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语文学习 > 正文

    借鉴河南经验,加快西部产业集聚区建设

    时间:2021-01-26 16:04:46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分析了西部产业集聚区发展现状及问题,结合河南产业集聚区整合发展经验,提出了西部产业集聚区应依托《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以现有 “两横一纵”的产业分布格局为基础,从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完善生产要素市场、提升产业水平、保证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来实现创新发展。
      关键词:西部;产业集聚区;河南
      中图分类号: F1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944(2015)06031905
      1 引言
      产业集聚区是指政府统一规划,企业相对比较集中,实现资源集约利用,提高整体效益的区域。西部产业集聚区作为西部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对其经济社会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在当前“一路一带”国家战略逐步落实的历史机遇下,要扩大西部产业集聚区“极化效应”,其转型升级势在必行。通过研究可知,西部各省依托于各自不同资源禀赋和地理区位条件,产业集聚区的建设已小有成绩,但整体并没有形成协同发展的局面,和河南2008年规划产业集聚区时的发展阶段比较相似:产业集聚区零散而集聚程度低,整体未形成协同发展之势。河南产业集聚区于2008年底起对原有312个零散的产业集聚区布局进行重新整合规划,提升产业集聚程度,优化产业结构,在产业结构平稳升级的过程中依旧保持良好的经济增长势头。可见,河南产业集聚区的整合发展经验可以为西部地区的产业集聚区科学的整合发展提供借鉴。本文分析了西部地区产业集聚区建设现状及问题,并结合河南产业集聚区建设经验,试提出有利于西部地区产业集聚区整合发展的建议。
      2 西部地区产业集聚区分布现状及问题
      2.1 西部地区产业集聚区分布现状
      中国西部地区疆域辽阔,人口密度低,土地面积538万km2,占全国国土面积的56%,人口约2.87亿人,占全国22.99%,是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经过“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推动以及各级政府持续规划发展,各省产业集聚区的建设已小有成绩。西部十二省的产业集聚区大多依托于该省的中心城市优势或特色资源优势,而优势产业集聚区在地理上大致呈现“两横一纵”的集中分布。“两横”之一指新疆、甘肃两省的大部分优势产业沿欧亚大陆桥通道分布,另一横指青藏铁路联通兰州、穿内蒙古至吉林的铁路带沿线。“一纵”指包昆通道,内蒙、宁夏、陕西、四川、重庆、贵州、云南的优势产业大致沿该线分布。西部十二省约80%的产业都分布在“两横一纵”附近区域。《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中划定的10个重点开发区域是西部人口和经济密集区,是促进西部经济增长及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支撑点,这10个重点开发区域与西部产业集聚区“两横一纵”的分布特点大致吻合。
      2.2 西部地区产业集聚区建设存在的问题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西部12省经济发展速度都超过了自己的历史最好水平,出于对其历史发展、资源特点和地理区位等多方面因素的考虑,西部地区整体上产业的集聚发展速度还是明显落后于中东部地区,在其产业集聚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比较多的问题,这些问题和因素在不同程度上制约着西部地区产业的发展。
      2.2.1 市场机制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首先,“市场缺陷”导致生产要素的不足。在现阶段我国很多资源和要素更多地集中于环境更优越的东中部地区,东中部地区基础设施更完善、区位优势更合理,单靠市场机制作用,西部与东中部的差距将日益明显,且在东部还形成较强的“扩散效应”时,难以在短期内为西部地区配置其所需的足够的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
      其次,西部地区各种行政干预和地方保护主义行为还较严重,人为割裂了地区之间的经济内在联系,导致“市场失灵”现象的出现。由于西部地区的产业优势主要集中于有色金属矿采选、冶炼及加工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等能源和资源依赖型的产业,主要由国有企业和地方政府主导企业来掌握,垄断特权阻碍了资源的有效配置。另外,政府或国有企业在政绩压力下,利益团体间的“零和博弈”思想也会增大相关产业的整合难度,阻碍市场化的兼并重组的过程,造成资源浪费。
      2.2.2 产业层次低,产业结构不合理
      首先,产业层次低,竞争力渐弱。能源、原材料工业等资源密集型产业,是西部地区的主要支撑产业,而资源性产业发展初期带有垄断意味的粗放式发展,导致产业技术层次低和低附加值产品过剩的局面。同时,由于资源的深加工技术还得不到普及应用,进而限制了产业链条的延长,无法提升产业竞争力,这必将导致产业的竞争力会越来越弱。
      其次,产业配套和带动能力差。低层次的产业结构,产业链较短,很难形成产业集聚效应。与东部地区相比,西部地区的制造业结构偏向于产业链的上游,上游产业所占的平均比重达到了 54. 38% ,东部地区为37. 48% 。在下游和中游产业方面,西部地区比东部地区要低,特别是在中游产业方面差距很大,西部地区的中游产业所占的平均比重仅为 17. 81% ,东部地区为36. 96% 。由于中游产业不发达,西部地区产业的带动效应较差[1]。
      再次,产业结构布局不合理,产业趋同现象严重[2]。产业趋同现象充分体现在高新园区产业布局中,西部高新产业主要包括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材料、新能源、光机电一体化几大门类,所占比重较大,但又并不是在技术创新上各有不同的分布,更多地是响应国家政策的贪大求全,最后导致严重的产业趋同,资源极大浪费,地区资源禀赋优势也并未体现。
      2.2.3 要素条件缺乏
      (1)基础设施落后。完善的基础设施对促进生产要素流动和聚集,推动社会经济较快发展,优化要素空间分布具有很强的推动作用。完善的基础设施能减少企业的生产成本,对企业具有很强的吸引力。西部地区在公路密度、铁路密度、开通互联网宽带的行政村比重等方面均和东中部地区差距较大。在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基础设施建设的落后和不完善导致西部处于劣势地位。
      (2)科技水平低下,研发条件不足。技术是现代企业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也是发达地区转移产业时考虑的一项重要因素。根据2012年统计数据知,西部地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人数和经费分别只占全国的9.33%和9.57%。这反映出西部地区研发和创新条件的薄弱,欠发达的创新能力和研发人员的短缺,必定制约西部地区的创新发展。

    推荐访问:河南 借鉴 加快 西部 经验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