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小学学习 > 正文

    认知特征 学龄儿童社会图标认知特征的研究

    时间:2020-02-22 07:31:31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对120名学龄儿童进行测验,要求其对四类32幅图片命名,以考察被试社会图标的认知发展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各年级被试的社会图标认知是一个从个别对象认知阶段到认识对象总体阶段逐步提高的过程;各年级被试对社会图标的认知具有明显的年龄特征,存在两个快速发展期;儿童思维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关键词:社会图标;学龄儿童;认知特征
      中图分类号:C9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1)35-0079-02
      图标是具有指代意义的表示性图形,它更是一种标识,具有高度浓缩并快捷传达信息、便于记忆的特性。其广泛应用于社交场所公共场合。
      目前关于社会图标认知问题的研究还为数不多。比纳(A.Binet)等人曾提出儿童图画观察力的发展在3~6岁是“列举”阶段,7~14岁是“描叙”阶段,15岁以后为“解释”阶段。丁祖荫则以3幅画为材料研究认为,儿童图画认识能力的发展是一个从认识个别对象到认识空间的联系,再到认识因果联系,再到认识对象总体的过程。李虹和宋广文则以对漫画的认知来考察不同年龄阶段儿童思维的发展情况。由此可见,一方面对学龄儿童社会图标认知特征的研究,目前稍显空缺,另一方面影响认知水平因素的分析也有待完善。基于此,本研究拟在控制社会图标难度的条件下,采用被试对图标进行命名的方式来考察学龄儿童社会图标的认知特征。
      一、研究方法
      1.被试
      研究拟随机选取曲阜师范大学附属幼儿园大班,附属小学二、四、六共四个年级学生,每年级30人,不限性别。实际取样时,根据施测条件,每年级控制在35~50人。
      2.材料
      选取的社会图标共分公用、安全、交通、包装四类,以三年级(9岁左右)被试对图标评定的难、中、易作为操作定义。从在图标实用书籍中选取四个类别社会图标共100幅中,按每幅图标在难、中、易三类的频次统计选取中等难度的图标共32幅组成正式材料。
      3.方法
      实验采取团体纸笔测验,统一指导语,32幅图片全部让被试进行命名。实验控制在40分钟内左右,个别低年级作答时间可申请延长。每个年级测试后,对3~5人进行个别调查,主要询问被试是否能够理解图标所表达的含义。
      4.被试命名反应水平的确定标准
      对学龄儿童社会图标的认知水平共划分了4个等级,在评分时,不看命名是否优美、生动,主要以思考的出发点和结果为准,具体如下:
      第Ⅰ级水平:认识个别对象阶段。例如将图1命名为“人”。
      第Ⅱ级水平:认识空间联系阶段。例如将图1命名为“门下有人”。
      第Ⅲ级水平:认识因果联系阶段。例如将图1命名为“往门外逃跑的人”。
      第Ⅳ级水平:认识对象总体阶段。例如将图1,命名为“安全出口”。
      
      
      二、结果与分析
      由于社会图标命名的评分采用统一的标准进行,四个认知阶段之间是递增关系,因此命名处于第一阶段得1分,处于第四阶段得4分。初步研究的结果表明:儿童对社会图标的认知存在明显的年龄特征。
      由表1可见,年级主效应非常显著(P<0.01);由表2可见,经事后多重比较,除二、四年级平均数差异显著外(P<0.05),相邻两个年级比较,平均数差异均非常显著(P<0.01)。
      由表3、表4可见,一是幼儿园大班的平均成绩主要停留在第一等级上,这些儿童只能依据直觉来感知图标的个别对象或者局部信息来认识事物,忽视各部分之间的联系。但是,此时的儿童已接近第二等级。二是二年级、四年级均处于第二等级,其中二年级被试仅是略高于第二等级,四年级已接近第三等级。这些儿童能够看到各个对象之间的空间联系,并能根据各个对象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来认识图标内容。三是六年级的平均成绩主要停留在第三等级,并且偏于第四等级。
      由表2可知,四个年级平均数两两比较均差异显著,其中平均数差异最大,即认知发展最迅速的阶段是从幼儿园到二年级和从四年级到六年级,即5~8岁和9~12岁。
      三、讨论
      由结果可知,儿童对社会图标的认识是由事物外部特点的概括向事物本质属性的概括、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不断发展、逐步提高的。
      学龄儿童对社会图标的认知发展过程有两个转折期:第一个转折是在8岁左右,是从认识个别对象阶段向认识空间联系阶段发展,孟鸿儒等人在研究中提出,在一般教育条件下,儿童达到既知觉图形部分,又知觉图形整体的年龄为8岁。此时,儿童还不能抓住社会图标的关键信息,只能根据空间位置关系来整合图标的意义,对图标的认识比较表面化,属于直观认识。随着在小学高年级抽象思维开始形成,六年级的被试已经能够通过初步的比较、推理,逐步得出社会图标的本质含义,所以第二个转折是在11岁左右,是从具体的形象向抽象过度的一个发展,此时儿童思维活动方式已由具体形象思维占主导发展为抽象思维占主导。
      学龄儿童对社会图标的认知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通过个别调查可做出以下几点分析:一是幼儿园大班能够达到第四级水平的儿童中,大部分并不能说出“为什么”,只是凭借瞎猜或者死记硬背。二是小学四、六年级虽然有不少学生能够达到认识对象总体阶段,但在六年级中,还是有部分同学停留在依据具体形象来认识图标的水平 。
      此外,对于熟悉的事物,儿童的认知能力就表现得高些,对于不熟悉的就表现得低些,说明思维发展具有不平衡性。社会图标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图画,它构图简单明了,具有其特定的表达含义。实验结果提示我们,要在早期教育中,更加注重对儿童社会图标识别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丁祖荫.儿童图画认识能力的发展[J].心理学报,1964,(2).
      [2]李虹.少年儿童对漫画认知发展的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84,(4).
      [3]许冰灵.学前儿童对图画作品的认知研究综述[J].学前教育研究,2009,(2).
      [4]宋广文,任真.漫画认知发展特点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2,(3).
      [5]徐凡,李文馥,施建农.6~12岁儿童识图能力的发展[J].心理学报,1991(1).
      [6]孟鸿儒等.4~8岁儿童对部分―整体图形知觉发展的实验研究[J].心理学报,1982,(2).

    推荐访问:学龄儿童 认知 图标 学龄儿童社会图标认知特征的研究 学前儿童认知特点的研究 幼儿认知发展年龄特征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