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小学学习 > 正文

    寻踪觅迹,探幽发微 探幽发微

    时间:2020-02-23 07:29:42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议论文是最能训练人的思维能力的一种文体,它通过抽象的、理性的思维方式来洞察客观世界,以严密的事理逻辑来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议论文写作最能体现出作者思维的深刻性、严密性、独创性以至于内心世界的丰富性。
      高考作文对议论文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立意的深刻,选材的新颖,逻辑的明晰,语言的简练。高中议论文的训练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工程。
      一、 叙议结合,精当巧妙
      叙议结合是议论文最基本的论证方法。但叙议结合并不是简单地堆砌事例,而是要探寻材料与观点之间的必然的、严密的因果关系,真正做到以理服人,这才是议论文的核心价值。因此,要变单纯举例为就例说理,议论是对论据的分析、引申以及对论点的揭示。议论文的要义是议论,论证过程是议论文的精华所在,是作者才思的展现。同时议论文中的“叙”也绝不同于记叙文的“叙”,它力求简洁概括,甚至于惜字如金。记叙是议论的基础与依附,议论是记叙的升华与归宿。夹叙夹议,“叙”与“议”要有机融合,浑然一体。
      【范文指津】
      旧 书
      湖北一考生
      历史是一本厚重的旧书。翻开泛黄的扉页,上面赫然印着六个大字:“读史使人明智”。
      “读史使人明智”,这是17世纪英国哲学家培根的名言。意思是,读史要读出历史的真实,读懂历史发展的规律,进而理性地参与历史。因为历史记录了人类前行的每一步脚印,它承载了古往今来无数英雄、先辈及平凡人物的足迹。只有埋首古书探究那些墨香背后的乐趣,从旧书中找寻历史留给我们的宝藏,才有资格去总结过去,才能深刻地洞察古今,才会准确地把握时代的脉搏。
      历史是一本宝贵的旧书。书中的每一个故事都凝聚着中华民族顽强的精神。
      中华民族的历史是一部奋斗史、发展史。一代代人在不屈的革命和生产实践中创造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和西柏坡精神,培育了“两弹一星”精神、抗震救灾精神、奥运精神、航天精神等。这些优良传统和作风,体现了崇高的理想和伟大的情怀,是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挖掘不尽的精神“富矿”!
      ――理解历史是把握人生的一把钥匙。
      历史是一本闪光的旧书。书中的每一个情节都记录着英雄人物闪光的品格。有舍生取义、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有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社会责任感;有海纳百川、虚怀若谷的博大胸怀;有修齐治平、治国安民的政治理想;有“载舟”、“覆舟”的忧患意识;有“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执著追求等等。这些闪光的品格历久弥新地给我们以教育、启迪和鞭策。
      ――学习历史是培养品格的必经之路。
      历史是一本高尚的旧书。书中的每一个人物都闪耀着革命先辈的高风亮节。面对流血牺牲,正气凛然、义无反顾;面对严刑拷打,坚贞不屈、铁心向党;面对利益得失,坦荡无私、顾全大局……他们“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从革命领袖到普通战士,从战争年代血与火的斗争到和平时期改革开放的实践,从一张张鲜活的面孔到一个个感人的事例。正是这些优秀的共产党人,用牺牲和奉献,书写着对真理和信仰的执著,对祖国和人民的忠诚,其事令人叹服,其情感天动地,他们是中华民族真正的脊梁!
      ――研究历史是创造辉煌的力量源泉。
      历史是一本凝重的旧书。史上的明君大都把修史、读史放在重要的位置上。唐太宗说:“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宋神宗评《资治通鉴》的价值在于:“明乎得失之迹,存王道之正,垂鉴戒于后世者也。”修史确实是“关国家盛衰,系生民休戚,善可为法,恶可为戒”。读史可以让人“谋身不至辱先,做事足以垂后”。在解放战争三大战役最为繁忙的时期,毛泽东唯一阅读的书就是史书,是吴晗先生所著的《朱元璋传》。
      ――修史读史是治国安邦的路线保障。
      历史是一本厚重的旧书。它闪耀着英雄的品格,承载着国家的回忆,记录着民族的精神。读史使人明智,读史给人智慧,读史让人高尚。假如我有了孩子,我给他的第一本书将会是“历史”!
      要旨点拨:
      本文立意新颖、构思独特。作者用“并列式”的结构,围绕“历史是一本旧书”的主题,从“历史是一本宝贵的旧书”、“历史是一本闪光的旧书”、“历史是一本高尚的旧书”、“历史是一本凝重的旧书”、“历史是一本厚重的旧书”五个不同的侧面展开论述。文章既有宏观的哲思视野,又有雅致的文学情怀。名言警句的巧妙引用,贴切精当,有力地论证了中心论点。文章条分缕析,眉目清楚,结构匀称,层次分明,不愧为标杆范文。
      二、 正反对比,观点鲜明
      正反对比,是在议论分析的过程中常用的一种手法,它是把正面与反面的观点或者论据对照起来进行分析,突出真善美,批判假恶丑,分清事物的界限。正反对比,可以使观点更加鲜明突出。但是,仅仅把两类相反相对的事例材料罗列起来,还不能算是真正的对比。应该找准二者的可比之处,具体深入地解析二者之间的密切关系,理清被比较的二者之间在哪些方面是相辅相承的,这样才能使文章变得充实深刻。
      【范文指津】
      米卢与孔明
      甘肃一考生
      大丘体育场的新闻发布厅,面对着众多的记者,米卢依稀感到自己的使命结束了。三战一球未进,一分未得,在媒体与国人眼中,他早已不是那位回天有术的神奇教练,而是一位招摇撞骗的江湖郎中。
      我们铭记着他的失败,却忘记了他的成功。
      五丈原的军帐内,一盏油灯映照着他――诸葛孔明憔悴的面庞。蜡黄的脸上显露着他的不甘,口中喃喃道出的是对后世的无尽的牵挂。帐内四周站立着的官员早已热泪盈眶。终于,一阵秋风袭过,那盏油灯即刻熄灭。五丈原内哭声响彻一片。又何止是五丈原,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的多少后人为这位旷世英才潸然泪下。
      尽管蜀汉依然只能偏居一方,遥望中原,尽管人们对汉业的光复仍然只能去期望,尽管孔明还留下了太多太多的未完成。但是这些早已被人们忘却。人们只记得他的忠心为主;人们只记得他为了三分天下而鞠躬尽瘁;人们只记得他为无处容身的汉业打下了基石。人们早已将孔明奉为神明,而孔明,也成了中华民族智慧的化身。
      我们铭记着他的成功,忘却了他的失败。
      米卢走了,带着人们对他的责难,带着人们对他的唾弃,也带着满腹的辛酸与不解。
      孔明也走了,留下了未完成的大业,留下了一堆难以收拾的后事,也留下了一个朝代的遗憾。
      米卢与孔明,一样的曾经辉煌,一样的大业未成,一样的离去。为何结局竟如此迥异?
      当年米卢在中国足球落魄之时接手中国队,在一纸“必须率领中国队打入2002年世界杯决赛阶段”的硬性合同上毅然签字,在他的率领下,中国队过五关斩六将,以如虹的气势提前杀进决赛。米卢完成了合同,更完成了一个民族几代人的心愿,创造了历史。而在世界杯中的战绩,合同并未写明,米卢也在面对世界强手时回天乏术。而我们却因此忘记了他的贡献,只铭记着他的失败,最终将其辞退。
      孔明在刘玄德三顾茅庐之时与其大谈天下大势,一番隆中对策为刘备指出三分天下的趋势,并答应出山为他完成此业。孔明帮助刘备分得一分天下。而他在隆中并未与刘备签下一统天下的合同。他也只是完成了大业的一半。而我们却宽宏地忘记了他的失败,铭记着他伟大的智慧和不朽的人格。
      为何千年的文化积淀却让我们越发地功利与目光短浅?为何我们在现代社会里沐浴着文明,却在心中滋长着狭隘?米卢与孔明,我们的对待又为何如此不同?我们是否也应该重新审视,思考怎样去忘记与铭记?
      要旨点拨:
      米卢是当代著名的外国足球教练,孔明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两人隔跨时空,似乎没有任何可比性。可本文通篇采用事实对比和分析对比的手法,对于米卢,“我们铭记他的失败,却忘记了他的成功”;对于孔明,“我们铭记了他的成功,却忘记了他的失败”。作者由此提出了一连串发人深思的问题。既有纵向的对比,又有横向的对比,在层层对比中凸显了自己的观点。
      三、 引申类比,透彻深刻
      类比论证重在“类”与“比”,以此类彼,显示本体与类体之间的相通或相似之处。类比论证是由一事物的某些特征联想到另一事物,并进行比较,然后推论出另一事物也具有这些特征。类比论证是对某一事物由此及彼、由点到面的类推、联想和生发,思路常常呈扩散型。类比要合理,引申的内容要与基点有着内在的联系,两者之间一定要有相通或相似之处。
      【范文指津】
      人 生 三 境
      福建一考生
      三个人走进商店,各自买了果汁、咖啡以及矿泉水,原因是他们各自喜欢甜味,又苦又甜的滋味,以及淡淡的感觉。让我们来设想一下,假若三位顾客年岁相异,恰为少年、中年人和老者,那么该是少年喜欢那甘甜,中年人乐于品尝甜苦之味,老者享受淡淡之醇吧。将这三味推之于人生,不亦妙乎?
      我们在世上走着,都要经历少年、中年及老年三个阶段。从少年到中年的蜕变,从中年至老年的风化,不啻是身体的成长衰老,更是心智的成长,心境的渐变。
      少年时,如同吸饮果汁,热爱那甜甜的滋味。少年总爱用美好的幻梦来装点世界。这时候的我们,还单纯,还稚嫩,在激情中燃烧自己。我们“少年不识愁滋味”,我们可以自得地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我们徜徉在对未来的希望之中,年轻气盛,尽管粪土当年万户侯!少年是一个热爱美好的境界,是以,许多人在少年时已崭露头角。“数学王子”高斯年轻时已誉满世界;年轻的丁俊晖敢于向世界冠军叫板;仍带着稚嫩的郎朗正优雅地为人们送来悦耳琴音。少年时,不言愁,雄赳赳地向人生进军。
      中年时,已识了尝了那愁苦滋味,是以喜欢又苦又甜的感觉。人生至此,宛若一杯咖啡,我们在苦味中挖掘甘醇,这又是另一境界。中年之时,是事业与人生大都处于鼎盛之时,许多人生的无奈亦已尽收心底,氤氲出了更为成熟稳重的眼光去看世界。悟以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中年就是一种继往开来的承接时期;携幼扶老,中年又是个责任重的时期。唯咖啡,苦甜参半,才彰显出中年之况味与魅力。
      到了老年,大约人生之百味已遍尝。互相帮助之甘甜,梦想之芬芳,责任给人的愁与乐,落井下石之苦极,过河拆桥之辛辣。最后杂糅成了什么?却是一瓶矿泉水。正如白色,其实是由七色汇聚而成。人生最高之境界,便在于饱经风霜之后,心底经过大风大浪归于平静。世界的风浪,激不起心底一丝涟漪。这便是真正的成熟,用一双真正宠辱不惊的眼,看世界潮起潮落,花开花谢。也只有这般闲适的心境,才能品味出清水中淡淡却浓郁的感觉。人生必然是这样,渐行渐远。
      有言曰:“少年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中年看山不是山,看水亦非水;老年看山还是山,看水仍是水。”此言得之,人生就是从单纯到复杂,又归于平静简单的周而复始。而我们要做的,是享受每一种滋味,感受每一种境界,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提纯生活之意义。
      要旨点拨:
      本文用了比喻式类比论证,这是一种很有哲思的说理方法。它通过有相似特征的事物的类比,拓展引申,来认识与之相类似的另一类事物的本质与特点。比喻式类比论证,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写之物。本文的第一层面是写三位顾客“各自买了果汁、咖啡以及矿泉水,原因是他们各自喜欢甜味,又苦又甜的滋味,以及淡淡的感觉”。第二个层面才是谈人生的三个境界,这才是作者的用意所在。文章论证巧妙自然,分析富有哲理内涵。
      四、 比喻论证,托物寓意
      比喻论证是一种用具体、生动、形象的事物作比喻,来论述较为抽象的道理的方法。它可以将各种抽象深奥的理论观点化为形象生动的实例和现象,从而给人深刻的启迪,令人回味无穷。深入浅出、简明形象、生动具体是对比喻论证最基本的要求。生动形象的比喻论证,不仅能展示出作者良好的语言功底与敏捷的思维,也给文章增色添彩,提升读者的阅读趣味。
      【范文指津】
      寻找硬币另一面的价值
      福建一考生
      硬币有两面,这一面此时或许有些暗淡无色,但将它翻转过来,另一面的价值或许会让你惊喜。就像格林兄弟努力整理出的八十六个传说,对人类发展史的研究或许没有太大的价值,但当它们变成了《格林童话》,却为孩子们编织了一个个的美梦。
      所以,要知道硬币有两面,注意寻找硬币另一面的价值,或许事物的其他价值会为你带来意外的惊喜。
      奥黛丽・赫本,她拥有天使般的微笑,她曾经是个芭蕾舞舞者,但当她在发现无望当上首席舞者后选择了演戏,精湛的舞技为她赢得了更多的掌声。
      赫本曾经遗憾自己不能站在梦想中的舞台的中心,用脚尖跳出属于自己的舞步。但当她走进了演员的世界,她却意外地发现曾有的舞蹈基础的价值。芭蕾的高贵在她的身上被演绎得淋漓尽致,芭蕾的美丽被她带进了银幕,带进了她所演绎的每一个角色中。赫本发现了原先的舞蹈基础的另外的价值,它让赫本即使做不成首席的舞者,却能够在银幕中完成一个又一个华丽的转身。
      赫本翻转过她的硬币,演绎着属于她自己的奢华与夺目,在演艺事业上步上了高峰。
      当你翻开几米的绘本,或许你会感受到一个充满情感的人正在认真地创作。几米曾做了十几年的广告人,却一无所获,但当他回归生活,将他的情感释放于绘本中却获得了成功,他也找到了生活的真谛。
      几米的广告生涯让他感到单调、无聊,他真实的情感无处释放。但当他拿起了画笔,便找到了硬币另一面的价值。他笔下的小人因为他丰富真实的情感而充满了灵性,他也渐渐地从生活中发现了更多的微小的美丽,他在琐碎的生活中找到了真正的自己。
      几米翻转他的硬币,让他的情感流露于手插画与文学之间,找到了生活中的美好,寻到了生活的真谛。
      赫本的事业因被放弃的舞蹈而发出了光亮,几米的生活因他曾经无处释放的真情实感而变得丰富而美好。在现实生活中的我们是否也应翻转我们的硬币,侍弄快枯萎的花草,让生活充满情趣,执起布满灰尘的毛笔,在落笔时体验一种快乐之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人生路上的坎坎坷坷,或许都像这一枚枚硬币,需要你去寻找它另一面的价值。
      翻转属于自己的硬币,找寻其另一面的价值,事物的其他价值会为我们带来意外的惊喜。
      要旨点拨:
      本文以硬币两面的价值为喻,形象生动,以小见大,使得抽象的哲理具象化、通俗化。作者以赫本、几米事例为论据,论证了“寻找另一面的价值,事物的其他价值会为我们带来意外的惊喜”这一论点。材料新鲜、典型,颇有时代气息。全文结构严谨,条理清晰,首尾圆合,耐人咀嚼。
      茅盾说过,模仿是学习的最初形式,是创造的起步。高中生要想写出立意深刻、选材新颖、逻辑明晰、语言简练的议论文,也绝非一日之功。需要经过由易到难、由浅而深的系统训练,要“守格”,遵循规范的引导;又要“破格”,不被规范所束缚,显现出自己独特的个性与创造力。

    推荐访问:寻踪觅迹 探幽 寻踪觅迹 探幽发微 探幽发微 探幽发微出处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