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小学学习 > 正文

    推动高校大学生军事技能训练发展的思考与对策

    时间:2021-05-29 12:03:13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军事课是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多年来进行了不断的创新尝试,为在大学生中普及国防教育、强化国防意识、掌握军事技能、储备国防力量打下了基础。随着军事课建设的不断深入,逐步凸显出军事技能训练效果仍不理想、需进一步适应国防教育发展需要等问题。文章对大学生军事技能训练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从顶层设计、实际组织等方面提出了建议,以期增加军事技能训练的可操作性,真正达到利用军事课进行国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
      关键词:国防教育;军事技能训练;思考;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0-0277-02
      军事课是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大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包括军事理论课教学和军事技能训练两个部分。自1985年在部分高等学校开展军事训练试点至今,经过近30年的发展,我国普通高等学校的军事课程已经走向正轨,初具规模,在增强学生国防意识和爱国主义观念、加强组织纪律性、提高学生军事素质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军事课在带给大学生新的课程学习和体验的同时,近年来也凸显出一些新问题,突出表现在重理论,轻训练,军事技能训练的组织与实施尚显不足。如何让军事技能训练真正走近大学生,让军事技能训练从弱势地位走向与军事理论课教学并重,使高校军事课建设得到不断创新与可持续性发展,成为我们亟待正确认识和深入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军事技能训练存在的问题
      1.场地条件单一。目前军事技能训练仍然依靠组织学生进行2~3周的军训为主要表现形式,以“条令条例教育与训练”为重点内容,在校内集中进行。此种模式可以有效地解决学生的住宿、餐饮、日常管理及训练场地保障等问题,但在客观上也使军训流于一般意义,没有给予大学生更多的军营环境体验。特别是涉及到《大纲》中的“轻武器射击”、“战术”、“军事地形学”、“行军宿营”、“综合训练”等内容时,多数高校受限于场地条件限制而无法真正有效展开。
      2.落实内容单调。大学军训模式较高中军训普遍创新力度不大,有些高校结合目前社会上存在的一些人身安全问题,拓展引入了防身术、军体拳等训练内容,受到了广大新生的欢迎和好评,但总体来看军事技能训练仍是组织大学生进行基本队列动作训练,强度和实战意义都比较有限。学校、承训部队或多或少存在着安全、顺利完成任务的心态,特别是当国内其他高校被曝光发生了问题的时候,更加带来一定程度的压力,造成了军事技能训练的安全效益永远大于实际训练效益的认识和现状。大学生对军训持消极态度的占比不在少数,部分同学会感到排斥和反感,军事技能训练内容没有吸引力是主要因素之一。
      3.保障条件不足。现阶段普通高等学校军事理论师资队伍建设仍较薄弱。有军事专业教育背景或有过军队经历且满足高校要求的人员还较少,主要专任教师来源表现为其他专业人员改变专业从事军事课教学、武装部人员参加短期培训任教、思政人员兼职和聘请军校教员代授等几种途径,存在着专业不对口、职称晋升上空间有限等现实矛盾。
      二、原因分析
      1.保障机制还不够规范,部分课目在设置上可操作性不强。军事课的主要法律依据是教育部、总参谋部、总政治部2007年联合印发的《学生军事训练工作规定》和《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等重要文件。但要真正全面落实和执行大纲所规定的内容却比较困难。例如“轻武器射击”,文件规定了由地方军事机构提供枪支和弹药,但射击场地通常情况下难以保证;“军事地形学”课程的学习重在识图用图,基本的教学保障是军用地形图,而实际上军用地形图密级较高,难以满足保障条件。而且“全国高等学校在地理范围上分布很广,而识图用图所需要的地形图要与现地一致,所以要保障教学的用图需要和达到一定的教学效果几乎没有可能性”[1]。受制于保障条件的限制和保障机制不健全,导致部分军事技能训练内容可操作性不强,影响了军事技能训练的严肃性。
      2.在实际执行中流于形式,决定了训练难于取得突破性效果。军事技能训练通常被安排在每年夏季的8、9月份进行,由于易受酷暑、雨水、台风等气候因素的影响,时间上往往不能得到全部保证。部分同学因身体素质确实较弱,或者对军训兴趣不大,以身体不适等各种原因请假,从而也难以保证参训率。在考虑学生身体可能会出现不良反应等顾虑情况下,学校和承训部队都主观或客观地给予包容,对纪律表现和队列动作的规范性准确性强制要求有限,使军事技能训练几乎流入形式。在学校和承训部队的共同负责下,整体军训立足于安全第一、立足于完成任务,缺少有效的强化管理措施。没有军营氛围,使军事技能训练实践难以全面地、符合标准地执行。学生对一般意义上的军训缺乏热情和全身心投入,也必然造成军事技能训练难以取得突破效果。
      三、推进军事技能训练有序发展的对策建议
      1.加强顶层设计,创新军事技能训练模式。从顶层进行设计协调,赋予地方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军事技能训练新的组织实施方式。“学校毕竟是一个国民教育机构,很难完全承担军事理论、军事技术的教育与训练任务”[2]。所以要在军事技能训练的场地、时间、组训方式等方面做进一步的细化调整,使军事技能训练增加军味。场地单一转向多元化入营。积极创造条件,使军事技能训练入军营、军事基地、军事院校。充分利用军营训练场地资源,使大学生深入体验军营生活,感受军营氛围,提高思想觉悟、磨炼意志品质。在真实的情境环境下进行严格规范训练,有效增强学生的纪律观念和服从意识,提高学生自我规范、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能力,真正养成雷厉风行、严谨细致的优良作风。结合部队的接待能力,在阶段上可分阶段、分步骤完成。短期内形成部队营区、学生军训基地、预备役民兵训练基地和高校校园并存的多种模式,逐步发展到向完全进入军营过渡。建立反馈机制,通过比较完善,逐步形成更实效的机制办法。时间集中转向全局性调整。高校新生应在第一年完成军事技能训练任务。但在同一时间组织入军营,会带来众多难题。普通高校可以分批、分时间段实施。通常情况下,军事技能训练可集中选择在开学初或者假期中进行。逐步论证把集中训练的2~3周时间进行调整,在全年周期内组织完成。大一原则上不再放寒暑假期。也可以结合部队驻训、演习等时机根据具体条件到部队参加军事技能训练。教官固定转向教官与退役大学生士兵双结合。从制度上确立在各高校退伍大学生士兵中优中选优,担负军训骨干,参加对下一年级新生的军事训练工作。由于退伍大学生士兵成绩优异、军事素质突出,能了解大学生的心理,和大学生走得更近,在训练时也会更加务实,易于被大学生所接受。无论在个人经历还是军事技能训练方面都能够起到典型示范作用。涉及到的学业冲突可以由学校给予适当补课。

    推荐访问:对策 技能训练 推动 思考 高校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