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小学学习 > 正文

    青海省藏区依法治理的难点与对策

    时间:2021-06-05 08:02:08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 本文以青海省藏区为例,分析了青海藏区依法治理的难点及原因,对藏区依法治理提出了几点对策建议:依法加强以寺院为核心的宗教事务管理是维护藏区社会和谐稳定的关键;提高藏区各级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是迫切的要求;建立符合职业特点的司法人员管理制度是藏区社会公正的保障;充分利用和发挥藏区本土资源在依法治理中的作用。
      【关键词】 藏区;依法治理;难点;对策
      一、引言
      青海藏族聚居区是西藏以外全国最大的藏族聚居区,总面积69.6万平方公里, 占全省总面积的97% , 约占全国藏族聚居区总面积的45.2%。平均海拔3370米, 海拔在3500米以上的县就有14个,是全国生存环境最恶劣的地区之一。特别是三江源地区, 总面积为31.6万多平方公里,占青海省土地总面积的32.7%, 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因此,高寒缺氧、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繁是其不同于其他藏族聚居区的生态地理特征。由严酷的自然环境导致的贫困面广、量大、程度深、基础设施薄弱、公共服务能力不足、产业发展约束条件严酷、自我发展能力不强等弱势。经济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农牧民收入水平低且增长缓慢,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等是全国藏族聚居区的共同特征,青海藏族聚居区尤甚。
      从社会形态上看,青海藏区还是多民族、多宗教并存的省份。藏族、回族、蒙古族、土族和撒拉族等五个世居少数民族普遍信仰宗教。境内五大宗教齐全,主要宗教有藏传佛教、伊斯兰教、汉传佛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和苯教。截止2012年底,全省共有寺观教堂2155座,宗教职业人员48174人,信教民众近300万,占全省总人口的52%以上。由于宗教习惯法的盛行,作为现代文明标志的法治在这一地区推行较为困难。面对经济社会的转型和社会利益分化加剧、国内外影响稳定因素复杂的局面,藏区面临着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诸多社会矛盾,承担着与分裂集团作斗争,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重任。根据习近平总书记“治国先治边、治边先稳藏”和中央“依法治藏、长期建藏”的指示精神,依法治理藏区是藏区和全国同步迈向小康社会的关键。
      二、青海藏区依法治理的难点及原因
      1、社会环境封闭落后,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青海藏区社会事业基础薄弱,加之信息闭塞、交通不便,造成市场经济不发达。地广人稀,公共服务半径大,交通网络覆盖成本高、加之地方财力捉襟见肘、无力投入,致使基础设施建设十分落后,广大藏区难以平等享有基本公共服务。人口基数少、基础教育薄弱、职业教育滞后等因素, 限制了青海藏区群众素质的整体提高, 广大农牧民缺乏劳动技能和创收能力, 观念落后、自身脱贫致富的意识不强,成为影响藏族聚居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绝大多数农牧区地理位置分散、偏远,人口密度小,信息闭塞,处于一种相对封闭状态,很难聚集高素质人才,人才极其缺乏。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民族地区社会落后,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教育、卫生等,有专家估计最落后的青海藏区与最先进地区的发展水平相差50年。很难想象在十分贫穷的地方有良好的法治环境。加之宗教文化的盛行,藏区的社会行为规范深受藏区习惯法的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和处理社会关系上也深受藏区宗教习惯法影响。作为现代文明标志的法治文化在这一区域发展迟缓,认同度低。
      2、普法难度大
      普法三十多年来,普法工作在藏区开展不理想,导致藏区群众对国家法律的认同度低,对法律的信仰更无从谈起。根本原因是藏区普法难度大。首先,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一切工作转向以经济建设为重心,而忽视了对农牧民群众的思想政治和法制宣传教育。其次,由于地理环境、交通等诸方面影响,使藏区社会发育程度低,经济、文化较为落后,目前仍有相当比例的文盲,不少群众面对市场经济条件下产生的利益矛盾和冲突,往往不懂得依靠法律、依靠政府来解决,而采用武力、报复、破坏的办法,致使争议逐年增多,规模不断扩大,危害日益加重。三是普法经费少,普法经费包括法制宣传、法制教育、法制培训、法制教材、法制器材等投入,而且,应该纳入政府财政预算。但藏区受制于财政困难,投入严重不足,受大多数地区人均只有不到0.5元。而且缺乏适合藏区的统一的普法教材,普法办公室人员编制严重缺乏,且缺乏专业人员,影响了普法的效果。四是普法成本高。绝大多数藏区的农牧区地广人稀,位置分散、偏远、交通不便、人口密度小, 公共服务半径大,在牧区的生活区普法工作还能跟得上,但在生产区的普法工作大多数地区还是空白。五是普法方法简单,形式单一,加之普法人员自身的法律素养不高,影响了普法的效果。
      3、司法专业人才奇缺
      长期以来,专业司法职业队伍建设在藏区是极度薄弱的环节,不容忽视的是,近年来作为欠发达地区的藏区基层人民法院,由于原有的审判人员不断退休、离岗,病退,而新鲜血液又无法补充,许多地方出现了高素质人才进不来、低素质的人出不去、能力强的人留不住的现象。藏区基层法官断档现象日渐凸显,已经严重影响了审判工作的顺利开展,形势严峻。造成基层人民法院人才短缺的主要原因在于,进口不通,出口不畅,人员编制管理不当,法院在人员管理上无法形成良性的人才流畅机制。与此同时,法院待遇不高,条件不优,审判业务骨干不断流失,优秀人才更是难以吸引。在编制管理上又存在不科学、管理不规范的现象,长期以来我们把本来是专门管理的司法人员按照公务员管理,许多已考取了司法资格的人员在招录司法人员时又要求参加统一的公务员考试,使许多考取了司法资格的人员无法进入司法机关。造成法院工作人员结构不合理、法律人才青黄不接。审判力量不足的问题,已经严重制约审判工作的正常开展。许多基层法院的审判庭和人民法庭,由于法官不足3人,连合议庭都无法组成。
      另外,青海藏区少数民族众多,双语司法人员严重缺乏,严重影响了涉及少数民族的涉法涉诉案件的处理和少数民族诉讼权利。双语司法人员的严重缺乏成为严重制约藏区司法体制改革的难点。

    推荐访问:青海省 难点 对策 治理 依法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