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小学学习 > 正文

    张宝锵:新闻长跑60春

    时间:2021-06-06 04:00:38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yhsj/yhsj201205/yhsj20120504-1-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yhsj/yhsj201205/yhsj20120504-2-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yhsj/yhsj201205/yhsj20120504-3-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yhsj/yhsj201205/yhsj20120504-4-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yhsj/yhsj201205/yhsj20120504-5-l.jpg
      在新闻的跑道上,连续奔驰了61年的老记者张宝锵近日获得广东省首届新闻终身荣誉奖,他不顾93岁高龄,奔赴采访第一线的身影再次受到业界瞩目。他说,直到现在,他仍时刻准备着拿起背包就出发。
      人物小传
      张宝锵,广东番禺人,1919年出生。他早年肄业同济大学机械系,后转学武汉大学,1946年毕业于该校史学系。
      早在1946年,他便在四川乐山的两家报社工作,先后担任文艺副刊版和要闻版的主编。
      1951年,他正式从事新中国的新闻工作,1985年自中国新闻社广东分社社长任内离休,当时已经66岁,但痛感“文革”期间丧失最宝贵的八年,为求补救,澳门日报社委以广州办事处主任的重任,他积极从事采访工作,一干十年,续任顾问两年,仍不离采写。1997年,再次荣休,时年已78岁。早在1994年,他已参与创办《炎黄世界》杂志,担任副总编辑,这时他仍继续这项工作;并自2001年起,他又支持印尼《千岛日报》为该报主编《中华文化》副刊,此外,还撰写大量专栏稿件。在新闻业务上至今共工作61年。
      1986年,暨南大学原新闻系主任马戎曾在《南粤记者》上发表文章,标题就是《跑道上的张宝锵》,至今20多年了。对此,张老高兴地说:“我现仍在跑道上,没有辜负马戎的厚爱,可以告慰于他了。”
       “中国的华莱士”
      “张宝锵今年71岁了,问他今后有何打算,他说,‘还是当个记者啊,跑新闻’。”
      “张老今年虚龄76岁,高龄如斯,却仍然在第一线采访,这实在是不多见的!”
      “张宝锵今年已届79岁,但却身挂相机,手抓钢笔,天南海北,四处奔走,深入一线,采写新闻。”
      “张宝锵虽然进入八十高龄已经6年,但他离休20年来,一直在采访、写专栏……”
      1990年、1994年、1998年、2005年,在不同的叙述者笔下,一个老人以瘦高个子,满头黑发,穿笔挺衬衫、修长西裤的不变形象,冲刺在时光跑道上,当时的观众大概都以为,那一刻是他个人新闻史上的奇迹,谁也想不到,离休后他又将这个奇迹延续了一万多天。今年4月,当记者走进他位于天河区广利路的家时,这位93岁的老人还在书桌旁核对资料,奋笔疾书,身边堆着20厘米高的两堆采访搜集到的材料。
      “30年前,我还是暨南大学的新闻学子,张宝锵老师就在中新社广东分社社长任上给我们讲课。他可谓是中国的华莱士!此次获广东省首届新闻终身荣誉奖是实至名归。”广东省委机关刊物《南方》杂志总编辑吴爱平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说。
      他比年轻记者还高产
      在中新社广东分社2010年7月的一份内部出版物上,封面大图一下子就抓住人们的眼球,两个青春靓丽的外国女郎搂着一个耄耋老者,他们紧紧倚靠并排立着,老者手握数码相机,眼望远方,笑容和女郎融为一体。
      “这是上海世博会时,我爸爸到上海采访,到达意大利展馆时,4名意大利金发女郎听说有91高龄的现场记者,立刻团团把他围住,不停要求合影,还伸出大拇指连连称赞他的身体状况和精神活力。”张宝锵的女儿张方建告诉记者。这一整组照片生动再现了两年前长达5天的世博行程,穿着明黄色和水红色衬衣的张宝锵,时而用镜头聚焦,时而与人们交流询问。
      然而,这生动的一页,只是张宝锵日常生活的一瞥,更多的时候,他的采访都在远离镜头的情况下悄然进行的。翻开每一期的《炎黄世界》,记者了解发现,许多重头文章和卷首评论员文章,大都出自张宝锵之手。
      93岁的高龄,还能承担一本杂志最有分量的稿子,源于他长年坚持亲临一线采写,并尽量占有最丰富的资料。在他家里,采写“一国两制”合作示范区横琴这篇文章,搜集到的材料就有一尺高。为了写好这个题材,他专程到珠海采访了几天。
      “他有个牢不可破的习惯,向来工作不假手于人。出门从不带人,写总结从不要旁人代劳,审稿、改稿乐意亲为。他说,自己动手,体会不同。”马戎在《跑道上的张宝锵》一文中如是说。
      1985年自中新社广东分社离休后,张宝锵受聘于澳门日报社,担任该报广州办事处主任,每天都和普通记者一起外出采访、摄影,效率惊人,仅1994年一年间在报纸上发表的文字稿就达到414篇、图片154篇,被《广州日报》原总编辑谢烽誉为难得的高产记者。这些通讯、特写,后来编为两本书出版,受到读者的肯定。谢烽还称赞张老腿勤走、眼勤看、嘴勤问、耳勤听、脑勤动、手勤写又勤拍(照片),是一位名副其实的“七勤”记者。
      93岁的张宝锵至今仍担任《炎黄世界》副总编辑,印尼《千岛日报·中华文化》主编、特约撰稿人。多年来,他撰写专栏文章已经有几百篇,其中“海峡两岸关系探微”专栏,自蒋介石退据台湾起,到陈水扁快要垮台时止,共180篇,约60万字,写作历时3年零10个月。文章聚焦台湾问题,观点明确,意涵丰厚,史实翔实,不少牵涉对美斗争的复杂情况,显示出作者研究国际问题的深厚功力。后来该稿辑成三册出版,是为海外读者深入解读两岸关系的少见佳作。
      早年,张宝锵为了写好霍英东,三次往返香港,与霍先生一共畅谈了20多次,这在新闻实践中算得上罕见。
      冒雨采访王锡爵
      张老采访的特点是:务必亲临第一线现场,认为这样才能取得第一手资料、最新的消息和最动人的细节。其次是不避艰险,“无限风光在险峰”,这样才能克服各种不利的环境,在各种条件下都能工作。
      1986年,台海出了一条大新闻,当年5月3日,台湾中华航空公司一架波音747货机降落广州白云机场,机长王锡爵要求定居大陆,同机的副驾驶员董光兴、邱明志则要求回台湾。该事件促成了中国大陆和台湾37年来首次的直接谈判。
      王锡爵驾机归来事件,轰动海内外,当王锡爵到北京后又驾机自北京来广州时,张宝锵为了抢得第一手新闻,亲自进入机场采访,这时候,天上刚好大雨瓢泼,张宝锵急中生智,拿起一个塑料袋套到头上,站在飞机降落点附近。
      一个将近七旬的老汉,就这样伫立风雨中,足足淋了半小时。“辛苦吗?值得吗?”身边有人问。事隔多年,张老对此的回答依然是:“一线采访辛苦,但也是记者的另类幸福,苦一点,终于拍到王锡爵的最新动态,现场感也更强!”
      类似这样的故事,只要问问广东新闻界的资深人士,就能搜集到不少个版本。他冲杀在前的形象,一直以来令业界敬仰。
      记者第一次见到他时也在采访场合。2010年10月,张宝锵与同事——《炎黄世界》社长、总编辑李骏到江门鹤山参加广东省侨刊乡讯工作会议,82岁的杂志社总编辑、社长,91岁的副总编,加上他们聘请的104岁的特约撰稿人周有光先生,无疑创造了中国新闻界和期刊界的奇迹,为此,记者曾特别写了一条“创造‘三绝’的期刊《炎黄世界》”消息刊登在《南方日报》上。令人意料不到的是,张老除了要借助助听器采访,其他方面与年轻记者无异:声音洪亮,思维敏捷,见解深刻,紧跟热点,行动也十分自如。
      张老告诉我,在高龄时他还和年轻的记者一同乘直升机到南海油田采访。有一次在东北长白山采访,他跑到长白山高峰悬崖上,俯拍天池怪兽的出现,同行的土壤专家、广东省政协副主席李金培见状大喊:“张宝锵同志,注意安全。”因为张老当时踏在松软的泥土上。
      查找材料的过程中,记者发现了25年前《广西沿海侨报》记者苏春华对张宝锵的一次采访。他在南宁亲眼见到,采访一结束,张宝锵就向社里发回两篇稿件,从南宁到防城港那天,酷暑当空,炎热异常,车内没有空调,同车有一两位年轻记者,热得难耐,牢骚满腹,张老却怡然自得,毫无怨言。

    推荐访问:长跑 张宝 新闻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