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小学学习 > 正文

    高考政治备考需做足“记得住”“用得上”两项功课 2019年高考政治备考交流

    时间:2019-01-06 03:32:40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学生在政治高考备考中存在两大问题:“记不住,容易忘”,“记住了,用不上”。只要做足两项功课:“记得住”“用得上”,就能赢得高考。   一、着力“记得住”   1.为什么要“记得住”?
      (1)夯实基础的需要。
      《考试说明》明确规定:“注重考查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掌握程度。”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更加明显地体现知识与能力并重,以知识为载体。一个人的知识储备,离不开记忆。“记得住”是高考成功的先决条件,“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2)提高能力的需要。
      《考试说明》明确规定:“注重考查考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近几年的高考突出能力考核,特别是提高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要求。高考应以能力立意,没有知识基础也就无法提高能力,基础和能力是对立统一的。有人认为,我们有了“要什么就能查什么”的网络,还要什么记忆?网络只是工具,一个人的智能的提升,学科素养的形成,都离不开知识的积累,这里有一个“死”与“活”的辩证法:“有死有活”“不死不活”“死去活来”。能力不是空中楼阁,“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要打硬仗、打胜仗,必须做到“颗粒归仓”“广积粮”。
      (3)准确运用的需要。
      说透了,考试时你得在试卷上准确地写出来,你讲你理解得多好,掌握得多好,你得表达出来,考试是闭卷。从高考实际操作看,你记不住,基本理论不会表述、表述不准,望洋兴叹,七扯八拉,得分甚微。近几年高考,进一步渗透新课改精神,更贴近学生生活和现实生活,注重创新思维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的考查。不是说考题“活”,书本就不那么重要,“题在书外,理在书中”,再新的试题也得以课本的观点引领。列宁说得好:理论联系实际,首先得掌握理论。所以,要“以本为本”,坚定不移。
      2.怎么样才“记得住”?
      (1)调适积极的学习心理。
      从一定意义上讲,政治课的语言理论性抽象性的特点,决定了政治比其它学科记忆更不容易,所以一些学生喜欢记历史,不喜欢背政治。“叫我如何记得住!?”反映了一些学生心声和无奈。怕记从而不想记,是学生的普遍心态。这就需要树立记忆的信心,想办法记没有什么记不住的,何况年轻时代是记忆力最好的时期呢?同时,还要注意体味、感悟政治语言的魅力,把政治观点与生活建立起思维联系,领悟政治观点的价值所在,自觉喜欢政治这门课。有了信心、兴趣,才会打开智慧之门。
      (2)运用科学的记忆方法。
      温故知新,重复记忆;查找异同,比较记忆;同学互助,交流记忆;结合时事,联想记忆;强化训练,运用记忆……综合运用,比单纯的死记硬背要好得多。其实科学记忆的方法很多,只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并且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就会必有成效。
      (3)注重合理的理解记忆。
      科学的记忆方法很多,其核心是理解。最好的记忆是在理解中记,理解了的东西记住了就不容易忘。构建知识网络,使得掌握的知识不是零碎的,而是系统的,因为具有内在逻辑的,而有逻辑的东西回忆起来就能够顺藤摸瓜,追根索源,增强记忆的实效。对于抽象的理论学会把它生活化,学生最怕抽象的理论表述,实际上越是抽象的东西越能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它的依托,遵循“抽象―具体”“具体―抽象”的思维过程,再抽象的理论都会在头脑中“落地生根”,运用起来也会得心应手。
      二、争取“用得上”
      1.为什么要“用得上”?
      很直接,用不上得不到分。是不是记住了就一定用得上?答案是否定的,一个是知识掌握问题,一个是知识运用问题,“记得住”是为了“用得上”,“记得住”不是必然“用得上”。“用不上”说明你的学习停留在知识这个层面,还没有形成理论联系实际的运用能力,还没有实现知识与能力的有机统一,其结果必然是半途而废。
      2.怎么样才“用得上”?
      (1)抓审题。
      审题审什么,审设问的范围和指向,审材料的中心和层次。其中审设问是至关重要的一环,依据《考试说明》拟定的考核目标和要求,审题能力突出表现在获取和解读信息与调动和运用知识两个方面。现在政治每一高考试题的设计几乎都引入了新材料,设置了新情境,审题的关键是紧扣试题的设问,通过设问明确回答试题应选择的学科知识范围及试题情境中所含有的有效信息,有效信息只能围绕设问来提取。一些同学盲目地抢时间,“快审题,慢答题”,舍不得在审题上花时间,殊不知这才是最大的浪费。审不准,“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看起来抢了时间,但得分很少。由此可见,审题能力是掌握一定基础知识的考生发挥水平的关键。
      (2)抓答题。
      审题是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的集中体现。在解决了审题环节之后,就进入了“解决问题”的阶段。在具体的考试过程中,考生要针对试题所设计的情境和设问进行初步的概括和归纳,用专业性的语言概述试题答案的要义。理解是表达的前提,表述(描述、概括)是理解的表现,表达不清是思维紊乱的结果。考生在审题的基础上透过现象看本质,具体表现为用体现本质的专业术语(概念或原理)与表现现象(材料或情境)的词语相对应。调动理性思维能力,把试题情境中客观的、内在的、稳定的、必然的趋势和联系揭示出来,其中最重要的是善于运用学科专业术语。高考命题专家组同志指出:“考生准确使用专业术语,表明他们在该学科领域有深入发展的能力。”此外,表述专业术语还是构建命题者、考生、阅卷者三方共同语言的平台,也是高考阅卷过程中对标准答案进行补充的《评分细则》内容的落脚点。考生在运用书面语言组织答案时应逻辑层次紧凑,用专业术语或观点统领材料,分层表述。分层分义是基本原则,高考阅卷采点给分,那么就要学会“踩”上点。
      (3)抓典型题、高考真题。
      学习的第一步是模仿,题目本身是千差万别的,但任何题目都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再特殊的题目都会找到答题的共有的规律性。抓典型题,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以点带面,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要讲典型题,最科学、最规范的题目还是高考真题,尤其是每年《考试说明》上的题型示例,对指导我们有着导向和示范作用,从中找准答题策略和方向。
      (4)抓总结、反思、纠错。
      在总结反思中纠错很重要,有错误不要紧,要紧的是主动解决问题,紧抓不放,注重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都是宝贵的财富,一个人不重复犯第二次错误,这本身就是一个大的进步,每一次考试,关注的不仅仅是多少分,关键是对错误的彻底清算,不留后患,深知平时考试最大的功能是暴露问题,不计较一时一地、一城一池的得失,在一定意义上,错得越多,暴露的问题越多,解决的问题越多,进步就越大。有的学生整理错题集,重视易错易混点,是一个很好的习惯。
      总之,有效的备考离不开有效的记忆和运用,贯穿其中的是理解,理解了的东西,易于记忆,理解了的东西,易于运用。方法科学一点,理解到位一点,纠错重视一点,记忆扎实一点,审题仔细一点,表述规范一点,得分多一点,与目标就接近一点。既做到“记得住”,又能做到“用得上”,高考必然功到自然成。

    推荐访问:高考 备考 两项 用得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