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语文学习 > 正文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前景 [基于SWOT理论的地方院校高职毕业生就业探讨]

    时间:2019-04-29 03:25:46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目前,地方院校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状况不容乐观。本文引入SWOT理论,系统分析地方院校高职毕业生与本科毕业生以及社会其他就业群体相比,具有的就业优势与劣势,以及面临的机遇与威胁,并尝试提出解决高职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SWOT理论;地方院校;高职毕业生;就业
      中图分类号:B0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2.04.018
      文章编号:1672-0407(2012)04-036-03   收稿日期:2012-03-20
      近年来,在高校扩招和市场需求的刺激下,高职院校的数量与规模不断扩大,同时一些本科院校凭借其教学资源和市场等优势,也争相开办高职类专业,高职毕业生数量逐年攀升。目前,受整体就业状况的影响,高职毕业生就业率低和就业难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尤其是一些办学规模小、资源相对匮乏的地方院校,其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处境更加艰难。为进一步了解地方院校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现状,分析其就业难的原因,笔者引入SWOT分析理论,从国家政策和市场发展的宏观层面与高职院校和毕业生本人的微观层面来分析影响地方院校高职毕业生就业的因素,得出高职毕业生与本科毕业生以及社会其他就业群体相比,具有的就业优势与劣势,以及面临的机遇与威胁,进而提出促进地方高校高职毕业生就业的具体策略。
      一、地方院校高职毕业生就业状况的SWOT分析
      相对于本科毕业生以及社会其他就业群体,当前地方院校高职毕业生就业具有其特有的优势与劣势;同时,受国家相关政策和就业市场的影响,高职毕业生也面临着机遇与挑战。
      (一)高职毕业生就业优势分析
      高职毕业生是否具有优势,取决于他们满足于社会和用人单位需求的程度,取决于用人单位的价值取向及对其的认可度。概括起来,这种优势主要包括比较优势、竞争优势和市场优势。(1)就业观念层面的比较优势。与众多“眼高手低”的本科生相比,越来越多的高职毕业生慢慢接受了从基层工作做起这一就业观念,就业期望有所降低。这种理性的就业观,使得他们的就业空间更为广阔,就业层次更为丰富,从而就业率能在一定程度上高过本科毕业生。(2)专业技能层面的竞争优势。高职毕业生虽然理论素养和基础知识较本科生薄弱,但技术应用能力较强,能较快地适应工作。特别是汽车、电子、计算机、维修等技术含量比较高的一线技术岗位,高职毕业生不再需要用人单位过多的培养就能迅速进入工作状态,在这方面,他们比本科生略胜一筹。(3)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市场优势。高职教育以培养能胜任生产、服务行业基层岗位工作需要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为具体目标,重在求实求用,动手能力强,工作见成效,因此,越来越多有眼光的企业瞄准了高职毕业生这一逐渐走俏的人才资源,也愿意与高职院校实行人才对接,甚至建立“订单式”的培养方式。■
      (二)高职毕业生就业劣势分析
      (1)高职院校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不高。许多用人单位将本单位的价值观、经营理念与人才素质结合起来,要求毕业生不仅要基础扎实、技能过硬,而且要理论素养好。用人单位越来越注重毕业生的文化素养与综合素质,这一点正是高职院校毕业生所缺乏的。
      (2)高职学历和文凭的社会认同度低。我国的高职教育曾一度被社会戏称为普通本科教育的“压缩饼干”和中等教育的“发酵馒头”。■这一形象的比喻说明高职教育的办学定位尚未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社会对高职教育的错位认识导致了对高职人才和高职学历的信任度不高,直接导致高职毕业生就业受阻。(3)高职院校缺乏系统的就业指导。目前,就业指导工作还没有引起高职院校的足够重视,其中不少院校至今仍未成立就业指导机构,甚至仍未将就业指导课程列入正式的教学计划中。由于对社会接触甚少,许多高职毕业生对进入职业角色深感准备不足。
      (三)高职毕业生就业机会分析
      (1)政府对职业教育和就业工作高度重视。在中央的政策领导下,各级政府利用社会就业服务体系,或建立毕业生就业服务机构,为高职毕业生在本地或异地就业提供信息、咨询服务和便利条件。支持高职毕业生到民营企业就业,扩大消化增量毕业生的空间和渠道。实施有关税费减免和小额贷款或贴息补贴,积极创造条件,鼓励和扶持职业院校毕业生自主创业。(2)市场对技术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报告预测:未来50年,为解决各类技术人才的短缺问题,中国平均每年需要提供2亿~3亿人次的各类继续教育和培训。■急剧扩大的专业技术人才供需缺口无疑折射出,高等职业教育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的空间非常广阔。(3)就业市场的逐步规范提供了良好就业环境。目前毕业生就业主要有三大人才市场:一是教育系统的毕业生就业市场;二是人事部门的人才市场;三是劳动部门的劳动力市场。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私营中介机构举办的不同层次和规模的招聘会。就业市场的多元化,有助于学生获取更多的就业信息。
      (四)高职毕业生就业挑战分析
      (1)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要求不断提高。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社会尤其是企业对应用型人才的争夺更甚,它促使用人单位在择人标准上向“经验型”和“能力型”人才倾斜。企业这种“快餐型”的用人方式无疑削弱了缺乏工作经验的高职毕业生在人才市场的竞争力。另外,不少用人单位仍以学历和文凭为标准衡量人才,按照学历文凭高低而非职业技能来确定人们的经济收益和社会地位。这种只重学历文凭、不重素质技能的“人才高消费”的现象,使高职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2)人才供需的结构性矛盾加剧了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与日趋增长的专业技术人才需求相对应的却是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就业率低和就业难的现象。由“有人没事做,有事没人做”这两种现象相比较不难得出结论:不是高职高专大学生就业市场需求不大,而是高职院校供给的人才在结构、类型、就业取向等方面与市场需求错位导致了这种就业结构性矛盾。
      (五)促进地方院校高职毕业生就业的对策
      高职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程,它涉及的内容上至国家大政方针,下至学校教育目标以及毕业生个体心理。因此,解决高职毕业生的就业难题不是一个独立的学校问题,而应从政府、用人单位、学校以及学生个体等多层面去思考。   1.政府层面。
      (1)加大对高职教育的投入和扶持力度。高职教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己成为制约高职院校发展,影响高职毕业生就业实践能力提高的一个障碍。作为各级政府,最大的实事就是解决高职院校的资金短缺的问题。其次,政府要加大对高职教育的扶持,实行“平等对待、适度优惠”的政策。(2)健全毕业生就业市场服务体系。政府应当做一个市场规则创制者和市场有效运行的服务者。一是要完善就业准入制度,促使高职教育与就业准入制度的良性互动和有效接轨;二是要为高职毕业生的就业提供正确的信息导向,增加高职毕业生就业机会。(3)拓宽高职毕业生就业渠道。政府不仅要引导和鼓励高职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破解毕业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而且要引导校企合作,拓宽就业范围,将实行“订单模式”作为高职教育的未来发展方向和解决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的良策。
      2.用人单位层面。
      (1)树立科学的用人观念。企业要改善用人观念和择人标准,改变一味的高学历崇拜,弱化名牌大学的效应,从追求“学历”走向追求“能力”。同时要从实际出发,根据岗位需要聘用实用型人才,遏制人才高消费之风。(2)创造非正规就业的机会。高校毕业生的非正规就业是指毕业生没有按照劳动力就业市场规范就业的方式而获得报酬,典型的特征是其档案和户口没有在供职单位进行保管,而是由学校或人事代理部门保管。■非正规就业一般采取临时工、小时工、季节工、流动工、短期合同工、家庭工以及弹性工作时间等各种灵活的就业形式。非正规就业作为一种新的就业模式,成为缓解大学生就业矛盾的一条途径。(3)进行预见性的人才储备。在目前的经济发展和人才争夺态势下,采取观望和“应急式招聘”不仅会严重影响组织的活力和生产效率,而且对于企业有潜力的员工和毕业生来说都是一种打击。在人才供应有利的条件下,进行有预见性的人才储备,使企业人才需求与市场人才供给形成良性循环。
      3.高职院校层面。
      (1)构建与市场对接的办学模式。“不运用社会的力量,便是无能的教育;不了解社会的需要,便是盲目的教育。”■高职教育要服从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必须依靠市场和社会的力量,走校企合作、产学结合的道路,这是高职教育办学模式的一个必然趋势。作为高职院校完全可以在借鉴他人经验的基础上,因地置宜地探求符合自身特点的办学模式。(2)完善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体系。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必须贴近就业市场需求。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应该坚持职业性、应用性、实践性,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并且,高职院校在教学计划与课程设置时,要突出实践能力培养,加大实践与实训课程的比例。(3)加强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与服务。高职院校应开展全程化的就业指导教育,将就业指导面向所有学生,面向高职教育的各个阶段,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为大学生顺利就业搭建平台。同时要加强就业指导机构的建设,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将就业指导工作落到实处。
      4.高职毕业生层面。
      (1)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高职毕业生应当认清形势,合理确定就业期望值,使就业意向和社会需求相吻合。立足现实,摒弃“一业定终身”的旧观念,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先求生存,后求发展”“立足一线,艰苦奋斗”的新的就业观,从基层中小单位干起,务实设计自己职业生涯。(2)加强自我职业生涯规划。高职学生在做职业生涯规划时,要把握两个关键:一是认识自我,对自身的了解。要精明地盘点手头的资源,如信息资源、专业知识资源、专业技能资源等;二是认识社会。加强对行业、市场的了解、竞争力的了解,做到有的放矢。(3)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高职毕业生应当重视高等教育人才所必须的人文素养和可持续能力的培养,体现人才发展后劲,为终身就业打下基础;具有遵纪守法意识和责任意识,学会交流沟通,具有诚信的品质,对企业忠实的态度和不怕吃苦的精神。此外,高职毕业生应多参加社会活动,在社会生活中锻炼自己,增强实际工作能力,要使自己所学的知识更贴近市场,以弥补缺乏经验的不足。
      参考文献
      [1] 高职生就业率超“大本”“订单培养”为走俏主因[EB/OL].http://news.省略/edu/2007-06/11/content_ 6226728.htm
      [2] 朱振国.让高职人才得到利会认同—访大连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戴克敏教授[EB/OL].光明网,http://www.省略/0lgmrb/2008-06/20/content 45804.htm.
      [3] 倩永泽.坚持就业导向,持续健康发展高职教育[J].中国高等教育,2010 (2).
      [4] 李郁.非正规就业理论在中国实践的评述[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5(4).
      [5]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陶行知教育文选[M].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

    推荐访问:高职 毕业生就业 探讨 院校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