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英语学习 > 正文

    【军人的媒介形象呈现】媒介形象呈现

    时间:2020-08-12 07:19:18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新闻既是一种叙事,也是一种媒体再现,还是一种对原有事件、言辞和行为的选择性描述,是一种被构建出来的现实。军人,担负着维护和平、保卫祖国安全的神圣职责,对于军人的媒介形象我们必须要维护。本文选择了《中国青年报》中对军人的报道为研究对象,以内容分析法和抽样调查法来回顾和评析媒体对军人的报道及形象的建构。
      【关键词】新闻 媒体 军人形象 建构
      
      盖伊・塔奇曼认为,“新闻是人们了解世界的窗口”,人们更是主要通过“新闻”这个“窗口”认知“他者”。①在大众媒体充斥的年代,个人大多透过媒体中介传播获得讯息,媒体对于社会现象、族群形象之描述,对社会价值观的形成和意识形态的建构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正如《媒体与社会――批判的视角》一书中在媒体机构与权力部分提到的,“媒体权利的象征性基础便是媒体产品或媒体文本。”换言之,媒体产品/文本所具有的意义所表现的是这种机制性权力在意识形态上的意义。媒体足以凭借自身所具有的权利去影响受众的态度。
      从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开始,军人在我们的认知中就与刚毅顽强、坚忍不拔、诚实守信、忠厚本分、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紧密相连。军人,是对在国家军队中服役的军职人员的称呼,包括战斗人员和非战斗人员。其职责是保卫国家安全,保卫及守护国家边境,政府政权稳定,社会安定,有时亦参与非战斗性的包括救灾等工作。本文选择了《中国青年报》中对军人的报道为研究对象,以内容分析法和抽样调查法来回顾和评析媒体对军人的报道及形象的建构。
      一、研究对象及样本采集
      《中国青年报》是中国共青团中央机关报,是当代中国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报纸之一。多年来,《中国青年报》以推动社会进步、服务青年成长为神圣职责,在读者中享有较高的声誉。《中国青年报》每日有七个新闻版和一个副刊版,及时报道国内外要闻和经济、社会、教育、科技、文化、体育以及青年普遍关注的新闻,并设有军事周刊等具有鲜明青年特色的版面,因此笔者选取《中国青年报》作为研究的对象。
      当研究媒介内容时,内容分析法是一种常用方法。贝雷尔森在他的《传播研究中的内容分析》一书中说,“内容分析是一种对传播内容进行客观、系统、定量描述的研究方法。该研究方法的好处是,一方面可以避免定质分析过于主观,一方面也可以做较大范围之抽样,但在分析过程中,除了传播内容量的分析外,亦注重其质的分析,这种综合的内容分析方法,可以避免两种方法的缺点,增加内容分析的正确性和有效性。”②
      目前,对报纸进行内容分析,最常用的抽样方法有简单随机抽样、构造周抽样和连续日期抽样三种方法。本研究采用构造周抽样法进行抽样。研究表明,一年抽取2个构造周(14份)的样本便能可靠地反映总体。③本文选取2010年2月15日――2011年2月15日一年的《中国青年报》为研究对象。这一年中共有52周,从前26周中随机按一定规律抽取一个构造周,再从后26周中按此方法抽取一个构造周。以这两个构造周为样本,以篇为基本归类单元来分析。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经过搜集资料和统计,在样本选取的两个构造周中共有文章732篇,关于军人的报道有22篇,为了更客观、准确的对军人在媒介中的形象进行分析,根据版面分布、议题内容、媒体形象呈现现象等划分了类目。
      1、对有关军人事件报道版面分布情况统计。《中国青年报》对开12个版(周六周日4版),设有要闻、经济、特别报道、教育科学、法治社会、国际、体育、摄影等新闻版面;有中国新闻名专栏冰点周刊和军事周刊、创业周刊、文化周刊、阅读周刊、汽车周刊、旅游周刊等系列周刊;有青年话题、青年调查、青春热线、共青视点、大学生村官等具有鲜明青年特色的版面。在样本的22篇报道中,6篇在要闻版块、6篇在综合新闻版块、其余10篇分布于军事周刊、法治社会、教育科学等板块统归为其它版块。在军事周刊中共有6篇报道,与之相比作为一个为青年成长服务的报纸,能在要闻版和综合新闻版有12篇的报道量足以证明军人形象的建构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重要性。
      2、议题内容分析。这22篇报道中,个人先进事迹7篇、训练纪实2篇、抗震救灾3篇、政府行动4篇、行政执法2篇(见下表)。
      通过这些数字可以清晰的看到,在新闻报道中以个人先进事迹的报道为主,其次是政府对军队或民警所采取的帮扶政策和军人在抗震救灾、疏通道路方面的主力作用。这为我们构建了军人敢于牺牲、勇于奉献、不畏艰险、不顾劳累、舍己为人、舍生忘死、爱岗敬业、无怨无悔的形象。
      军人形象是军人外在特征、行为表现和内在精神的综合体现,是社会公众长期以来形成的相对固定的印象。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证明,国防实力和战斗力不仅包括武器装备等硬实力,也包括军队形象、战斗精神、军人声誉等软实力。在《中国青年报》中,通过对军人个人先进事迹、抗震救灾时舍生忘死、奋勇向前的精神以及行政执法时的雷厉风行、公正无私的报道,很好地建构了军人的形象,提升了军人群体整体的地位。
      3、媒体形象呈现。关于某一事件或某一群体的报道,媒体往往并非客观、中立的呈现事物的全貌,而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偏重某一方。审视样本包括的22篇文章,其中仅有1篇《湖北男子接受派出所询问后死亡事件再调查》是对派出所民警稍有微词的。全文站在中立的角度,列出了事件的全部经过,以及受害者家人的质疑和法院的尸检、审查结果,却并未做任何主观判断。虽然在文中指出,并未查出任何可疑之处,但依旧很吸引受众的注意力。这与媒介一直以来的军人形象建构是密不可分的。
      三、研究结论及建议
      正如塔奇曼所说:“新闻是在其信源素材基础上构建出来的版本。它既是一种叙事,也是一种媒体再现,还是一种对原有事件、言辞和行为的选择性描述。正如所有的公共性记录一样,新闻是一种被构建出来的现实。”
      具体谈到军人形象,军人,作为担负着维护和平、保卫祖国安全的神圣职责,我们有必须要维护其良好的形象,使其成为党和国家形象的代表,成为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财富,为社会树立起值得学习的精神楷模。
      另外,军人形象是动态的、具体的、发展的,在不同时期和阶段有着不同的内涵和要求。《中国青年报》这一媒体成功的建构了具有时代精神的军人形象。表现为:
      1、建构了不怕苦不怕累、艰苦训练、顽强拼搏的军人意志。如:《我与高原汽车兵一起冬训》、《三秦武警年关越近练兵越忙》等报道。
      2、建构了不畏艰险不畏牺牲、无私奉献、舍己为人的军人情怀。如:《生死考验前,他义无反顾》、《震不垮的意志,压不弯的脊梁》等报道。
      3、建构了认真工作不辞辛苦、爱岗敬业、勤政爱民的军人作风。《一名老交警的特殊生日》、《九八抗洪精锐千里驰援江西》、《广州军区全力以赴支援地方抗旱救灾》等报道。
      但不可否认的是,新闻媒体在宣传报道时也有一些不足之处。首先,对军人报道对象的选择还不够均衡,要深入部队建设的各条战线和各个岗位。报道中对文艺、宣传、后勤、科研、作战指挥、军事科技、装备试验等领域的军人报道相对较少,应当进一步拓宽报道领域,特别是要加强对基层部队、海陆空防等领域的报道。
      其次,应进一步加强对军人能力素质培养的宣传。“形于外而修于内”,军人外在形象固然重要,但知识水平、理论素养、职业技能等是军人形象的深厚基础,是构建现代军人形象必不可缺少的要件。丰富的知识内涵是现代军人形象的重要体现。使人们对军人的形象不仅仅停留在敢于奉献不畏牺牲的英雄层面,而要使人们了解到现代军人是具有高学历、高知识、高技能的高素质人才。
      第三,对军人形象的塑造过于刻板和平面化,缺乏血肉。我们在22篇文章中看到的只是军人如何为国家为人民无私奉献,而看不到他们生活中的一面,这样过于神化的建构容易使受众产生疏离感,无法亲近,不利于军人在人民心中形象的塑造和地位、声誉的提升。
      除此之外对退伍老兵的关心力度不够,在22篇中仅有1篇《一名老交警的特殊生日》用寥寥数语描述了一位即将脱下制服的老交警在职业生涯最后一天的经历。
      参考文献
      ①朱艳丽,《塑造的大学生形象研究(2001-2009)》,《齐鲁晚报》
      ②杨孝荣:《传播社会学》,台湾商务印书馆,1997:93
      ③Riffe,D.,Aust,C.F.& Lacy,S.R. (1993) The Effectiveness of Random,Consecutive Day and Constructed We-
      ek Sampling in Newspaper Content A-
      nalysis.Journalism Quarterly,v.70 no.1;133-139
      (作者: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10级研究生)
      责编:周蕾

    推荐访问:媒介 军人 呈现 军人的媒介形象呈现 媒介应用军人教案 部队媒介应用教案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