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小学学习 > 正文

    封闭性场所拥挤事件诱因之研究

    时间:2021-05-01 12:02:55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封闭性场所,如电影院和地铁站等,一般具有环境闭塞、流通不畅等特点。活动面积相对较小与人员流通不畅使得封闭性场所在到场人数较多的情况下极易发生拥挤事件且事态较难控制。本文对在封闭性场所发生的人群拥挤事件进行讨论分析,找出封闭性场所拥挤事件发生的诱因,并从社会层面和公安层面对此提出相关应对建议。
      关键词:封闭性场所 人群拥挤 诱因研究 应对建议
      一、研究对象
      本文主要研究类似于博物馆、地铁站、商场等由于自身在空间布局、人员分布、安全管理等方面的特点,导致其抗灾系统相对脆弱的封闭性场所。
      拥挤事件的发生往往具有突发性、高度不确定性和不可预测性的特点,但是综观封闭性场所拥挤事件的整个发展过程,我们又能发现它具有偶然性与必然性相结合、突发性与渐进性相结合的特征。据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安全工程系王起全等统计,近年来,尤其是2009年以来国内外的大型活动中曾发生85起拥挤踩踏事故,造成4026人死亡,7513人受伤,事故数量和伤亡人数均有明显增加的趋势①。这些人群拥挤事件不仅导致人群伤亡,而且都造成了极大的社会影响。
      二、活动构成要件
      如前所述人群拥挤事件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方面的主客观要件:首先是作为拥挤事件发生主体的人群要件;其次是拥挤事件所发生的场所、地形等环境要件;还有关于事件的策划与应对主体的管理要件。当群众聚集之时,这三个要件的发展充分与否直接关系到该事件是否会往拥挤事件甚至是安全事故而演变。通过对人群拥挤事件构成要件进行研究,可以较为正确地把握拥挤事件的特征,并完善对其的預警与处理机制,有效地规避风险。
      三、诱因分析
      (一)人群诱因
      1.人群密度过高
      过高的人群密度是拥挤事故发生的主要风险因素。在封闭性的城市公共活动场所一般都具有大规模的人群,这些人群具有数量较多和行动不一的特点,当场地内的人群聚集密度达到一定数值时,就会具有发生拥挤事件的风险。Wertheimer(2000)②指出,一旦人群密度超过临界值,人群就处于风险之中,所以人群密度决定人群是否存在风险。
      由上表可见,人群密度越大,单个人的活动就越困难。
      同时,人群密度又与人群移动速度有关。根据Nelson和Maclennan④的分析可知,人群前进速度随着人群密度的增大而逐渐减小。因此,在人群密度极大的情况下,人流涌动速度会极具降低,从而影响到了安全疏散的时间,继而便引发了危险的拥挤事件。
      2. 人群安全素质差
      人群素质包括生理、心理、教育水平等,其中还包括人群在危险情况下的自救意识、急救能力、在拥挤情况下的自律性以及对维持秩序人员的服从等。从媒体披露的信息来看,外滩踩踏事件的亲历者在遇到公共安全事件的时候表现得心理高度紧张。国家行政学院钟开斌教授认为,这可能源于他们之前所接受的公共安全教育不够⑤。
      在人群极其拥挤的密闭环境下,有突发情况时人们内心往往会变得紧张、恐惧,行为也随之变得慌乱,这样更加剧了现场的混乱程度。虽然这并不一定直接导致拥挤事件的发生,但是可能会增加伤亡程度,使事件进一步恶化。由于规模较大的人群所具有的内聚力远不如规模较小的人群,所以要在统一指挥、统一意志下形成统一的行动显然是十分困难的。所以即使在拥挤事件发生后及时采取了相应的应对措施,如果出现少数人不听从管理人员的指挥,脱离整体随意行动的现象,都将极大地影响到救援力度。
      (二)环境诱因
      1.自然环境恶劣
      人群拥挤事件的发生同样受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在同样的场地,同样的人群密度下,会因为如地形、地质地貌、水文,气象条件、周边环境、自然灾害等各种自然环境因素的不同,而使得人群拥挤事件的发生几率大大增加,这种情况是无法预见和躲避的。
      2008年从1月10日起我国遭受半个世纪以来最严重的冰雪灾害,令铁路大动脉京广线系统处于瘫痪状态,南方严重灾区广州滞留返乡过年的旅客超过350万人,广州火车站在短短的5天内滞留的旅客人数就超过60万,广场和候车室人均密度已经达到了每平方米7至8人,甚至高达每平方米16人。一旦遭到挤压,就容易发生人员晕倒和踩踏事件,将会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⑥。
      2.人工环境隐患
      人工环境因素是指由人为设置边界面围合成的空间环境。包括房屋围护结构围合成的民用建筑环境、生产环境和交通运输外壳围合成的交通运输环境(车厢环境、船舱环境、飞行器环境)等。这一因素因为有了更多人工成分的存在,所以相对于自然环境因素来说会更加复杂。
      (1)结构设计不合理。例如:地铁站、室内体育馆、大型商场等封闭性场所,往往可能因为过道狭窄,指标不明等因素影响人流通过速度,引发拥挤事件,进而导致踩踏伤亡事故。
      (2)建筑物存在安全隐患。周围建筑物(门、栏杆等)损毁或倒塌引起的人群失稳,进而引发拥挤事件的发生。2013年10月16日下午3点半左右,新沂市棋盘小学学生放学集中下楼,一楼楼梯口的扶手突然断裂,致使拥挤的学生从楼梯上摔下,造成多名学生踩踏、摔伤,其中3人为创伤性窒息,伤情较重⑦。
      (三)管理因素
      在人群拥挤事件发生时,社会管理层面的的应急措施便显得尤为重要。英国的RMC 公司研究表明, 人群的日常管理具有重大意义, 阻止灾难发生必须依靠好的管理系统和经验⑧。很多人群拥挤事件的发生往往都是因为管理者没有及时采取良好的应对措施,从而使得事件进一步恶化,造成更多的人员伤亡。
      1.管理人员自身素质不高
      管理人员自身的水平和素质集中体现在对人群的组织和控制能力上。上海官方发布的“12·31”外滩陈毅广场拥挤踩踏事件调查报告称这是一起对群众性活动预防准备不足、现场管理不力、应对处置不当而引发的拥挤踩踏并造成重大伤亡和严重后果的公共安全责任事件⑨。此次事件中,管理层面的问题凸显无疑,管理人员思想麻痹是活动安全的最大隐患,安全责任落实不力是公共安全的最大威胁。以此为例并结合对国内外案例的分析研究,我们将管理人员出现的常见问题归纳为以下几类:

    推荐访问:封闭性 诱因 拥挤 场所 事件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