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小学学习 > 正文

    浅析小城镇建设的绿色生态规划:小城镇建设规划

    时间:2020-03-06 07:29:47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关键词:小城镇 生态规划 循环经济 土地利用   小城镇,不仅是连接城市与乡村的纽带,更是融合城乡经济的桥梁。它与农村经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成为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前沿阵地;又与大中城市关系密切,是大中城市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和后盾。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小城镇在中国城市化过程中凸显出其独特的作用,一方面,可以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缓解大中城市人口压力和扩大内需,另一方面促进农业集约经营、解决“三农问题、推进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八十年代初费孝通先生提出了“小城镇,大问题”,到十五届三中全会提出“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战略”,以及十七大报告指出“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深刻表明了国家始终把加快小城镇建设、提高城镇化水平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肯定了小城镇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当前,我国小城镇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小城镇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实现我国综合国力的持续发展关系重大。
      改革开放以来的几十年,小城镇的发展已经有很大的进步,小城镇的规划思路和整体布局已越来越完善,为小城镇的规划布局工作积累了不少的经验,但小城镇的发展慢慢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对小城镇的规划布局也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建设环保型、持续发展型的新小城镇对整个地区的平衡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所以,面对我国小城镇建设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如耕地锐减、用地效益低下、基础设施建设薄弱、污染严重等一系列问题,如何根据当前小城镇现状,基于生态宜居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设计规划整个小城镇的发展布局,以及如何在这个经济敏感性、社会敏感性和环境敏感性最强烈、空间利用方式变化最大的地域实体,稳步推进小城镇建设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当前小城镇建设存在的问题
      城镇化作为当代经济发展的核心增长极,尤其是作为促进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手段,已经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认可。以城市数目增多、城市规模扩大、城镇化水平提高为特点的城镇化进程是全球性的发展趋势。截止到2007年,我们国家有16000多个建制镇,这些建制镇的人口,占到我们全国城镇人口比重,从1990年的20%已经上升到24%。如果包括县城镇,则达到43%。我国城镇化进程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的社会文明和经济繁荣。在欣喜看到
      小城镇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必须冷静地看到目前小城镇建设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如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生态退化等,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现有小城镇规模普遍偏小,缺乏产业积聚量能
      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规划师和经济学家认为,我国小城镇的合理人口规模应该为5万人左右。而我国目前每座建制镇镇域人口规模平均在2万人左右。城镇规模过小起不到积聚产业、集中人口和促进第三产业发展的作用,同时又使小城镇发展缺少必要的资源腹地和人口来源,失去了特定的独立性,削弱其自我调节能力。这样,当出现镇域经济对小城镇发展的支撑力不足时,小城镇建设资金周转就受到阻碍,阻碍下一步的建设,严重影响小城镇和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
      小城镇规划,缺乏统筹安排
      许多小城镇缺乏独立性,前瞻性。盲目因循大、中城市的规划模式,规划重点放在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内,而对与之毗邻的中心城市疏于考虑,盲目追求超大规模,对小城镇在三者一体化、协调发展中的性质和定位认识不够明确。与村庄的联系纽带功能,认识不清。不能统筹安排村庄发展,整合资源,共同发展。具体小城镇上,又表现在用地布局不尽合理,空间环境混乱,基础设施落后;有些地方规划缺乏超前性,功能分区不明显,出现大量“马路城镇”,给后续的各项建设带来很大难度。例如,土地利用常缺乏总体规划,土地浪费比较普遍。特别是在小城镇发展初期,在缺乏项目、资金和第二、第三产业集聚规模的情况下,用地宽打宽算,导致过多地粗放用地,盲目扩张,这样就使小城镇占用土地面积急剧扩大,使农村人地矛盾显得更加突出。
      环保意识淡薄,环境污染相当严重
      小城镇规划,没能清楚产业分工和定位,盲目强调“工业强镇”、“项目立镇”,对“环境兴镇”缺乏足够的认识,制约小城镇可持续发展。在改革开放初期成长起来的一批乡镇企业,给当地农民带来经济效益之外,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许多乡镇企业都是高耗能、高耗水、高污染的企业,生产方式落后和粗放,环保设施不配套。据统计,乡镇企业80%以上的污水均未经任何处理而直接排入水域,对水体、水系造成的污染极其严重。小城镇工业和生活污水、农田废水、农药化肥残渣、大型养殖场牲畜养殖废水等进入湖泊、河道,是小城镇水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局部地区乡镇工业排放的大量废气严重污染了大气环境,影响到了小城镇居民的生产和生活。此外,来自农业的环境污染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塑料包装物和大量农膜带来的“白色污染”,在许多小城镇及周边乡村地区也随处可见。这些问题在原有的规划设计中往往被忽视了。
      基础设施滞后,公共服务不到位
      在以往的小城镇规划中,特别强调小城镇的城市内容,重视城市建设项目的安排,往往割裂了小城镇和乡村的联系,有意无意地扩大了城镇和乡村之间的矛盾。在小城镇发展之初,将较大的精力和资金用在办厂、盖房和建市场上,而对小城镇的水、路、电、气等基础设施及文化、教育等社会公益设施则很少考虑,致使小城镇的功能不完善,特别是缺乏完备的小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给周边环境造成很大的污染负荷,使小城镇的环境质量大幅度下降。小城镇的管理缺少专门的机构、专业的队伍、必备的设施以及相关的法律制度,致使小城镇环境卫生的管理也比较薄弱。
      缩小城乡差距,建生态宜居小城镇
      与发达国家一样,“城市化、城镇化”同样是我国通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目前,我国城市化速度每年增幅为0,5%,其中有0.35%来自于小城镇,小城镇对我国城市化战略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我国小城镇建设有了长足发展,但比起大中城市,城乡差距仍持续拉大。尤其是近几年,农村的要素大量向城市聚集,农村本身已经缺少发展的动力。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就是要促使流到城市的资源回流到农村。一方面,中央一系列惠农新政利于农村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利于稳定农村的粮食生产,促进农民的增收。另一方面,政府加大了公共财政向农村的倾斜力度,更多地支持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城乡服务的均等化,这就为小城镇建设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和物质条件。小城镇建设面临 难得的机遇和挑战。
      城乡一体化
      随着国家和地区在生产力水平或城市化水平发展到一定程度,统筹城乡发展,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又是一个的必然过程。在这种新格局中,在加快城市化发展的基础上,凸显出中心城市的辐射拉动作用,协调城乡之间诸要素、产业上的双向流动,以及资源的互补、共享、合理配置。一体化是城市与乡村互相吸收先进和健康的因素,摈弃落后的病态因素的那样一种双向互动的演进过程,城乡一体化是双向互动,不是单向施受。
      城乡一体化新格局并不意味着城乡一样化或者城乡一致化,也绝不是乡村城市化或者城市乡村化。城乡一体化不能否认城乡差异的存在,需城乡之间的差异化发展。要根据城市和农村的不同特点,强调城乡之间差异化发展。一些发达国家发展历程已经证明,脱离现代农业和繁荣稳定的农村支持,单纯推动信息化、全球化的道路,充满不可预见性、持续性。城乡统筹的可持续发展,就是应该促进小城镇的健康发展。我们的城市应该更多地承担领先国际发展的水平这样的一些一重任,以城镇化稳步健康发展,来带动农村地区的发展对于我们的农村乡镇来讲,最最关键的问题,应该能够实现粮食安全、生态安全、环境安全和农村安全,以农村的四大安全来支持我们城镇化稳定健康发展向。
      小城镇集约紧凑的发展。不能够走西方发达国家城市郊区化的分散化发展道路。这种城市发展膨胀道路,有西方国家战后政治条件和经济基础。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已经成为城市分散化发展的基础;西方文化消费主义,极大地刺激了城市向分散化发展。显然,走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分散化发展道路,不是我们中国大城市周边地区小城镇发展的首选。中国的国情和国际金融危机很清楚地显现,健康的城镇化发展,必须降低城镇化发展的消耗,兼容产品消费的国际化空间。我们发展小城镇,要增强小城镇发展的内生性动力,具有一定的独立循环能力。
      小城镇定位
      在这城乡一体区域整体中,既有起主导作用的大中城市,也有起沟通城乡之间桥梁作用的小城镇,还有分布在城市周围与城市紧密联系的乡村地区。小城镇功能规划,必须从更宽阔的区域角度出发,在整个区域统一协调发展的大背景下进行统一规划,在区域范围内合理确定小城镇的职能分工。它要求既要充分发挥这个区域中主导城市对整个区域在整体功能定位、发展规划、基础设施布局等诸方面的主导作用,也要求建立区域范围内比较系统的、完善的城镇体系,做到大、巾、小城市及城镇在区域范围内合理布局,进而使其区域整体效益得以充分发挥,最终促进区域范围内城乡联系不断增强,实现城乡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在功能结构上,小城镇要围绕产业中心,依据自身的优势,分别有自身的功能定位,这样既相互联系又各具特色的功能结构使区域整体分工明晰,避免了重复建设,充分发挥区域整体优势。
      完善基础设施,突出乡村生态宜居性
      形成这一格局的核心是解决农民的国民待遇。注重公平,城乡生活水平逐渐趋同,包括对公共物品的享受基本一致、拥有相同水平的社会保障等。建造许多“新的城市中心”和整体化的区域交通网络,把城乡要素统一到更大区域统一体中整体运行和相互渗透。使全部居民可以自由流动,既可选择享受城市生活之益处,又能选择享受乡镇生活、自然风光,避免城市病的困扰。例如,围绕核心产业,明确产业服务。建立快速便捷的城乡交通体系,通过全天候的交通线路、舒适的交通工具、廉价的收费及周到的服务,吸引城市居民;同时,建立高度灵敏的网络信息服务设施,把现代通信技术普及到乡村的各个角落,实现城乡之间的信息资源共享,促进城乡空间以及人口、经济的融合。加大对重点镇包括道路污水垃圾基础设施的治理,改善他们的生态人居环境。在规划区范围内统筹安排广播电视、学校、文体娱乐、体育休闲等设施,以及医疗保健、劳动保险与社会保障等,系统整合各项资源,促进乡村生活方式与生活状态的不断改善。
      产业分工和循环经济
      生态产业定位
      根据镇域区位布局和优势,结合产业聚集、社会事业基础设施建设,寻找小城镇区域的经济增长极,在整个区域范围内要围绕这个核心,保护好区域整体的生态环境。产业定位和用地布局首先要以不破坏生态环境为前提,保持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在“中心城市一小城镇一乡村”经济一体中,依据“工业向园区集中、农业向城镇集中、耕地向规模集中”原则,合理分工布局。小城镇产业选择契合点,蕴含于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城乡竞争与合作的耦合联动发展之中。因此,根据城乡特点,建立起城乡产业关联和链接,形成多样化的发展模式,如城市带动辐射型、城乡“项目”联接型、以资源引入资金和技术联合开发型、资金融合等。但仍需特别强调的是,小城镇产业发展建立在发展农村型产业(农业经营为主)和城市型产业(工商业经营)的基础之上,这个根本不能丢。这种布局,一方面保持高效区域联动,协调发展,另一方面也具有自身循环能力,小城镇产业的独立性。
      产业定位确定之后,构建小城镇以循环经济为核心的多层次生态经济体系。企业层面,每一个企业内部形成闭路循环系统,建设生态企业;产业层面,产业链向上向下延伸构成一个闭合的产业链条,建设生态产业,包括生态农业与生态工业;园区层面,无论是工业园区或农业园区,根据循环经济的要求,进行园区规划与布局,建设生态园区;社会层面,构造一个城镇循环大系统,建设生态小城镇。发展循环经济,倡导生态产业。重视增加科技投入,因地制宜的研制、开发、推广可持续发展产业,保证发展过程无污染、无废物、低耗能,提高资源循环利用率。调整工业产业结构,改造传统产业,大力推进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清洁生产工艺;淘汰高污染高能耗企业。扶持发展绿色生态型优势产业,优化企业空间布局,形成资源循环利用的产业链。推进生态产业集聚,依据生态环境功能区的划分,合理定位、整合提升,有效推进产业整合和要素集聚的形成。
      生态农业和商业服务业
      小城镇是介于城市和乡村之间的一种聚落形态,与乡村的联系最为密切,脱胎于农村。在城市化进程中,小城镇更多的功能在于转移大量农村劳动力,发展第三产业,提供农业产品及轻工业用品,是城市发展的基础。正因为如此,充分关注小城镇与其毗邻的乡村之间的有机联系,做到城镇与乡村的协调发展,推进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如,生态农业园区,其建设的基本理念是对自然的尊重与热爱,延伸农业产业链,建立完善农产品生产加工体系,产前、产中、产后不同阶段都按绿色生产方式运作;生产绿色无公害有机食品,形成绿色食品产业群,培育绿色食品的支柱产业;建设生态农业示范区、无公害农产品基地、绿色农产品基地和有机食品基地。在农业生产中,推广农业新 品种,科学使用农业、化肥,减少农用污染,积极开发推广秸秆和畜禽粪便综合利用技术,合理耕作,实行用地与养地结合,注重开发新能源和再生能源,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高效农业。有些小城镇已建成一批示范项目,将“粮食种植一畜禽养殖一农畜产品深加工一废弃物处理再利用”形成生态循环链和农业产业链,靠项目得带动来推动农业循环经济的实现。
      生态商业服务业,是现代生态商业服务业架构的基本模式,以生活服务商业网络为主体,以旅游商业、批发市场、再生资源回收业为辅助和新的增长点,以物流中心为依托,以信息化为支撑。
      实现生产要素合理配制
      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异,推进“城市一小城镇一乡村”体制一体化。土地、劳动力、资本等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合理配制,才能支撑我国城市化可持续发展,也是小城镇制度创新的突破口。城乡之间互为资源、互为市场,乡村是城市的生产资料、技术、资金、工业品市场,而城市则是乡村农副产品、郊野旅游与劳动力的广阔市场。这种互补性关系,使城乡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避免相互争夺资源。打破城乡市场和空间的体制分治和要素分割的制度障碍,实行经济运行机制的融合;打破原来户籍制度下的城乡人口隔离和不流动,创建一个城乡人口既有自由穿梭权利又有合理调控的人口管理机制,实现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推进农业集中经营,从土地上释放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在城乡间流动。如,户籍制度创新,放宽落户城镇条件,允许有稳定职业和收入的农民工及其子女转为城镇户口,这样就可以克服土地城镇化的弊端,最终完成农村人口转化为小城镇人口、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一个动态过程,从根本上解决好农民、农业和农村问题。政府主导,对小城镇实行重点产业发展的倾斜,合理确定小城镇人口规模,尽快形成小城镇的集聚效益和规模效益。可行的办法是,有选择地建设小城镇,在普及性的基础上突出重点。可以选择那些区位优势好、经济实力强、对人口集中吸引力大、现有人口多的小城镇作为中心或重点城镇,集中精力进行建设。
      释放农村土地,生态复耕
      土地是不可再生资源之一,极其宝贵,土地合理利用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础。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土地资源尤为紧缺,必须保护农业的生产能力,特别是保护耕地。我国人均耕地不及世界人均的47%,到2030年我国人口达到16亿人。小城镇发展较快的地区一般是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经济发达的地区往往又是土资源最为紧缺、耕地质量较高的地区,这些耕地资源流失了,很难靠开发后备资源来弥补。因此保护小城镇周边的耕地尤为重要。小城镇区域得到可持续发展,要打破现有的乡镇界线,扩大建制镇的直接腹地,争取实施扩镇并乡,缩并面广量大的自然村,积极引导,逐步释放闲置土地。实施农田规模经营,对土地进行生态建设。另外,资金是小城镇建设的关键。建立以政府资金为杠杆,广泛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小城镇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和经营。
      例如,天津实施的“宅基地换房”,已成了全国小城镇建设的一个范本。国土资源部将天津列为全国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挂钩试点城市。该宅基地换房,是在国家现行政策的框架内,坚持承包责任制不变,以不减少耕地为前提,高标准规划、设计和建设一批现代化、有特色、适于产业聚集和生态宜居的新型小城镇。农民以其宅基地,按照规定的置换标准无偿换取小城镇中的一套住宅,迁入小城镇居住。农民原有的宅基地统一组织整理复耕,实现耕地总量不变、质量不减、占补平衡。通过以宅基地换房,将农民迁移到新建小城镇居住,可以把布局分散、数量很大、使用效率很低的农民宅基地集中起来,统一整理复耕还田。整理复垦后的土地,会大大超过小城镇建设所占用的耕地,确保耕地没有减少,实现了土地使用集约化。建设小城镇最大的制约因素是土地,最大的财富也是土地。以宅基地换房而打造的新小城镇,除了农民住宅区外,还规划出一块可供市场开发出让的土地,用土地出让收入来平衡小城镇建设资金。从而实现人口向城镇集中,工业向小区集中,耕地向种田大户集中,农民由一产向二产、三产业转移,明显改善生活居住环境,提高文明程度,享受城市化成果,真正实现安居、乐业、有保障。在规划建设新的小城镇时,适当留出用于商业开发的土地,随着人口的集中和城镇规模的扩大,小城镇可供商业开发的土地会大幅增值,通过‘招、拍、挂’的方式,取得的土地增值收益用于平衡解决小城镇农民住宅和公共设施建设的资金需求。
      但是,有关农村宅基地和住房制度,要做深入研究,坚持中国农村的住房制度的基本方向、基本做法,在没有弄清楚中国农村住房基本制度的这样一个前提下,就不能盲目地去拆农民的房子,让农民集中居住,这一点值得认真思考。值得注意的是,成都、苏州等某些地方已突破“先征地后转为建设用地”、“集体土地使用权不能抵押”的制度约束,越过国家管制,使土地大量流向非农用途。这些需要政府主导,及时形成切实可行的制度安排,规范和引导土地流转。
      总之,合理安排小城镇用地布局。通过规划,协调好城镇建设与保护耕地的矛盾,逐步解决现存的各种不合理占用土地的现象,特别是解决农村居民点人均占地指标高的现象。通过规划合理安排农村用地,并将迁村并点节约出的土地复垦还田,通过土地的置换,将一部分生产条件较好的耕地确定为基本农田,保证城镇建设占用耕地与开发复垦耕地的动态平衡。城镇与农村的协调发展。
      绿色、低碳生态建设
      城镇生态系统是一个人口密集大、结构复杂、功能综合、物流能量大,并具有高度自适性和强大组织协调能力的人工化大开放系统,不但受自然生态学规律的影响,更受人的目的和愿望的控制。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欧美发达国家中以工业化、现代化为标志的城市化进程中生态环境破坏遭到严重破坏,提出“生态良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理论,关注生态城市建设问题。所以,生态小城镇是小城镇生态化发展的结果,是把城市作为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复合生态系统来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地和谐、人与人的和谐、自然系统的和谐。我国在城镇化进程中,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建设生态城市成为必然的选择。
      生态功能选择
      小城镇生态功能定位,要依据城乡一体的整体规划,是上层次生态网络的延伸。城市、小城镇、乡村地域作为人类活动频繁区和生态脆弱区,保证绿地系统和生态功能板块的良性运行、生态链结和生态畅通,减轻城市密集区环境压力,这是区域生态安全和建设低碳生态城市的关键。小城镇绿地系统属于城市生态网络的一部分。所以,小城镇的镇域规划中。必须将上一级生态网络的内容具体化,并形成镇域一级的生态廊道。在镇域生态系统的构建上,一方面 需要深化与延伸上一层次生态安全体系的网络格局,充分体现在城乡区域分工中的生态职能;另一方面,为镇域内的非城市建设用地、为农业产业的生态化发展奠定基础,实现绿地的生态功能与休闲功能的统一。
      镇区生态系统的构建
      以镇域生态网络为背景,结合城镇发展规划用地内的路网和河道,在形成“方格状绿化网络”的绿地系统格局。按照方格网式构建,可以有效改善和优化镇区环境,形成“把森林引向城市,把同林引入街道,绿化外围环境,改善城市生态”的格局,建成生态宜居小城镇。
      与中心城市相比,体现小城市的生态宜居性优势。其路网密度、公共空间尺度、人际交往的尺度,都亲切宜人;保留着较多的传统生活习俗,生活简单、便捷,各项功能和谐地组合在一起。小城镇景观设计以人为主体,容纳人们的各种活动,处于该环境中的人们感受自然美,在愉快的生活中激发人们的博爱和进取精神。尊重并强化城市的自然景观特征,地形地貌、河流湖泊、城市植被等要素构成城市的主要景观资源,保护具有历史价值、纪念价值和艺术价值的景观,要有意识地挖掘、利用和维护,以使历代所营造的城市空间及景观得以连贯。
      街道广场绿化。以“线”的形式广泛地分布于全城,为居民提供了良好的休息场所。街道上茂密的行道树以及道旁的各种绿地,在一定程度上还可改善街道的小气候;采用自然式的布置手法,乔灌搭配栽植花卉和草坪,自然活泼而新颖。广场的布置同样重要,不仅是城市居民的活动中心,还是城市建筑艺术的焦点,集中体现了城市面貌。绿色住宅。既适应地方生态,又不破坏地方生态,还具有节水、节能、改善生态环境、减少环境污染、延长建筑物寿命等特点,也是人类运用科技手段寻求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想居住空间生态旅游。居住区的绿化。以其多种卫生功能及其形态、色彩的丰富变化,能够给空气污浊、噪音喧哗、建筑密集的城市带来新鲜、清洁而富有生命力的环境。它是构成绿地系统中“面”的重要部分。居住区绿化科学选择树种,发挥绿化多种功能的综合作用。应以乔木为主,适当配置常绿树及花灌木,积极发展草坪。
      重视生态环境保护技术
      垃圾、生产生活废水也得到有效治理,实现太阳光电能源、风能、沼气等多种形式的生活能源基本自给。镇域面源污染、污染治理程度达到国家标准,解决饮水不安全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
      环保宣传及环境监测
      提高居民对生态环境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宣传、普及生态意识,倡导生态价值观,转变公众特别是领导决策层的观念,树立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价值观。城市环境质量评价是对城市的一切可能引起环境发生变化的人类社会行为,包括政策、法令在内的一切活动,从保护环境的角度进行定性和定量的评定。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都注意到环境质量评价工作。美国、加拿大、日本、英国等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有关环境评价的法律、标准与方法。中国在70年代也开始了城市环境评价与区域环境评价的研究与工作。
      结束语
      小城镇走生态化发展道路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城市一小城镇一乡村”一体化中,科学规划小城镇的产业和生态功能定位,建生态宜居小城镇,为国家城市化建设做出自己贡献。大力倡导可持续发展理念,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的总体素质和综合素质的提高,通过人们素质的提高,为小城镇可持续发展提供思想保证,夯实社会基础。进一步完善小城镇建设的相关技术标准,以法制手段保障和促进小城镇环境保护与小城镇的发展和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有一个统一的发展模式,各地必须从本地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寻求自己的发展途径。

    推荐访问:浅析 小城镇建设 规划 浅析小城镇建设的绿色生态规划 宁港生态城镇建设公司 什么是生态小城镇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