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小学学习 > 正文

    浅析《孙子兵法》中的社会管理思想

    时间:2021-05-29 08:00:52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孙子兵法》是举世公认的中外军事学术史上的一颗璀灿的明珠,在中外军事学术史上据有不可替代的地位。虽然它从战争需要出发,着重阐述了军事战略原则,未对社会管理本身作正面论述,但它所阐明的许多理论原则、思想内涵已远远超出军事领域。作为现代社会管理基本理论之一的现代公共管理学,在许多方面都借鉴和继承了《孙子兵法》的思想,现代社会管理是现代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能,从社会管理的角度去研读这部兵书,我们会发现,现代公共管理学所阐述的一些原理、原则和方法,在《孙子兵法》中已有十分深刻而具体的论述。其主要表现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上下同欲者胜”——注重上下同心的组织环境
      组织环境或组织气候作为社会管理的一个重要概念,在现代才被提出来,它是指基于组织成员的感情、态度、思想、精神和情绪等而产生的普遍持久的行为气氛。它认为,如果个人的心理意识与组织目标和要求一致,则组织气候就团结和谐、充满生机,否则,就将人心涣散,矛盾百出。《孙子兵法》十分重视民心、军心在战争中的重要作用,把民心、军心向背视为战争胜败的根本原因之一。它认为战争是国家大事,心须注意五个方面的事情,即“道、天、地、将、法”五事,将“道”列为五事之首。“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与之死,可与之生,而不畏危”(《孙子·计篇》)在这里,所谓“道”,就是使广大民众与国君有共同的愿望,有了共同的愿望,民众就能为君生、为君死而无所畏惧。不仅如此,《谋攻篇》还提出,“知胜五”,其三便是“上下同欲者胜”,把这种组织气候作为判断战争胜负的五个根据之一。显然,现代社会管理继承了《孙子兵法》或以《孙子兵法》为代表的我国古代文化思想的重要内容。
      二、“夫将者,国之辅也。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削”——坚持严格选才,辅以教育,资以激励的行政用人原则
      人是战争、行政及一切国家政治活动的根本。《孙子兵法》论兵时,对人才的地位、选择、使用、激励等,都有深刻的论述。首先,它把将帅这样的军队高层指挥管理人才抬到相当高的位置,并对其地位、职责、素质等作了一定的规定。它认为:“夫将者,国之辅也。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削。”因此,懂得用兵的将领是国家安危和民众命运的主宰。在此基本上,它又提出了为将者需要具备的素质,要求他们必须具有“智、信、仁、勇、严”(《计篇》)之德和“爱兵如子”之行。并指出:“将不可愠而致战”(《火攻篇》)。对将领的使用,它认为:“将听吾计,用之必胜,留之;将不听吾计,用之必败,去之。”(《计篇》)从而在将领的认识和使用问题上,提出了比较深刻完整的观点。并体现出了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的原则。
      其次,《孙子兵法》强调应加强对组织成员的教育。它指出:“齐勇若一,政之道也。”(《九地篇》)把军队的团结一致,取得胜利,归因于对军队上下的教育和管理。
      再次,《孙子兵法》还非常重视对组织成员的激励。它指出:“夫战胜攻取,而不赏其功者凶。”(《火攻篇》)认为作战胜利而不赏有功者的行为是危险的。它甚至提出要“施无法之赏”(《九地篇》)。即施行法规以外的奖赏。正如现代社会普遍实施的重奖有功人员一样。而现代社会管理人际行政理论也主张在行政用人中有效运用激励因素,调动组织成员的积极性以保证行政运行的有效性和高效率。
      三、“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主张因利乘便、因地制宜的权变思想
      现代社会管理学的权变理论的模式有很多,但其共性的一面均意在表明没有一种在任何条件下都适用的领导方式。而《孙子兵法》对此也十分重视,并有十分深刻的阐述。它提出要“因利而制权”(《计篇》)要根据战场的具体形势,采取相应的措施。所以“兵家之胜,不可先传”(《计篇》)。军事家取胜的作战方法,必须在战争中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不可事先做出死板的规定。要“以分合为变”、“悬权而动”(《军争篇》)。并十分形象地阐明:“兵形象水”、“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虚实篇》)。为此,它进一步提出要“践墨随敌,以决战事”(《九地篇》)。要象木工按照木材形状打墨线一样,依据敌情变化而随机应变。与此“制权”思想相适应,在具体战术上,它提出了“奇正相生”的辩证观点。“三军之众可使必受敌而无败者,奇正是也”(《势篇》)所谓“奇正”,是指一组对立的概念,“奇”指特殊战法,“正”反映一般战法。在作战指挥中,堂堂正正为正,出其不意为奇;它认为:“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奇正相生,如循环之无端,孰能穷之?”(《势篇》)所以,“知兵者,动而不迷,举而不穷”。(《地形篇》)通晓用兵作战的人,行动时不迷惑,所采取的措施是变化无穷的。由此可见,《孙子兵法》与现代社会管理理论所阐明的原理,虽然立足点不同,但在权变思想上的认识毫无二致。
      四、“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提倡利害兼顾、以利为重的行政价值观
      利与害的问题是军事价值观、战争目的论的主要问题。《孙子兵法》是用来指导战争的,而战争的必要与否是由军事价值观和战争目的决定的。在战争的必要性问题上,《孙子兵法》把“利”作为其衡量标准。“利”在微观上指战场的有利条件,有利形势。如“兵以诈立,以利动”(《军争篇》)。即用兵要立足于使用计谋,要根据有利条件采取行动。“利”在宏观上指国家利益,如“主不可怒而兴师,……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火攻篇》)。君主不可因一时的愤怒而兴兵打仗;虽然它也提出“唯人是保”(《地形篇》)的保民思想,但接着它明确提出必须“利合于主”(《地形篇》)。保民是为了利君,以此为出发点对战争的必要性做出决断。并且提出在具体的决策过程中应考虑周全,趋利避害。即所谓“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九地篇》)。尤其应把握行政价值观对组织及其成员的行为的影响。当然,社会管理理论对此研究的最终目的在于提高管理效率。
      五、“兵非益多……取人而已”与“兵贵胜,不贵久”——强调精干的行政组织原则与速胜的组织效率意识
      组织的精干和管理的高效是社会管理组织所要达到的两大目标。首先从组织的精干来看,《孙子兵法》提到了组织的重要性。它认为:“凡治众如治寡,分数是也。”(《势篇》)管理庞大的队伍就像管理少数几个人一样是靠“分数”。它认为“兵非益多,……足以并力,料敌,取人而已。”(《行军篇》)兵力不在于越多越好,只要能集中力量判断敌情,取胜于敌就足够了。而现代社会管理理论也强调组织建设的重要性,认为社会组织是社会管理职能的载体,是社会管理运行得以维持的基础,是领导者与被领导者、政府与社会、社会与个人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所以,社会组织成为社会管理理论研究的重点之一。现代社会管理理论也强调社会组织要精简精干,认为社会管理组织的规模应控制在足以承担其职责的范围之内。其次,就管理的高效而言,《孙子兵法》主张速战速胜,明确提出“兵之情主速”(《九地篇》)。即用兵的情理重在迅速。并指出“兵贵胜,不贵久”(《作战篇》)。主张在战争中速战速胜,避免使自己陷于长期的消耗战中。而现代社会管理理论更是重视高效率的管理,力求社会管理工作高质量,少投入,快速度,高产出,以尽可能低的成本和资源创造出和谐有序的社会格局。
      六、“九地之变,屈伸之利,人情之理,不可不察”——强调重视外部环境的影响
      现代社会管理理论十分强调外部环境对社会管理活动的影响,《孙子兵法》也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只是它从军事作战的需要出发,比较重视自然环境的影响。为此,它在“五事”之中就提到了“天”和“地”的概念。“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计篇》)天和地蕴含的这些因素就构成了外部环境。其中特别是“地”,《孙子兵法》在《地形篇》和《九地篇》中对此展开了进一步的论述,把“地”分别归纳为六种地形和九种不同地区,并提出了相应的作战原则。认为必须重视并熟悉这些外部环境对官兵心理及战争胜负的影响。指出“九地之变,屈伸之利,人情之理,不可不察”(《九地篇》)。“知天知地,胜乃可全”(《地形篇》)。认为只有把握和熟悉“天”和“地”这些外部环境的影响,胜利才能保全。尤其是我国的社会管理与创新实践,尚处于初始阶段,如何有效宣传,教育公众,建章立制和政策引导,为社会管理活动创造有利的社会环境是当务之急的情势下,《孙子兵法》重视组织活动环境的思想更是具有强烈地现实意义。
      以上所述,只是就笔者所知简要列举了《孙子兵法》中所蕴涵的现代社会管理思想,还远不能反映出现代社会管理理论对《孙子兵法》思想的继承实际,也远不能反映出《孙子兵法》中所蕴涵的全部社会管理思想。《孙子兵法》是世界军事科学的经典著作,思想博大精深,但作为一部兵书,它自然有其侧重,不能无限夸大。尤其是现代社会管理理论通过不断吸收其他学科的理论成果,已不断发展完善起来了,体系庞大,更不能简单地以一句它的理论观点有许多在《孙子兵法》中都有过论述而否定其时代性和独立性,那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因此,笔者草撰本文之意,只是就二者相通之处,略作比较分析,通过揭示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更好地认识《孙子兵法》的价值,更有利于促进现代社会管理理论的发展。

    推荐访问:孙子兵法 浅析 管理思想 社会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