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小学学习 > 正文

    泰晤士报 淞沪会战前后的《泰晤士报》

    时间:2019-04-26 03:23:03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1937年8月13日,日本军队进攻上海,中国军民的淞沪抗战开始。日本军队进攻上海也是对英国利益的直接侵犯,期间,以《泰晤士报》为首的英国报界对日本侵略行为的谴责和批评,对中国军民淞沪会战时英勇抗敌的称赞和声援,与之前卢沟桥事变时期相比有了很大变化,这种变化对英国政府援华制日政策的制定施加了巨大压力。
      关键词:英国 泰晤士报 淞沪会战
      1937年8月13日,日军进攻上海,中国军民的淞沪抗战随之开始。中国军民浴血苦战,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也为赢得国际舆论支持包括英国报界的支持创造了条件。淞沪抗战时期和之后《泰晤士报》对日本侵略和中国抗日的态度与之前的卢沟桥事变时期相比有了明显变化,这种变化影响了英国政府的对华和对日政策。
      卢沟桥事变爆发后的《泰晤士报》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对中国华北地区的武装侵略开始。由于事发突然,再加上日本宣传机器干扰,卢沟桥事变爆发后,《泰晤士报》在最初对事变原因的判断是中国军队的失误,说中国军队误把日军演习当成真正的军事进攻,导致了卢沟桥事变发生。[1]在另一篇社论中,《泰晤士报》将卢沟桥事变起因归结为日本低级军官和士兵的鲁莽。
      由于英国在华利益主要集中在中国长江流域,因此这一时期的日军侵略还没有造成对英国在华利益的直接威胁,《泰晤士报》观点比较温和,一些文章只是告诫日本应避免采取进一步的军事行动,对日本发动卢沟桥事变侵略中国的罪恶行径没有什么认识。同时对于中日之间可能爆发的大规模战争,《泰晤士报》评论员说“日军或许可以取胜,但是永远无法征服。在华北的胜利可能仅仅意味着繁重的财政和兵役负担,而且也不会提升日本在这一地区的影响,只会使日本陷入到大规模经济抵制活动的浪潮中。” [2] 因此这时的《泰晤士报》对日本发动卢沟桥事变,侵略中国基本上是采取了一种事不关己的比较漠然态度。
      《泰晤士报》对八一三事变和淞沪会战的反应
      1937年日军进攻上海,“八一三”事变爆发,对英国震动很大。据统计,截止到1937年,英国在上海直接投资达到1亿8千万英镑,相当于其在华投资的72%。所以面对日本侵略,《泰晤士报》态度趋于强硬,警告日本:“ 现在要让日本了解它在东亚的自由行动绝对不能包括肆意破坏英国利益。” [3]同时《泰晤士报》也在密切关注着上海地区局势的发展。
      8月14日,中国国民政府发表《自卫抗战声明书》,中国军队张治中部对日军在沪据点开始总攻,中国空军也到上海协同作战。中国军队统帅部认为上海是国际大都市,有外国租界,在这里开战极有可能引起大国势力干涉和调停,进而挫败日军侵略野心,这对弱小的中国来说是极有利的。于是先后调集了70个精锐陆军师共75万人投入淞沪会战,日军也先后三次增兵,投入的总兵力达20万人。淞沪会战持续了三个月,到11月12日,上海沦陷。中国军队伤亡达25万人,但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妄想,为全面的持久抗战奠定了基础。中国的抗战受到海外媒体的高度评价。《泰晤士报》11月28日社论称:“中方伤亡固极惨重,但十周之英勇抵抗,已足造成中国堪称军事国家之荣誉……上海一隅之抵抗,对于整个中国均有极大之影响。” [4]
      淞沪会战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英勇事迹,《泰晤士报》也予以广泛关注,如八百壮士浴血据守四行仓库。524团团副谢晋元率领该团主力400余人(对外称800人)据守四行仓库,与日军周旋3昼夜,击毙敌人百余名,而阵地岿然不动。八百壮士孤军奋战的英勇事迹轰动中外,极大地振奋了中国民心,也赢得国际舆论的称颂。《泰晤士报》发表文章称,中国军队守卫上海76日之后,尚有死守四行仓库的八百孤军,困于强敌,力持不屈,其英勇之气概,使人敬佩之至……淞沪会战期间,全中国上下凝聚出一个共识,即为了抵抗日本侵略,即使战斗到一兵一枪也绝不终止抗战。《泰晤士报》对淞沪抗战中的中国军民大加赞扬,如10月28日的《泰晤士报》社论称,“上海抗战不仅目前而且将来也会对全中国起着鼓舞士气的作用。” [5]
      但也有人在《泰晤士报》上发表文章怀疑中国政府独立抗战的可能性,认为中国政府需要依赖国际社会特别是英国才能坚持抗战。说“ 没有人会郑重相信中国政府期望着与日本进行战争。” [3] “虽然在短时间内中国会爆发极大的爱国热情,但是虚弱的中国迎战日本,很难希望获得军事胜利,而由此带来的中国商业和财政上的损失却是巨大的。中国要对付日本必须依靠国际社会特别是英国的力量。” “ 即使日本对英国在中国公民生命和财产的军事进攻,也不能有效阻挡英国自己作为调停者的角色。” [3]
      淞沪会战结束后的《泰晤士报》
      日军占领上海后,向英国提出由日本控制上海及整个沦陷区海关的要求。同时日军不断向长江流域推进,在英国利益集中的华南地区肆意侵略。《泰晤士报》对日本的态度开始越来越不耐烦。如针对长江流域行驶的英国商船和军舰多次遭到日军袭击,造成多人伤亡的事件,《泰晤士报》愤怒指责袭击是日本故意为之,也是为了把包括英国在内的外国船只从长江流域驱逐出去的明证。[6]
      面对日军的疯狂侵略,中国军民不仅没有投降,仍顽强抗战的态度,逐渐使《泰晤士报》对中国政府的评价发生了变化。该报不仅表示了对中国在艰苦条件下坚持抗战的钦佩,更提出了对英国政府屡屡拒绝中国请求援助要求的批评,指出英国应该对中国进行有效的、实际的援助。如《泰晤士报》洞悉到英国援助中国,就是维护英在远东利益;就是维护包括印度在内的整个英联邦利益;就是在削弱日本,削弱日德两个法西斯国家可能形成的对英国的危险。1938年5月21日《泰晤士报》发文指出:“一个明确的援助中国打败日本的措施……是一种姿态,它将实际改善英国在中国和印度的前途,也将大大削弱柏林——东京这一轴心的作用。”
      1938年10月,日军占领广州,切断了香港与大陆间联系,使在港英人面临灭顶之灾,《泰晤士报》强烈要求政府援华制日。11月3日,该报引用日本驻意大利大使的话说,英国在中国的领导地位已结束,日本治下的中国将是第二个“满洲”等,建议英国政府对日施加压力。[3]
      内外重压下的英国政府不得不迈出了援华制日的第一步。英国政府宣布向中国贷款修筑援华物资重要通道滇缅路,接着宣布对华提供500万外汇平准基金以稳定中国币制,同时准备联合美国共同对日本实行经济制裁,英国政府的对华和对日政策开始发生了变化。
      参考文献
      1. Fighting Near Peking, The Times[N],1937-7-9(15).
      2. The Far East in Arms, The Times[N],1937-7-14(15).
      3. I.S.Friedman,British Relations with China 1931-1939[M], NewYork: International Secretariat, Institute of Pacific Relations, 1940.
      4. 文闻.《我所亲历的淞沪会战》 [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年.
      5 . 吴东之.《中国外交史 中华民国时期1911-1949年》[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
      6 . Bradford A.Lee, Britain and Sino-Japanese War1937-1939, A Study in the Dilemmas of British Decline[M],Standford, Calif: Stand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3.
      作者单位:石家庄学院历史文化系

    推荐访问:泰晤士报 会战 淞沪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