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小学学习 > 正文

    讲究对称美的写景古诗【讲究语言的对称美】

    时间:2020-08-13 07:25:21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讲究语言的对称美,就是讲求对仗,使语句如同排列整齐两两成对的仪仗队那样给人以美感。汉语言文学是世界上各种语言文学中最讲究对仗美的。在日常口语、谚语、成语中表现突出,千古流传的名诗句、格言、警句也多为对偶句,至于律诗中的联句、中国文学独特形式―对联,更是严格的对句。在说话和写文章时讲求语言的对称,能使语言表达增强稳定的均衡美,辩证的和谐美,对立的鲜明美,隽永的精练美,朗读的音乐美。对仗,作为语言表现的一种方式,永远不会推动其艺术魅力和审美价值。
      关键词:语言;对称;审美
      中图分类号:G6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8-0089-01
      
      为什么要讲究语言的对称美?即讲究语言对称的必要性及其好处何在?下面分几个方面简述。
      一、对称――在形式上最能体现汉语文字的特色
      汉语为独立方块字,一字一音,音节整齐,调分四声,音义形结合,单音词使用频率高,极易组成字数相等的并列偶句,在对偶中求词义的对称和语音的平仄相押。汉语文字的特征,使得对仗有了同时具备视觉美、听觉美、意象美的可能。追求语言的对称美,汉语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为其他任何文字所难企及。
      几千年来,汉语言文学中,对偶、骈文(指广义而言)、对联经久不衰,就因它深深扎根于汉语言的土壤中,显示了汉文字的特长。梁启超曾说:“骈俪对偶之文,近来颇为青年文学家所排斥,我也表示相当的同意;但以我国文字的构造,结果当然要产生这种文学,而这种文学因有其特殊之美,不可磨灭。”(《饮冰室文集》卷四十五《诗话》附《苦痛中的小玩意》)不能因历史上兴盛一时的骈体文的衰落而否定对称美的原则。
      二、对称――在内容上能充分反映自然美
      对称,是宇宙万物大至宏观世界小至微观世界的普遍存在的现象所共同具有的特性。刘勰说:“造化赋形,支体必双,神理为用,事不孤立。”(《文心雕龙・丽辞》)自然界的事物总是成双成对的,不体现对称性的物体可说是没有的。如:天地、阴阳、高低、远近、大小、雌雄;人的双手、鱼的两腮、鸟的双翅、叶的脉络……,无不对称。自然赋予了人们欣赏对称美的条件和能力,也使人们找到了表现这种对称性原理的语言形式―对仗。显然,对仗是人类依照自然对称美的规律创造的表现形式,骈句是自然规律在文章中的反映。袁枚指出:“山崎而双峰,水分而交流,禽飞而双翼,星缀而连珠,此岂人为哉?古圣人以文明道,而不违修词、骈体者,修辞之尤工者也。”(《小仓山房文集》卷十一《胡稚威骈体文序》)讲得颇合事实。
      三、对称――符合辩证法的认识规律
      作家徐迟在说到对句时说:“马克思的文章里很多,毛泽东同志的文章里也是这样。我现在开始习惯用这个写法,写的东西都是两个两个的,对着看的。古代人没有注意到这里有个辩证法问题,我们现在要用辩证法来思考问题。用辩证法思考问题,都是一对一对的。”(《谈谈报告文学》见《新闻采写经验谈》)对立统一是客观事物具有的特性,人们认识事物总是在事物与事物的对比中获得。在矛盾的对立中通过联比、排比、反比,可使对象的特征性质互为映照补充,相辅相成,或使矛盾双方的性质特征更为突出醒目。如“横眉冷对千夫指,腑首甘为孺子牛”,上句写对敌人毫不屈服,下句写对人民鞠躬尽瘁,一憎一爱互为映衬,分外醒目突出。
      四、对称――反映了人们的审美心理
      对称,是中国传统审美准则之一。人们生活在对称的环境中,观念中,对称美自然就渗透到人们的审美意识中去。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都讲究均衡、稳健、恬适、圆满、和谐。“事或孤立,莫与相偶,是夔之一足,�踔而行也。”(《文心雕龙・丽辞》)人们总是喜爱事物成双成对,协调美满的。“所有对称的东西,对审美上没有缺陷的人来说,通常都是美丽的和引人入胜的。”
      五、对偶句――醒目、易记、便于朗读
      对偶句要对得工整贴切,必须字酌句斟,在语音、语法、词义各方面作一番锤炼,这样就易使句子结构严密,用词精练。同时,凡是相近的刺激物易于组成知觉对象或对象的单元,使人们易于记忆。对仗的文字句式整齐,词义相对,把有联系的事物连缀一起,容易使人产生联想和推理,加深理解。加上音的铿锵,平仄相间,读起来抑扬顿挫,朗朗上口,悦耳动听,自然就易懂易记。一些脸炙人口的诗文名句,为什么多是工稳的对偶句,也有这个道理。
      六、对偶――具有广泛的用途和巨大的作用
      汉语对偶修辞格早在殷商时代就有了,当时的散文和韵文都有对偶句。到春秋战国时期的文章中,对偶已广泛运用。至魏晋南北朝的齐永明,形成四六骈对,到唐代,骈文特盛。对联在宋元时代风行,明清得到大发展。这充分说明追求语言的对称美,是我国文学的一个优良传统。徐迟同志在同一篇文章中说:“散文是怎么来的呢?散文是骈文中来的。我们中国有一个很好的写文章传统,就是造句常常是一对一对的。……有名的汉赋,以及后来的骈文,都是对句,一句对一句的。”
      对偶这种辞格,在感情的抒发、景物的描摹、哲理的论辩上都有独到的长处。对偶句应用的范围极为广泛,它用于写春联,作律诗,书题词,试才学,入行文,制标题,娱身心,可以说口语与书面语言,散文与韵文,文学作品与应用文体无处离得开对偶句。
      七、阅读和学习撰写对联(严格的对偶句),对语
      文水平的提高大有益处
      “属对”,是一种语音、文字、词汇、修辞、逻辑的语文综合训练,长期来的实践证明,这种方法不少可取之处。清代学者崔学古在《幼训》里指出:学对联“以通文理捷径”。近代教育家蔡元培认为属对“这一种功课,不但是作文的开始,也是作诗的基础。”现代著名作家老舍谈到如何提高写作能力,磨砺笔头硬功时,专门讲了练对联,主张对一对,憋一憋,会使遣词造句的能力有长足的进步。他曾风趣地说:“祖国语言文学得天独厚,能对出妙趣横生、意境深远、耐人寻味的对联,这外国人用洋文可对不出来啊!”总之,正如张志公同志所言:“属对练习能够通过实践,灵活地将语法、修辞、逻辑几种训练综合一起,并且跟作文密切结合起来……”。
      以上分析,可以看到讲究对仗,讲究语言的对称美,有文字、哲学、美学、文学等的依据,同时对评议训练具有不可忽视的效用。

    推荐访问:对称 讲究 语言 讲究语言的对称美 c语言对称数 对称数c语言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