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作文范文 > 正文

    关于网络课程的交互设计探讨

    时间:2021-07-17 12:03:29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本文从网络课程教与学相分离的特点出发,认为网络课程的设计应结合教育学的理论和远程教育理论,以学生为本,一切从学习出发,来构建教师、学习者和教学内容之间相互作用的动态教学过程,采用交互的策略设计网络课程的理想化模型。
      关键词: 网络课程 教学交互设计 教学整合
      
      一、 研究背景、意义
      
      随着计算机多媒体、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第三代远程教育——网络教育发展如火如荼,作为网络教育主要基础支撑和实施途径的网络课程,担当着十分重要的角色。然而仔细观察几个热门网络学院的课程,在形式上大多都是些文本浏览再加上网页之间的跳转,有些甚至就是书本教材的搬家。传统的课堂讲授模式照搬到网络教育中,忽视了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本质区别,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再看看有关网络课程设计的文章,也大多都是从网页设计的角度来探讨,人们越来越热衷于追求更加稳定、功能强大的网页编程技术来开发网络学习平台,陷入了轻视网络教学设计研究而过度重视技术含量的误区。
      想要解决网络教育中教与学的分离,严格控制教学质量,解决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以及教师讲授没有针对性的问题,我认为需要在设计网络课程的过程中结合教与学的理论和远程教育理论两者的特点和区别,一切从学习出发,以学生为本,创造能够进行持续交互的动态网络教学过程,从而促进学生在网络这个平台中更加有效地学习。
      
      二、 网络课程交互设计的原则
      
      实践性课程理论认为,课程由教师、学生、教材和环境四个要素构成,并且这四个要素间持续的相互作用构成课程的基本内容。教育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委员会这样定义:网络课程就是通过网络表现的某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它包括两个组成部分——按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组织起来的教学内容和网络教学环境,其中网络教学环境特指支持网络教学的软件工具、教学资源以及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实施的教学活动。由此可以看出网络课程不只是传统课本的翻版或电子化,也不仅仅是教师、课程设计者与学习者的中介,而是一个在一定环境下,随时准备展开的教学过程的浓缩,承担着与学习者进行持续不断交互来促进学习者进行意义建构的教育教学使命。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认为:网络课程是传统课程在现代网络信息环境下的重建,是教师、学习者、媒体教材和网络学习环境四者持续地相互作用的过程与内容的总称。它取代教师、环境、教学内容的部分功能,与学习者建立起主体间的教学交往,在二维空间中实现教与学的重新整合。这也就决定了高质量的网络课程设计应充分体现交互这种本质,较之于如今很多枯燥流程化的网络课程,能真正构建起师生之间的双向通信机制——虚拟对话,促进学生的知识建构,从而完成教学。
      
      三、网络课程交互设计的理想模型
      
      1.课程设计者之间以及课程设计者与师生的对话
      课程设计者之间的对话:网络课程的设计需要一个相互协作的团队,需要各位老师(教学设计、教育技术、技术开发、美术设计、教学等各专业人员)能够各抒己见,相互协作共同完成一门网络课程。
      课程设计者与师生的对话:课程设计者们在把握好教学内容的前提下充分尊重教师和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性。
      2.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对话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交互:在网络课程设计的虚拟课堂中,要尽量表现一些对学生来说真实的但同时又与教学活动相关的问题任务,任务应有一定的挑战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创设开放的知识框架,保持交互:网络课程的内容结构应根据学生的不同认知规律,或不同的认知水平来构建知识框架,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途径,更好地适应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
      创设丰富的交互形式,提升交互:在传统教学中,学生与教学内容的交互主要体现在学习教材内容上,网络课程不仅要支持这种交互,还要提供更丰富的交互形式,如学生可以通过虚拟实验室操作实验、在计算机辅助学习系统帮助下学习等。
      3.师生之间的对话
      提供丰富的交流工具和评价形式:网络课程设计时必须考虑使用多种手段和形式:文本、音频、视频等实现师生、生生之间同步、异步的交互。通过记录登陆次数、交作业、讨论参与度等建立师生之间的及时反馈和评价。
      导航系统——虚拟的师生对话:网络课程设计时应该建立起强大的导航系统。明确学习目标、课程单元数、学时数,帮助学习者了解学习该课程所需要的知识水平、自己的知识层次、学习进度和学习方法的系统,从而能够有效地代替教师的指导和引导。
      4.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
      网络课程的设计应充分提供数字化协作学习的工具,例如网上的电子白板、聊天室、虚拟教室等,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个性和兴趣来与志趣相投的伙伴进行合作学习等等,从而弥补在网络环境下学习所带来的孤独感和情感的缺失。
      5.学习内容之间的交互
      学习内容之间的交互是一种新的教育交互形式。伴随着新兴技术的产生和元数据标准的推广,基于智能代理的网络教学系统将是未来网络教学的发展方向。智能代理即可作为教师代理,起到智能辅助教学系统(1CAl)的作用,也可作为学生代理,充当学习者的学习伙伴以及学习者的知心朋友,还可以充当学习者的秘书代理,主动地帮助学习者收集他所需要的资源。因此在网络课程设计中,我们可以创建基于智能代理的网络化学习环境,将更多的事情交给代理去做。上海交通大学曾致力于对这种智能化代理的研究,但是结果似乎不是很理想,所以,到目前来说,这种新的交互形式只能存在理想化的模型中,有待于进一步的开发。
      
      四、 案例介绍——“影视后期制作与艺术”网络课程的设计
      
      1. 教学内容体系的整体设计
      课程学习对象是在校的本、专科学生。总体要求是:用premiere编辑软件对影视作品进行加工处理为基础, 以体现Web的动态性、交互性和超媒体性为途径, 以最大限度地服务于学习者的学习为目的。
      2. 教学内容的交互设计
      课程设计者结合教师和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基本要求,整理教学内容,根据先前得到的有关信息数据,将教学内容分为基础篇、技巧篇、实战篇三大部分。
      课程采用如下几种导航功能, 为学习者提供必备的学习指导。
      1) 网站结构导航: 主要提供课程网站的主要功能模块导航, 让学习者了解网站的所有功能,从而在需要的时候方便地使用该功能模块, 该导航存在于课程的每一页面,类似于任务栏的“总在最前”属性。
      2) 课程辅助导航:是课程学习辅助部分的结构导航, 包含的内容有学习目标、电子教案、在线测试、在线空间、实践与创新等, 旨在满足学习者学习过程中的各种辅助需要。
      3) 内容浮动导航:主要为课程学习提供学习内容体系导航,是以浮动面板的形式展示编辑课程的内容体系,可为学习者提供随机进入学习的机会。
      4) 图标导航:主要为针对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单个知识节点或关键词、图片而给出的补充性的解释与说明。
      5) 文字导航:主要是为学生提供学习定位, 以文字形式及时提示学习者在单元知识学习过程中的位置及下一步学习的方向。
      学生间合作学习策略:在进行课程内容设计的时候, 对一些实践性较强,特别是在现实环境中又不容易进行实践的教学内容, 如处理场景编排等,利用场景处理转换等进行简单的情境创设,并利用问题为导向, 引导学生不断思考,一步一步深入学习,最终解决问题。同时, 安排了“创意制作”这个环节,通过脚本撰写、取景拍摄、后期制作等任务设计与解决, 以小组为单位,加强小组成员间的合作和交流, 并提示实践方案, 着重渗透合作学习的理念,共同完成一项“工作”。同时结合论坛、虚拟教师及在线空间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协作空间,进行同步或异步的协作与交流。
      学生监控和管理:通过自我管理和教师后台管理相结合的方式对学习过程进行监控与管理。学习者自我测试, 了解到自己目前掌握的知识和能力,确定下一步目标。教师可以审批学习者上传的作业和作品, 加以点评。学生与学生之间可进行有时间限制的互评活动。
      教学内容之间的相互联系、补充:“影视后期制作与艺术”分为三大板块,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采用相互嵌套的方式辅助学习。例如,在基础篇中,学习转场特技效果的时候,可以调用学生在实战篇中的作品加以形象的描述。此外,设置智能代理学习功能,即将学生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条目逐步添加到文本框中,然后简述自己即将学习或者要讨论的内容,从而使得计算机自动整理、搜查和筛选,列出相关内容供学习者参考。
      
      五、 结论
      
      网络课程的关键问题不是技术问题,是教育教学问题中教与学分离活动的再度整合,是教学中的互动交流问题。所以网络课程的设计要真正扎根于教与学理论、远程教育理论的基础之上,以学生为本,体现出交互这种本质,积极营造资源、环境、教师、学生间的互动交流。当然在远程学习中,各种交互形式是可以相互转换和替代的,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互可以通过教师组织学生讨论,转换成学生和学生的交互,学生与学生的交互也可以通过各种形式转换成学生与教学内容的交互。所以,在网络课程设计中,设计者可以根据成本、学习内容、方便程度和技术的复杂程度等因素,用一种类型的交互来替代处于同一水平的另外一种交互,而不会影响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徐琤,陈庚,袁希岚.网络课程开发现状和发展趋势[J].中国远程教育, 2003.
      [2]梁林梅,焦建利.我国网络课程现状的调查分析与反思[J]. 开放教育研究, 2002.
      [3]李宗花,马秀峰.网络课程泛能化设计探讨.开放教育研究, 2004.

    推荐访问:交互 探讨 课程 设计 网络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