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英语学习 > 正文

    中国产业转移的区域福利差异及政策建议

    时间:2021-01-26 12:03:15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zgsc/zgsc201415/zgsc20141509-1-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zgsc/zgsc201415/zgsc20141509-2-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zgsc/zgsc201415/zgsc20141509-3-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zgsc/zgsc201415/zgsc20141509-4-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zgsc/zgsc201415/zgsc20141509-5-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zgsc/zgsc201415/zgsc20141509-6-l.jpg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增长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土地、劳动力等要素成本上升,企业商务成本居高不下、资源环境约束矛盾日益突出,这些问题使得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加工贸易企业开始出现加快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趋势。在分析中西部与东部在居民福利、企业福利、政府福利方面均存在较大的差距的基础上,指出了利用产业转移这一契机缩小与东部地区的区域福利差距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产业转移;区域福利差异;政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124
      一、中国产业转移现状
      在不平衡区域发展战略下,我国经历了从重点发展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京津塘及渤海三角地带,到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东北振兴战略,再到实施中部崛起战略的发展阶段,逐步形成了分层次、纵深、梯级发展的战略格局,布局完整、协调发展的态势基本显现。基于此,从沿海到内地的产业转移,也将成为我国在工业化中后期实现东中西部三大区域协调发展目标的主要路径选择。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战略实施以来,我国中西部地区的交通运输、服务配套等基础设施条件得到完善,政策条件、人文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具有明显的低要素成本优势,是东部产业迁徙和转移的良好市场环境。东部地区实施的“腾笼换鸟”和中西部地区的“筑巢引凤”,以及国家促进的“万商西进”等工程,使东部一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加工贸易企业开始出现加快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趋势。产业转入新的市场环境,自身面临的成本提高等生存压力得到很大缓解:若把我国劳动者工资水平设为1,则目前我国东部劳动者工资水平约为1.31,大约为1300 多元,而西部地区为0.91,约为1000 元,西部地区的低劳动力成本优势吸引了东部企业的转入。当前,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占全国80%左右份额的加工工业,受土地费用、劳动力成本、环境容量等因素制约,正在向中西部地区加快转移。资本是欠发达地区最为稀缺的要素之一,我国中西部地区也是如此。产业转移首先是资本的转移,是区域空间上资本的重新配置。
      在经济学理论上,资本形成是增加给定资本存量的过程,将此过程视为一个连续的过程,笔者将资本存量表示为时间的函数K(t),并以dK/dt 表示资本形成率,时间t 的资本形成率与以I(t)表示的净投资率相等。因此,得到:
      其中,资本K 是一个存量概念,而净投资I 是一个流量概念,是一个不变流量,也可以是一个可变流量,因此,对于转移的产业资本而言,对于投资率I(t),在时间区间[0,t]的资本积累数量,可以表示为:
      图1 刻画了一个区域产业转移资本形成的数理过程,即资本区域投资发挥功效的路径,这个过程亦是一个演化经济学范式下适应度动机驱动下的产业迁移过程。
      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2000-2007 年,东部沿海地区到西部投资经营的企业累计已有20 万家,投资总额15000 多亿元,其中,仅上海企业在西部投资就达1700 多亿元,浙江、福建企业也均达到了1300 多亿元。东部地区向西部欠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初步形成规模。2007 年以来,国家陆续批复了三批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①和皖江城市带、广西桂东、重庆沿江三个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迅速增强,大规模国内资金加速跟进。
      2008 年,全球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冲击到我国沿海出口导向型制造产业,作为“世界工厂”的珠三角、长三角地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众多企业出口订单减少、劳动者工资上涨、民工返乡创业现象增多等),巨大压力直逼珠三角中小企业,促使东部的企业向中西部欠发达地区迁移,寻找新的产业发展洼地。截至2008 年底,我国东部地区10 个省市拥有全国86.02%的纺织企业,但是亏损面达到24.92%,超过了全国的平均水平,特别是浙江省纺织企业2008 年利润额较2007 年减少了39 亿元,东部纺织产业开始出现由沿海向内陆梯度转移的趋势。交通较为便利、市场化已有一定基础的中部地区,已经成为东部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产业转移的重要区域。浙江温州大量企业向湖南株洲转移,广东汕头、广州、东莞诸多中小型企业也正向湖南、江西等省迁移,而目前东部地区向西部欠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尚未全面展开。
      2009 年以来,在人民币汇率不断升值、能源和原材料价格不断攀升的市场环境下,成本的全面提高使得广东、浙江等地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利润空间被大幅压缩,导致部分中小企业停产或半停产甚至倒闭,向外转移步伐开始加快。
      2010 年,中部地区、西部地区接收的省外到位资金分别达到1.28 万亿元和1.53 万亿元。安徽、重庆、陕西承接境内省外到位资金分别为6863.7亿元、2638.3 亿元、2414.9 亿元,分别是2005 年的8.6 倍、12.8 倍、8.9 倍。
      2011 年1~7 月,为控制通货膨胀预期和抑制房地产投机,我国中央银行实施紧缩的货币政策,连续6 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银行银根收紧并惜贷,东部沿海地区广大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从商业银行获得贷款极其困难。商业银行更愿意把有限的资金贷给有发展潜力和发展前景的新兴产业,传统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遭遇到强有力的资金约束,生存和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在这种背景下,传统企业只能转型或是转移,但转型并不容易,而转移到中西部地区则是较好的走出困境的捷径。比如,受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影响,广东东莞市中小企业群面临了巨大的生存压力,外需不振订单减少、劳动力和原材料成本飙升、人民币汇率攀升的“三座大山”挤压着中小企业的微薄利润空间,全国工商联作出了“生存困难超过了2008年金融危机初期”的结论。2011 年9 月,广东佛山等地出现“电荒”,绝大多数陶瓷企业用电成本占总成本的比重大幅上升,由2%上升至20%。为了减轻生存的负担,扩展利润空间,广东制造业企业不得不选择向外迁移。从产业转移的大方向来看,主要是从长三角、珠三角等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从转移方式来看,一是外资或东部地区的民营资本在中西部地区直接投资设厂;二是由东部接单,在中西部地区设立加工企业,实行联合接单加工贸易;三是引导中西部企业进入跨国公司和东部沿海企业的营销网络;四是东部和中西部联合进行园区建设。

    推荐访问:中国 福利 产业转移 差异 区域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