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英语学习 > 正文

    凉山彝区城镇化进程中公共服务供需矛盾分析

    时间:2021-03-26 00:03:12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 凉山彝族地区城镇化过程中,配套公共服务未充分考虑到民族地区的特殊性。公共服务理念落后、公共服务供给主体定位模糊、公共服务产品供需不匹配、供给方式单一,阻碍了城镇化的有效推进。由于这些问题在中国西部少数民族区域既具普遍性又具凉山彝族地区独特的典型性,极具研究价值。本课题通过对教育、医疗、就业指导和扶贫四个方面公共服务供给与需求的研究,分析供需矛盾并形成对策建议。
      关键词 公共服务 供需 对策建议
      一、城镇化进程中公共服务供需矛盾分析
      公共服务需求并非个体对公共服务需求的简单加总,是个人非理性和集体理性之间相互协商和整合的过程,公共服务供给过程中难免出现供需之间的不对称。分析凉山彝族地区城镇化进程中公共服务供给现状、需求现状,分析问题并发现在教育、医疗、就业服务和扶贫这四个层面不同程度的存在供需摩擦或者供需矛盾。
      (一)教育:多样化教育诉求与现实水平的不均衡
      1.传统观念影响下男女就学比例失衡。不论是出于促进每个人发展的目的,还是为了促进教育公平,男女生一旦到了适学年龄都应该进入学校接受教育。但是,凉山彝族地区家庭特别是彝族家庭,受“男尊女卑”传统观念的束缚较重,不仅限制了子女接受教育的权利,同时造成该地区男女生入学比例严重失衡。
      2.迁移就学,教育资源不均衡,家庭学校教育对接错位。在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居民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有一定的提高,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够更好地接受教育,父母随子女就学而迁移或是子女独自进县市求学。这种背景之下出现了乡村学生少、教学资源浪费,县市区学生多、教学资源紧张学校承载能力受限的尴尬情况。同时,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其生活自理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不足,易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在饮食、生活作息方面的不良习惯对健康产生较大的威胁。
      3.学校教学忽略地方特殊性。凉山彝族地区是彝族聚居区,彝族人有着丰富的传统文化,这就使得当地的教育不能完全按照汉区的教学模式,而应当适量考虑地方的特殊性。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却时常忽略这种特殊性。比如,彝族儿童具有本民族特有的语言思维习惯,针对这种情况,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适当考虑;针对彝族家庭重视学习生产技能的实情,在教学过程不仅需要教授课本内容,还需要适当引进职教因素。
      4.职业教育动力不足。地方发展需要通过职业技术教育培养一大批具有实际生产技能的劳动者,但是由于彝族家庭重男轻女的思想严重,使接受学校教育的学生严重不足。比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招生标准是具备初中学历,基础教育阶段适学儿童特别是适学女童的入学率较低,职业学校招生率不高,致使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动力不足。
      (二)医疗:现代化医疗保障与彝区社会现状的矛盾
      1.现代医疗推进施力点不均衡。针对彝族地区就医观念落后的问题以及考虑到宗教信仰的影响,目前对现代医疗观念的推广以及新农合等相关政策的普及非常薄弱,医疗知识的宣传和普及让群众了解到日常所遇到的疾病产生原因、传播方式和解决办法比加大资金的投入更加重要。乡镇卫生院是面对基层群众最多的机构,乡镇卫生院人员普遍学历低、职称低、设备设施不齐全,对于群众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没有适用且先进的医疗设备,就医需求与医疗供给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1]
      2.城镇化过程中新农合政策效果不显著。彝族地区在城镇化进程中,群众对于政策的了解和运用都十分被动。繁琐的手续、办理时间的限制以及户籍制度的困扰,使得新农合这项民生工程在彝区推行显得内推力不足。针对生活在城镇中的灵活就业人员、下岗人员、进城务工人员这些人群的医疗问题往往得不到妥善解决。大病重病仍然是彝族群众在面对医疗问题时难以逾越的障碍。
      3.传统、民间及现代的多元医疗体系的矛盾。随着城镇化的深入,毕摩、苏尼试图在新的宗教领域扎根,融入城市人的日常生活,但宗教信仰本身的神圣与城镇化背景下宗教生活的日趋世俗化之间难免存在尴尬的境地,使得这些离开故乡的毕摩、苏尼只能徘徊在城市的边缘。[2]民间医疗体系是诺苏人在长期的生活经验中积累下来的知识,从而造就了一部分以此谋生的乡村赤脚医生,但在城镇化的背景下,由于缺乏专业的医学知识和执业执照,使得这一群体在城市中难以生存。传统、民间及现代的多元医疗体系在城镇化过程中相互碰撞,由此引发的矛盾冲突也不容小觑,如何化解这一矛盾,解决好彝族地区医疗问题迫在眉睫。
      (三)就业指导:信息缺失与内容滞后的就业指导
      1.就业创业信息供给不及时问题突出。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凉山地区在精准扶贫、西部大开发的大背景下,享受政策带来的红利,民族地区的人民对就业创业的热情不断高涨,但是由于受地域、经济发展水平、受教育程度等因素的影响,当地民众对创业就业信息的获取能力较低,这就需要政府完善公共服务的功能,为民众提供帮助。目前,凉山彝族地区民众对创业、就业信息的需求量很大,但就业信息提供主体少,信息来源渠道单一。而政府提供的创业就业信息往往是有限的,难以满足民众的需求。
      2.需求与供给不对等。民众的需求与政府所提供的服务不相符,这不仅造成公共资源的浪费,而且不能解决民众对创业就业服务方面的需求。有时,由于受到政策影响或者受某政府领导的影响会做出不切实际的决策,政府官员为了政绩往往会选择做一些“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然而民众的受益较少。目前政府作为中介搭建平台促进地区劳动力培训的模式广受推崇,这一模式的优势在于:培训项目具有针对性,就业转移相对较容易;同时这个过程减少政府和个人双方的沉没成本,使得就业指导和就业转移呈现有序化,然而这一模式在凉山彝区表现出较为明显的矛盾。
      3.就业服务均等化程度不高。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政府必须坚守的原则之一,其程度的高低也关系着社会的稳定与社会的发展。凉山彝族地区就业服务均等化问题尤为突出,主要体现在政府供给内容、供给方式、供给服务对象等方面。政府在提供就业服务时应该考虑的是社会大多数人的利益,但是有时存在政府官员受个人私利的诱导而做出损害大多数人的利益,满足极少数人的需求。在供给方式方面,由于人们的受教育程度差异很可能导致人们获取就业信息的能力不同,某些人群难以获得政府提供的就业服务。

    推荐访问:供需 公共服务 城镇化 进程 矛盾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