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语文学习 > 正文

    少年闰土教案ppt课件 语域理论对少年闰土的分析

    时间:2018-12-26 03:32:39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 语域(Register)这个概念最初是Reid在1956年提出来的。Halliday后来逐步完善了这一概念,他指出,在任何一个情景的语境中,都会有三个变量影响语言的使用。这三个变量为语场、语旨和语式。80年代他进一步将语域理解为与某一情景组成(situational configuration)语场、语旨、语式有关的语义组成(semantic configuration)。在论述语境和语篇的相互关系时,他认为语境因素与语义结构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关系。这篇文章主要论述语场与及物性系统的制约作用。
      关键词: 语域 语场 语旨 语式
      
      1 引言
      语域(Register)这个概念最初是Reid在1956年研究双语现象时提出来的。语域理论是系统功能语言学的重要理论之一,也是系统功能语言学家经常探讨的重大课题。语域理论发端于“英国的语境主义”。人类学家Malinowski在30年代提出了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后来Firth将语境概念发展为“语义存在于语境”的理论(Eggins,1994)。英国功能学派语言学家迈克尔・韩礼德(MichaeI AIexandel Kirkwood Halliday,l925)于1964年对语域进行了进一步研究,根据他的界定,语域指的是语言的功能变体。所谓功能变体,就是因情景语境的变化而产生的语言变化形式。他指出,在任何一个情景的语境中,都会有三个变量影响语言的使用。这三个变量为语场、语旨和语式,这就是Halliday语域理论的雏形。70年代Halliday明确了语域与情景语境的关系:语域是情景语境的具体表现。80年代他进一步将语域理解为“与某一情景组成(situational configuration)语场、语旨、语式有关的语义组成(semantic configuration)”,即1)情景语境包含三个变量;2)语域是这三个变量组成产生的语义集合。(Halliday & Hasan,1985:35)
      2 语域理论简介
      以韩礼德为代表的系统―功能学派特别强调语境,即语言发生的环境。他们认为语言在一定的语境中发生,并在一定的语境中被理解或得到解释。韩礼德系统地把Malinowski分成的文化语境(context of culture)和情景语境(context of situation)这两个概念同语言系统联系起来。文化语境决定着整个语言系统,即决定着讲话者在这一文化语境中能够说的话,而情景语境则决定着讲话者在某一具体语境中实际说的话,因此在语言中形成了各种各样受语境因素支配的语言变体,这些语言变体就是不同类别的语域。这样,我们可以运用语域理论来发现支配语言变异的一般规律,从而可以认识什么语境因素决定什么语言特征。韩礼德把这些语境因素归纳为三个组成部分:语场(field)、语旨(tenor)和语式(mode),这三种语境因素的组成部分“与语义的功能组成部分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有着系统的联系”(halliday,1978:123)。概念功能通常在句子的及物系统(transitivity)和单词的词汇意义及各种语言结构的等级上的逻辑关系中得到实现,人际功能通常在句子的语气(mood)和情态(modality )系统及单词的态度意义(attitudinal meaning)上得到实现;语篇意义通常在句子的主位结构(thematic structure)、声调群(tone group)中的信息结构(information structure)和句子以及比句子更大的单位间的接应(cohesion)上得到实现。这样语域“形成了社会系统与语言系统之间的一个接口,语域实现社会意义并由语言形式来实现”(Halliday,1978:115)。
      3 语场、概念功能和及物性系统
      以下着重介绍语场是如何与概念功能相联系,并在及物性系统中体现出来。语场指的是交谈的话题及场地等情景因素。话题可能是技术性的,也可能是非技术性的。技术性话语包括科研报告、医疗指南等,非技术性话语包括小品文和日常会话等。话语范围对词汇的选择有很大的制约作用。概念功能,指的使人类语言普遍具有的反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各种经验和逻辑关系的功能。而这种功能主要是通过及物性的选择和使用得到实现的。所谓及物性,实际上就是语言所具有的把自然界的各种现象与人类活动的各种活动和经历进行分类的语义结构。Halliday(1985)把各种活动和经历看作是一种社会过程,认为这些过程可分为六类:物质过程、心理过程、关系过程、言语过程、行为过程和存在过程。
      下面我们以鲁迅的《故乡》为例,分析鲁迅记忆中的闰土和现实中的闰土,也就是把儿时的闰土和成年时的闰土进行对比。
      语篇的语境及更为广阔的文化语境构成了一个语篇的非语言环境。这两种因素决定了语篇的构成。语篇与语境的关系是一个辩证的关系:语篇创造了语境,语境也创造了语篇。《故乡》是鲁迅以农村生活为题材创作的名篇之一,小说通过进步知识分子“我”回故乡的见闻,描写了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和人们精神面貌的可悲变化,这就是文章的文化语境。
      这篇文章使读者产生共鸣,使人们在感叹闰土变化的同时,思考当时社会制度下全国黎民百姓的艰难困苦。作品的成功之处在于唤醒了读者,也就是作者的意义成功地传达给了读者。作者和读者都把语言系统和社会系统联系起来,把字面意义看成文化中内在意义的表达。文化语境决定着整个语言系统,即决定着讲话者在这一文化语境中能够说的话。而情景语境则决定着讲话者在某一具体语境中实际说的话。作者在语言系统中做出的选择“实际上是文化选择,意义行为都是文化行为”(Halliday,1984:9)。
      在小说的这两部分,作者刻画了两个截然不同的画面。二十年后作者重返故乡,那幅圆月、沙滩、西瓜地的散发着迷人的魅力的图画被一只无形的巨手撕得粉碎,这只无形的巨手也把闰土从一个生蹦活跳的农村少年变成了一个石像木偶般沉默寡言的中年农民。对闰土的对话和描述进行对比,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闰土的变化,便会发现二十年前后的闰土判若两人。
      (1) 物质过程
      二十年前:1)他见人很怕羞,只是不怕我,没有旁人的时候,便和我说话,于是不到半日,我们便熟识了。2)他后来还托他的父亲带给我一包贝壳和几支很好看的鸟毛。
      二十年后:1)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做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2)他只是摇头;脸上虽然刻着许多皱纹,却全然不动,仿佛人像一般,他大约只是觉得苦,却又形容不出,沉默了片时,便拿起烟管来默默的吸烟了。3)他拣好了几件东西。4)他又要所有的草灰。
      (2) 心理过程
      二十年前:只记得闰土很高兴。
      二十年后:他大约只是觉得苦。
      (3) 言语过程
      二十年前:1)说是上城之后,见了许多没有见过的东西。2)“这不能。须大雪下了才好。我们沙地上,下了雪,我扫出一块空地来,用短棒支起一个大竹匾,撒下秕谷,看鸟雀来吃时,我远远地将缚在棒上的绳子只一拉,那鸟雀就罩在竹匾下了。什么都有:稻鸡,角鸡,鹁鸪,蓝背……” 3)“不是。走路的人口渴了摘一个瓜吃,我们这里是不算偷的。要管的是獾猪,刺猥,猹。月亮底下,你听,啦啦的响了,猹在咬瓜了。你便捏了胡叉,轻轻地走去……” 4)“我们沙地里,潮汛要来的时候,就有许多跳鱼儿只是跳,都有青蛙似的两个脚。……”
      二十年后: 1)分明的叫道:“老爷!……” 2)他回过头去说,“水生,给老爷磕头。” 3)“这是第五个孩子,没有见过世面,躲躲闪闪……” 4)“老太太。信是早收到了。我实在喜欢的了不得,知道老爷回来……” 5)“阿呀,老太太真是……这成什么规矩;那时是孩子,不懂事……” 6)“冬天没有什么东西了。这一点干青豆倒是自家晒在那里的,请老爷……” 7)“非常难。第六个孩子也会帮忙了,却总是吃不够……又不太平……什么地方都要钱。没有定规……收成又坏。种出东西来,挑去卖,总要捐几回钱,折了本;不去卖,又只能烂掉……”
      先看物质过程,二十年前的闰土虽然也认生,但很活泼,不到半日便和我熟了。等到他必须回家时,我和闰土是多么依依不舍,回家后,他还还托他的父亲带给我一包贝壳和几支很好看的鸟毛。二十年后的闰土,虽然我和他彼此之间都很熟悉,但我们之间却隔着厚障壁,他见了我时“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在说到自己困苦日子的时候,闰土表现出更多的无奈与凄凉。当这位老朋友准备搬家进京,任他挑拣不必搬走的杂物时,他拣下了两条长桌、四个椅子、―杆抬秤,所有的草灰和一副香炉、烛台。这种挑拣中包含着闰土的可怜的生活愿望。草灰可以肥田,他依然想用松树皮一般的双手,从沙地上寻回自己早已失去的梦;桌椅抬秆,是乡间生活所需,他依然准备在乡村矮屋里低头生活;世道不太平,他只好摆起香炉和烛台,祈求冥冥者保佑他奴隶一般的生活过得安稳一些。
      再看心理过程,儿时的闰土无忧无虑,过着快乐的生活,家境虽不富裕,但对一个孩子来说全然没有影响,所以我只记得闰土很高兴。等我再见到闰土时他已是一个拥有六个孩子的父亲,常年的辛苦劳作已经把他折磨得不像样了,再加上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所以他只觉得苦。这种找不出罪魁祸首的苦,理不清前因后果的苦,说不明来龙去脉的苦,更使人觉得是一种弥漫于宇宙的苦。
      最后看言语过程,孩提时的闰土只谈论如何玩,如何看西瓜;与我就别重逢后,他开口了,分明地叫道:“老爷!……”主子听奴隶叫“老爷”,是受之泰然的,但是,一直把闰土当作知交的鲁迅,听到这句“老爷”就不能不打寒噤,不能不生忧虑,几十年的生活磨难,已使闰土成为一个循规蹈矩的奴隶,他接受了封建社会强加给他的尊卑长幼的规矩,他在精神上失去了与上层社会的老爷们平等相待的要求,他甚至把这个称号恭恭敬敬地奉赠给从东城归来的他少年时期以哥弟相称的“迅哥儿”。而且要把这种循规蹈矩的礼教原原本本地传给下一代,叫水生 “给老爷磕头”。在给鲁迅见面礼时,他说“冬天没有什么东西了。这一点干青豆倒是自家晒在那里的,请老爷……”可见他和鲁迅的关系是相当亲近的,只是这份友谊已被封建社会扭曲地让人难以接受了,从话语中还可以看出闰土过着食不裹腹的生活,这种直白的话语更表明了闰土生活的艰难与无奈。
      由此可见,小说作者对以上语义过程的使用,有助于刻画一个截然不同的闰土,给读者呈现了一个受帝国主义、封建义统治着的中国,读者可以看到,整个旧中国农村经济凋敝、民不聊生。在整篇故事中,倾注着作者无比沉重的幻灭和悲哀之情。
      4 结论
      从以上的论述中可以发现,Halliday有关语境因素与语义结构对应的关系的观点是正确的。通过实例证明,语场对及物性系统的确具有很明显的制约作用。而语旨对语气系统、语式对主位结构和信息结构也有很强的制约作用。在实际的语言使用过程中,这种对应也不是整齐划一的,因为语言的使用是一个动态过程,这就需要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参考文献:
      [1]Halliday.M.A.K.Language as Social Semiotic.London,Edward Arnold,1978.
      [2]Halliday.M.A.K.‘Text and Context’in Sophia Linguistica VI.Sophio University,Tokyo,Japan,1980.
      [3]Halliday.M.A.K.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London,Edward Arnold,1985.
      [4]朱永生.话语基调的含义与主要内容[J].外国语,1997.
      [5]朱永生.语境动态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6]朱永生.语言・语篇・语境.清华大学出版社,1993.
      [7]张德禄.语域理论简介.现代外语,1987年第4期.
      [8]汪少华.语域理论新探.山东外语教学,2000年第4期.

    推荐访问:少年 理论 分析 闰土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