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小学学习 > 正文

    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树立科学就业观,积极应对大学生就业难题]

    时间:2019-01-26 03:36:12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 本文从大学生的择业标准入手,分析了大学毕业生中普遍存在的就业观念,教育大学生要认清形势、更新观念,树立科学的择业观,更要积极准备,主动出击,努力提高自身的就业竞争力和就业成功率。
      关键词 科学就业观 就业难题 应对措施
      
      大学生的就业观在求职择业的过程中起着导向的作用,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成功率与满意率的关键性因素。大学生的就业教育应该根据就业形势的变化而相应进行必要的改革,从大学入学开始,就应该进行就业观和职业观、就业政策和就业形势教育。大学生就业观教育贯穿大学学习的全过程,把入学教育、素质能力教育、专业思想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与就业教育结合起来,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观、发展观、择业观和人生观,逐步提高教育质量和学生的知识结构,树立学生的就业和创业意识。那么什么是正确的就业观念?怎样才能创新大学生就业工作,解决其中的诸多矛盾呢?经过实践探索,笔者认为只有科学就业观才是正确的就业观念;只有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就业观,才能从根本上创新大学生就业工作,化解大学生就业的社会难题。
      
      1 大学生工作难找的内在成因分析。
      
      1.1 不同的择业标准导致产生择业观念上的“五大”误区。西南大学心理学院博士研究生李志,针对大学生在择业时比较看重的15个因素作了调查问卷,结果发现:由于价值观不同,不同性别、不同学科、不同家庭所在地的大学生在求职时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择业标准。在性别方面,女大学生更看重用人单位的薪资福利水平、综合实力水平、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以及单位的发展前景。而男生在这几方面的看重程度均比女生低:在学科方面,理工科大学生更看重用人单位的所有制形式,而文科大学生则更看重用人单位的薪资福利水平:在不同家庭所在地方面,城市大学生更着重用人单位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用人单位的地理位置,以及工作的内容和用人单位的综合实力,而农村大学生在这儿方面的要求则显著与城市大学生存在差异。
      因受社会各利一价值取向的影响,特别是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长远利益与当前利益、个人理想与社会现实的冲突,火学生的择业观取向也出现了一些内在冲突。目前大学生就业观念存在五大误区:一是“到大城市去,到沿海发达地区去,到最能赚钱的地方去”。二是“宁愿到外企做职员,不愿到中小企业做骨干”;三是“宁愿失业,不愿到基层和农村去就业”;四是“创业不如就业”五是“薪酬不到位,再去找机会。”这种较高的期望值从主观上直接加剧了大学生就业形势的严峻性。此外,人才结构性矛盾和供求错位,不规范、不健全的人才市场机制等也大大加重了大学生就业形势的严峻性。
      1.2 大学生对个人就业能力缺乏信心。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包括基础性能力(专业知识能力和外语、计算机应用能力)、适应性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实际操作能力、适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改造性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创新能力、决策能力)、求职能力等方而,大学生只有加强这几方面的能力培养,才能提高其在就业市场中的竞争力。然而,目前由于种种原因,部分大学生的素质不适应社会的需要。其中包括思想道德素质不高、事业心不强、知识结构不合理、专业面过窄和实际动手能力较差等,这些郁是为许多用人单位所嫌弃的。大学毕业生尽管接受了高等学校正规的培养和训练,在理论层面上具备了较高素质和技能,但还缺乏社会和用人单位所需要的实际操作层面的素质和技能。学生在大学学习的过程中缺乏实践锻炼,课堂上所学的知识也是从理论到理论、从概念到概念,市场需求最_人的恰恰是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人才,这就使得大学毕业生由于受实践经验、工作经历的限制,从而对自己本人的就业能力缺乏信心。
      1.3 大学生普遍缺少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由于考学时学生们对社会职业和自己的兴趣爱好不了解。也不了解各个专业学的内容及专业毕业后能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和职业。更有甚者有些学生选择的专业还会因学校的招生计划被调剂到其他专业,所以许多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没有清醒的认识,未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和对自己人生发展与就业的意义。许多学子考上大学后,心理上产生一利-成功感和优越感,自信心增强的同时也易于自我感觉过于良好,自我评价过高,不能正确、全面地认识和评价自己,以至于不清楚自己的未来走向,等到临毕业时才匆忙进行职业的选择。据了解,大部分大学生不太关注自己求学生涯和中长期职业发展设计与规划,甚至几乎没有规划的意识。而是过分依赖自己已有的经验,缺乏与就业指导机构的沟通交流,对就业政策、就业环境、就业形势等缺乏及时而全面的把握,更多的是按照学校的培养方案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以为只要获得文凭就意味着完成了就业准备,就能顺利就业,结果往往是措手不及,被市场牵着鼻子走,被动就业。
      
      2 树立新型的科学就业观,积极应对就业。
      
      2.1 与时俱进,更新就业观。对于大学毕业生来说,就业观念的转变尤为重要。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毕业生应正确评价自身在大学几年里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主动改变大学是精英教育的观念,树立普通劳动者的观念,选择合适的就业期望;树立响应国家号召,面向一线、面向基层、到祖国需要人才的行业去发挥自身才能的务实的就业观念:树立以有利于自身的成才与发展为主,以讲求待遇为辅,先就业再择业后创业、边就业边提高的观念;树立不断进取的职业流动观念,学会在流动中发现机会、抓住机会;树立变被动就业为自主创业的观念,大学毕业生要面向基层和农村、大胆创业,努力走自主创业之路:树立灵活就业的观念,树立面向非公有制企业、中小企业和农村的灵活就业观念。大学生就业,应该首先从心理上就业,以成熟的就业观作好知识和技能上的准备。注重在校期问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对于就业市场要多研究、及早接触,真正了解用人单位的需求,合理规划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和职业生涯,正确把握和分析毕业生就业市场,这样爿‘能够大大增加自身在就业市场中的竞争力。
      2.2 修练“内功”,知不足而学。大学生在学习阶段就应该对自己进行反思和自我定位,了解自己的长处和不足,基于未来的职业发展目标,完善自己;面对社会现实,主动调整自己的价值观,增强自己的适应能力,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大学生个体应尽早为自己定位,对自己有一个客观的评估,既要了解自己的不足之处,也要了解自己的长处,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中扬长避短,并在大学阶段借助于学校提供的培养和帮助不断完善自己,从而在择业过程中有着较强的心理应对能力。另外,大学生在校时要勤奋学习,加强修养,既会做事,义会做人,不断增强自身综合素质和竞争实力。大学生要知不足而学,努力做到如下几点:一要专业基础知识扎实,相关学科知识宽厚,善于发现新问题、研究新情况、学习新知识、解决相关实际问题,具有较强创新精神;二要拥有外语、计算机、驾照等热门证书,有社会实践、学生干部、兼职工作等丰富经历;三要有较强团队协作精神,善于人际交往和人际协调;四要体魄健壮、心理健康;五要谦虚谨慎、求真务实。大学生要密切关注与所学专业相关的行业企业的发展前景,了解社会用人单位的选才要求和用人标准,准确把握自己的实际和用人单位的实际,找到最佳结合点,确立个人就业目标。
      2.3 做好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职业意识、职业观的形成是一个连续、渐进的过程,需要较长时间的教育、培养和积累。目前,在众多发达国家与地区,高校就业指导已发展成为以生涯规划与择业指导为核心的全方位职业生涯指导,并贯穿于学生在校学习的全程。合理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是迈向成功的第一步。因此大学生应该从入学起,就要培养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然后把职业生涯规划贯穿于在校学习的全过程,在不同阶段进行不同的完善与调整,以使其适应自己的未来发展。比如大一时。就要在学校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指导下,领会职业生涯规划的现实意义、实施途径,在对自己的性格和爱好进行分析后,合理、客观地评价自我,正确地进行自我认知,明确自己想干什么、能干什么、会干好什么对自己在未来4年中将要学到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及职业要求有一个细致的了解,进而规划自已的职业生涯、确立在大学期间的发展目标。大二时,在通过专业知识的学习后,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拓展职业素质,进一步正确地认知自我、认知职业、认知社会。另外还要从理性出发,根据本专业及市场要求。结合自身特点,调整就业方向,养成正确的择业观。大三时,了解就业市场的需求信息,学会分析就业形势,掌握就业政策,并通过校内实训、教学和生产实习逐步实现与用人单位的零接轨,逐步建立自身的就业能力。大四时,进行一些求职的准备,比如说求职简历的制作、面试技巧、择业技巧等,模拟招聘和应聘演练,提高学生应变求职中的特殊情况,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

    推荐访问:大学生就业 难题 树立科学 应对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