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作文范文 > 正文

    【都市类报纸新闻标题的制作方式】报纸新闻标题30条

    时间:2020-08-11 08:06:46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新闻标题是一篇新闻报道的眼睛。好的标题不但诞生于资质优良的新闻事实,诞生于扎实的采访、用功的写作,也诞生于从业人员对新闻和社会乃至世事的洞悉、思索、理解和体会,是一个新闻团队上下求索的不懈追求。笔者以本人制作标题的浅薄经验、结合本报近期的一些精彩标题为例,分析一下都市类报纸的好标题的制作方式。
      【关键词】都市类报纸 新闻标题 制作方式
      
      当下信息泛滥,媒体竞争激烈,新闻同质化程度越来越高。受众在接触广播电视媒体时,决定一个节目生死的只有0.1秒换频道的速度,在这0.1秒中抓住受众,要依赖节目全程时段的质量和吸引力,这样才经得住受众在任何一个时段调频或跳台时能够留下来。
      新兴网络媒体则不同,由于文章无法全文显示在首页屏幕上,必须靠画面和大标题来吸引眼球,由首页的标题和图片换取点击率。如果上述内容经营得不好,那么,网民决定去留的时间大约也就是0.1秒。
      而纸质媒体,其承载的新闻报道被读者“判决”的时间可能更短。我们常说的“瞄一眼就过去了”或“一扫而过”,即是对读者快速决定力的一种描述。
      “读图时代”的到来,显示了眼球经济下,受众对于信息的选择性和超速化的接受方式。而“读题时代”的到来,可以说是信息爆炸背景下,纸媒尤其是都市类新闻报纸的特殊现象。以文字作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报纸,无疑将在文字上被赋予最大化力量。
      当下报纸标题竞争的程度已经不亚于新闻内容的竞争。试想,在新闻同质性已无法更改的局面下,不同报纸拼得不仅是新闻写法,还有新闻标题。一个好的新闻标题,不仅可以改观和提升新闻报道的质量,还可以成为一个美化新闻版面的门脸,更能体现出一份报纸的整体风格和气质。出于报纸的严肃性,报纸新闻标题绝不可能也决不允许做得夸张失实,必须文题相符、文题相当;但同时,报纸的传播特点也决定了其新闻标题与严肃新闻网站相比,可以更加活泼、有更大发挥空间。一般而言,严肃新闻网站的标题字数限制宽泛,可以十个字以内,也可二十字甚至更多,基本上做到一个长句能把主要事实交代清楚,以成全受众能够真正“读题”而不读文,做到浏览性阅读,概念性了解。
      都市类报纸新闻则不然。为了寻求阅读趣味,形成阅读快感,报纸经常爱做“文字游戏”。在行文平实的基础上,在标题方面加以修饰润色、“煎炒烹炸”,使得一篇稿件有精彩之处,过人之风。同时,又因其传播特点,报纸新闻标题不但要肩负“引人入胜”的使命,更要承担让读者反复回味仍旧余味不散、反复鉴赏仍旧韵味悠长、反复思考仍旧深意不断的责任。
      下面,笔者想以本人制作标题的浅薄经验、结合本报近期的一些精彩标题为例,分析一下都市类报纸的好标题的制作方式。
      一个人的受伤,一群人的嚣张
      一个人的告诫,一群人的不屑
      一个人的孤单,一群人的狂欢
      上述这三个形式相同、对偶工整的句子是本报近期关于“合肥两桩事拷问公民责任”一个系列报道的分篇目标题。其中第一个标题针对合肥市一名大学生城管在正常执法时遭一群摊贩围殴、受伤住院之事而发。第二个标题和第三个标题针对合肥市天鹅湖溺水事件不断、但多数游客仍然违禁游泳、不听管理员劝阻之事而发。这两桩事,可谓拷问公民素质的典型性事件和现象。编辑在制作标题时,跳开了事件本身,转而选择套用网络流行语的格式,制作了这一系列标题。甚至其中一则几乎是完全“拷贝”借用了网络流行语原句:“一个人的孤单就是一群人的狂欢”。
      但从阅读上说,这一系列的标题非常抢眼。形式上,工整、押韵、朗朗上口。从意义上说,它并非因为借鉴了流行文化就显得轻薄,反而,由于选择恰当,符合文章内容,以诗化的语言高度凝练地总结了现象本身,并以诗的风格留下了大量思考和品味的空间。以“一个人”和“一群人”的处境鲜明对比,道尽当事者的孤独和公民素质提升之路的艰辛,更体现出良好的公民素质暂未形成,不是没有领头羊,而是缺乏公众的觉悟和支持这一深层现象。
      实际上,在制作之初,三篇稿件的标题不尽相同,笔者作为第三篇稿件的编辑,受新闻图片语言的启发,大胆采用了“一个人的孤单、一群人的狂欢”这个较为跳脱的标题。随后,这个标题受到肯定,并定为本组稿件的标题模板,前面两篇稿件为此将偏重叙述客观事实的标题改为后来的摸样,并注意在形式上彼此押韵,结果竟然胜过直接讲述事实,取得非常成功的效果。
      其实,网络语言之所以深入人心,很大原因就在于它并非完全是浮浅庸俗之作,其中有很多亿万网民挖掘和创造出来的经典,乍一看去不太严肃,但过后很久还因其真实有力、一针见血而令人难忘。同时,都市报的读者逐渐趋向年轻化,在新闻内容平实、严谨、严肃的前提下,应考虑到这部分读者的阅读口味。因此,此类标题已经成为不少都市报尝试并获得成功的一种手法。
      弯下腰走路,才知你的苦
      这一标题来自笔者对本报记者体验式地采访环卫工人的辛苦工作而制作。当日,本报记者兵分三路,凌晨出发,跟随三名环卫工工作了几个小时,写出了他们的艰辛和为城市的付出。这篇体验式报道发于合肥市环卫工人在交通事故中屡屡受伤、在工作过程中被市民辱骂和殴打的新闻事件之后,是对前期事件报道的一次推进和提升,让读者能够深入了解环卫工的生存状态。
      当时,三名记者描写了三个人物和三段体验,各有各的重点,也有很多雷同点。如果集束式地处理,标题恐怕要失之平淡。思来想去,笔者决定置换身份和口吻,抛弃编辑、读者等旁观者的观察姿态,而改以体验者的身份,直接道出内心感受,而这番表达,也不对着第三方说,而是直接对着被体验的对象――环卫工人说。
      这样的口语式表达,亲切、生动,温暖人心,让人动容。一方面让环卫工人实实在在地得到了关注和平视,慰藉了他们委屈的心灵;另一方面让读者无须过渡、直接感受到了体验的情景,自然产生对环卫工群体的理解、体谅和感恩。
      可以说,这一标题,大大提升了一则细节琐碎、内部彼此雷同的体验式报道的品质,也使行文流于普通的稿件完成了一个质的飞跃,直接实现了这组报道人文关怀的立意和所要表达的初衷。
      悼玉碎
      祈树青
      舟在行
      曲未终
      上述两个标题风格也极为相似,相信这种排版模式,读者能一眼读出其中奥妙。上述标题曾出现在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两个灾难哀悼日的本报头版。全黑色整版新闻纸,只放一行遇难者数字,只配一幅烛光图片,唯有这六个大字醒目、凝重,如烙印一般,无论时间流逝,仍然历历在目。
      上述标题出自本报一位资深编辑之手。工整、简洁、凝练。将灾难地名巧妙嵌入两句话而无牵强之痕。更让人拍案叫绝的是,上一句深切哀悼灾难,下一句重燃生存希望。让人哀恸之时不灭斗志,祭奠之际不忘信念。
      此标题一出,立刻在全国引起反响。上述标题不但出现在国内知名报纸哀悼日集锦中,还出现在央视哀悼日的新闻节目中,更出现在广大网民的日志和发帖中。一个好标题的意义必须大于语言上的完美,即便它是通过文字技巧制作诞生的,但它的精神内核必须大于其形式。这也是本报上述标题为受众广泛借用的原因。他们对标题由肯定到内化吸收,必然取决于标题的精神内涵是否打动了他们的心。
      愁看风云变
      刹那生光现
      这则标题来自于2009年安徽各地观看日全食盛况的报道。当日乃是安徽地区尤其是合肥难得一遇的可观测到完整日全食过程的时间,万人空巷,聚集街头,齐备观测工具,举头瞩目,就等太阳闭一闭眼。但风云难料,此前一直晴朗了多日的合肥等地,当日竟然出现多云天气,厚厚的云层将太阳的脸挡得严严实实。但执着的市民和专业观测者一直仰首等候,不愿离去。就在其中一瞬间,云层稍微散开,正被吞食的太阳露出了一小半脸。这一瞬间,几乎成了当日观测的唯一亮点。
      可以说,由于天公不作美,日全食的观测无疑是令人沮丧的,甚至可以说,多云地区的观测者们错过了一次最佳的良机,理应悻悻而归。对于一则差强人意的新闻,标题语言该如何措辞?当晚,本报编辑发挥集体智慧,反复思量、揣摩、改造,最终创作了这一超凡脱俗的标题。点明,即便是不完美的观测,但也因为人的参与,而无论如何都是精彩绝伦的,都能堪得上一则重要新闻、好新闻。
      新闻标题是一篇新闻报道的眼睛。好的标题不但诞生于资质优良的新闻事实,诞生于扎实的采访、用功的写作,也诞生于从业人员对新闻和社会乃至世事的洞悉、思索、理解和体会,是一个新闻团队上下求索的不懈追求,这需要编辑和记者付出不逊于文章采写过程的辛勤和汗水。
      (作者单位:新安晚报社)
      责编:周蕾

    推荐访问:新闻标题 报纸 方式 都市类报纸新闻标题的制作方式 报纸类新闻标题的作用 报纸新闻标题大全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