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小学学习 > 正文

    【北大疯了,校长推荐制砸破了高考的公平秤】 北大新校长

    时间:2020-02-20 09:09:41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高考制度的每项改革,无不是穷人与富人的博弈,结果可想而知。而北大的这个校长推荐制的出台,功利性尤为明显。      一场没有波澜的推荐      2009年11月25日,在广州的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细心的学生发现,《北京大学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人选公示》的公告出现在高三组办公室门前的公告栏。公告栏里赫然出现3个让人羡慕的名字:邹佛灵、梁昊、陈琳琳。
      公告称,经校长办公会议讨论,决定推荐他们为北京大学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人选。公告还公布校长吴颖民的电子邮箱。与深圳中学高调公开PK方式不同,华附推荐生是“踩”着截止日的“点”,在23日晚上校领导连夜讨论后出炉。
      为什么16日就获悉具有推荐资格,21日就可上报名单,要拖到最后一天才决定呢?校内一位老师透露,为了选好这3名学生,华附校长吴颖民和其余3位副校长,以及高三年级老师都伤了脑筋。
      在程序设计上,首先由学生报名,报名的学生必须为理科前150名,文科前50名学生(以3年来重大考试成绩的平均数来计算),全校有14名学生提交了申请,每个学生都要写一份自荐书;第二步,在23日晚上组织了面试,14人抽签决定面试顺序,校领导、高三年级行政领导、高三级班主任组成了评委班子,每位学生做5分钟的自我陈述,3分钟的问答环节。
      “设置面试环节,与其说是挑选人选,不如说是给学生做锻炼,在我心目中,这14个人选谁都没问题的。”吴颖民说,校长推荐的学生不需要经过笔试,预计面试难度会更大些,所以设置面试这道关是希望给学生练练身手,虽然只是8分钟的面试环节,但当晚还是搞到了11点才结束,评委会当天晚上最终定出了名单。
      该老师说,尽管校方一再表示,“会根据北大开出来的要求,推荐最拔尖的学生”,“不排除推荐单方面特别优秀的学生”。但之所以那么“难产”,并最终推荐这3位各方面都被公认优秀的学生,主要还是因为“压力太大”。“现在这3个学生是社会的焦点所在,特别是年级内的学生、家长都在盯着,学校有没有不公正,有没有潜规则……稍有不慎,不仅影响学校的声誉,还会影响应届学生的应考情绪。”
      也许正是迫于这种“压力”,名单出炉后,华附对媒体未高调公布,也未将公示置于学校网站上。
      
      能上北大,还推荐干吗?
      
      对于这个结果,多数学生并不意外。“这3个人都十分优秀,成绩都排在年级前面。”华附一名男生说,邹佛灵、梁昊是理科综合班中公认的“牛人”,成绩排在年级前五名。邹佛灵连续3年获得全国高中数学联赛的一等奖,梁昊也在“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中获全国二等奖,他们已具备了“保送生”的资格。文科综合班的陈琳琳成绩也特别突出,在文科综合类别中年级排名“不是第一就是第二”。
      与广州的华师附中类似,江苏首名由校长实名推荐上北大的学生是南师附中的匡超。同学们评价他只有这样一句话:文科生里他理科学得最好,理科生里他文科学得最好!而且匡超也早就是北大的保送对象,已经通过了北大的面试。
      “如果不是北大的要求,我也许会推荐另外的学生。”华师附中校长吴颖民解释了这种选择,明年社会关注度没那么高了,可以试一试推荐偏才、怪才。
      在吴颖民看来,被公众、媒体聚焦的“北大校长推荐制”有太多的误读。他直言,北大的政策只是“有限度的优惠”,正因如此,推荐过程中必须考虑到关键一点―――“保险”,学校要保证推荐的学生“一炮打红”。
      对于社会质疑推荐北大的学生都是成绩好的“全才”,北大表示,成绩优秀是必要的条件,学生起码要有较好的学习能力。但同时,被推荐学生还要有其他方面的突出特色。“希望大家不要仅仅看见他们的分数。仅仅成绩好,没有其他才能的学生,不是我们想要的推荐学生。”
      有人说,按照北大的方案,本意是想让钱锺书或者韩寒这样可能会被高考体制枪毙的人才也能进入北大校园,可是现在看来他们连上重点高中的资格都没有,又怎么可能获得被推荐资格?
      
      高考的公平很快撕破
      
      北大肯定没想到这项改革措施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热议,而且基本没有掌声。2009年11月9日,新浪网进行一项调查:你如何看待北大试行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截止到12月1日23:00,共有10.8万名网友参与讨论,其中,67.5%的网友表示反对,认为“实名推荐制对多数人不公平”;24.8%的网友表示支持,觉得“可以弥补高考选拔人才机制不足,发现高素质学生”;另有7.7%的网友表示“不好说”。
      对于校长实名推荐,大家的质疑声之一,就是通过北大认证的这39所学校是如何确定的,对于没有推荐资格的其他中学,公平性何在?从已经公布的39所学校的名单来看,无一不是大城市的重点中学,这对农村和西部地区的学生本身就是不公平的,为什么就不能在农村中学推荐?在东西部差异巨大、农村与城乡差异巨大的背景下,中西部孩子特别是老少边穷地区的孩子们迈进著名高校的门槛就更加艰难了。北大的这种推荐制度不是放大和加快了中国的城乡分隔吗?
      而且仅江苏一省就有10所中学入围,北京、湖北、湖南、浙江各有三四所学校获选。据称,这个名单是北大参考了每年在各地中学录取学生的情况确定的。其实在广州市,与华附齐名的中学还有广雅中学、省实验中学、执信中学。他们为何没有获得推荐资格?北京大学广州校友会秘书长、多年协助北大在粤招生的苏少华认为,一是因为广雅、省实、执信等学校上北大的学生出现了减少的现象。“如广雅中学每年最多就一两个考上北大,有时一个都没有。执信中学近年也是每年只有1至2个学生上北大。省实去年高考有9个上北大的,而华师附中和深圳中学这几年每年都有20多个上北大,相比之下,北大方面会先考虑这两所中学。”
      另外一个原因,苏少华认为,可能是中学根本没向北大递交申请,估计也有中学校长不愿意承担推荐带来的压力。
      大家热议的另一个问题,就是校长推荐的公正性。因为没有笔试,而面试的通过率又很高,这意味着,如果一个学生得到了校长的推荐信,就等于是得到了北大录取降低30分的优惠。而对于中学校长来说,这个权力所带来的各种诱惑和压力,可能会很大。
      在华南师大附中获得了推荐资格后,广州一家电视台的主持人调侃说:“华附校长可能以为捡到了香饽饽,但这个香饽饽或许会变成手榴弹,因为太多的权力部门的人会来找关系,走后门。”
      现在,高考制度的每项改革,无不是穷人与富人的博弈,结果可想而知。校长推荐制一定会引起一定程度的走后门和腐败、贿赂。尤其令人担忧的是,这种制度无非是为某些官员、富豪子女又开辟了一条走后门的通道。当然,由于今年是校长第一次推荐,全社会关注度很高,留给舞弊的后门空间几乎不存在,但明年、后年呢?谁能保证校长们在利益面前能保证不权力寻租?保证能自如地处理来自上级行政部门的压力?
      
      北大的小算盘乱了大局
      
      北京大学老化学楼121室,即北大招生办本部,自从2009年11月16日公布了校长推荐制后,几部电话都因占线难以接通。一位工作人员说,打入的多是“中学校长实名推荐”的咨询电话。这项重大改革措施到底怎样出台的呢?
      2009年4月,北大召集浙江15所重点中学的校长开了一次招生工作研讨会。浙江省杭州二中校长叶翠微提出,一些办学条件较好、生源质量优秀的中学,其校长可以个人名义和自身信誉为担保,向名校推荐优秀学生。
      此后,北大招办组织专家学者对此进行了充分讨论和调研。去年5月,北大召开自主招生战略研讨会,邀请教育部考试中心相关负责人等,就进一步探索自主招生选拔新模式进行了深入讨论。经北大自主招生专家委员会和北大招生委员会审议,形成了《北京大学“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实施方案》。
      北大招办表示,推荐制是一个“增量”尝试,不会让未获得推荐资质的中学利益受损。推荐制的精髓不在于让某个学校多几个学生考上北大或某个学生降多少分录取,而是希望通过这项政策探索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为不同类型优秀学生的脱颖而出创造条件,促使中学重视素质教育,从而逐步影响乃至改变高考“一考定终身”的现状。
      但是很多人没有留意到这样一个背景,就在北大推出“校长实名推荐”前不久,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南京大学5所著名高校招生部门刚刚决定,在2010年实行“五校联考”。通用测试部分由这5所大学共同出题,高校特色测试和面试由各校自主决定,通过者,高考录取中享受该校30分的优惠。
      “‘五校联考’打破了各高校自主招生政策原有的平衡,类似于一个‘小高考’,北大明年的生源有可能因此受到影响。”北大的一位老师说。
      很明显,北大在其他高校的新举措下,慌了阵脚,“像北大、清华、复旦等高校,生源争夺由来已久,为了减少‘五校联考’可能对北大造成的生源影响,北大也马上公布了‘校长实名推荐制’。北大想探索新的自主招生办法,应该说跟‘五校联考’有直接关系。”这位老师说。
      据有关资料统计,1999年~2007年,被北京大学录取的高考“状元”达347人,居各大学之首,遥遥领先于其他大学。尽管近几年国内其他大学,包括香港一些大学对高考“状元”的争夺日趋激烈,高分学生报考大学出现分散化的趋势,但北大招收高分学生的优势地位还比较明显。如果北大实施“推荐制”仅仅是为了与其他大学争夺高分生源,做到先下手为强,那么北大是不是太缺乏自信了?
      教育部原发言人王旭明就一针见血地指出:这所全国瞩目的学校似乎太相信自己了,他甚至大胆地预言今后校长推荐制度一定会引发越来越大的矛盾。

    推荐访问:公平秤 高考 破了 北大疯了 校长推荐制砸破了高考的公平秤 北大疯了 北大校长推荐制很傻很天真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