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小学学习 > 正文

    [利用网络促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调查报告]

    时间:2019-01-25 03:45:59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在当今信息时代,互联网正像一个不断生长和扩展的大网,伸向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一点一点地改变着每一个人的生活。以学生为主体的上网人群日益增多,据本课题组调查:在接受调查的学生中,经常接触网络的农村学生占25%,苏北城市学生48%,苏南城市学生63%,并且每年都有新的增长,可见网络与学生的学习与生活越来越密切。重要的是我们还发现,网络的发展对他们的行为方式、心理发展、思维模式等方面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这既对我们的学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也提供了新的机遇。对此我们要找准网络发展与中学德育的结合点,适应现代社会信息传播方式的变革,充分利用网络促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近期江苏省新海中学组织课题组采取问卷调查与综合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苏南和苏北学生差异、农村和城市学生差异、学生和家长、学生和教师、网络资源、网络传播、道德标准等方面入手,对利用网络促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情况进行了调查,并进行了综合分析和系统研究。
      
      一、调查结果及分析
      1.大多数学生、教师和家长对网络资源的可利用性持赞同态度。对“网上信息的实用程度和可信度”的调查表明,不论是苏南或苏北学生、农村或城市学生,还是家长或老师、男生或女生,选择“一般”和“比较可信、实用”选项的总和超过74%。所以,我们认为网络资源对大多数人来说具有一定的可信度,可以影响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发展。
      2.学生的触网年龄较早,初次触网年龄为7~12岁的学生占1/4以上。但是受城乡发展差异的影响,初次触网年龄为7~12岁的城市学生占27%,农村学生占14%。
      3.学生上网时间长短、频率无规律性,可控性低。(1)关于上网时间,苏南和苏北城市学生分别有86%和58%选择“不定时、有长有短”;关于上网频率,苏南和苏北城市学生分别有92%和54%选择“不定期”,受到了地区性差异的一定影响,但是均为得分最高选项,说明学生上网时间长短、频率无规律性,可控性低。(2)而明显受城乡发展差异的影响,农村学生有45%每次上网一个小时左右,46%每周上网一次左右,但是仍然有23%的学生选择“不定时、有长有短”,25%的学生选择“不定期”上网,对农村学生上网的时间长短和频率的控制也有一定难度。
      4.多教学生教师和家长对网络的危害有正确的认识。对于“沉醉于网上聊天会影响一个人正常的学习、工作、生活”的观点的持比较赞同和非常赞同四地学生都超过了60%,持比较赞同和非常赞同的老师达到88%,持比较赞同和非常赞同的家长达到了90%。
      5.教师、家长和学生对于上网该做什么有分歧。比较苏北城市学生、家长、和教师对不同网络活动的态度可以发现:第一,学生最喜欢利用网络进行的活动是听音乐看电影;第二,学生喜欢利用网络浏览新闻;第三,学生喜欢利用网络聊天交友。而苏北城市家长认为学生应该利用网络进行的活动集中在浏览新闻和查找学习资料这两项,各占85%。教师认为青少年可利用网络进行的活动也集中在浏览新闻和查找学习资料这两项,各占65%和78%。(如图1)这说明,苏北城市学生更偏向于网络的娱乐功能,而家长和教师则更偏向于网络的学习功能。
      
      二、主要对策和建议
      1.完善硬件设施,为开发利用德育资源提供物质条件
      大力完善校园网络硬件设施,建设好网络德育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为开发利用德育资源提供相应的物质条件。例如我校,近几年来,从本校的实际情况出发,加大投入,已经具备了实施网络德育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我校已经建成校园网络并接通了因特网。学校有7个学生电脑室,全部接通因特网;此外,每一间教室,都配备了联网插口。从学生的实际和学校的实际出发,通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探索在德育网络教学中促进学生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充分体现和发展的基本规律、有效途径和方法,真正实现信息技术与德育教育的整合,使网络充分发挥其应有的德育功能。
       2.开设校园网,完善德育教育平台,精心设计网络德育活动
      传统的德育往往要借助班会课、团队活动、晨会、社会实践等活动来展开,难免会出现诸如偏重说教、缺乏交流、大部分学生都没法参与、缺乏新意与吸引力等弊端,甚至会造成学生人格在某一方面的缺失。所以我们要充分利用网络,多角度、全方位开展一些能够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增强集体凝聚力,可操作性强的活动,使学生能够在网络知识的海洋里自由而健康地呼吸。首先,构建具有鲜明时代特点为主题的德育网站作为网络德育的阵地。在全体师生中广泛征集名称并设置更多、更丰富的栏目。其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利用校园网络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学校还努力创建现代技术与学校德育整合的新模式,建构自主德育模式。最后,通过网络德育研究,提升学校德育科研档次。
      3.开设班级网页专栏、建立互动平台
      丰富网页上有关学校的新闻信息、图片展览等内容,积极提倡各班创办本班的网络专页。争取使那些专注于网上聊天、打网络游戏的学生将精力投入到本班网页的制作之上,对班上好人好事、学习新风新貌、同学的创意设计等等纷纷进行写稿、排版,穿插照片、图案,很好地吸引大家关注本班,既为迷恋网络有一技之长的同学提供了一个发挥才能的舞台,又为班级增添一份亮丽的色彩,增强了班级凝聚力。
      同时,建立班级QQ群,校园网交流平台、家校互动平台等,能够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有利于学生及时关注学校、班级的发展,并积极投入到学校建设和班级活动中。
      4.利用网络优势,积极开展网络心理辅导
      心理问题是青少年成长阶段中十分敏感的问题,对此,绝大多数人都有讳疾忌医的心理。而传统的心理辅导,往往以面对面的心理咨询为主,这就更容易使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心生顾忌不愿与心理教师交流,这势必会影响学生身心和谐的发展。而开展网络心理辅导却有着强大的优势:网络文化信息量大、传递迅速快、图文并茂,网络虚拟便于保密等等,这能够给予有心理问题的学生以安全感,利于形成一种平等与轻松的咨访关系,避免了面对面的压力和尴尬,消除了种种顾虑,敞开心扉,从而利于他们形成健全的人格。
      5.开发青少年上网保护软件,建立完善的的规章制度
      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方便快捷、交互共享、隐蔽虚拟性等特点使它逐渐成为人们了解外界并与外界交流的一个很好的工具;但同时,互联网上不良信息的泛滥、消极思想的传播、血腥游戏的嚣张,又势必给未成年人的成长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针对这种情况,有识之士不断地在开发保护青少年上网的软件,如“家长无忧-青少年绿色上网管理软件”“上网保姆软件”等等,这些软件能够过滤不良网站、控制上网时间、按时限制游戏、推荐精彩网站、记录上网历史、记录屏幕内容等等,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青少年的健康。另一方面执法部门要加强网管制度,规范网吧经营,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让青少年无处接触不良网络信息,还青少年一个纯净的网络环境。
      
      三、结束语
      品德教育是促成人健康成长的必经之路,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础,因此,历朝历代的教育都把德育放在首位。在当今这个信息时代,青少年的特征较之从前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互联网的便捷与复杂,正在逐渐改变教育的方式,并向传统的德育方式发出挑战。对此我们要不断探索道德教育的新途径,找准网络发展与中学德育的结合点,适应现代社会信息传播方式的变革,大力开发网络的有益资源,充分利用网络促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这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应该积极探索的新课题。
      
      
      参考文献
      [1]宴年生.关于网络德育的思考[J].科技资讯,2006,32
      [2]赵明川.正确对待青少年网络教育[J].新科教,2009,1~2

    推荐访问:调查报告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利用 网络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