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小学学习 > 正文

    “咬文嚼字”在中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咬文嚼字朱光潜

    时间:2019-01-29 03:21:12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咬文嚼字”这个词语听起来似乎不太好听,而且很多时候将它形容为死抠字面意思而不理解实质性的意义,但笔者认为针对初中学生的特点,很多时候在教学过程中就要采用“咬文嚼字”的方法,现列举数例,以飨同行。
      一、七年级的学生刚接触力的概念,七年级下册科学第二章第六节《摩擦的利与弊》对学生来说是难点,判断物体是否受到摩擦力、判断摩擦力的方向对学生来说是很难的知识点,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就采用了咬文嚼字的方法为学生传授知识,效果甚好。
      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他们做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趋势)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或阻碍相对运动趋势)的力,这种力叫做摩擦力。
      在讲解概念时笔者重点强调了概念中的几个关键词“相互接触、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趋势、阻碍相对运动或阻碍相对运动趋势”,然后“咬文嚼字”,一个词一个词地给学生分析,既加深了学生记忆又让学生在简单的几个词中学会做题。
      首先是相互接触,它的意思是说两个物体必须要接触,这是前提。也就是说摩擦力不同于重力,重力是一种场力,不接触就能有力,而不接触的物体之间不会有摩擦力。
      接着是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趋势,这是产生摩擦力的条件,就是说两个物体之间发生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趋势时,才会产生摩擦力。
      最后是阻碍相对运动或阻碍相对运动趋势,这个词可用于确定摩擦力的方向。简言之,相对运动发生时,摩擦力的方向和相对运动方向相反;有相对运动趋势时,摩擦力和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用“咬文嚼字”的方式将这个几个词讲完之后,学生基本上就能突破判断有无摩擦力、判断摩擦力的方向这两个重难点了。
      例1.关于摩擦力,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相互压紧的粗糙物体之间总是有摩擦力的
      B.一个物体只有跟另外的一个物体表面压紧,并具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或发生相对运动时,才有可能受到摩擦力
      C.发生相对运动的两个物体,一定存在摩擦力
      D.静止在桌面上的物体受到摩擦力的作用
      分析:正确:B。A答案缺少“咬文嚼字”中的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C答案缺少“咬文嚼字”中的相互接触;D答案同A。
      例2.试判断下图中物体是否受到摩擦力,如果有,请画出摩擦力示意图。
      ■
       图一 图二 图三
      说明:图一表示静止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图二表示水平向右运动的物体;图三表示静止在斜面上的物体。
      分析:图一缺少“咬文嚼字”中的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所以图一的物体没有受到摩擦力。图二符合“咬文嚼字”中的相互接触、相对运动,所以图二中的物体受到摩擦力的作用,因物体向右运动,根据“咬文嚼字”中的阻碍相对运动,所以图二中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向左。图三符合“咬文嚼字”中的相互接触、相对运动趋势(有沿斜面下滑的趋势),所以图三中的物体受到摩擦力的作用,因物体有沿斜面下滑的趋势,所以摩擦力阻碍物体下滑的趋势,于是摩擦力方向沿斜面向上。
      二、酸碱盐知识对九年级学生来说是个很大的难点,而九年级科学第五册第一章第五节《寻找金属变化的规律》中有一个重要知识点《金属活动性顺序》,金属活动性顺序背起来很容易,但做题时非常容易出错,学生学起来也觉得很难,笔者在讲授这一知识时,同样采取了“咬文嚼字”的方法,也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一)笔者习惯采用: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金
      这样的口诀实施教学,这样的对仗语句学生读起来感觉没那么枯燥。
      (二)通过“咬文嚼字”传授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
      记住口诀之后接着第二步工作就是传授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这个应用说起来很简单就两点:1.排在氢前面的金属才能置换出酸里的氢(元素)(K、Ca、Na除外)。2.排在前面的金属才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K、Ca、Na除外)。在做题的过程中,学生容易出现如下的错误:
      2Na+2HCl=2NaCl+H2↑
      2Na+MgCl2=2NaCl+Mg
      2Ag+2HCl=2AgCl↓+H2↑
      Cu+2AgCl=CuCl2+2Ag
      2Al+3CuO=Al2O3+3Cu
      Fe+ZnSO4=FeSO4+Zn
      当然还有很多类似的错误,这里只列举了几个典型的特例,笔者在传授这个知识的时候是采用“咬文嚼字”的方法实施教学的。
      1.两点应用中都有一个括号(K、Ca、Na除外),这个括号说明金属活动性应用中的两条均要将K、Ca、Na除去,换言之,中学阶段的置换反应则不要涉及这3种金属,所以类似2Na+2HCl=2NaCl+H2↑、2Na+MgCl2=2NaCl+Mg这两个反应就错在没有将括号(K、Ca、Na除外)看清楚。
      2.第一个应用“排在氢前面的金属才能置换出酸里的氢(元素)”中有两个关键字“才能”,它即表示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酸里的氢,氢后面的金属则不能置换出酸里的氢,换言之,氢后面的金属则与酸不反应,所以类似2Ag+2HCl=2AgCl↓+H2↑这样的反应就错在没有看清楚“才能”这两个字。
      3.第二个应用“排在前面的金属才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中有3个关键字“盐溶液”,它即表示发生在金属之间的置换反应需在盐溶液中才能发生,不在盐溶液中或者没有盐溶液则不会发生,所以类似Cu+2AgCl=CuCl2+2Ag、2Al+3CuO=Al2O3+3Cu这样的反应就错了。因此有犯类似错误的学生就没看清楚这3个关键字“盐溶液”。
      其实,在中学科学教学过程中还有很多地方需要应用“咬文嚼字”的方法传授,笔者这里只是略作介绍,谨以此与同行共同探讨。
      作者单位:深圳市福永中学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推荐访问:咬文嚼字 中学 科学 教学中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