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小学学习 > 正文

    [没有慈善,,美国将会怎样]美国将会衰败

    时间:2020-02-14 07:24:42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美国慈善事业将会迎来一个黄金时代,巴菲特的“裸捐”揭开了这个新时代的帷幕      人生的上半场,他们沉浸在创业当中;人生的下半场,他们致力于将获得的巨大财富转化为解决社会问题的办法
      
      在今年第二季度,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超过了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国家经济体。此前,美国的《福布斯》杂志在3月公布了全球年度富人排名。中国内地拥有10亿美元财产以上的人数达到64个,仅次于美国的403个,位居世界第二。
      然而就在今年9月上旬,英国的慈善救助基金会(Charities Aid Foundation)公布了世界第一份全球捐助指数(World Giving Index)排行榜。澳大利亚、新西兰并列第1,爱尔兰、加拿大并列第3,瑞士和美国并列第5。中国大陆位居147,香港18,台湾72。
      9月底,当今世界第二和第三富有的两位商人――比尔・盖茨和沃伦・巴菲特――计划来中国,邀请他们在中国的同行们向社会捐款。三个月前,他们开始在美国呼吁那里最有钱的人在去世前捐出大部分的财产做慈善。截至目前,已经有至少40个人和家庭表示或重申了认捐。
      比这两位明星商人更值得关心的是,他们背后源远流长的传统,以及由这个传统构建起来的神秘世界。
      
      神秘世界的支柱
      
      最早发现这个神秘世界端倪的是天才的法国政治观察家托克维尔。
      1835年,他在书中说,自己在美国大陆旅行时发现,这些美国人的关系连接并不只是基于经济和社会地位,常常不分信仰和阶层甚至肤色。医院、监狱、学校、教堂,很多社会事务美国人都用一种不同于欧洲的方式解决。这些事情,在法国需要政府来做,英国是大领主来做,美国人则会自己成立一个组织,众多组织构成了独特而丰富的世界。
      今天,政治学者把这个世界称为“公民社会”。国家对这个世界的态度主要表现在税收的优惠甚至豁免。
      研究慈善的美国杜克大学教授弗莱斯曼(Joe L. Fleishman)说,美国的公民社会是由70%的公民支撑的,它的支出是美国GDP的10%。而这个神秘世界的支柱就是基金会。
      到了今天,人们发现,美国那些有良好口碑的大学、研究所、医院以及致力于生活环境改善的各种团体(既有物质也有精神方面的)几乎都是由私人财富支持建立并且运转至今的。如果没有这些私人财富的捐助,如果没有对这些捐助的专门管理和使用,美国很可能会是一个比现在糟糕很多的社会。
      哈佛就是其中的典型。这所有着将近400年历史的私立学校目前拥有的捐款大约250亿美元。这个数目超过了世界上许多大公司的资产。雄厚的资金是大学进行各种教育和科研工作的保障。
      致力于鼓励人们在各领域的根本问题上做出贡献的坦普敦基金会(Templeton Foundation)投入的捐款达到16亿美元。这个基金会每年都会颁发高额的奖金,100万英镑(约150万美元)的单笔奖项甚至超过了诺贝尔奖金的数目。1973年首次颁奖时,第一位得主是以帮助无家可归者闻名的特雷莎修女,这比她获得诺贝尔和平奖早了6年。
      美国最富盛名的梅奥医院(Mayo Clinic)收到的捐款已超过10亿美元。今年在那里逝世的一位病人就给医院留下了4300万美元。那里的平均治疗费用只是同等质量医院的一半。跟受到营利驱动的医院不同,梅奥医务人员的收入是固定的。
      而在今年9月上旬,著名投资家乔治・索罗斯向关注世界公民权利的组织“人权观察”(Human Rights Watch)捐款1亿美元。美国有很多类似“人权观察”这样具有监督作用的民间团体,它们也都是受惠于慈善捐赠。
      私人财富支持的还不仅这些。除了有形的机构,个人捐赠的成果还包括相对无形的公民救助系统,范围从人身安全到身体健康。这样的事情,即使对于普通的美国人来说也是陌生的。
      911是美国全国紧急求救电话号码。2001年9月11日美国遭受恐怖袭击,大大增加了这个数字的全球知名度。这个救助系统1968年在美国阿拉巴马州由基金会帮助建立,后来从1970年开始成为全美国人的救命电话。
      原先威胁世界无数人生命的疾病,比如疟疾、黄热病、钩虫病,之所以能在近几十年大幅减少,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私人捐款资助的治疗项目。
      还有那些帮助穷人上学的基金会,帮助穷人就业的基金会,帮助1950年代以来全球粮食生产一直超过人口增长的“绿色革命”,不同于商业媒体的美国公共电视台PBS和公共电台NPR,无不是私人财富支持的结果。
      目前,美国有大概7.2万个由私人募捐建立的基金会,掌握着接近7000亿美元的财富。如此众多的基金会仍然只是冰山的一角。
      
      与众不同的财富观
      
      盖茨和巴菲特的呼吁是美国悠久的捐助传统的继续。他们的人生轨迹跟历史上那些美国最富有的商人非常相似。在人生的上半场,他们沉浸在创业当中;人生的下半场,他们致力于将获得的巨大财富转化为解决社会问题的办法。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人需要挣到很多钱之后才去捐款做慈善。出于良心,人在任何情况下都可能帮助别人。然而,尽管良心是普遍的,却并非每个社会都能形成显著而长久的慈善传统。
      从历史来看,美国慈善传统的根基不仅在于有更崇高的使命感在牵引着人的良心。
      美利坚文明的开拓者,“五月花”号上的清教徒领袖温思罗普(John Winthrop)认为,上天创造了富人,不是为了让他们自己享福,而是为了体现上天的光荣,并为了人类的共同福祉;因此,穷人不应妒忌比他们生活优越的人,富人也不应漠视穷人,生活条件的不同应该使他们更加互相需要,关系更密切。
      很多美国人的捐助习惯是从给宗教组织的十一奉献开始的,也就是将每月或每年收入的十分之一交给教会。有了这样普遍而持续的捐助,信仰团体成为了美国私人财富最集中的组织。实际上,从最初的建立到后来的发展,美国社会就是通过这些团体运转起来的。
      它们参与兴建的领域跨越了社会的方方面面,人的生老病死无不涵盖其中。在以信仰为根基的慈善传统中,一些没有多少信仰的人也深受影响。比如,常常被称为人类历史上第二富商的安德鲁・卡内基就借用圣经的说法在1889年发表了一篇题为《财富福音》(The Gospel of Wealth)的文章。在文章临近结尾处,是那句广为传颂的话:“如此富有地了结一生是可耻的。(The man who dies thus rich dies disgraced.)”
      这体现了与众不同的财富观,人们不再认为挣到很多钱是因为自己有不同寻常的本事,人担当的是负责任的托管者的角色,在结束这个世界的客旅生活之前,应该把余下的财富分享出来,由更多负责任的托管者使用好这些钱。
      卡内基捐出了大部分的财产。通过这些财富形成的基金会,帮助建立了2000多个公共图书馆、7000架教堂管风琴、著名的卡内基梅隆大学以及各种音乐厅、研究所。
      比卡内基小几岁的约翰・洛克菲勒看到《财富福音》后曾经写信给作者,称赞卡内基的做法为整个社会树立了榜样。洛克菲勒本人被认为是人类历史上最有钱的商人。他的财产曾经达到当年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六十五分之一,换算成如今的价值,至少有1900亿美元。
      从16岁领取第一份工资,洛克菲勒就开始将收入的十分之一奉献给教会。随着捐款比例的不断加大,去世前他捐出了大部分财产。他不仅在自己的国家建立了芝加哥大学这样的世界名校,还包括著名的北京协和医学院。
      正是他创建的洛克菲勒基金会在1940年代发起了“绿色革命”,帮助世界很多国家采用了种植新技术。大幅增加的粮食产量使得南美、亚洲、非洲的许多地区告别了饥荒。如今,新兴的盖茨基金会也加入了洛克菲勒基金会的行列,继续在非洲一些还吃不饱饭的地区进行救助。
      洛克菲勒基金会甚至帮助建立了联合国这样的国际组织。如今树立在纽约的联合国总部大楼就是在洛克菲勒的儿子捐赠那里的土地之后建设起来的。
      联合国当中有很多专业部门,比如关注各国民众健康状况的世界卫生组织。这个部门就仿效了洛克菲勒基金会旗下的国际卫生委员会。设立于1913年的国际卫生委员会,曾经在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几十个国家培训医务人员。上面提到的比如疟疾、黄热病、钩虫病一类疾病的显著减少就直接跟这个委员会的工作有关。
      通过卡内基和洛克菲勒那一代人,基金会成为帮助社会健康运转的重要力量。大量的私人财富得以进一步集中起来,由专门的人员和组织进行管理和使用。
      美国的慈善业具有丰富的自治经验。与慈善有关的法律和规范不是由政府自上而下的命令,而是无数的个人和团体经过几百年时间相互磨合的结果。绝大多数慈善组织都不是由政府发起的,而是个人和团体自发产生的。
      跟包括欧洲在内的很多国家相比,美国的慈善业发展更为充分的原因还在于政教分离的原则。这个跟美国的建立息息相关的做法使得任何信仰团体都不能得到政府的资金支持,从而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政府在信仰事务方面可能扮演的不公正角色。
      美国联邦政府按惯例用于社会公益服务的钱约占预算的6%,绝对数字相当可观。根据政教分离的原则,这笔钱只能提供给非宗教组织,其中有许多是自由派的,例如女权主义、拥护堕胎等组织。
      对于政府来说,主要由私人财富支持的慈善业也大大减轻了政府的负担。事无巨细的种种社会问题并不需要全部由政府直接负责。这些问题正是非营利组织存在的原因。
      
      4万亿美金即将进入慈善
      
      2010年,巴菲特80 岁,盖茨55 岁。
      弗莱斯曼认为,上个世纪末到这个世纪初的商业创新运动创造了巨大的财富,随着创造者们的离世,将会发生巨大的财富转移,时间是从1998年到2052年。
      这笔财富有多大,取决于美国经济增长和计算口径。美国研究机构认为的最低估计是41万亿美金。按照经验数据,流入慈善基金的比重大约是10%―15%,也就是4万亿到6万亿美金。
      弗莱斯曼说,美国慈善事业将会因此迎来一个黄金时代,巴菲特的“裸捐”揭开了这个新时代的帷幕。
      因为国土面积广大,而人口更加众多,中国社会其实一直都是慈善业最应该得到充分发展的地方。但长期以来,中国人常常把社会的改善寄托于政府的主导,缺乏像美国社会那样从自我做起的使命感。
      随着私营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中国人已经开始过上自我管理的生活。比起被别人命令或指使,这种出于自愿和自发的生活方式更有利于人们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
      在这个意义上,中国人对待盖茨和巴菲特的呼吁不一定采取要么听从要么拒绝的做法。中国人的私人财富如果按照自愿的原则逐渐组织起来,学习积累慈善组织如何运转的经验,也许是更加实际、更有长远意义的回应。
      如今,中国的一些有较多私人财富的人已经开始做起慈善事业。舆论对于他们的做法有赞扬也有质疑。在世界其他地方和历史阶段,这样的复杂反应都不少见。人们也并不知道中国的富人们有多少财富,甚至产生了怀疑和各种复杂的情绪。但无论如何,就像弗莱斯曼说的,没有什么比为他人做善事的激情对世界更有益。
      

    推荐访问:将会 美国 慈善 没有慈善 美国将会怎样 美国慈善 美国慈善女王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