有可能在修文殊法的过程当中,得到了文殊菩萨的加

     持,然后开了智慧。就像文殊语狮子的后文当中,有一位九十九岁的老人一天修文殊,就见道了,一天能够背诵五百个颂词。《中论》只有四百多颂,一天就背完了,第二天又背一个《俱舍论》,第三天再背一个别的。每天都是这样背,也有可能一下子变成利根者。或者说你的菩提心很差,通过修行之后菩提心增上,这些方面都有可能。可能在这一世当中,各种因缘和合了,也有可能从钝根变成利根者。如果这一世变不成,通过这一世的精进努力,下一世也会变成一个利根者。

     这是信解和见至之间的差别,在修道位的时候,随信行者变成了信解者,随法行者变成了见至。信解比较容易理解,信解主要是通过信心的方式修道。见至字面上的意思如何理解?由见而至见的意思,“见至”的“见”字就是智慧的一个异名,它是智慧。为什么说从见至见,就是从预流相的智慧。前面是随法行,这是从预流相的智慧到初果的智慧,不是从信心到信心的延续。前面随法行生起了智慧,然后由预流相的见至于预流果的见,从预流相的智慧到预流果的智慧,都是由智慧到智慧,叫做见至,就是由见至见的意思。利根者就是见至者,如果对应大乘就是信解,信解者就是讲某些菩萨在修行的时候,比如说他在欲界现前了无想定,修无想一切都不执著,已经现前了无想定,相续当中不具备善巧方便。

     什么善巧方便?在其他的注释当中说,不具备阻止生死轮回的方便,所以说没办法了,他生起了无想定,只有趋向长寿天投生,没办

     法阻止他不投生,必须要趋向于投生,然后在长寿天安住很长时间之后,又重新回到欲界来。他们比较迟钝,没有善巧方便能够阻止投生。如果从这方面来看的时候,他不一定是一个初地以上的菩萨了。初地以上的菩萨不可能没有办法从无想定中出来,或者没办法控制自己投生的情况,可能说是不太容易安立。这也不好说,为什么?因为很多注释当中也没有分别里面是不是有凡夫,有些时候就直接讲菩萨,从圣僧方面讲的。是不是也有一些各别根基很钝的一些菩萨,不具足善巧方便,只有到长寿天投生的情况?也许有。说法也不太一样。有可能只是一个登地之前的状态,有可能是各别的登地菩萨出现了这样情况。到长寿天结生,会不会出定之后就像《俱舍论》里讲的长寿天一样。

     在《俱舍论》里讲,圣者不会入无想定,也不会投生到长寿天当中去,因为他有各种因缘,没有把无想定当成一个解脱的因,也没有把长寿天当成一个涅槃的果位,所以圣者会入灭尽定,不会入无想定,这是小乘当中讲的。这里说的菩萨修无想定,然后在长寿天投生,最后也会在这里死亡。会不会变成像《俱舍论》里讲的,一些外道修行者把无想定当成根本定,把长寿天当成进涅槃的果位,菩萨不会这样。虽然他是钝根的菩萨,但是不至于钝到那种程度了,把无想定当成是解脱,把长寿天当成是涅槃,最后出定的时候生邪见堕落,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

     虽然名称一样,但他修了菩提心等很多的法义,不会像那种长寿

     天。虽然根性比较迟钝,度化众生的能力比较差,没有办法从里面出来然后去度化众生,只有安住在这种状态当中很长时间。对自己的修行本身不会有影响,只不过没办法控制自己不趋向于长寿天。从某个地方讲,处在无想定或者长寿天当中,没有办法去直接利益众生。我虽然现前了这个定,但是我可以不投生,转生到可以利益众生的地方去,这方面叫做信解者,信解者根基比较迟钝,没办法控制,只能趋向长寿天投生,必须安住了很长时间之后,重新再度结生了欲界。

     第四,见至者。见至者属于利根的菩萨。利根的菩萨虽然修行现前了无想定,但是可以通过自己的善巧方便不会投生到长寿天去,而是转生到别的地方去利益众生。因为他知道长寿天如果去了之后,必须要安住很长时间,没办法利益有情,所以他不会转生的。

     他在菩萨位的时候,主要还是通过各式各样的善巧方便来利益众生。如果安住在某种定当中很长时间,就没办法利益有情了。对于众生来讲是一种损失。利根者虽然现前了能力,但是不会去投生,能够阻止。钝根者就阻止不了,只有通过这个定投生,安住很长时间,这时候也会损失很多有情的利益。这方面主要是从利他的侧面来讲,信解者和见至者对众生的利益,一个是强得多,一个是差一些,就是这样理解的。前面我们分析了信解和见至主要是钝根、随信行和信解者是一条线,利根、随法行和见至是一条线,就是说钝根者可以通过炼根变成利根,因缘是可以受影响的。如果现在有些道友可能对法的理解能力比较强,还要继续地在比较强的能力当中,加以更多的和解脱

     利益众生有关的因素,不断地去发愿以后利益众生,从这样状态当中逐渐获得自他二利的能力。如果现在我们对法义的理解能力比较弱,也要知道佛法当中有炼根一说。炼根就像一个身体很弱的人要锻炼成身强力壮的人,这个过程可能需要吃一些苦。我们要训练智慧,把钝根训练成一个利根,当然也要吃一些苦,不管是念咒念得舌头打卷,还是在思维法义的时候,想得脑袋疼。如果你想要去把自己的根训练成一个利根,还是要准备好去接受。现在我们正在经历,比如打坐、念咒,在这个过程当中,可能会有点不适应,觉得痛苦。如果我们可以坚持下去,因缘到了,肯定就会转变。如果我们迫切想要转根,有些苦行是绝对可以接受的。

     丑二(胜果)分三:一、预流胜果;二、一来胜果;三、不还胜果。

     有三种胜果,一个是预流果。即预流果当中的胜果。前面是直接讲预流果,预流果就是信、解、见、智,然后再讲胜果,胜果当中有预流的胜果,还有一来胜果和不还胜果。

     在前面如果要把后面的问题讲的比较清楚,就要分析以下欲界断惑的情况。否则我们对家家、一来、不来,可能不容易理解的很清楚。下面我们就分析一下,《俱舍论》中也说了,欲界、色界、无色界,每个当中都分了九品烦恼要断。首先我们看欲界要断的九品烦恼,分为上中下,其中每一个又分上中下,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共分了九品烦恼。如果把欲界的九品烦恼

     全部断尽了,就不来欲界了,这是什么果位?不来果。不来果是不来哪里?不来欲界受生了。为什么不来欲界受身?欲界的九品烦恼全部断尽了,就不来欲界受身了。如果九品烦恼中没有断尽,就会在欲界投生。虽然投生欲界,但是如果获得了一些胜果,就不会堕恶趋。为什么不堕恶趋?前面分析过了,在加行道忍位的时候,忍不堕恶趋,哪个时候就已经不堕恶趋了。在见道以上的会不会堕恶趋?不会。

     虽然来欲界,只是来欲界的善趋投生,也只会投生在有佛法的地方,不会投生在没有佛法。比如北俱卢洲虽然也是人道所摄,但是北俱卢洲是没有佛法的,只有三洲有佛法。在人道投生,他只会投生在三洲当中,天界不确定,虽然很多地方说天界没有佛法,但是胜者也会去天界当中。没有确定哪个天界不能去。因为这是欲界天,所以还是会在欲界投生。如果到了初果的时候,欲界的九品修断一品都没断,通过九品的烦恼,最多还会在欲界往返投生七次,术语叫做人天七返。七返不是七次的意思,什么叫一返?就是一次人一次天。七返就是七次人七次天。七次人间七次天界,其实就是十四次。这是有规律的,一次天一次人,初果最多七返就会得阿罗汉果。

     为什么要七返?这和他的九品烦恼有关的,我们就要讲一下九品烦恼和七返人天的关系。首先上上品的烦恼是最粗猛的烦恼。为什么说九品烦恼只导致七返人天?因为和九品烦恼的猛烈程度有关,上上品的烦恼力量是最大的,所以上上品的烦恼可以导致两次两返。然后说上中的烦恼、上下的烦恼和中上的烦恼三种烦恼,一品烦恼一返人

     天。上上是两返了,上中是一返,上下是一返,中上是一返,已经是七返当中的五返了。剩下中中烦恼、中下烦恼,两种烦恼导致一返人天,这是六返了。最后是下上、下中、下下,三品烦恼导致一返人天。九品烦恼导致七返人天,上上品最强烈,一品烦恼导致两返人的状态;然后上中导致一返、上下导致一返、中上导致一返,这就是五返了。剩下还有两返,中中、中下导致一返,然后下上、下中、下下导致一返。就是九品烦恼导致七返人天。我们先把这个问题挼清楚,然后就容易理解了。

     为什么叫一来果位?在一来果位之前,在预流当中要从一品断到五品,第五品已经是一来向了。六品烦恼断尽之后,到了一来果。为什么叫一来?来一次就够了。为什么只来一次?相续当中的六品烦恼已经断了,还剩下最后三品了,最后三品是最弱的,最弱的三品就是下上、下中、下下导致一次,所以一来果位九品烦恼断尽了六品,还剩三品,最后这三品力量是最弱的,这三品烦恼导致一次,所以一来果位只来一次就够了,就可以获得涅槃。

     一到五都是属于预流果要断的,因为断完第六到了一来,一来果位相续当中只剩下三品。一来到不来之间剩三品,就是七、八、九三品,也就是下上、下中、下下。三品是在一来果位要断的。如果把这三品断完了,就到了不来果位,不会再来欲界了。九品烦恼就是这样安立的。

     为什么初果一定是七返?因为相续当中的九品烦恼还没断,所以

     九品烦恼导致七返,最多七返。为什么是最多?获得了初果之后,是不是数着七返才获得阿罗汉?不一定。有可能在获得了初果之后,进一步精进,他在这一世当中就超越了,直接就获得了果位。释迦牟尼佛的弟子当中,很多都是获得初果之后,再精进很快就获得阿罗汉了。还需不需要七返?不需要了。下面还要讲现证寂灭,一世当中就现证寂灭了,最迟是七次。有些天人获得了初果之后,回到天界了,后续就没有了,后面是不是又获得了什么果没有讲,这种情况最多还要人天七返。有些人间的富豪、施主,也是在佛前获得了初果之后,再没有消息了。后面是不是得二果、三果没有讲。如果这种情况,有可能后面还要在人天当中来几次。最多不超过七次的,有可能是六次、五次、四次、三次、两次,就是看自己的精进情况。七返人天只是在人间、天界之间安立。

     寅一、预流胜果:

     …家家。

     “家家”在预流果当中是比较特殊的。断三品和断四品叫家家。为什么断三和断四,不断五?因为五已经开始冲刺断六了,所以不算在家家当中,条件不够。安立家家是要断三品或者断四品。按照有些说法,通过见道到了修道之后,真正开始断烦恼,会不会只断一品、两品,不断三品,或者说只断一品,不断二、三?这不会有。为什么?有些注释当中讲,九品修惑,真正开始断九品烦恼时,刚开始用很大精进的去掉第一品烦恼,断完之后他的冲劲很大,一下子断了第一品

     之后,进一步还要断第二、第三,冲到第三的时候可以停下来。没有安立只断一品、两品、不断三品肯定是一、二、三一起断。断完之后就停滞一下,然后断第四品。为什么没有第五品?第五品属于一来向。因为一来向过了之后,断了第六品就到了一来果了,所以从这方面讲的时候,断三品和断四品是属于家家。

     家家的意思有两种,断三品惑之后,在人天还有三返。前面我们已经数过了。断三品惑,如果断了上上品,他断了两返,因为上品惑是最猛烈的,导致两返人天,所以断了第一品之后,他就断了两返。上中品一断,又是一返了。再断了上下,又是一返。七返当中减了四返,还剩三返。如果断三品惑,还有三返人天;如果断四品惑,再断一品,再把中上这品断了,又减一返,就是两返人天。

     在三返人天和两返人天的过程当中,出现了两种情况。一个叫人家家,一个叫天家家。为什么叫人家家、天家家?上师注释当中也讲了,人家家生是在人类中至少投生两次。什么叫至少投生两次?这是属于断四品惑的,断四品惑的就至少在人中投两次。天家家至少在天中投两次。当然还有断三品惑的就投生三次。

     什么叫人家家?人家家最后一定是在人间获得阿罗汉果位。人家家是什么情况?我们按照断三品惑来讲,断三品惑会三返人天。如果以人家家来分析,人家家有一个规律,他在断三品惑的时候,一定是在天上,他在欲界天断了三品惑证道。证道之后最后不是还剩下三返吗?这是怎么算的?天界断惑,死了之后投生人,这是第一次投人。

     投生人再回到天上,一返。再投人,回到天上,二返;第三次再投人,在人间证道,叫人家家。人间证道是证什么道?是证阿罗汉果位获得寂灭。人家家的情况是最初一定是在天界获得断三品惑的果位,他一定是先在天界断三品惑,天界把三品惑断完,死了之后,投生人间;人间死了回到天界,这是一次;天上死了,再投生人间,回到天上,就是两次;第三次是从天上到人间,就在人间证悟阿罗汉。这就是三返,人家家是最后在人间获得涅槃。这种情况一定是最初在天界证悟胜果。

     天家家反过来就行了。意思就是最后是在欲界天获得阿罗汉。他在人间最初断了三品惑,人间死了之后,生欲界天,再回到人间,一次;在人间死了,再生天界,又回到人家,二次;再到天界,在天界证悟阿罗汉,三次。天家家是在天界证悟阿罗汉,他去了天界三次。人家家是在人间要三次,因为人家家是最终在人间证阿罗汉,所以最初的证道是在天界,天界死了之后来人间一次,回去;来人间第二次又回去;第三次好了在人间证悟阿罗汉果。断三品惑是来人间三次。

     断四惑的减一次就行了。断四品惑的,只是人天两返。我们看注释当中讲,“人家家生是在人类中至少投生两次”,就是这种情况。断四品惑的,在人类中至少投生两次。所谓的人家家,一定是在人间证阿罗汉的。“过后以人的身份获得阿罗汉果位”,如果是在人的身份获得阿罗汉果位,最初断四品惑是在哪里断的?四品惑是在天界断的。天界断完之后,投生人间一次,回到天界;然后再投生人间就可以了,

     就会在人间证悟阿罗汉了。

     天家家就是反过来。断四品惑的天家家最早是在人间断四品惑,死了之后投生天界一次,回到人间,第二次到天界,在天界证阿罗汉。叫人家家和天家家。

     “家家”是什么意思?由家至家。不断从人间作为一个家,再到天界作为一个家,从家到家。结生人再结生天,就像从一个家搬到另外一个家一样,叫做家家。在《俱舍论》当中也有家家的名称。

     这在人间和天界次第的投生,如果从天界往人间投生,是不是一定是南赡部洲?不确定。可能三次或者两次都是南赡部洲,也有可能在三个洲当中换,第一次是南赡部洲,第二次是东胜身洲、西牛货洲。北俱卢洲是不去的。前面讲了,那里没佛法。天界的六欲天当中的任何一个天都有可能,不一定就是忉利天,欲天是可以变换的。投三次通过你的因缘在欲界天当中随意选一个。如果是两返人天也是一样的,就是由家至家。人家家和天家家是预流胜果当中的一个特殊情况。。

     我们前面把九品惑和七返的关系理解了之后,再来理解家家。家家只有两种情况,一个是断三品惑,一个断四品惑。断三品惑是三返人天,断四品惑是两返人天。怎么返的也好算,如果人家家最早在天界获得断三品或者四品惑,死后投生人,回到天上又投生人,又回到天上,最后投生人间,断三品惑的人家家是人间三次天上两次。断三

     品惑的天家家是天三人二,断四惑再减一个就行了。断四品惑的人家家就是人二天一,断四品惑的天家家就是天二人一。如果以前没学过可能不太好懂。我们前面讲了几个比较重要的,首先了知了九品惑和七返之间的关系,然后它为什么这样断,上上品的惑导致两返人天,然后上中、上下和中上三种就是一品惑一返人天,最后的中中和中下属于两个导致一返人天,最下品的三品导致一返人天。如果把九品和七返配好之后,再来看断三品惑、断四品惑的人家家分别是什么情况,就比较容易理解了。以上从小乘的侧面讲的,讲了人家家天家家的情况,顺便我们也是学了一下小乘的观点。大乘就不一样了,大乘只是使用这个名称而已,大乘的人家家、天家家没有那么复杂了。

     第五,人家家生。一位菩萨已经获得了或者很熟悉四禅、四无量、种种等持,他虽然生起了四禅、四无色等等,但是通过自己的菩提心、空性等善巧方便,不会生到色界、禅天等等,而是不断地投生人间。在人间当中投生成殊胜的国王、大臣,就是以最好的人的身份来度化众生,叫做人家家生。虽然菩萨获得了禅定,但是并不生于色界天,而是通过善巧方便在人间投生,在人间通过最好的国王、大臣等等身份来度化这样有情。

     第六,天家家生。菩萨虽然获得了四禅、四无色定等等,但是也是不现前色界。按照一般的情况来讲,四禅、四无色定在《俱舍论》当中叫做不动业,就是说如果你现前了禅定就是不动摇的,一定是生在色界天或者无色界天。下面不是禅定的业叫动摇业,动摇业是不指

     定生在哪里。比如你在欲界天修了不是以禅定摄持的善根,就不指定生在哪里。有可能是人间,也有可能是天界。四禅、四无色的业叫不动业,不动业就是不动摇。本来应该是生在禅天或者无色界,他通过善巧方便不现前,不往投生,只是在欲界天当中反复投生。为什么是欲界天当中,因为他是天家家,人家家是在欲界的人道当中投生。天家家虽然现前了四禅、四无色,但是不在无色界和色界投生,只在欲界的四天王天、忉利天或者兜率天等六欲天当中屡屡投生,通过天王的身份来利益众生。有些欲界的天王有时候名字是帝释天、大自在等等,其实就是菩萨的化现。我们在念《八圣吉祥颂》的时候,为什么要顶礼四大天王、帝释?他们也是天家家生的菩萨。虽然是菩萨,但是屡屡在欲界投生,通过天王的身份来利益众生的情况有非常多。

     寅二、一来胜果:

     一间… 第七,一间者。一来果前面讲了,一来是断了六品烦恼,一来是只来一次,这不是一返,和前面不一样。前面是七返,一天一人叫一返,相当于两次。所谓的一来只是来一次。他修了上面的时候能力够大了。虽然前面我们在算预流果的时候是这样算的,但是真正现前一来果位的时候,还需不需要像在预流果的时候,对七返人天那样算呢?不一定这样。一来果的时候,因为修道的力量比较强盛,所以断了六品烦恼之后,现前一来果了,只投生一次,就可以断尽所有的烦恼证悟阿罗汉果,所以叫做一来,再来欲界一次。比如只生人间或者

     天界一次,就可以获得阿罗汉果了。

     一来果为什么一来的原因前面我们讲了,他只剩下七八九最下品的三品烦恼,三品烦恼的力量最弱,三品加起来导致一次投生。属于一间,中间就是隔一次,间隔一次投生或者叫一生者,只是一生就行了。在《净土教言》当中,有一来菩萨。到底什么叫一来菩萨?一来菩萨就是只投生一次的意思,有些地方把十地菩萨叫一来菩萨。比如他从兜率天投生到南赡部洲,就这一次,然后在南赡部洲成佛了。释迦牟尼佛是这样,弥勒菩萨以后也是从兜率天下到南赡部洲之后就成佛了。一来菩萨就是指十地菩萨,我们以前在学麦彭仁波切的《净土教言》的时候,不清楚一来菩萨到底是指什么,是不是和小乘的一来果位对应?虽然名词一样,但是一来菩萨就是指十地,十地菩萨叫做一来,只是就是说间隔一次、投生一次就可以了。从兜率天下降到南赡部洲,就这一次再没有了,只入一次胎,然后在这儿证悟佛果。

     一来从字面上的意思是只投生一次,有时候是不用再来欲界投生。因为欲界的烦恼断尽了,一来果位的时候,就是只投生一次可以获得阿罗汉果位了,把这些断尽之后,只投生一次就可以了,在投生一次的过程当中,剩余的烦恼全部断尽,不需要中间再经历很多到色界、无色界的过程,就不需要再投生了。因为趋向色界、无色界的是针对后面讲的,前面所讲的一间等等,不需要继续往色界、无色界走,就在投生过程当中就把相续当中所有剩余的色界和无色界的烦恼通过欲界的身份断尽了,所以不需要再投生色界、无色界,这方面叫做

     一来胜果。

     大乘的一来胜果这里面也讲了,大乘虽然已经获得了最殊胜圆满的果位,所有的禅定、不共法的功德都已经获得了,但是菩萨们也为了供佛或者转法轮、积资净障等等,住在世间暂时不成佛,也有这种情况。如果要举例子,释迦牟尼佛一来在人间一次,弥勒菩萨也是即将成佛,通过各种因缘暂时住在世间,最后时间到了时候,他到南赡部洲在金刚座上面示现成佛,就是间隔一生,叫做一间。

     寅三(不还胜果)分三:一、定趋色界;二、 定趋无色界;三、此外补特伽罗。

     不来果就是不来欲界受生了,还会在色界和无色界。因为有些修行者死的时候直接就到了色界、无色界,所以到了色界、无色界之后,还会在色界、无色界当中继续地一边投生一边修行。虽然是圣者,但是三界的烦恼还没有断尽,还会因为剩余的烦恼没有断尽,如果这一世当中没有成就,还会导致他继续地在色界、无色界当中投生。分了三个科判,第一个是定趋色界,一定会趋向于色界的;第二个是定趋无色界,一定会趋向于无色界;第三个是此外的补特伽罗,就像身现证或者通过现世获得寂灭的情况。

     卯一(定趋色界)分二:一、总定 趋色界;二、分别上流。

     第一个“总定趋色界”,就是总的来讲趋向于色界的情况分了四种。第二个“分别上流”,什么叫上流?上流就是往上走,就是说还

     要慢慢地继续往上行。

     辰一、总定趋色界:

     …中生般,行无行… “般”是什么?就是般涅槃,涅槃的全称叫般涅槃。里面有四种,四种定趋色界,就是说四种获得涅槃的情况。

     第一个“中”是中阴般涅槃。第二个“生”就是转生之后的般涅槃。第三个“行”就是有行般涅槃,即通过勤作才能获得涅槃。第四个“无行”就是无行般涅槃,即不需要勤作,就可以获得涅槃的情况。我们还是先看小乘的理解,然后再来看大乘的解释。

     第八,中般涅槃。小乘当中的中般涅槃,中般涅槃是中阴时获得涅槃。因为他已经获得了趋向色界的情况,这位不还的圣者已经趋向于色界,他从欲界死了之后,趋向于色界的过程当中是以什么身份去的?通过...

    推荐访问:笔录 庄严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