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小学学习 > 正文

    契约精神(非常经典) [论《赫索格》的犹太文化精神]

    时间:2018-12-30 03:21:52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 美国犹太裔作家索尔・贝娄的代表作《赫索格》以作家切身的文化体验,以文学化的手法,反映了当代美国犹太移民的现实生活和精神世界。本文试图从作品主人公赫索格与《圣经》人物摩西的精神联系、作家贝娄的犹太文化之根这两个方面进行分析,进一步揭示出作品中被深深镌刻的犹太文化精神。
      关键词: 索尔・贝娄 《赫索格》 犹太文化精神
      
      二战之后的美国文学界可谓风起云涌、人才备出,犹太裔作家异军突起,雄踞美国文坛数十年而长盛不衰。他们在作品中对各种犹太要素进行加工运用,使之显现出别具特色的犹太特性。在这些作家中,颇具代表性的是于1976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索尔・贝娄,《赫索格》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小说中的文化内涵应是小说最深层的价值所在,我们细细品味他的这部小说,不难体会出它与作家的犹太文化背景的紧密联系,体会出作品字里行间中蕴含的犹太文化精神。
      
      一、赫索格与摩西的精神联系
      
      我们关注某种民族文学,离不开考察这个民族的文化,包括宗教。以《圣经》为代表的希伯来语文学是犹太文学的经典部分,犹太民族深受其影响。作为一名犹太裔作家,贝娄的作品自然被打上了犹太文化的深刻烙印,他的这部《赫索格》中的主人公摩西・赫索格,无论是名字还是经历,都让我们联想起《圣经・旧约》中的摩西。
      《赫索格》中主人公的全名是摩西・埃尔凯纳・赫索格,这个中间名字“埃尔凯纳”是《圣经》中一个人物的名字,作家为主人公取这样一个名字意味深长:《旧约》中,摩西带领着饱受苦难的犹太人,克服艰难险阻,最终到达了流着奶和蜜的迦南地,为犹太人找到了幸福之所。贝娄在赫索格身上也寄寓了寻找民族和人类出路的希望:赫索格苦苦探索不断寻觅,最终回到乡下的老房子里,在大自然和爱情中找到归宿,找到了心灵的耶路撒冷。
      《赫索格》中的赫索格与《旧约》中的摩西还有不少巧妙的联系:赫索格把精神病医生写下的患妄想症特征的单子放进皮夹,并且像研究“埃及瘟疫”那样对它作了研究。而据《旧约》记载,摩西带领希伯来人出埃及时遭到埃及法老的阻拦,摩西在上帝的帮助下,在埃及发动了十场自然灾害以警告法老,而其中瘟疫就是这十场灾害之一。作品还有一处写到赫索格在他的情人雷蒙娜家吃晚餐时,房间里放着“埃及音乐”,他要求雷蒙娜关掉音乐,说自己有了一种逃亡奴隶的心理状态。此时的赫索格正处在精神最为痛苦的阶段,在他眼里,社会已变得龌龊不堪,他在思索作为人应该怎样生活。这就与《旧约》中摩西知道自己真正的希伯来人身份之后陷入激烈思想斗争的精神状况对应起来:原本在埃及皇宫幸福长大的他却得知自己并不是埃及王子,而是被埃及人奴役的希伯来人的后代。赫索格与摩西虽然相隔千年,但他们都面临着精神折磨――摩西思考着民族的出路,赫索格思考着人类的未来。
      赫索格与摩西的联系在小说中不仅表现在这些地方,作家还采用了较为隐含的方式来表现。两人都是出身于犹太家庭却在异国文化中成长:一个在以美国文化为主的环境中成长,另一个则是在埃及贵族阶级中长大。在犹太民族历史上,当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摩西挺身而出,担负起了拯救整个民族的重任。几千年后的这位赫索格,他所面临的不再是领导人民摆脱外族的残酷统治、寻找自己民族家园的历史使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这个物质占统治地位的时代,人类已经被异化。赫索格伏案疾书,以没有寄出的书信的形式,在69封信里深刻反思了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各个领域。他不仅思考个人的存在,而且本着做人的责任,承担起拯救人类精神文明的重任。作家将二者联系在一起,可看作是将《圣经》中的摩西映射到了当代的赫索格上,赫索格是远古摩西的再现。
      
      二、《赫索格》与贝娄的犹太文化之根
      
      《赫索格》之所以体现出强烈的犹太文化精神,正是由于贝娄将自身的犹太文化之“根”寄寓在这部小说之中。同时,他还关注当代犹太人在文化冲突中的自我身份的困惑,坚信犹太文化所宣扬的真善美的价值观念,并试图寻求一种混乱无依中的精神拯救,这些都是基于他的犹太传统文化而生的,都一一反映在了小说中。
      贝娄的犹太家庭环境造就了他与犹太文化的无法割裂的感情,这部《赫索格》与贝娄自身的经历有着很大的关系:贝娄的父母都是犹太人,贝娄的童年在加拿大蒙特利尔的贫穷犹太居民区度过,那里正统的犹太文化十分盛行。后来贝娄举家迁往芝加哥,在那里仍遵循犹太人的许多生活方式。他的两个哥哥之后都成为芝加哥地产大宗交易的商人,他们是《赫索格》中主人公的两个哥哥形象的原型。《赫索格》的创作离不开贝娄的犹太文化生活和经验,他的精神家园就在犹太文化之中。
      二战后,大量犹太移民涌入美国,古老的犹太文化和年轻的美国文化正面相遇了。在贝娄身上可以看到这两种异质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因而他在作品中无法掩饰自己对身份认定的双重焦虑和困惑:一方面在于他无法回避的民族文化传统之“根”,另一方面是如何在美国这个文化大熔炉中找准自己的位置。贝娄思考着众多美籍犹太人面临的困境,他和他笔下的主人公赫索格一起,在“流浪”过程中寻找精神家园归宿,探索存在的价值和意义。然而,物欲横流、人情淡薄的现实社会与贝娄理想中真善美的价值标准相去甚远。他的人道主义理想在生活中四处碰壁,精神支柱遭到破坏后思想随之产生混乱,不知道如何认识周围的现实、安排自己的生活,甚至怀疑自己究竟还是不是一个“人”,发生了“自我本质的危机”。他痛苦地大声疾呼,质问镜子中的自己,渴望做一个真正的人。贝娄通过犹太文化中的道德准则来审视这个物质至上的世界,赫索格发出的呼喊,也是贝娄内心犹太文化的躁动。
      如同经历了万难的犹太民族仍顽强不息地固守着祖先的传统一样,贝娄对现代人和人性深表忧虑,却并没有完全丧失信心,仍然坚信人性有美好的一面。因此,小说中的人物如赫索格的二哥威利,他精明圆滑,但对弟弟赫索格充满了兄弟情义。甚至对赫索格妻子的情夫格斯贝奇这样的人物,小说中也写到他给赫索格的女儿琼妮洗澡的一幕,他对孩子的柔情最终令赫索格放弃了杀他的念头。赫索格在结束旅程时领悟到,善良美好的感情,会使得一个人富有人性,让爱与欢乐充满人间。爱,成为他寻求人类出路的答案。而这一答案正是源自犹太文化宣扬的真善美的观念。小说的结尾,赫索格回到了乡下的别墅,他的心情恢复了平静,不再焦躁地与外界争论不休,而是享受在恬然的自然风光中。赫索格的选择也就是贝娄的选择,贝娄的犹太文化经验为他作出了解答。
      《赫索格》发表时,贝娄已经年届五十,他同许多第二代犹太移民一样,已完成了他们的美国化进程。古老的犹太文化,看似远离了贝娄的生活,然而它作为一种文化积淀早已根植于他的思想深处。透过这部小说,贝娄流露出对自身犹太身份的深层关照和对悠久犹太文化的深刻眷顾。作品向我们彰显出的是犹太文化那挥之不去的魅力。
      
      参考文献:
      [1]刘洪一.美国犹太小说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2]索尔・贝娄著.宋兆霖译.赫索格[M].桂林:漓江出版社,1985.
      [3]汪汉利.人文焦灼与民族记忆[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6).

    推荐访问:犹太 精神 文化 赫索格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