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小学学习 > 正文

    中国在中东如何战略迂回:中国中东战略

    时间:2019-04-30 03:26:11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美国化”了的中东视野  中东政局在2011年年初开始显现剧变时,中国的认识和心态在相当大程度上与其他大国相似,即忧虑地惊讶。这与美国、欧洲甚至中东以外的整个其余世界一样。为什么没有事先的预感?9·11以后,几乎整个世界对阿拉伯世界的视野和看法都被美国化了,以为那里的根本主题或首要矛盾是伊斯兰原教旨主义极端势力与亲美政府的对立。变更的“传统性原因”,还有更广泛的大众“第三力量”,因为受到这一对立的“美国化”遮盖没有受到真正的注意或重视。
      “局部合作”和“后卫行动”
      用几个“模式”来描绘一下中国过去一年多在中东地区的外交处境。一是“后卫行动”。我们不愿积极配合,甚至也不愿消极配合,但是如果要我们配合的压力非常大,对我们某些重大利益的可能的损伤非同小可,那么有时便不得不做某种让步。这就是勉强的后卫行动。二是“局部合作”。在某些情势下,被迫就我们内心不赞成和很忧虑的立场和举措,与西方及其阿拉伯伙伴进行局部的合作。三是“持久观望”。有时尽可能久地采取等待、观望和拖延的做法,不采取任何大的主动,看其他国家的反应。四是“修补篱笆”。即在变局之后,或采取招致严重不满的行动之后,采取一些修补举措来“修补篱笆”。
      需要灵活求实,也要站定脚跟
      1999年,中国以非常原则性的态度对待科索沃问题上的北约武装干涉,坚决不给这种干涉行为任何国际法意义上的合法性;然而十余年后,中国在武装干涉利比亚问题上采取了较为实用主义的态势。在利比亚事变之后,中国总是需要在哪个地方至少暂时站定脚跟,支撑一下不干涉原则和主权原则。
      还有,尽管阿拉伯联盟在叙利亚问题上很有偏颇,但就中东北非问题总的来说它是个起码的稳定者。就此而言,我们宁可要偏颇的阿盟主持,也不要西方的直接主导和干涉。阿盟还为中国有关外交提供了相当的“迂回空间”以及届时可用的一条“退路”。在这点,我们已经并且应当比俄罗斯更灵活。
      目前为止,我们确实有决心采取坚决的“后卫行动”,就是要否决那些“一边倒”的、极具干涉主义性质的安理会决议草案,不管在国际上因此暂时多么“不受欢迎”,也不管是否得罪了我们的好朋友、石油大国沙特和海湾国家。
      我们需要通情达理,需要灵活求实,但我们也需要在一个合适的时机站定脚跟,支撑我们的原则。这个原则决不是空有其表,我们在任何情况下的独立自主和很大部分基本正义需要它,我们在第三世界的外交和威望也颇大程度地依靠它。
      原则和妥协并重
      笔者总结的外交“模式”也反映在伊朗问题上。伊朗问题将长久存在,中国也要长时间继续面临这个往往非常棘手的问题。如果伊朗局势出现大逆变,中国在伊朗这么一个地区大国的重大能源利益、外交利益乃至相关的间接战略利益都会遭受严重损失。为防止它和预先减小它,我们需要尽快地、恰当地做一些安排。
      然而,如果像当今在叙利亚问题上那样,阿盟过于偏颇,过于干涉主义,那么我们在此情况下就不能侧重于依靠阿盟,而是要多依靠联合国,因为联合国有着宪章原则和中国在其中的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权利。阿盟轻易得罪不起,也不应该得罪。另外,在对待西方“自由干涉主义”的问题上,我们绝对不能害怕得罪西方,也不能得罪得太频繁。我们既要坚持原则,坚持我们的利益,但也不必在中东北非问题上与欧盟、与美国太久地搞得太僵;互相妥协仍然是这方面的一个基本原则或战略。
      对于中国来说,伊朗问题的事态发展仍将是中国在中东地区的外交的一个最大考验。一方面,我们的直接和间接的各项基本利益实属重大;另一方面,我们实质性地影响事态的能力有限,而且实质性地经久影响事态的意愿也有限。因此,即使形势再复杂再困难,我们也要做特别坚韧的“后卫行动”,同时也要准备后路。
      (摘自《国际先驱导报》)

    推荐访问:中东 迂回 中国 战略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