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小学学习 > 正文

    【中国人还依然谦虚吗?】中国人谦虚

    时间:2019-01-10 03:26:53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 恭维语作为一种独特的言语行为对人们的社会生活有着重大的影响。作为一种积极主动的言语行为,恰当的恭维和恰当的应答都是在社会交际中不可或缺的。不同的文化背景会使人们采取不同的方式去恭维别人或应答他人的恭维。可是,伴随中国社会在经济、政治、文化、价值观念等领域的深刻变革,汉语中传统的语言使用模式也在发生变化。其中,恭维语应答方式的变化尤其引人瞩目。因此,本文试图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来呈现汉语恭维语应答策略的真正模式,证明中国人在面对恭维时并不总是拒绝,恭维语的应答模式是随教育背景、年龄、性别等不同而变化的,这反映了社会背景对语言的影响,以给跨文化交际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恭维语 应答策略 应答方式
      1.引言
      毫无疑问,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恭维语和恭维语应答的研究是共时语言学最吸引人的话题之一。1970年初以来,一直有大量不同语言学分支研究者关于这个话题的研究成果发表。但是,自从1980年后期以来,关于中国恭维语的研究就很少,而且它们大都缺乏实践基础。最典型的就是研究者列出一些特定的话语样板,然后根据自己作为一位本地人的直觉来讨论这些样板,进而得出一些类似“中国人倾向于拒绝恭维”或者是“中国人在回应他人的恭维时喜欢表现他们的谦虚”的结论。那么,他们所得出的结论到底只是老一套的规范还是中国恭维语应答方式的真实写照呢?
      实际上,在近些年,也有些关于恭维语的以实验为根据的研究(程荣,1993;龚献,1997;李月娥,2002;叶雷,1995)。但是那些现存的研究都存在一定的问题。首先,他们的研究发现都很令人困惑,甚至这些发现都是彼此冲突的。例如,程荣发现使用恭维语的拒绝策略的中国受试者占96%,然而龚献的研究表明只有6.8%的中国受试者拒绝恭维。对于接受的应答策略,在叶雷的研究中是24.4%(1993),李月娥的研究中是36.8%(2001),而黄秋风的研究中是49.8%(2003)。
      这些数据的冲突其实是他们研究方法的缺陷造成的。首先,这些研究通常把他们的受试者局限在大学生或者那些有着学术背景的人们范围,而这些人并不能代表所有的中国人;其次,这些研究通常只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去收集数据,这样一来,他们就可能简化了事实并且只能提供主观的解释;最后,大部分关于中国的恭维语的研究都是语用语言学为主的。这些研究都是为了发现恭维语和恭维语应答的言语行为的代表性的实现模式。这样一来,好像讲同一语言的所有人在恭维语的应答策略上都会遵从一样的规则体系。而实际上,有着不同社会背景的人们对于恭维语的应答方式是不同的。最后,之前关于恭维语的研究大多是采取了一种静止的观点。然而,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国社会已经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而这些变化同样也影响恭维语这一与社会有着密切联系的言语行为。
      本文运用言语行为和礼貌原则理论,以及定性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试图回答以下问题:(1)什么才是中国人真正的恭维语应答方式?(2)女性和男性对恭维语的应答是否有所不同?如果有,那是怎样的不同?(3)不同年龄的人们对恭维语的应答是否有所不同?如果有,那是怎样的不同?(4)不同教育程度的人们对恭维语的应答是否有所不同?如果有,那是怎样的不同?
      2.研究方法
      根据之前的研究,我们可以做出以下假设:
      (1)总的来说,中国人接受恭维多于拒绝恭维;
      (2)女性比男性更倾向于接受恭维,而男性则更倾向于拒绝和转移恭维;
      (3)越年轻的人们越倾向于接受恭维;
      (4)教育程度越高的人接受恭维越频繁。
      测试采用让受试者填一份“受试者背景信息表”和“恭维语语用调查表(主要是10个日常出现较多的语境)”,以及挑选部分受试者进行采访的方法。首先,根据受试者所填“受试者背景信息表”的资料,我们将100名被调查者分为3个年龄组:青年组(18―30岁),中年组(36―50岁),老年组(55岁以上);2个性别组:男性和女性;三个教育程度组:高教育组(大学以上),中等教育组(高中―大学)和较低教育组(高中以下)。为了方便分析数据,我们采用程荣的恭维语应答策略的分类:明确接受、含蓄接受、恭维转移、明确拒绝、含蓄拒绝以及综合。调查共收到有效答卷(10种情境×100位受访者=1000个不同的反应)1000份。
      3.研究结果和分析
      对于恭维语的反应,有“接受/拒绝”或“同意/反对”两种策略。一般来说,恰当得体的反应是“接受或同意”的态度,一句“谢谢(Thank you)”显得非常合适。在恭维答语策略的选择上,两性基本上呈一致趋势:首选的应答策略是融洽策略(转移恭维、弱化恭维、回敬恭维等),之后依次为一致策略(感谢、接受)和谦虚策略(拒绝、质疑)。
      可见,单纯的拒绝或接受恭维并非人们应答恭维语的标准模式,人们更倾向于采取融洽策略。
      但在具体的应答方式上性别差异比较显著。
      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女性比男性更频繁地使用感谢应答,说明她们愿意通过致谢来接受对方的友好信号。男性在恭维答语中大量使用忽略这种有标记的回避式应答,表明他们在应答恭维语时并不像女性那样从容或者对恭维的态度不够明朗和积极。
      从上表可以看到,青年组对恭维语接受(明确接受+含蓄接受)的比例占到60.5%,可见现在青年人已经对别人的恭维表示肯定态度,尤其是显性接受占到35.5%;中年组间接接受恭维语占到30.4%,显性接受占到29.1%,而拒绝接受恭维语的占23.9%;在老年组中,隐性接受恭维排在第一位(占29.2%),拒绝接受为24.2%,占总数的近1/4。
      调查表明,年轻人更倾向于明确地接受别人的恭维,而老年人和中年人更喜欢用含蓄的接受方式。调查数据也显示,年轻人谦逊的程度有所下降。这主要表现在他们经常会明确地接受别人的恭维,而不是采用含蓄或变相的方式。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在于,年轻人往往更多地会通过各种信息渠道增加与外界的联系,从而容易改变他们使用语言的模式。能够诠释这一变化的例子就是“谢谢”这个词汇在日常交际中的频繁使用。一些年轻的被调查者承认一些现代媒体如电影、互联网、大众传播媒体等给他们带来了巨大影响,使他们愿意尝试西方人的语言方式、生活方式。可以说,在中国,对恭维语的应答从传统的含蓄或变相的接受方式转化到明确接受的方式将是一个必然趋势。
      从上表可以看出对于恭维语的接受率(明确接受+含蓄接受)从高等教育组到较低教育组分别是65%、53.2%和46.9%。这组数据可以表明教育程度越高的群体越倾向于接受恭维。因为,教育程度高的群体接受了更丰富的教育内容和更加多同样的教育模式,他们对于不同的文化就有更大的包容性和适应性。与此同时,随着英语教育的普及,西方文化对他们也就有了潜移默化的影响,是他们认为对于别人的恭维其实应该欣然接受而不是一味贬低自己。但是,他们对于恭维语的接受大多只会用一句简单的“Thank you.”来回答。而真正的西方人在恭维语的应答时却很少只用这一句来回答。
      4.结论和局限
      4.1结论
      中国人对恭维语的应答并不是千篇一律的,而是根据性别和年龄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主要表现在:总的来说,中国人接受恭维多于拒绝恭维;女性比男性更倾向于接受恭维,而男性则更倾向于拒绝和转移恭维;越年轻的人们越倾向于接受恭维;教育程度越高的人接受恭维越频繁。
      本调查表明了社会语言学中的变体现象在中国人恭维语应答过程中的体现。中国人对恭维语应答的不同反映了社会文化和社会语言的多样性,反映了语言会随着社会和文化的发展而变化。对恭维语应答方式的变化说明人们的价值观已经发生了变化。
      本研究也表明,中国人已经开始用一种开放的心态来对待恭维语,这就客观地摆脱了西方人长期以来认为中国恭维语刻板、消极的偏见。我们应该用一种动态的眼光去研究跨文化交际。因为任何一种语言都不是僵化不变的,而是不断更新变化的。
      4.2局限
      由于篇幅和研究的困难,对于性别差异在不同年龄组、不同教育程度组的体现,年龄差异在不同性别组、不同教育程度组的体现,以及教育程度上的差异在不同性别组、不同年龄组的体现没有进行分析研究,这使得本文的分析研究不够详尽和全面。
      
      参考文献:
      [1]高一虹.语言文化差异的认识与超越.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2]贡献恭维答语.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97,(3):10-19.
      [3]郭爱先.中国人总是否定称赞吗?.北京大学学报(专辑),1996:145-149.
      [4]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概要.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5]姜望琪.当代语用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6]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367-373.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推荐访问:谦虚 依然 中国人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