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小学学习 > 正文

    农村城镇化的动力与模式构想

    时间:2021-07-11 04:01:10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城乡差别的存在,既有中国特定的历史文化因素影响,也有近三十年发展的结构性原因困扰,推动农村城镇化是消除城乡产别的根本所在。农村城镇化,应当是泛指我国县级以下的广大农村地区城镇化,是以县城为核心、以行政单元的乡镇、村为重点的城市化和城镇化。必须以工业化为动力,以解决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为基础,以发展农业产业化为目标,推进农村城镇化的实现。农村城镇化可以有三种不同模式:以工业产业带动为主的城镇化模式;以农业加工业带动为主的城镇化模式;以农业产业化带动为主的城镇化模式。三种模式条件不同,因此城镇化规模也有所不同。
      关键词:农村城镇化;城乡差别;城镇化模式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与难题,今天最主要的莫过于城乡差别,莫过于“三农”问题的影响。而此矛盾与难题的焦点,莫过于如何推进农村城镇化,如何在推进城镇化的进程中,实现人口合理分布,最终建立城乡协调发展的体制与机制,逐步消除二元结构障碍,实现全面的工业化、现代化与城市化。
      一、对城乡差别的再认识
      城乡差别是我们谈了多年,但却总是毫无结果的一个话题。多年来,城乡差别不仅没有改变,相反还有不断加剧的趋势。如何缩小城乡差别,如何有效推动农村城镇化,对城乡差别的科学认识是基础,也是必要的前提保证,更是我们推动农村城镇化的逻辑起点。
      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新中国建设发展经历了两个不同的阶段。因此不少人往往都会有这样的疑问:为何以前经济不发达,城乡差别并不是很大,矛盾也不是很多,相反地,改革开放以后,经济发展了,社会进步了,反而城乡差别却加剧了,城乡矛盾也更为突出了?
      想要搞清楚这些问题,我们必须从两方面来认真地加以考察。
      第一,建国初期,我国面临的首要任务是摆脱贫困,抓紧发展独立自主的工业化体系。早在1953年,毛泽东同志就指出:“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基本上实现国家工业化和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6年,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又强调指出:“我们现在的问题,就是要适当地调整重工业和农业、轻工业的投资比例,更多地发展农业、轻工业。”在《对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草案修改稿的批语和修改》中他再次指出:“我国人口85%在农村,农业如果不发展,工业不可能单独发展。”他一再提醒,不能因为抓工业、抓钢铁而丢掉了农业。他先后提出了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等著名论断。
      为了尽快实现我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国家先后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和调控手段。其中最主要的,就是通过“剪刀差”的方式,廉价地从农业获得大量原材料,支持和扶持了工业发展,这就是所谓的“以农补工”。尽管这是我国创业时期,也是发展最艰难的时期,但我们依靠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不怕吃苦、艰苦奋斗的精神,最终建立起了比较完整的工业化、及国民经济体系。由于当时基础差、底子薄,经济总体处于落后状态,农业与工业的产值又基本相当。因此,虽然在建国初期,城乡居民的收入比为1.12︰1,到了1978年,城乡居民收入变成了2.57︰1,但由于全社会总体生活水平较低,城乡居民的实际生活水平差别却并不是很大。人们安居乐业,社会祥和安定,各种社会关系总体处于平稳状态。
      第二,改革开放以后,我国面临的首要任务仍然是摆脱贫困,抓紧机遇发展经济。在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基本路线指引下,我国步入了改革发展的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同志作为务实的政治家,始终高度重视“三农”问题,总是把“三农”问题放在党和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位置。早在1962年他就指出:“农业搞不好,工业就没有希望,吃、穿、用的问题也解决不了。”农业兴俱兴、农业损俱损的历史一再告诫我们,农业稳定是中国稳定的基础。1985年他再次谈到,改革首先是从农村做起的,为什么呢?“中国人口的80%在农村,如果不解决这80%的人的生活问题,社会就不会是安定的。工业的发展,商业和其他的经济活动,不能建立在80%的人口贫困的基础之上。”农村改革的实践和取得的初步成功,不仅给农业经济带来了活力,给农民生活带来了实惠,而且直接影响和开启了之后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到1983年底,城乡居民的收入比,首次缩小到了1.82︰1的较好水平。改革不仅让农民尝到了甜头,也看到了中国未来的希望。
      随着之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以及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中国经济在改革中艰难前行,历经了调整变革和多元化模式的发展,逐步建立起了市场经济体制。乡镇企业也在完成了短暂的历史使命后,悄然消失和转轨步入了市场经济行列。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一切的变革,城乡居民收入的差别也在不断变化中跌宕起伏,但总体是不断拉大,不断加剧,最高时几乎达到了4︰1。但这仅仅只是一个数字的比较,如果加上基本生活条件、各种社会待遇、公共服务、医疗教育等多种因素的比照,那么城乡差别就不再是那样简单了。城乡差别不断扩大的事实,城乡矛盾日益加剧的严重性,不仅直接关系到中国全面工业化、现代化和城市化的建设,而且更关系到我国未来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
      城乡差别的存在,既有中国特定的历史文化因素影响,也有近三十年发展的结构性原因困扰。作为一个具有悠久发展历史的农业大国,我们总是单纯地认为:农业就是农业,农民就是农民,农村也还就是农村。因此,长期以来,无论在发展的理念上,还是在发展的具体对策上,我们也总是自觉不自觉地、自然不自然地,把农村、农民、农业排斥在了现代化之外,排斥在了工业化和城市化之外。工业过度集中在城市,农民工千方百计地进城,大量无序人员游离在城乡之间,有限的农业土地,却集中了无限的劳动力。这不仅造成了人口过度膨胀、城市闲散人口拥挤不堪、就业难、失业犯罪等各种城市化的问题,而且直接导致了农村人口无序流动、集体经济缺乏、政府无所作为、农村难以城镇化、农民生活水平难以提高的结局。
      早在19世纪,英国著名的社会学家埃比尼泽·霍华德,就在其《明日的田园城市》一书序言中鲜明指出:“大家似乎都认为,劳动人民现在不可能、而且永远不可能住在农村而从事农业以外的职业;拥挤而有碍健康的城市是经济科学的结论;我们现在这种把工业和农业分开的产业形式是一成不变的。这种谬误非常普遍,全然不顾存在着各种不同于固有成见的可能性。”这是对英国当时社会的客观概括,难道不是对我国城乡现实问题的真实写照吗?霍华德的突出贡献,就在于他把乡村和城市的改进,作为了一个统一的问题来处理,不仅超越了他所处的时代,而且更启迪着我们今天的思维。
      二、对农村城镇化的再思考
      农村城镇化建设,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也是缩小城乡差别、改变二元结构、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核心所在。中国能否解决好“三农”问题,能否实现社会和谐发展,实现城乡协调发展,以及能否完全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重要的还是要看农村能否实现城镇化,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标志,也是消除城乡差别的最终体现。没有包括广大乡村在内的工业化、现代化,我们所谓的工业化、现代化是有缺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是不完整的。因此,如何推进农村城镇化,不仅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且也是一个实践的问题。
      近年来,党和国家十分关注农民的生活,关注农村城镇化的建设。各省、市、自治区,也都在考虑“十二五”规划的农村城镇化推进问题。但不少学者和决策参与者,却还是过多地考虑发展都市圈、扩大城市人口的设想。有的甚至认为,“把城市人口增加了,都市圈的功能扩大了,就可以带动农村城镇化了”;有的则以为“把农民人口集中到一起,盖上几栋高楼或者楼房,就实现农村城镇化了。”这些偷换农村城镇化的概念,以扩大城市化的设想来代替农村城镇化的做法,甚至不顾城乡差别的事实,期望通过大都市圈来带动农村城镇化的想法,都不过是对以往固执偏见的继续,是不可取的,也是有害的。我国有自己独特的国情和民情,各地方也都有特殊的自然地理与人文环境,因此城镇化也必须因地制宜,必须要有适合本地和本区域的、实现农村城镇化的发展道路选择。

    推荐访问:构想 城镇化 农村 模式 动力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