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小学学习 > 正文

    陆克文登场_陆克文 奥运

    时间:2020-07-19 07:32:20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2007年12月3日这天,保持着他一贯的微笑,陆克文做了两件事:一是在首都堪培拉的总督府宣誓就任澳大利亚联邦第26任总理;二是在随后举行的首次内阁会议上签署了《京都议定书》。
      在澳大利亚2007年11月24日举行的大选中,陆克文领导的澳洲工党大获全胜,赢得了国会下院150个席位中的84席。这次胜利,结束了自由党领袖约翰・霍华德11年的总理生涯,也使工党一举走出此前4次大选失利、14年苦坐冷板凳的阴影。
      在大选中,人们从陆克文口中每每听到一个词――“改变”。在履新总理的第一天,陆克文就刻不容缓地开始向世界证明他的“改变”。他迅速兑现竞选诺言,加入《京都议定书》的决定,在数小时后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为澳大利亚赢得了持久而热烈的掌声。
      2008年,将是陆克文领导的工党政府的开局之年。这位刚过知天命之年的年轻总理,将给澳大利亚、给世界带来怎样的改变?作为发达国家领导人中罕见的“中国通”,他又将给中澳关系带来怎样的期待?
      
      中国情结
      
      大学时曾主修汉语和中国历史、中文流利的凯文・路德(Kevin Rudd),给自己取了一个响亮的中国名字――陆克文。
      陆克文出身寒微,成功全凭个人努力,这也为他增添了一重平民色彩。1957年9月,他生于昆士兰州一个普通的佃农家庭,是家中四个孩子中最小的。11岁时父亲早逝,全家被迫搬迁,靠亲戚的接济生活。
      坎坷的童年经历,塑造了陆克文坚韧顽强的性格。中学时代,他就因口才出众、成绩优异而显露过人的才华。他中学毕业的成绩是全年级第一,还获得过辩论赛冠军。早熟的他此时就开始接触政治,15岁便参加地区青年工党会议。此后他进入堪培拉的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修读中国历史及中文,1981年获一级荣誉学士;毕业后入职外交部,并从此走上仕途。
      从1988年升任外交部助理次长算起,陆克文1998年当选国会议员,2001年获提升为影子内阁外交部长,在当选议员不到10年后即获选总理。这一堪称顺风顺水的仕途,可以在相当程度上归结为陆克文在外交上的建树,其中与中国的联系占有特殊的位置。
      陆克文从中学起就向往亚洲,特别是对中国感兴趣,这也促使他在大学里选择学习中文。上世纪80年代后期,他曾在澳驻华使馆任外交官,负责分析中国政治及经济形势。这些经历,使他对中国的了解远超过一般澳大利亚政治精英。他可以与人用汉语侃侃而谈孔子的“中庸之道”、老子的“无为而治”,甚至“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也曾称赞他“汉语讲得很流利,对中国非常了解”。
      陆克文同中国的联系不仅是他工作的一部分,也延伸到了生活中。人们不难从他身上发现浓厚的中国情结。他那口在西方国家领导人中绝无仅有的汉语,常给他语惊四座的机会。2007年9月6日,来悉尼参加亚太经合组织(APEC)峰会的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同澳总理霍华德签署了总额370亿美元的天然气采购协议。这是澳大利亚历史上最大一笔出口合同。在随后举行的午餐会上,陆克文走上讲台,用京腔纯正的普通话说道:“我衷心地欢迎胡锦涛主席来到澳大利亚,我和我的全家与中国渊源深厚。上世纪80年代,我和夫人、女儿在北京工作、居住。今年,我的女儿嫁给了一位华人;我的儿子在复旦大学读书;我还有一个小男孩――我们最小的孩子,他正在读中学,非常非常顽皮,不喜欢做功课,但他偏偏在学中文。”
      澳大利亚媒体事后评价,陆克文的汉语抢尽了总理霍华德的风头,使后者懊恼不已却不得不服。人们甚至回忆起这样的细节:2003年胡锦涛访澳在国会发表演说时,陆克文是唯一不用带传译耳机的白人听众。
      
      美澳联盟基础不会改变
      
      陆克文对中国文化的精通和汉语的掌握,在目前发达国家领导人中无出其右。这使外界普遍认为,陆任内的中澳关系或将比霍华德时期发展得更加平顺。后者主政期间,主修同美国总统布什的私交,并将美澳、日澳同盟作为外交政策的重点。
      陆克文已经表示,除了支持“一个中国”、主张加强对华关系,澳中两国间未来在商业、国防安全以及环境议题上的合作也将对世界具有重要影响。一位工党外交政策顾问表示,多年来台湾当局对南太平洋岛国的经济援助,并没有给这些国家带来良好的治理,新工党政府很可能寻求中国在这方面承担更多的国际责任。
      但这只是一个表象。《悉尼先驱晨报》(Sydney Morning Herald)记者高安西(John Garnaut)在为“《财经》年刊2008:预测与战略”撰写的文章中指出,尽管陆克文的中国情结有目共睹,但不能简单地将他的“中国通”身份等同于亲华立场。陆克文了解中国,但是并不一定因此就比霍华德更亲华而疏远美国、日本。
      陆克文上任当天加入《京都议定书》,旋即令美国成为唯一未加入该协议的发达国家,独自面对国际社会的指责。除了气候问题,他还计划在2008年撤回驻伊拉克的澳大利亚部队。尽管如此,陆克文依然表示自己是“美澳联盟的支持者”。
      高安西认为,陆的这些举动可以理解为对此前霍华德过度亲美、特别是追随小布什的姿态的一种修正。而这种美国傀儡式的形象,在东南亚国家中引起了相当的反感。陆克文适当和美国保持距离的举动,更多是希望改进同周边国家关系,而不是改变美澳关系的基调。
      在担任工党影子内阁外交部长时,陆克文提出澳大利亚的外交政策立足于三大支柱,一是密切同联合国的关系,二是密切同亚洲的关系,三是美澳同盟关系。同霍华德被动倒向美国的政策相比,陆克文认为自己的思路更加主动、灵活,有利于澳大利亚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中发挥与自身能力相当的作用。
      在传统盟友美国、东南亚及太平洋邻国、东盟,以及中日韩等国家之间巧妙周旋,寻求与各方发展更加均衡的双边关系,正是陆克文的外交主题。
      
      务实政策应对经济挑战
      
      陆克文有意淡化工党的左翼色彩,主张温和、务实的政策,他的执政纲领亦紧贴民生问题,包括扩大医疗福利、为低收入者提供免费医疗、增加教育投入、提高中小学教学质量和降低高等教育学费等。
      大选中,针对68岁的霍华德已近暮年的弱点,陆克文利用各种机会突出自己年轻、亲民的形象。上任工党主席后,他曾走访澳洲各地,展开“倾听之旅”;每周做客电视谈话节目,出席各种公众活动,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
      上任后,陆克文任命朱莉娅・吉拉德(Julia Gillard)为副总理,使之成为澳大利亚历史上首位女性副总理。他还宣布将尽早就澳大利亚土著人过去曾遭受的不公表示道歉。这些举动,让习惯了霍华德政府保守形象的民众感到耳目一新。
      从他身上,人们不难发现英国前首相布莱尔的影子。陆克文对此并不讳言。他称,澳工党要想成功,就必须走英国工党的改革之路,走兼顾公平与自由竞争的“第三条道路”。他当选议员后首次对国会演讲时就提出,市场和政府在经济中的角色都不可或缺,但市场处在核心的位置。陆克文也因此被视做经济上的保守派。
      在霍华德自由党联盟执政的11年中,特别在近年来全球商品市场牛市的影响下,澳经济表现不俗,保持了强劲的增长,澳元汇率屡创新高,失业率保持在较低的水平。
      不过,受贸易顺差和资本流入的影响,澳大利亚的通胀水平也日益高企,房地产价格上涨尤其明显。为遏制通胀,澳基准利率已达6.5%,为10年来最高。高房价和高利息成本令很多澳大利亚人头痛不已。陆克文认为,政府有必要对此干预,承诺当选后的5年中将拨款5亿澳元补贴5万个初次购房的家庭,并减免6亿澳元的税收以鼓励开发5万套出租房屋。
      劳资关系上,陆克文代表的工党认为前政府推行的劳资关系政策过于极端,损害了劳方利益。他表示,将争取在任期内彻底废除霍华德最后一个任期内通过的“工作选择法案”。这一法案要求以个人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从而大大削弱了工会在工资谈判中的作用。
      陆克文内阁未来的执政之路能否平坦,相当程度上将取决于其在经济问题上的表现。霍华德政府长期拒不加入《京都议定书》,其中也有保护澳经济利益的考虑。澳大利亚作为世界主要煤炭出口国,近年来经济明显受益于世界市场煤炭需求和价格的快速增长。而燃烧煤炭燃料正是温室气体排放的首要来源。
      如何在推动环保政策的同时,不影响澳大利亚的支柱产业;如何在扩大公共福利的同时,将财政赤字保持在安全的水平;如何在满足工党“票箱”――工会要求的同时,不削弱澳经济的竞争力;如何在控制通货膨胀的同时,不减少就业,并防止经济衰退;如何解决澳境内干旱和水资源匮乏等问题――这些都是对陆克文内阁执政能力的考验。
      (《财经》2007年第25期,作者为该刊特约研究员)
      
      [大选花絮] 这边阳光那边雨
      澳大利亚联邦总理选举过程有条不紊,投票站内热闹非凡,有趣之事层出不穷。
      
      天公“偏袒”陆克文
      霍华德和陆克文当天前往各自选区投票,但“老天”给予他们的“待遇”大相径庭。
      霍华德带领家人,冒雨前往北悉尼的本尼朗选区投票站。投票站设在当地一所学校内,霍华德一露面就遭遇工党支持者嘘声。但投票站也有部分霍华德的支持者,他们齐声高喊霍华德的名字,让霍华德大受鼓舞。他说:“我相信我们会赢,澳大利亚公众将决定最终胜负……这是场艰难的战斗,我是个现实主义者。”
      相比之下,陆克文当天显得一身轻松。在明媚阳光下,这位工党领袖携家人来到昆士兰州首府布里斯班一处投票站,沿途一片祝福声。陆克文说:“我必须说,澳大利亚人要求改变的意愿强烈。人们希望出现新的领导层,为未来制定美好计划。”
      
      女记者怒“抽”候选人?
      与霍华德和陆克文遇到的选举场面相比,悉尼另一处选区的场面更显“火爆”。
      澳大利亚联合新闻社报道说,一名知名女记者在投票站现场怒骂工党候选人,并抽他一个大耳光。
      这名候选人名为乔治・纽毫斯,而“打人”女记者是来自《澳大利亚人报》的卡罗琳・奥弗琳顿。一名目击者说,奥弗琳顿直接来到纽毫斯面前,高声怒骂,接着抬手就给纽毫斯一个耳光。
      但《澳大利亚人报》总编辑克里斯・米歇尔说,奥弗琳顿否认自己打人。奥弗琳顿说,她当时只是推了纽毫斯一把,并为此向后者道歉。
      
      赌博公司凑热闹
      澳大利亚博彩公司CENTREBET也没有错过赚钱的机会,为执政联盟与工党开出胜负赔率。与民调相吻合,CENTREBET看好工党取胜,执政联盟获胜的赔率远远高于工党。
      工党取胜的赔率开盘为1赔2.75,收于1赔1.28。而执政联盟开盘赔率为1赔3.7,收于1赔1.4。
      让霍华德阵营不爽的是,霍华德赢得自己选区的赔率竟然也高于工党对手、澳知名女记者马克辛・麦丘。CENTREBET2007年11月24日说,霍华德当天的赔率以1赔1.18开始,以1陪1.5结束。麦丘的赔率最终为1赔2.4。(韩建军)
      (摘自2007年11月25日《新华每日电讯》)

    推荐访问:登场 陆克文 陆克文登场 陆克文公开骂中国人 陆克文为什么会中文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