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英语学习 > 正文

    农村留守妇女生存报告

    时间:2021-06-16 16:01:34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月儿弯弯照新房,十家新房九家荒。
      新郎打工去城市,留下新娘守空床。
      新娘新娘在家忙,家里家外挑大梁……”
      ——留守妇女之歌
      引 言
      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来,改革开放所释放出来的巨大生产力,使得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突飞猛进。此后二十年间,农民持续大规模进城,全面冲击了“男耕女织”的传统生存方式。
      随着农民工大量涌入城市,农村中一个特殊群体正在形成——她们忍受着与丈夫长年两地分居的孤寂,守着家中的一亩三分地,赡养老人,照顾孩子,一肩挑起全家的重担,她们被称为“留守妇女”。
      又随着我国农民工群体越来越壮大,农村“留守妇女”的绝对数量也在逐渐增加。据国家民政部统计,目前全国有8700万农村留守人口,其中有4700万“留守妇女”,“留守妇女”占留守人口的54.2%。
      但由于受收入、户籍、住房、教育等约束,打工农民要携家带口在城市立足并非易事。所以,许多农民工不得不把妻儿留在农村,自己单枪匹马到城市闯荡。由此,农村便形成了一个以妇女、儿童和老人为主体的庞大留守群体,人称“386199部队”。据有关部门提供的数据,目前全国有8700万农村留守人口,其中包括2000万留守儿童、2000万留守老人和4700万留守妇女。留守妇女占留守人口的54.2%。她们要照顾家中老人、小孩,要家务、农活一肩挑,长年累月地独自撑起一片天地;家中所有粗活、重活、忙活、闲活几乎都压在了“留守妇女”肩上。劳动强度高、精神负担重、缺乏安全感,其生存状态堪忧。其中留守妇女的性压抑,便是伴随着大规模的农民进城之后出现的一个不容忽视的新问题。
      4700万“留守妇女”守活寡,是否也太残忍了些?比起当年的战乱来,这种夫妻分离父子离散,真的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4700万“留守妇女”在守活寡的背后,还有4700万男儿在“受活罪”!这样的社会是不和谐的,也是不人道的!更何况还有不少于4700万的留守孩子在做“孤儿”,而且一旦变坏将会毁了这个民族!更何况还有不止4700万的留守老人成为“独夫”,他们是多么的无助!为了改变这种不人道的社会结构生存方式,三十年的打工经济该休矣!
      人们在颂扬“留守妇女”坚毅刚强,吃苦耐劳的同时,也不能对她们身上所承受的压力熟视无睹。那就让我们揭开农村留守妇女的生存状态,以期引起社会上下的关注和重视。
      一、女人的村庄,中国大
      地的奇观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劳动力大规模的外移,留守妇女成为农村一个新群体,而留守妇女的生存状况也成为当前新农村建设中一个容易被遗漏且棘手的现实话题。为了让更多人了解“留守妇女”,了解她们的生存状况,2008年寒假北京科技大学共有51名同学分赴全国9个省。针对农村“留守妇女”的家庭、生活、劳动、心理、健康等各方面进行了调查,通过对反馈的500份有效调查问卷及51份调研报告记述了现阶段农村“留守妇女”的生存状况,她们所面临的劳动强度高、精神负担重、健康状况差、精神生活贫乏、基层政府漠视等一系列问题,从而引起人们关注,以期给予“留守妇女”更多的关怀、帮助。
      1、关注民生更应关注留守妇女
      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变迁,丈夫长期外出打工让一部分农村妇女开始了她们漫长而孤独的留守生活。她们因为特殊的身份和社会地位,已经被视为一个特殊的群体来看待。“留守妇女”这个庞大的社会群体在全国已达4000至5000万之多。她们肩负着本应由夫妻双方共同承担的劳动和家庭抚养、赡养责任,她们用勤劳的双手撑起了农村的半边天。亿万户农村家庭就是因为有了这些可爱的女人们才得以井井有条。通过调查发现,“留守妇女”的生活状况不尽如人意,家务农活的强度、整个家庭的责任重担、没有丈夫在身边的寂寞、家庭关系的紧张、突如其来的疾病……种种的问题无时无刻地不在困扰着她们的生活。关注“留守妇女”,致力于解决“留守妇女”问题也是“以人为本”、“关注民生”的具体体现。而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背景下,又该如何解决留守妇女问题?没有另一半的日子对于她们来说该怎么度过?留守让她们的生活发生了怎样的改变?她们的心理与普通的农村妇女又有什么不同?
      带着这些问题,笔者在2008年就开始关注农村留守妇女生存现状问题,并进行了一些相关调研。
      2、留守妇女的生存现状扫描
      我们先来概括一下她们的生活状态和社会背景,然后在后面的章节里再详细展开她们的生存故事。
      留守妇女是近几年来的“新”群体,所以国家目前也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来保障留守妇女的基本权益,保障留守妇女的基本生活。笔者在调查中发现80%的留守妇女要承担农活、家务、抚养孩子、赡养老人、经济副业五项工作。95%的留守妇女表示对于当前的劳动强度不堪重负。每天的劳作都让她们感到疲惫不堪,她们已经被家人默认唯一的劳动力,甚至她们自己也默许了这一观点。这完全超出了女人的能力范围。
      调查发现当前农村留守妇女的年龄跨度大,尤其以中西部地区为重。就全国范围来看,“留守妇女”中20-30岁的占12.9%,30-40岁占38.90%,40-50岁占33.58%,50-60岁占0.76%,60岁以上占14.50%,以中年为主,老年也占有相当的比重。
      这个群体中很大一部分人不识字。笔者分析后认为主要是由于她们当时所处的社会整体受教育水平低且重男轻女观念严重,导致适龄女童的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从而这也直接导致了留守妇女维权困难、生理健康、医疗卫生等种种问题的出现。她们对于国家保障妇女权益的法律、法规知之甚少。她们当中对于国家保障妇女权益的法律、法规及政策等“很了解的”仅占0.69%,“了解很少”的占65.97%,“一无所知”的占33.33%。80%的人没有维权意识,90%遇到困难不会寻求政府或妇联等相关部门帮助的。
      值得一提的是,当地的政府、妇联等部门给予过帮助的仅占13.19%。这不得不引起笔者的思考,这些“留守妇女”维权意识的缺乏和健康的无保障,仅仅是因为她们自身水平的欠缺吗?按照国家的政策以及政府、妇联等相关部门的职能,这些贫困的家庭理应得到适当的扶助,这是“留守妇女”们以及她们家人的合法权益;据调查显示,“留守妇女”的家庭的经济状况都不容乐观,而这类家庭的子女理应在教育方面享受优惠政策,但在访谈中30%的妇女甚至对学校有相关政策毫不知情,取而代之的是对过高的学费的无奈抱怨;另外,“留守妇女”的其他权益的实现也受到严重的阻碍。例如,在湖南某地,当地很多“留守妇女”以及她们的家庭都有希望寻求务农以外的生计的想法,但是没有家底的她们在贷款的途中遭遇到了严重的阻碍。据她们的描述,当地只有少数较富裕的家庭得到了农村信用合作社的贷款,并且发展起了其它的产业,而越是困难的家庭越是难以借钱以谋出路。这样就可想而知,她们就算能想出解决困难的办法,现实也没有给她们实现的机会,贫穷也将一直伴随着她们,正像一把大锁一样牢牢地将她们锁在寂寞的牢笼里,年复一年地重复着烦人的苦力,直到皱纹爬上眼角。

    推荐访问:留守 妇女 生存 农村 报告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