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小学学习 > 正文

    如何解答认识类材料题

    时间:2021-07-10 12:02:17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给出一定的材料,让考生就材料中涉及的某个问题或现象谈谈自己的看法或认识,这是历史试题中常见的一种题型,我们不妨称之为“认识类材料题”。这种题型往往要求应试者对历史素材进行理性认识和规律的提炼。其答案的组织既来源于材料又高于材料,具有较大的区分度。下面笔者结合实例,对这一类型试题的解答方法简要归纳如下:
      
      一、将具体问题或现象加以归纳总结,从而得出一般性的规律
      
      例题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64年江海关道丁日昌密查:“内地商人买雇洋商火轮夹板船只,写立笔据,多托洋行出面,赴领事衙门呈报更名入册,领取船牌行驶,从未赴地方官报明立案。……缘洋商之货,进出只须完税,并无捐项,华商之货,进出既应完税,又须报捐。华商避捐,因托洋行。洋商图利,愿为代报。”
      ——《海防档》
      材料二 福建“间有商人向外国人雇买洋船,仍须与外国人合伙。是不仅资其管驾之力,实须购其修葺之料也。……是不过商人图借洋船之便利,而洋人之稽查防范,不使内地商人窃擅其技,已可概见。”
      ——《海防档》
      请回答:
      根据上述中国轮船航运业艰难兴起的史实,谈谈你对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规律性的认识?
      答案要点:中国的资本主义在其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压迫与束缚,同时,又对外国资本主义势力有一定的依赖性。
      【解析】这道题是要应试者根据中国早期轮船航运业的艰难兴起的史实提炼出一般性的结论或规律。解题思路是:(1)“内地商人买雇洋商火轮夹板船只……领取船牌行驶”是中国早期航运业领取船牌的具体现象,从中可以概括提炼出关于整个中国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的一些规律性的结论,那就是中国资本主义在发展过程中对外国资本主义是有一定的依赖性的。(2)从“……缘洋商之货……华商避捐,因托洋行”这段材料中可以提炼出中国资本主义在发展过程中是受到本国封建主义势力的压迫与束缚的。(3)“而洋人之稽查防范,不使内地商人窃擅其技”,从这个航运业的特殊现象中也可归纳出的一般规律是:中国资本主义在发展过程中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防范和束缚。
      例题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九月,郑氏集团派人到福建(同清廷)议和,请求“照……高丽外国之例,称臣奉贡”。康熙帝表示“台湾不可与……高丽外国比”,拒绝郑氏要求。
      ——《台湾外纪》
      材料二 痛哉!吾台民,从此不得为大清国之民也!吾大清国皇帝何尝弃吾台民哉!有贼臣焉,大学士李鸿章也,刑部尚书孙毓汶也,吏部侍郎徐用仪也。……又将关系七省门户之台湾,海外二百余年戴天不二之台湾,列祖列宗深仁厚泽不使一夫失所之台湾,全输之倭奴!
      ——《台湾人民抗战檄文》
      材料三 三国之宗旨在剥夺日本自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以后在太平洋所夺得或占领之一切岛屿,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满洲、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国。……
      ——《开罗宣言》
      请回答:
      通过上述材料,你获得了怎样的认识?
      答案要点: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解析】上述三段材料从康熙皇帝、人民群众的言论及国际条约等三方面具体的内容,分别说明了“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个蕴含其中的一般性的结论。这一从特殊的事物抽象出整体的、一般性概念或规律的过程就是凝炼思维、提高认识的过程。
      
      二、从成功的经验或失败、失误的教训中提炼历史启示
      
      例题3.阅读下列材料: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开始转入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直到“文化大革命”前夕的10年中,虽然遭到过严重挫折,仍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
      请回答:
      (1)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探索的十年中,党有哪些正确的指导思想和措施?
      (2)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探索的十年中,党有哪些失误?
      (3)请谈谈你对党这一时期历史的认识。
      答案要点:(1)正确思想和措施:①1956年,毛泽东作的《论十大关系》的报告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探索适合本国实际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始;②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国内形势和主要矛盾的变化,坚持了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③1957年,毛泽东又提出了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并提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法;④在全党范围内开展整风运动;⑤1960年,党中央开始纠正农村中的“左”倾错误,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⑥召开了七千人大会,初步总结了“大跃进”中的经验教训。
      (2)失误:①1957年,反右派斗争严重扩大化;②1958年,提出的总路线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③其后又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北戴河会议使“左”倾错误严重泛滥起来;④1959年,庐山会议上毛泽东开展了对彭德怀的批判并在会后发动了“反右倾”斗争,使“左”倾错误进一步发展。
      (3)认识:①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主要矛盾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成功的根本前提;②加强党的思想建设是社会主义事业不断走向胜利的思想保证;③一定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方针;④搞社会主义建设不应凭主观愿望,片面夸大主观性;⑤必须从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要尊重客观经济发展规律,要注意国民经济内部各部门的平衡,生产关系的调整必须适合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解析】我党在社会主义建设曲折发展过程中的正确措施都有可供吸取的成功经验,从中都可以总结出一些有益的历史启示。问题(3)关于认识方面的答案中①、②条,即正确认识社会主要矛盾及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的重要性,就是从中共八大对国内主要矛盾的分析和整风运动中总结出来的成功经验。在十年探索中错误的措施,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失误和教训分别在于片面夸大了主观能动性、忽视了国民经济的比例平衡和生产关系的调整脱离了实际生产力发展水平。总的来说,这些错误的根源都在于没有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方针。从失误的教训中总结到的历史启示即是本题问题(3)答案的③、④、⑤条。
      
      三、揭示历史主体的本质或特性
      
      例题4.中国共产党在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和20世纪70年代都根据当时的特殊形势对党的工作重心和组织领导作了重大转变,并且都对当时的中国社会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请根据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两次重大转变的认识。
      答案要点:(1)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政党,她不仅代表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且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2)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一切从实际出发,能及时地发现并纠正错误,指导中国的革命和建设朝着正确的方向全面发展。
      【解析】任何行为主体的言论和措施都是其本质属性的外在表现。对本题只要掌握了中国共产党的阶级本质和先进性,就不难理解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人民群众促使中国社会发生重大转变,才能领导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不断取得胜利。
      例题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国民此刻必须上下一致,先以公理对强权,以和平对野蛮,忍辱含愤,暂取逆来顺受态度,以待国际公理之判决。
      ——蒋介石在南京市国民党党员大会的讲话 1931年9月22日
      材料二 我们要以专心一致剿匪,要为国家长治久安之大计,为革命立根深蒂固之基础,皆不能不消灭这个心腹之患,如果在这个时候只是好高骛远,侈言抗日,而不实事求是,除灭匪患,那就是投机取巧……无论外面怎样批评谤毁,我们总是以先清内匪,为唯一要务,如果不是这样,那就是本末倒置,先后倒置。
      ——蒋介石对剿共高级将领训词 1933年4月7日
      请回答:
      请根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蒋介石前后两个政策的认识。
      答案要点:材料一反映了“九·一八”事变后,面对日本的侵略,蒋介石实行的妥协退让的政策;材料二说明了蒋介石实行的是“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这都反映了当时国民党政权反共、反人民和卖国的本质。
      【解析】本例要求应试者透过蒋介石冠冕堂皇的讲话来分析和揭示国民党政府反动卖国的本质。
      在这两例试题中,“揭示历史主体的本质和特性”的方法和上述第二条“从成功的经验和失败、失误的教训中提炼历史启示”的方法,实际上都是上述第一条“将具体问题或现象加以归纳总结,从而得出一般性的规律”的方法的两种具体形式。
      
      四、联系实际、知古鉴今
      
      例题6.阅读下列材料:
      在中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三次重大的国际战略机遇。中国在这三次机遇面前的表现是不同的,因而给自己造成的后果也各不相同:第一次(在16世纪)是有条件抓住却没有觉察而错过,结果开始了全面落后于西方的历史;第二次(在19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末)是强烈意识到机遇并进行相当的努力,但终因没有把握关键重点而再次错失,其结果是中国在“千古变局”之下,不但进一步落后于西方,而且还被近邻日本甩在后头;第三次(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机遇到来时,新中国在曲折中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虽然尚未实现中国复兴的梦想,但终于走上了一条希望之路。
      请回答:
      请谈谈你对以上历史的认识。
      答案要点:①政府应及时认清并利用国际战略机遇,促进本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②改革是历史的必然,是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前提;③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面对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国际形势,政府应积极、充分地利用国际最新科技成就,发展本国经济;④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和“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⑤珍惜和平环境,坚持发展不放松。
      【解析】上述答案共给出了5条内容。其中第五条内容明显具有知古鉴今的性质。而前4条内容尽管都是“由特殊到一般”的规律总结,但同时也具有联系当前我国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并加以借鉴的意味。
      认识类问题多出现于有多个设问的材料分析题中,且往往是最后一个设问,其结论大多可以从前面几个设问的答案中自然引出。因此解答这类问题一定要重视前面问题的铺垫作用。解答时要多留心于此,往往能事半功倍。
      (责任编辑:张太国)

    推荐访问:解答 材料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