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小学学习 > 正文

    光武帝刘秀电视剧40集 [略谈光武帝刘秀的“和谐”措施]

    时间:2019-04-26 03:31:00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第一,“延揽英雄,务悦民心,立高祖之业,救万民之命”的总方针。第二,进柔良,退残酷。刘秀非常注意对儒士的重用,以调整他与知识分子的关系,记载:“汉室中微,王莽篡位,士之蕴籍义愤堪矣,是时,裂冠毁冕,相指持而去,盖不可胜数。”第三,制御后党、外戚。蔡茂为广汉太守,“时阴氏宾客在郡界多犯吏蔡,茂辄纠案,无所回避”。
      关键词:光武帝刘秀; 云台二十八将; 外戚; 拥兵自重
      中图分类号:K 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5-045-001
      光武帝刘秀作为地主阶级的代表,他所实行的的“和谐”措施主观上是为了加强皇权,强化统治,客观上减轻人民负担,促进了经济的恢复与发展,社会秩序相对安定,史称“光武中兴”。笔者仅就以下几点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取悦功臣
      君臣关系,特别是皇帝与功臣公卿的关系,是封建政权的核心。刘秀自即帝位时起,就非常注意协调君臣关系,对跟着他戎马沙场,南征北战,东讨西伐多年,立有汗马功劳的一大批功臣如何处理,成了一个关系重大的问题。刘秀一方面要加强自己的皇权,不愿让功臣掌握大权,拥兵自重,另一方面又需要得到他们的支持。他鉴于高祖时功臣叛乱,高祖疲于平叛的历史教训,既没有过河拆桥,大杀功臣,也没有委以重职;而是采取了优容与制御相结合的政策。他不忘功臣的一功一德,结恩信于功臣,取悦他们的欢心。光武之世,刘秀大封功臣,他说:“古之亡国,皆以无道,未功臣多地而亡者。”早在单车临河北时,非有府藏之蓄,就重赏甘饵,以恩德怀之,是故土众乐附,更始踊败后,诸将多归之。而后又抓住功臣们“天下已定,各重性命,大臣以下,咸怀乐土”的心理特点,对云台二十八将,三百六十五功臣,优厚礼待,注意保护,封给他们食邑,并复兴丹书铁卷的汉礼,写下誓言,使他们“世无绝嗣”。传子孙于无穷。刘秀非常注意笼络功臣之心。如贾复受了重伤时,光武大警白:“……失吾名将,”并慰藉曰:“闻其妇有孕,生女也,我子娶之,生男也,我女嫁之,不令其无妻子。”本来在战场上,将领带兵作战重创以至丧生,是常见的意料之中的事,光武却“大警”,这种怀柔群下的态度,解除武将的后顾之忧,使众将愿随他征战,为他效命于沙场。后来贾复伤愈后,果然追及光武于蓟。功臣立了新功,“辄增邑赏,又任以吏职。”《后汉书·马援传》中说:“帝虽制御功臣,而每能回容,宥其小失。远方贡珍甘,必先遍赐列侯……其中确有理国之才的功臣也委以重职,是时,列侯唯高密(邓禹)、固始(李通)、胶东(贾复)三侯与公卿等奏议国家大事。“其全并优宽科,完其封禄,莫不以功名庆于后。”功臣去世后,刘秀也尽量素服东驾,吊唁悼念,抚恤其后。如建武八年秋,祭遵“不幸早薨”,光武为之伤感,“愍悼之尤甚佳,送丧至河南县,诏遣百官先会丧所,车驾素服临之,望哭衷恸。还幸城门,过其车骑,涕泣不能已。丧礼成,复亲祠以太牢。”刘秀“复兴斯礼,群下感动,莫不自励。”由于刘秀采取了这种措施,终于形成了以二十八将为柱的统治核心,巩固了帝位。
      二、进柔良,退残酷
      王莽统治时期,他心胸狭窄,无端怪将,斥忠拒谏,比较忠正的一大批大臣,有的被论罪处死,有的被投入监狱,有的被赶出朝庭,一批贪官酷吏权臣奴才充斥朝廷,他们“各因官职为奸,受取贿赂,以自供给。”王莽本人积聚的黄金,经过十余年挥霍,仍有六十柜,一柜达万斤之重。上行下效,官风坏到了极点,国家行政机构瘫痪,搞得元元失所,怨声载道,人心失尽。封建国家机器是维护地主阶级统治的工具,依靠王莽遗留下来的这批官吏来“立高祖之业”显然已经不可能了。因而刘秀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调整。
      三、制御后党、外戚
      中国的封建史上,有时纵使君相得,却往往也受到后党、外戚的干扰。这个干扰,有时大到足以影响行政机构的工作效率,以致机构瘫痪,甚至能毁坏国家,断送江山。史称为“外戚之祸”,或“女祸”。刘秀鉴于吕后篡权几乎置刘氏死地,王氏毁掉刘家江山的历史教训,同时为了保证精心调整的国家发挥正常的工作效能,在处理帝后关系上,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他明确地规定:凡后族、宫戚,都不得封侯与政,并且禁止官吏与外戚交结往来,就冯衍连因与后族阴兴,阴就交结,也被免退归乡,刘秀针对贵戚椒房之家,权因恩埶,干犯吏禁,杀人不死,伤人不论,“外戚桥逸,宾客放滥”的情况,支持官吏打击不法后族。
      四、除苛政,省刑法,遵法度
      王莽时期,由于王莽好变制,政令可烦,恣意而行,轻率决定;又爱翻花样,朝令夕改,反复无常,仅郡名“岁复变更,一郡至五易,而复还其故”。政令多变,官名月易,货币岁改,吏民昏乱,不知所从,商旅穷窘,号泣于道,失去了民心。刘秀君臣早就认识到“政令苛酷”“会积失百姓之心……,若负强恃勇触情恣欲,虽得天下,必复失之”。因而,早在河北时,光武就“除王莽苛政,复汉官名”,是进“吏人喜悦,争持牛酒迎劳”。建武二年三月又“大赦天下”诏曰:“顷多冤人,用刑深刻,朕甚愍之。”并引用孔子的话说“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令“其与中二千石,诸大夫,博士、议郎议省刑法”。十八年四月,又下诏除边郡盗谷五十斛处死律,诏曰:“今边郡盗谷五十斛,罪至于死,开残吏妄杀之路,其益蜀除之此法,同之内郡”。《后汉书·循吏传》记载光武“至天下已定,务用安静,解王莽事事之繁密,还汉世之轻法”。刘秀典定汉世之轻法,使官能有法可依。在轻法度的同时,刘秀还诏“有司修职,务遵法度”。刘秀集团以教化为主的轻法,轻法民无畏而易循,实施轻法民心易安。在一定的程度打击了酷官的滥杀客观上保护了百姓,因而取得了民心,制造了一个比较正常的社会秩序,为中兴祖业提供了条件。

    推荐访问:措施 和谐 刘秀 光武帝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