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小学学习 > 正文

    经典诵读:中华文化融血脉、入基因的工程

    时间:2021-06-18 08:01:44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2018年9月,教育部、国家语委印发了《中华经典诵读工程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要求通过开展经典诵读、书写、讲解等文化实践活动,挖掘与诠释中华经典文化的内涵及现实意义,引领社会大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更好地熟悉诗词歌赋、亲近中华经典,更加广泛深入地领悟中华思想理念、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弘扬中华人文精神。并在“基本原则”中指出,要坚持以学校为主阵地,以课堂教学和学校活动为主渠道,为学生从小打下中国文化底色。
      对于中小学语文教师来说,应该如何看待这一方案?怎样在学校教育尤其是语文教育中落实方案的要求?诵读这一传统教学方式的价值和意义何在?如何更好地发挥其在教學中的作用?
      本期,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所长张世平对经典诵读十年来的发展进行了总结和梳理,就方案的特色作了解读,并对学校开展经典诵读提出了具体建议。扬州大学中国语文教育研究所邵克金、徐林祥从语言表达文化的规律、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以及学科特点的角度,对如何落实方案进行了探讨。白银矿冶职业技术学院崔正升、郝建莹则对我国传统的诵读法进行了重新审视,发掘其文章学价值及在写作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今年九月,教育部、国家语委印发了《中华经典诵读工程实施方案》。作为经典诵读工作的参与者和事业发展的见证人,抚今追昔,感慨万千。
      一、由“活动”到“工程”——经典诵读整十年
      中华经典诵读作为一个整体概念和工作项目,肇始于“十一五”时期。2006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纲要》,指出:五千年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国脉传承的精神纽带,是中华民族面临严峻挑战以及各种复杂环境屹立不倒、历经劫难而百折不挠的力量源泉。在肯定中华传统文化对推进当代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的基础上,要求“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传统经典、技艺的传承。在中学语文课程中适当增加传统经典范文、诗词的比重,中小学各学科课程都要结合学科特点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在社会教育中,广泛开展吟诵古典诗词、传习传统技艺等优秀传统文化普及活动”,与此同时,再次强调了“在全社会大力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
      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的领导和同志们学习《纲要》后认识到:中央在“十一五”期间重视和强调文化发展,其意义在于国家经历了近三十年的改革进入了“深水区”,需要整个中华民族进一步凝聚共识、团结一致、勇闯难关;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独特的宝贵财富,经历了“十年动乱”的破坏,经历了经济的快速发展,亟待重建、继承和发展;只有清晰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才能真正理解中国选择的道路、理论、制度以及文化支撑。十一年后,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对此作了深刻概括和权威表达:“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同时,从语言文字工作层面而言,同志们也认为:新形势下推广普通话,应结合学习、传承中华经典这个广受欢迎的载体;诵读传统诗文,则需要使用国家通用语言;两者互为平台,紧密结合,相互促进,会取得相得益彰的效果。基于这样的认识,语用司提出了经典诵读——“中华诵”这一活动方式,得到了教育部、国家语委领导的肯定与支持,以及相关部委的全力配合。2008年,中宣部、教育部、国家语委等六部委发出《关于以传统节日为主题开展经典诵读和诗词歌赋创作活动的通知》,教育部办公厅发出《关于推进中华经典诵读和中华赞·诗词歌赋创作活动的通知》,标志着经典诵读在政府层面的部署和开展。社会各界特别是学校积极响应号召,广泛开展诵读活动;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篆刻“中华诵”“中华赞”印章以资鼓励;活动专用宣传语“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处处可见,一时蔚为大观。
      诵读最初是以课下和校园活动的方式开展的,主要由语言文字部门部署推进。一年后,教育部办公厅发出《关于在教育系统做好“中华诵”经典诵读工作的意见》,经典诵读成了基础教育主管部门和语言文字部门合力开展的一项工作,诵读的作用得到进一步展现和发挥。2010年8月1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作出批示:“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是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教育的创新举措;教育部、国家语委要在总结活动成果和经验的基础上,把“中华诵”系列活动打造成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增强民族历史文化传承和国家认同、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载体和平台。
      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此精神指导下,教育部、国家语委制定了《国家中长期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年)》,规定:各级各类学校要加强经典诵读和规范汉字书写教育,广泛深入开展中华经典诵读、书写、讲解的社团活动和校外活动;组织诵写讲下基层活动,对师生进行诵写讲辅导。加强诵写讲的研究,包括诵写讲与语文教育、养成教育、青少年成长、人文情感培养等方面关系和作用的研究;探索以中华经典诵读、书写教育为基础的诵写讲教育教学方法;同时要求建设中华经典诵写讲行动社会参与平台和建设中华经典诵写讲资源库。
      此后,经典诵读以传统节日和红色经典诵读晚会、“中华诵”夏令营、校园诵读比赛等方式广泛开展。齐越艺术节暨全国大学生朗诵大会、中华学子青春国学荟,在高校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诗词大会通过深入挖掘、体现语言文字和传统文化的魅力,激起了全社会学习汉语汉字和经典诗词的热潮。
      《中华经典资源库》建设持续推进,在诵写讲方面全面发挥示范作用。诵读也在推进中华经典进入课堂、进入教材。部编中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文数量均大幅增加,占全部选篇的比例小学为36%、初中为48%;体裁更加多样,从《诗经》到清代的诗文,从古风、民歌、律诗、绝句到词曲,从诸子散文到历史散文,从两汉论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小品,均有收录。革命传统教育的篇目也占有较大比重。

    推荐访问:诵读 中华文化 血脉 基因 经典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