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小学学习 > 正文

    老课新教,,带学生探究 文化生活第十课新教

    时间:2019-04-21 03:23:54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教了多年语文,教学《史记·魏公子列传》(以下简称《魏》文)也有好多遍,若偷点懒,对老教案照本宣科地用,教学办法一成不变地使,一角独唱夸夸其谈地讲,也似乎过得去,但,“大讲游泳之法而不让学生自己练游”,纵使教师累得晕头转向,学生收效几何?《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为改变过去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特别要重视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应努力提高组织教学和引导学生学习的质量。”这次教《魏》文,我把教学的侧重点放在学生自主探究上,将教师包干变成学生下力,引导他们经自己探究将课文的方方面面盘活。我备《魏》文一课的时候,重新构思,将教法的主导思想确定为两点,一是注重学生的自学,二是抓住两条腿走路。一条腿,当文言文教,让学生收获实词、虚词、句式、古文常识等;一条腿,当现代文教,让学生收获“人物、主题、写作技巧”等,依这“两条腿”的任务。我安排了三个课时。
      第一课时,借课前,学生自己探究。《史记·魏公子列传》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读本④〉》中的课文,由于学生刚学完《必修④》中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积累了《史记》和古汉语中的一些知识,在文句和写作技巧上也有一些感受,他们有经验,知道怎样去弄懂一些字词句知识,于是我要求大家看注释,借前文和以往学过的文言课文,查阅词典和其它工具书,自己译句,自己划分文章层次,自己熟悉情节,把握人物性格。少数疑难先讨论,顽固疑难由教师解答。这样,人人动脑,个个动手,自己发现并解决问题。他们一是留心将初中所学词语与《魏》文中词语进行对比,温故知新。例如初中所学《愚公移山》中的“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和《魏》文中的“今吾且死”之“且”均译为“将要”,《陈涉世家》中“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与《魏》文中“公子怪之”之“怪”均用作意动动词“认为……奇怪”。二是既读注释又能将注释弄懂弄透。有些动词的用法在《魏》文中只是一般注释,若死记这些注释则不易触类旁通,我就引导学生利用古汉语知识把它弄懂。例如《魏》文中的第二自然段“仁而下士” “争往而归之”注释中分别为“对待士人”“归附他”,“皆谦礼而交之”“以其富贵骄士”中的“骄”字没注释。学生们经探究发现这些词语动用的特点:动词后均是省略了一个介词,分别加上介词“于”并将“于”译成不同的介词:“仁而下于士”(仁而对士下),“争往而归于之”(争往而向他们归附),“皆谦礼而交于之”(皆谦礼而同他们交),“以其富贵骄于士”(以其富贵对士骄)。又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动词使动用法很多,如“负秦曲”“完璧归赵”“恐其破璧”“毕礼而归之”,《魏》文中的“修身洁行”“却秦存赵”等均由学生自己翻译出来。对《魏》文中“坐定,公子从车骑”,同学们根据文意和生活实际, 发现“从”不是一般动词“随从”,而是一个使动动词“使……从”,因实际生活中只能是车骑跟随公子而不会是公子跟随车骑。根据文章具体内容,他们能区别同词异义。如《魏》文中“直上载公子上坐,不让”与同文中的“让魏公子曰” 中的“让”,前为“让出”后为“责备”。有人初读《魏》文后,就略知文中的信陵君和廉颇、蔺相如一样具有很多优良品质,是值得我们赞赏的人物。
      第二课时,设问题,教师引导探究。解决课文中的宏观(人物、情节、写作技巧、文章主旨等)问题时,我先让学生像读现代文一样地读课文,然后请同学们做三件事:①指出对故事及写作技巧上的困惑;②指出学习文言词句的困惑;③像明代文学家王世贞评“蔺相如完璧归赵”一样,谈自己的看法。这三个问题激活了学生的思想。有的说,信陵君本来德高望重,为什么要用窃符的办法救赵?这不显得卑鄙吗?有的说,只因与赵是婚姻关系就去窃符救赵,而使魏国遭秦痛恨,这不有损魏国利益吗?有的说,魏公子只能留赵是罪有应得……多数人对信陵君提出了批评。也有的说,侯嬴的北向自刭,是否表现了他的愚忠?也有的把没弄懂的文言知识挑出来。有人问,句子“侯生下,见其客朱亥,俾倪,故久立与其客语”中的“故”为什么是“故意”而不是“所以”;有的同学说,“将在外,主令有所不受,以便国家”句中若不要“以便国家”就很不适合侯生忠于国家的境界,有犯自由主义之嫌。有的同学甚至对“袖四十斤铁椎”中“袖”的注释提出质疑,说“一个袖怎装得下四十斤的铁椎”?对同学们中提出的文言知识的问题,先让大家讨论一番,让学生作答,然后对一些难题以理服人地进行商榷性的解说。对于信陵君的为人争论激烈,说好说坏均有的现象,我肯定同学们能独立思考、发表见解的精神,也谈了自己的看法:世上没有完人。本文主要是从赞扬信陵君的为人品质说的,所以作者持肯定态度在写,当然,从另一角度看也可以,信陵君确实有很多不足。我们可以从他身上学习优点,摒弃不足。这样,作为信陵君这个形象对我们的启发就是多方面的了。关于对侯生的问题,也让大家讨论。对“袖”的问题,我解释说,战国时作战多战车,将士穿大袖衣,所以能装四十斤铁椎,翦伯赞在《内蒙访古》一文中,写赵武灵王学胡服骑射,自此才“小袖”。当然赵武灵王以后也有大袖的。总之,古人有穿大袖者,大袖能藏铁椎。
      第三课时,利用课文作文,展开读写结合探究。《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和很强的实践性。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和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我布置了一个开放的作文题。要求评价信陵君,因为学生对课文人物事迹较熟悉,因为各有见解,因为他们在课堂上的话还未说完,所以不少人不吐不快,所以有话可说。人们常说,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题目要求准确、鲜明、生动,所以,我为大家提供了一些作为范例的文题,如“信陵君,我的楷模”,“信陵君,你教我这样做人”,“信陵君,请你别这样做”。在我的引导下,同学们又写出了不少的好题目:“信陵君,智勇者也”,“信陵君,我心中的偶像”,“不能苛求信陵君”;由于出自内心,所以行文如流水;由于引经据典,有理有据,所以论证有力。
      这次的《魏》文课,除上得比较活泼外,更重要的是,学生们自己动脑动手,遇到了问题,驰骋联想,心游万仞;解决了问题,快乐兴奋,印象深刻;且做到读写结合,阅读和表达双丰收。课后甚至有的学生对我说:老师,你今后上课再不要苦口婆心了,让我们自己“走路”,走错了您指点一下就是!
      [作者通联:湖北孝感高中]

    推荐访问:新教 探究 学生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