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小学学习 > 正文

    民国汉语规划建设史上的瞿秋白及其“瞿氏方案”

    时间:2021-03-21 12:10:30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瞿秋白汉语现代化探索意义下的文字改革是他第二次赴俄期间正式启动的。他的中国字拉丁化方案是对“赵氏方案”做“相当的修改”,约花“一年的时间”完成的。“瞿氏方案”吸纳了瞿秋白“字眼”(“词儿”)研究的成果,对声调做大刀阔斧的“模糊处理”,简明便利,是后来“新文字运动”的理论基础。所以,从本质上说,“瞿氏方案”并非一个精确的现存汉语的实录描述方案,而是一个未来汉语规划建设方案。瞿秋白在民国汉语规划建设上的建树,是其“文化救国”思想的重要落脚点。
      关键词:瞿秋白 汉语规划 瞿氏方案 文化救国
      一、“瞿氏方案”的研制过程及其意义
      瞿秋白第二次赴俄是在1928年的春夏之交,到达莫斯科的时间是5月中旬。{1}这次赴俄原本只是开会,开完会就回国。可当完成中共六大及随后的共产国际六大的各项工作后,瞿秋白旧病复发。他听从医生的劝说和莫斯科方面的指示,住进了位于巴库的疗养院,在南俄休养了一段时间。瞿秋白没有及时回国的更重要的原因是,他被共产国际推为中国共产党在共产国际设立的常驻机构“中共代表团”的团长;{2}同时,还被选为共产国际执委会委员,是分管土耳其、巴勒斯坦、叙利亚等地民族解放运动的近东部部长。所以,他当时的实际身份和角色,应该是共产国际与中共中央政治局之间的“中介”。{3}
      到1930年7月动身回国,瞿秋白这一次在俄罗斯也生活了两年多。在这两年多的时间里,瞿秋白克服了种种困难,为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呕心沥血,做了大量工作。王铁仙、刘福勤的《瞿秋白传》有这样一段深情的叙述:“按现存的文字统计,9月14日至11月4日,五十天中……就约九万字。若加上译文,加上散佚的文章和书信等,每天成文平均数千字。这些大多是支撑着虚弱的病体写成的!”{4}除了上述工作外,瞿秋白1928年在莫斯科期间,还致力于中国的文字改革工作。{5}应该说,瞿秋白汉语现代化探索意义下的文字改革工作就是在这个时间正式启动的。具体时间大约可以锁定在1928年11月到1929年2月。也就是说,写完了上述九万字,初步完成了中共六大和共产国际六大两个会议精神的宣传工作后,瞿秋白便旋即投入到了中国字拉丁化这个学术领域的创造中,而且就在这三个月内拿出了他的最初方案《中国拉丁化字母草案》。该草案经过好几次的修改,到1929年10月定稿为《中国拉丁化的字母》并正式出版,大约“一年的时间”。{6}为什么进展如此顺利?原因至少可以找出以下四个:
      第一,可自我调控的时间相对较为宽裕。
      无论是中共代表团团长,还是共产国际近东部部长,工作弹性都较大。但更主要的还是处在疗养时期,他能够调遣较为充足的机会、时间和精力细心考察苏联的社会文化状况,从而深入思考中国的社会改造与建设问题。正如萧三后来回忆所说:“在此期间,秋白同志研究问题很多且很深。比如:中国苏维埃的宪法、土地法、劳动法、婚姻法及中国字拉丁化字母问题等。”{7}
      第二,苏联扫除文盲进入高潮以及郭质生的来访对他的触动大。
      从1921年起苏联就曾为国内少数民族制定拉丁化新文字方案,1928年正是他们扫盲的高潮期和兴奋期。当时苏联远东十万华工的扫盲任务艰巨。他们起初用汉字扫盲,但成效不大,很多华工学了两三年还不会读写。1928年2月郭质生所在的莫斯科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中国问题研究所着手研究中文是否也可以拉丁化,认为倘能创制一种拉丁字母拼音的中文来帮助华工扫盲,那将比汉字容易得多。就在这个关键时候,郭质生的好友瞿秋白再次来到了莫斯科。两人的再次相见碰撞出的就是中文拉丁化的灿烂火花。于是,就有杨之华在《忆秋白》中的这段回忆:就在这一年,“有一天,来了一位苏联同志,他是中文博士,是1921年秋白来苏联时的朋友。他给秋白送来两个抄本,说是秋白留在他家的研究拉丁文字母的笔记本。”{8}他就是郭质生。后人可以想见,郭质生对瞿秋白的这次相见有多少期待,而这种期待是与苏联扫盲的大好形势以及他和瞿秋白的志趣相投分不开的。1929年2月,就在郭质生的协助下,瞿秋白拟订完成了自己的第一个中国字拉丁化方案《中国拉丁化字母草案》。{9}
      第三,一批志同道合的战友组成了攻关团队。
      吴玉章1949年6月全国解放前夕在《人民日报》发表纪念文章回忆道:“1928年时代,他(瞿秋白)常和我及林伯渠同志等几个人研究中国文字改革问题,他写成了《中国拉丁化的字母》的小册子。”{10}据杨之华的回忆和描述,他们这个攻关团队的形成和运作基本上是属于“自愿”性质的。{11}也就是说,瞿秋白等人的这项工作完全是他们个人的行为,没有任何组织上的安排。共同的志趣让他们走到了一起,所以,什么困难都好克服。这与刘半农在赵元任家发起“数人会”一样,都属于“私人集会”。可以说,就是这样的两个“私人集会”掀起了中国20世纪二三十年代汉语现代化的又一个新高潮。
      第四,受国内南京政府“国语罗马字拼音法式”公布的激发。
      这恐怕是最直接的原因。赵元任、刘半农、黎锦熙等“数人会”拟定的《国语罗马字拼音法式》1928年9月26日由南京政府大学院院长蔡元培公布出来了。这极大地激发了瞿秋白改革中国文字的热情。看到语言学家赵元任等花了两年时间拟定出了“拼音法式”,应该说,他是备受鼓舞的,因为这是他多年的期盼。但他很快看到这个“拼音法式”有很多缺陷,因而不能很快推广。所以,他就在这个时间埋头再度钻进这个领域了。瞿秋白本人就明确承认过,《中国拉丁化字母草案》是“根据北京政府教育部的‘罗马字’,加以相当的修改”写成的。{12}有过去十多年的酝酿,有郭质生等苏联专家的帮助,有吴玉章、林伯渠、萧三等中国学者的共同努力,瞿秋白的工作进展极为顺利。1929年2月,拟出了《中国拉丁化字母草案》。这是一个大开本,当时的莫斯科中国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13}出版社印了200份。随后,1929年10月10日完成修改稿,1930年春署名“秋白”,由苏联KyTy出版社正式出版,印数多达3000册。这是一个内容分三部分的小册子。第一部分阐述汉字的难学与中文采用拼音制的可能性;第二部分探讨汉语声调的标注是否必要与补充办法;第三部分是拼写方案和拼写法。三个部分简明扼要,又重点突出。这3000册的小册子一出版,立刻引起苏联语言学界的极大关注。在莫斯科、列宁格勒和海参崴都举行了报告会,同时在苏联远东地区伯力和海参崴的报刊上还展开了讨论。1930年4月,列宁格勒苏联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中国研究室的汉學家龙果夫(A.Dragunov,1900—1955)正式参加这项工作,并与瞿秋白、郭质生组成了三人专门小组,负责修订这个方案。不久,瞿秋白回国,这个工作仍由列宁格勒苏联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组织的“中文拉丁化委员会”继续进行。委员会主席是阿列克谢耶夫,秘书长是龙果夫,成员有萧三和一些苏联汉学家。这样,《中国拉丁化的字母》成为瞿秋白对汉语现代化影响最大的一个改革方案。虽然他1932年12月在此基础上整理出了近十万字的《新中国文草案》,但该“草案”毕竟生前不曾发表过,1985年《瞿秋白文集(文学编第三卷)》尽管做了收录,但拉丁化运动早已结束。说《中国拉丁化的字母》影响大,最主要的原因在于次年1931年9月26日在远东海参崴华工俱乐部召开的“中国文字拉丁化第一次代表大会”正式通过的中国新文字方案《中国汉字拉丁化的原则和规则》就是以它为基础编制出来的。{14}为什么用“瞿氏方案”作为基础?这与龙果夫等汉学家与苏联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对“瞿氏方案”的肯定和宣传有直接联系。1930年5月23日,在莫斯科中国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附设的“中国问题研究所”研讨会上,龙果夫曾作过关于瞿秋白《中国拉丁化的字母》方案的专题报告。会议原则同意了这个方案。1930年7月,瞿秋白回国后,吴玉章、林伯渠、萧三、王湘宝(刘长胜)与龙果夫、郭质生、莱赫捷、史萍青等苏联专家一道以“瞿氏方案”为基础拟制出《中国汉字拉丁化的原则和规则》这一实施方案。

    推荐访问:汉语 史上 民国 规划建设 方案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