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小学学习 > 正文

    一个人忧伤的时候只有你能给歌词 只有你懂得我的忧伤

    时间:2019-04-22 03:17:39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移魂女郎》   推荐理由:最了解女孩的电影   清楚记得我是在读初中时看的《移魂女郎》,看完即深度迷恋上安吉丽娜茱莉,并坚信她会成为一代巨星。(那时并不知她凭此片已获了奥斯卡最佳女配角,也是她迄今为止唯一一次捧走小金人)彼时的我更尖锐更敏感,看谁都跟“乌骨鸡似的”,也因此拥有一定程度的“艺术直觉”。现在这种直觉时常走光、失灵;有部分原因是开了眼界、能“专业地”区分出个三六九等了;但也有很多原因是自己口味越来越通俗化了,越来越看重“普世价值”、“镜头语言”等等,也突然很颓丧地发现自己越来越难以被“好”电影打动了。(我说的“好”是真心知道那些是好东西——那样的电影往往有精彩的故事、有意思的人物,再加点“普世”的情怀)
      但如此多的好电影却没有一部像《移魂女郎》一样——曾经让我打心眼里感到疼痛、感到最飘渺私密的情绪竟然具象了起来,瞬间觉得灵魂出窍到电影里去了,或者也可能是被新的灵魂附体了;总之我被深深打动。这种打动不似其他好电影——你在看片时为主人公或喜或悲,但仍清楚的知道那是电影,这份悲喜不会长期影响你的生活;但《移魂女郎》不同,对它产生的动容是极其女性化的,有一点体己的意思,并至今让我想起来就情感充沛到语无伦次——要知道我是个重口味+男性化思维严重的人,这部十分女性化的电影如此打动我简直是一大奇迹。多年后我看到一段文字,多少了解了《移魂女郎》之于我的魅力所在。这段话原不是说创作的,却道破了创作的奥秘;那话大意是:“一个人遇见爱、遇见性都没什么稀罕,稀罕的是遇见了了解。”
      《移魂女郎》便是这样一部出奇了解女孩的电影。我说的是女孩,而不是女人;是女子在变成女人前的形态,也是永远会留在每个女人心底的影子。很多人拍女孩、其实是为了拍爱情或青春;很多人拍女孩,其实还是为了拍那个与众不同、引起他们欲望的女孩;很多人拍女孩,其实拍成了她们将来的样子。《移魂女郎》却着着实实地是在讲女孩,虽然那些女孩是一群精神病患者,虽然她们遇见了各种各样的现实残酷,虽然她们都有不堪的一面,但她们是真实的女孩。在与世隔绝的精神病院,保留着女孩独有的忧伤——这忧伤不是为钱、不是为某个男人、不为某段爱情,不是发愁如何嫁得好归宿,不是担忧如何与公婆相处,不是头疼人事应酬;只是单纯地担忧自己活不下去。担心自己活不到18岁,活不到结婚生子,活不到为钱、为房、为某个男人、为某段感情再去发愁流泪的时候。会笑她们“少年不知愁滋味”的人定是男人,且是最无情的那类;他们不知那是女人最美好的岁月,也许她们也不知道。
      《移魂女郎》里的女孩们因各自的心理问题而与成人世界格格不入,这心理问题恰是女孩区别女人之所在。那时她们“感时花溅泪,恨时鸟惊心”,那时她们敢于质疑生活,敢于格格不入地生存下去。那时她们互相理解,就像昆虫那样不需语言,她们伸出触角来互相触摸和安慰,她们也许伤人,但更多地是在伤害自己。她们因这点的“不同”而忧伤不已,在将来也许会为失去这些忧伤而感伤起来——便如现在的我这样。
      
      《移魂女郎》就是用这样“隐秘的忧伤”打动了一票观众。同时它的重口味和野心都使得它区别于一般女性“小清新”电影,竟不时有惊悚的体验,和思考的余味。安吉丽娜朱莉在里头饰演了一个迷人又有杀伤力的精神病患者,是个令女人都会为之着迷疯狂的人物,大抢主角薇诺娜瑞德的风头,安吉丽娜演得如此之好,以致“片场谁都不敢与她说话,认为她即是片中人,她们合二为一了”(薇诺娜原话)。安吉丽娜茱莉饰演的女孩,是将痛苦转成乖戾气质的人,她习惯用戏剧化的表现和伤害他人来昭示她的存在——其实还是女孩气之极的。这样的“尤物”其最后的“平静”死活让我接受不了,那份惋惜就像看到孙悟空大闹天宫后被压在了五指山下,还被戴上了紧箍咒,还要把他弄得“位列仙班”一样。大抵因为她也知道她的“与众不同”太难容于世了,她累了倦了于是钝了。于是看的我更加忧伤起来。感谢《移魂女郎》,让我钝掉的心还能敏感一把;让我能不时清醒过来——去想想为何想做电影的初衷——无非是被某些电影打动了而已。而好电影不能单用模式化的评判标准去衡量,写故事不能用眼睛、脑子去写,而要用到心、甚至用魂,一定要将自己完全地打开:打开到写着写着会疼,会恐惧,会闻着气味——这话是姜文说的了。(看他访谈,原话是说他拍电影要闻着味才敢开拍,理解着是一个原理。)
      《时时刻刻》
      推荐理由:充满女性荷尔蒙气息
      
      看这部电影时,总会想起索菲亚科波拉早期一部作品《处女自杀》。两部电影是一个核,就像是在说一个故事,只不过一个是讲少女的青春期,一个像是在说妇女的更年期。对不起,这么写挺简单粗暴的,这两部都是十分好的电影;这么说是为了比较两部好电影的异同处:同样是女性面对绝望自杀的题材,《处女自杀》拍出了纯洁,《时时刻刻》则拍出了成熟的女性荷尔蒙气息(好莱坞如此评价此片)。它们都将“死亡”这个沉重绝望的话题拍出了各自的“美好”,即令自杀一事显出如道家“出世”一般的可贵和某种反抗的意味。我想重点说说《时时刻刻》。
      拒绝装腔作势、附弄风雅地说实话——《时时刻刻》是个大闷片。它不如《处女自杀》有清楚的视角和贯穿的悬疑性,也没有世俗化好理解的情感,画面也绝说不上刺激和吸引眼球。为业内津津乐道的“伍尔夫式”的结构,更增添了此片“无厘头”(不是周星驰那种)、散漫晦涩的气息。可以说处处不讨好,但偏偏能摘得十分“流行”化的奥斯卡的多项奖杯。也让看此片的普通观众既觉得“沉闷”又绝忍不住要看完;看完后还能回味好久,承认下人家奥斯卡颁奖的实在有道理,用CNN的话说:“《时时刻刻》证明了电影是一种艺术。”
      要说清楚该片“艺术”之处,不能不提的是它高明地混淆了时间、空间的概念,令人分不清哪些是现实、哪些是想象。或者现实和想象都不重要,因为主题一致,绝望感一致,而绝妙的是:本片中的绝望感正是由于“想象”高于了“现实”所致,是十分女性意识的故事。1923年的伦敦郊外,女作家弗吉妮娅·伍尔芙(妮可·基德曼饰),正在创作她的小说《黛洛维夫人》 ,心智狂乱的她此时已经萌生了自杀的念头。在1949年的洛杉矶,有孕在身的家庭主妇劳拉(茱莉安·摩尔饰)发现自己就像伍尔夫笔下的《黛洛维夫人》,她决定自杀改变生活。1990年的纽约,克拉丽莎·沃恩(梅丽尔·斯特里普饰),是一位现代版的“黛洛维夫人”,她深爱理查德,一个才华横溢,却因艾滋病而濒死的同性恋诗人。理查德给她起的外号也是戴罗薇夫人(理查德是劳拉(未死)的儿子)。她们都因“黛洛维”这个名字而交织在一起,于是黛洛维似乎成了女性的一个符号,一个危险的预兆。
      三个女主人公,包括后来自杀的理查德,却都过着令人羡慕的生活。有不错的收入、有爱自己的人,也有自己所爱的人;但什么都阻挡不了她们自杀的念头。究其所以,是什么都好,就是不爱自己了:不爱蜗居于小镇的自己(伍尔夫),不爱做家庭主妇的自己(劳拉),不爱找不到幸福感的自己(克拉丽莎)。总之不爱被岁月、现实摧残了的自己;不爱庸碌安稳的生活,怀念一切与现实无关的东西,包括诗歌、梦、最伤人的感情(理查德)和死亡。如果没有办法重新爱上自己,那不如去死(伍尔夫)。如果没有勇气去死,就想办法爱上新的自己(劳拉);或者是爱上生活里的时时刻刻(克拉丽莎)。这种绝望感和与生活决绝的勇气,只有女人能体会,能干得出来。像一只被生活捕获的壁虎,要逃生只有咬断自己的尾巴;多数咬了还能长出来(克拉丽莎),也有不肯咬的(伍尔夫),更有咬了后怎么也长不出来的(劳拉和理查德)。
      女人很可能都是完美主义者。外表越柔顺,内心越凶猛。不肯妥协,不能没有爱;要去爱别人、要别人来爱,都是为了能爱上自己——否则都没有意义,找不着存在感。男人们不理解,可又被深深吸引。女人也被自己这种念头吸引,于是会想自杀,于是有了《时时刻刻》这样“充斥着女性荷尔蒙”的电影。在写这篇文章时,我也分外敏感、干脆(脆而不弱)、忧伤了起来。正在听的歌是《the end of the world》(世界末日),歌词恰如我看完这些电影后的心情:“Why does the sun keep on shining? / 太阳为何依然照耀;Why does the sea rush to shore? / 海浪为何拍打着岩岸;Don’t they know it’s the end of the world? / 难道它们不知道这是世界末日,It ended when you said goodbye / 当你说再见的时候”。

    推荐访问:懂得 忧伤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