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小学学习 > 正文

    【三面延伸 突破过氧化钠性质的学习】

    时间:2019-02-07 03:21:59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文章编号:1005-6629(2009)01-0069-03中图分类号:G632.479文献标识码:B      1主干延伸,知识成网      对于钠及其化合物的学习可以按照物质分类这条主线:金属→氧化物→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盐,把分散的知识点连成线、结成网,提高知识的融会贯通能力。比如,我们可以把Na、NaOH、Na2O2、Na2CO3之间的转化关系表示如下,
      
      把Na2O2的结构、性质、存在、保存、检验、制法、用途一一罗列出来,帮助我们活化基础,有利于我们在头脑中建立起完整的知识结构。
      
      例1:A、B、C、D、E五种物质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右图。
      已知A为一种短周期元素的单质,B、E在常温下为气体。推断这五种物质的名称分别是:A___,B___,C___,D___,E___。
      分析:短周期元素的单质A能与气体E反应,单制裁A又能与化合物D生成一气体,这两种气体能反应生成D,推测此单质A应是Na,E为O2,B为H2,D为H2O。
      答案:A:钠;B:氢气;C:过氧化钠;D:水;E:氧气。
      
      2规律延伸,举一反三
      
      这里我们以较复杂也是“曝光率”较高的Na2O2与H2O、CO2反应的拓展延伸为例,总结规律,触类旁通。
      规律一:Na2O2+CO+CO2型
      解题精要:2CO2+2Na2O2=2Na2CO3+O2①,2CO+O2=2CO2②,①+②得总反应式:Na2O2+CO=Na2CO3,经电火花不断打火点燃,从总的反应效果看,最终相当于Na2O2先与CO反应生成Na2CO3,过量的Na2O2再与CO2反应。
      例2:在密闭容器中充入CO和CO2的混合气体其密度是相同条件下氦气密度的8倍,这时测得容器内压强为p1,若控制容器的体积不变,加入足量的过氧化钠,并不断用电火花点燃至完全反应,恢复到开始的温度,再次测得容器内的压强为p2,则p1和p2关系是( )。
      A.p1=8p2 B.p1=4p2 C.p1=2p2 D.p1=p2
      分析:由CO和CO2的Mr=4×8=32,可用十字交叉法求出n(CO2)∶n(CO)=1∶3,由上述规律我们认为Na2O2先与CO反应生成Na2CO3,所以反应后的气体只有O2。 令反应前n(CO2)=1mol,n(CO)=3mol, 反应前后的压强之比等于反应前后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p1∶p2=(1+3)∶(1×1/2)=8∶1,故选A。
      规律二:Na2O2+CO+H2型
      解题精要:2H2+O2=2H2O①,2Na2O2+2H2O=4NaOH+O2↑②,①+②得总反应式:Na2O2+H2=2NaOH,在点燃的条件下,从总的反应效果看,最终相当于Na2O2与H2反应生成NaOH,同理或由规律一知,从总的反应效果看,最终也相当于Na2O2与CO反应生成Na2CO3。
      例3.取wg某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将其产物跟足量的过氧化钠固体完全反应,反应后固体的质量恰好也增加了wg,符合此要求的是()
      ①H2 ②CO ③CO、H2的混合气 ④HCHO ⑤CH3COOH ⑥C12H22O11
      A.①②③⑥B.①②③④⑥
      C.④⑤D.①②③④⑤
      分析:最终相当于:Na2O2+H2=2NaOH,Na2O2+CO=Na2CO3,故过氧化钠固体增加的质量等于燃烧前H2和CO的质量。当然,如果燃烧前的物质满足通式:(CO)m(H2)n,过氧化钠固体增加的质量就等于(CO)m(H2)n的质量,只有C12H22O11不满足此通式,应选D。
      规律三:Na2O2+CO2+NO型
      解题精要:可发生的反应有:
      2Na2O2+2CO2=2Na2CO3+O2(气体体积减半)①;
      2NO+O2=2NO2 ②;①+②可得:
      CO2+NO+Na2O2=NO2+Na2CO3(气体体积减半)③。
      由此可得结论:
      (1)当V(CO2)∶V(NO)≥1∶1时,反应后气体的总体积为原来混合气体体积的1/2;
      (2)当V(CO2)∶V(NO)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3实验延伸,发展思维
      
      延伸一:探究Na2O2与水反应的原理
      例7.某中学学生将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作为研究性学习的课题。他们经过查资料、提出假设、进行实验设计,并通过实验得到结论验证。下表是他们的实验方案及实验现象。
      请仔细阅读有关内容后回答:
      (1)根据实验分析,过氧化钠与水反应除了课本所介绍的上述反应外还存在另一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写出实验5中“加入少许MnO2产生气体”时所发生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从以上实验结果分析,石蕊分子与酚酞分子相比较,它们的稳定性____(填“相等”、“前者大”或“后者大”)。
      
      (4)综合分析上述实验,指出使变红的酚酞褪色的物质是_______,从此实验你认为该物质具有哪些性质__________。
      分析:实验5中加入少许MnO2,有气体生成说明是O2,证明溶液中有H2O2生成;实验1中直接有O2生成,说明反应时已有一部分H2O2分解了;实验3中的二份溶液加热至沸1min~2min,再滴加指示剂,溶液先显色马上又褪去,说明加热至沸1min~2min时溶液中还有一部分H2O2未分解,由于剩余H2O2的漂白性使溶液褪色的;实验5中的二份溶液加入少许MnO2,静置到无气体产生时,再加入指示剂加热至沸,指示剂显色后不褪色,说明此时溶液中的H2O2已完全分解了;实验2中,同样的溶液加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蓝且长时间不褪色,加入无色酚酞试液,溶液显红色,半分钟内褪色,说明石蕊比酚酞稳定;实验4中在变为蓝色石蕊试液中滴加H2O2溶液加热至沸蓝色褪去,对比实验2中的溶液变蓝且长时间不褪色可知,加热时H2O2氧化能力增强了;实验6定量说明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已有一部分H2O2分解成了170ml O2,而未分解的H2O2在加入MnO2后还能产生390ml O2,说明水与Na2O2反应生成的H2O2约有1/3发生了分解。
      答案:(1)Na2O2+2H2O=2NaOH+H2O2;(2)2H2O22H2O+O2↑;(3)前者大;(4)H2O2;①不稳定能分解;②水与Na2O2反应生成的H2O2约有1/3发生分解;③H2O2具有氧化性(或漂白性);④加热时氧化能力增强。
      延伸二:探究Na2O2与CO2反应的条件
      例8.为了探究“二氧化碳是否在水存在时才能和过氧化钠反应”,课题研究小组的同学们设计了如图的实验装置,分别进行甲、乙两次实验:
      
      实验甲:干燥的二氧化碳和过氧化钠的反应,在干燥的试管II中装入Na2O2,在通入CO2之前,关闭K1和K2。在试管I内装入试剂X后,打开K1和K2,通入CO2,几分钟后,将带火星的木条插入试管III的液面上,观察到木条不复燃,且II中的淡黄色没有变化。
      实验乙:潮湿的二氧化碳和过氧化钠的反应。
      在试管I内装入试剂Y,其他操作同实验甲,观察到木条复燃,且II中的淡黄色变为白色。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在装入Na2O2后,通入CO2前,关闭K1和K2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2)在实验甲中,试剂X是__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在实验乙中,试剂Y是____________。
      (3)根据上述两个实验现象,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
      (4)试管III中的NaOH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5)为了确保实验现象的准确性,制备CO2所用的反应物最好选用___________(填编号,多选扣分)
      A.大理石 B.小苏打C.烧碱D.盐酸E.稀硫酸F.稀硝酸
      (6)CO2和Na2O2的反应机理可用示踪原子分析加以证明,请完成下列反应:
      Na2O2+C18O2+H218O→
      分析:实验甲中要验证干燥的二氧化碳和过氧化钠的反应情况,关键要防止CO2中的水的干扰,所以CO2需用浓硫酸干燥,关闭K1和K2的目的是防止NaOH溶液中的水的影响,避免CO2受潮。
      实验乙中要验证潮湿的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的反应情况,CO2中要含有水蒸气,同时又不能引入其他的气体,故试管I内可直接装水或用CO2的饱和溶液。制备的CO2中不能引入其他的气体,不能用挥发性的盐酸或硝酸,只能用稀硫酸,由于大理石与稀硫酸生成微溶物CaSO4,另一反应物只能是小苏打了。实验甲和乙的现象证明,干燥的二氧化碳不能与过氧化钠反应,只有潮湿的二氧化碳才能与过氧化钠反应,说明水一定要参与反应过程,于是推测,应先是C18O2+H218O=H2 C18O3,然后是Na2O2+H2 C18O3=Na2C18O3+H2O,最后是2H2O2=2H2O+O2↑,三个反应相加得到总的反应为:2Na2O2+2C18O2+2H218O=2Na2C18O3+O2+2H2O。
      答案为:(1)防止CO2受潮;(2)X是浓硫酸,其作用是除去CO2中的水。Y是CO2的饱和溶液(或水);(3)二氧化碳只有在水存在时才能和过氧化钠反应;(4)除去混在氧气中的过量二氧化碳;(5)B、E;(6)2Na2O2+2C18O2+2H218O=2Na2C18O3+O2+2H2O。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推荐访问:过氧化 三面 延伸 性质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